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新泾社区2型糖尿病居民5年随访的前瞻性调查研究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64
1
作者 金佩瑶 彭金娟 +5 位作者 邹海东 王伟伟 傅炯 白雪林 许迅 张皙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3-367,共5页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眼底并发症,目前国外关于2型糖尿病人群DR和DME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可能与研究对象的种族不同有关,而中国的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较少。目的...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眼底并发症,目前国外关于2型糖尿病人群DR和DME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可能与研究对象的种族不同有关,而中国的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较少。目的了解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DR和DME的5年发病率,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2007--2012年上海市新泾社区中80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DR和DME的发病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其中2007年为基线调查阶段,2012年为终末调查阶段,每年对该人群进行检查,包括一般资料的收集、全身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眼科检查,结合OCT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成像依据目前通用的国际临床分类方法对DR和DME进行分级。将DR和DME发病作为结局变量,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DR和DME5年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基线调查时无DR的2型糖尿病患者322例,其中151例在终末调查时发生DR,5年累积发病率为46.89%。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血糖[优势比(OR)=1.12,95%可信区间(CI):1.01—1.24,P=0.03]和高血压(OR=1.80,95%CI:1.14~2.86,P=0.01)是DR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线调查时无DME的2型糖尿病患者629例,其中124例在5年后发生DME,5年累积发病率为19.71%。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血糖是DME唯一的独立影响因素(OR=1.36,95%CI:1.24—1.49,P〈O.01)。结论高血糖和高血压在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DR和DME的发病中寿桎雷喜作用.中国2珏!l糖尿病寓者府严格榨制向糖和ffn乐7k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流行病学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因学 发病率 血糖/代谢 高血压 危险因素 中国人/流行病调查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北新泾街道老年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19
2
作者 黄晓波 邹海东 +5 位作者 王宁 王伟伟 傅炯 沈彬杰 许迅 张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目的调查上海市北新泾街道≥60岁人群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患病情况。方法于2007年11月—2008年4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北新泾街道≥60岁的居民进行AMD患病率和相关因素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既往眼病诊断和治... 目的调查上海市北新泾街道≥60岁人群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患病情况。方法于2007年11月—2008年4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北新泾街道≥60岁的居民进行AMD患病率和相关因素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既往眼病诊断和治疗史、日常生活视力和针孔矫正视力;进行眼科基本检查,并采用眼底照相机拍摄后极部45°范围内2个不同区域内的照片。由2名以上医师独立读片确立AMD的诊断;AMD的分类采用全国眼底病学组指定的标准。结果本调查共纳入4 153人,实际受检3 571人,受检率85.99%。确诊AMD患者477例(778眼),占受检人群的13.36%。确诊湿性AMD患者64例(85眼),占受检人群的1.79%。在60~69、70~79、80岁以上各年龄段人群中,AMD的检出率分别为6.23%、14.98%和29.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40,P<0.01);在文盲、小学、中学及中学以上不同受教育程度人群中,AMD的检出率分别为15.2%、18.75%、9.36%和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56,P<0.01);AMD在男性与女性人群中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P>0.05)。AMD眼中,盲和低视力的比例分别为3.08%和18.51%。湿性AMD眼中,盲和低视力的比例为15.29%和32.95%,分别高于干性AMD眼的1.59%和16.73%。结论 AMD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显著升高,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显著下降,严重影响患者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变性 老年人 患病率 视力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新泾社区2型糖尿病居民5年随访的前瞻性调查研究 2.血糖稳定的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金佩瑶 彭金娟 +5 位作者 邹海东 王伟伟 傅炯 白雪林 许迅 张皙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50-755,共6页
背景 在一些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中,仍然可观察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或发展.关于蒙古人种DR进展的危险因素目前尚不完全明确. 目的 了解血糖稳定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DR进展的5年发生率,探讨其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前瞻... 背景 在一些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中,仍然可观察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或发展.关于蒙古人种DR进展的危险因素目前尚不完全明确. 目的 了解血糖稳定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DR进展的5年发生率,探讨其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纳入2007-2012年上海市新泾社区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453例.其中2007年为基线调查阶段,2012年为终末调查阶段,每年对该人群进行检查,包括一般资料的收集、全身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眼科检查.采用Forward Logistic逐步回归和Cox逐步回归筛选分析DR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不同HbA1c水平患者人群DR进展的发生率. 结果 453例血糖稳定控制的2型糖尿病人群中,5年后DR进展者146例,占32.23%.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基线调查时HbA1c是影响DR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优势比(OR)=2.84,95%可信区间(CI):2.11 ~3.82].Cox回归分析显示,基线调查时HbA1c≥5.2%人群中DR的发生率比HbA1c<5.2%的人群升高了1.97倍[P<0.01,相对危险度(RR)=1.97,95% CI:1.32 ~2.93].结论 根据现有血糖稳定标准确诊的2型糖尿病人群中,DR进展的发生率仍然较高.建议在不发生低血糖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前提下,尽量把血糖降到较低水平,从而降低DR进展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化血红蛋白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黄素在眼科疾病中作用和机制的实验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薇 童念庭 +2 位作者 尹莉莉 宫媛媛 吴星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1-234,共4页
叶黄素可清除单氧基团和过氧化自由基,对视网膜的保护机制主要体现为滤过蓝光和抗氧化损伤。叶黄素在多种眼科疾病中的预防及治疗作用虽被临床证明有效,但其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待临床与基础研究探索。文章对叶黄素在眼科疾病中作用和... 叶黄素可清除单氧基团和过氧化自由基,对视网膜的保护机制主要体现为滤过蓝光和抗氧化损伤。叶黄素在多种眼科疾病中的预防及治疗作用虽被临床证明有效,但其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待临床与基础研究探索。文章对叶黄素在眼科疾病中作用和机制的实验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介绍常见眼科疾病动物模型中和眼科相关细胞中叶黄素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黄素 动物模型 细胞实验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大场镇60岁及以上人群屈光不正欠矫率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
5
作者 朱梦钧 童晓维 +5 位作者 朱剑锋 邹海东 赵蓉 何鲜桂 李珊珊 赵惠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6-551,共6页
背景目前,屈光不正的欠矫已成为全球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因此降低屈光不正的欠矫率是中国防盲治盲的主要任务之一。目的分析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60岁及以上人群中屈光不正的欠矫率。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 背景目前,屈光不正的欠矫已成为全球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因此降低屈光不正的欠矫率是中国防盲治盲的主要任务之一。目的分析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60岁及以上人群中屈光不正的欠矫率。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09年10-12月对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10个社区内60岁及以上的常住人群进行视力状况及相关眼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受检人群均为10年内随着城市化进程由农村人口转变而来的城市人口。调查指标主要包括视力、眼压、验光、裂隙灯显微镜、免扩瞳数字眼底照相等。欠矫正屈光不正定义参照已有文献的标准,包括2套,定义1为屈光矫正后视力提高≥1行;定义2为屈光矫正后视力提高≥2行,同时分析与屈光不正欠矫有关的人群特征。结果本调查共纳入5199人,实际受检4545人,应答率为87.42%。按照定义1和定义2的标准,该人群中屈光不正欠矫率分别为45.43%或24.84%。女性与年老者屈光不正欠矫的风险较高。根据定义2的标准,单纯近视、单纯远视、单纯散光、近视合并散光和远视合并散光的欠矫率分别为53.54%、53.06%、38.37%、38.99%和36.75%。401例视力损伤(0.05≤较好眼日常生活视力〈0.3)者中,屈光不正欠矫率为78.80%(定义1)或67.58%(定义2)。结论在上海城市化进程较快的老龄化社区中,屈光不正的欠矫是影响老年人视力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 老年 流行病学 社区卫生服务 屈光不正 欠矫 视力损伤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新泾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5年随访的前瞻性调查研究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好转及促进因素 被引量:7
6
作者 金佩瑶 彭金娟 +5 位作者 邹海东 许迅 张皙 王伟伟 傅炯 白雪林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25-1030,共6页
背景 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长期随访过程中发现,部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者未经眼底激光光凝、内眼手术或眼内药物治疗眼底病变可好转,但其影响因素尚不清楚.目的 探讨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DR和DME自行好转的发... 背景 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长期随访过程中发现,部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者未经眼底激光光凝、内眼手术或眼内药物治疗眼底病变可好转,但其影响因素尚不清楚.目的 探讨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DR和DME自行好转的发生率及促好转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方法,于2007-2012年对上海市新泾社区中符合纳入标准的77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5年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对患者行全身体格检查、实验室血生化指标检查、眼部检查和眼底照相,眼底照片读片采用盲法.采用国际临床分类方法和视网膜玻璃体增生情况将DR分为无明显DR和轻、中、重度非增生性DR及增生性DR;并将DME分为无、轻度、中度和重度DME.将DR好转和DME好转作为2个结局变量,好转为仅接受全身用药者至少一眼终末DR或DME分级较基线时下降至少1级且对侧眼DR无进展.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判断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糖尿病发病年龄、糖尿病病程、肥胖及血肌酐、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结局变量的影响.结果 2007年基线调查时发现DR患者456例,其中139例患者5年后至少1眼DR好转,好转率为30.48%.基线检查低HbA1c水平和低血肌酐水平是DR好转的促进因素[HbA1c:优势比(OR)=0.53,95%可信区间(CI)]:0.45 -0.63,P<0.01;血肌酐:OR=0.98,95% CI:0.97 -0.99,P<0.01).基线调查时发现DME 158例,其中20例5年后至少1眼好转,好转率为12.66%.高基线血糖水平是DME好转的唯一、独立影响因素(OR=1.47,95% CI:1.14-1.91,P<0.01).结论 降低2型糖尿病DR患者的血糖和血肌酐水平有助于DR好转,快速降低血糖水平有助于DME的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老年人盲和低视力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蔚 童晓维 +7 位作者 赵蓉 邹海东 朱剑锋 王旌 俞军 何鲜桂 严雪芳 王伟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69-972,975,共5页
目的研究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60岁及以上人群的盲和低视力患病率、致盲病因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目标人群进行整群抽样。对调查对象完成视力、眼压、验光、裂隙灯、免散瞳数字眼底照相等检查,采用最佳矫正视力和日常生活视力及其视力损... 目的研究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60岁及以上人群的盲和低视力患病率、致盲病因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目标人群进行整群抽样。对调查对象完成视力、眼压、验光、裂隙灯、免散瞳数字眼底照相等检查,采用最佳矫正视力和日常生活视力及其视力损伤标准确立盲或低视力,并明确主要病因。结果本研究实际受检2150人,受检率为80.95%。按照最佳矫正视力损伤标准分类:双眼盲35例,患病率为1.63%;双眼低视力176例,患病率8.18%,白内障、黄斑变性、角膜病、眼球萎缩或缺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前五位主要病因;女性盲患病率(2.10%)高于男性(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日常生活视力损伤标准分类:双眼盲43例,患病率为2.00%;双眼低视力467例,患病率为21.72%;女性低视力患病率(8.99%)高于男性(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内障、未矫正的屈光不正、黄斑变性、角膜病、眼球萎缩或缺如是前五位主要病因。结论对于上海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必须通过加强白内障复明手术的实施、屈光不正的矫正、眼底退变性疾病的筛查和干预来提高防盲治盲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视力 老年 流行病学 社区卫生服务 视力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vacizumab眼科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许薇琦 孙晓东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9期699-703,共5页
Bevacizumab是世界上首个批准上市的血管内皮因子抑制剂,用于治疗肿瘤性疾病,由于其强大的抗新生血管作用,在眼科新生血管性疾病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使用方法包括静脉注射和玻璃体注射,初步结果显示具有显著疗效,相比与同类药物... Bevacizumab是世界上首个批准上市的血管内皮因子抑制剂,用于治疗肿瘤性疾病,由于其强大的抗新生血管作用,在眼科新生血管性疾病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使用方法包括静脉注射和玻璃体注射,初步结果显示具有显著疗效,相比与同类药物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对其作用机理、应用范围、方法和副作用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VACIZUMAB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新生血管相关 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与眼科疾病 被引量:5
9
作者 钱锦 孙晓东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11期861-864,868,共5页
内质网是蛋白质修饰、折叠和钙储存的场所。内质网中钙离子紊乱和未折叠蛋白质蓄积,可引发内质网应激,发生具有保护作用的未折叠蛋白反应。而长期过强的内质网应激可诱导细胞凋亡。许多眼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内质网应激过程相关,例如:年... 内质网是蛋白质修饰、折叠和钙储存的场所。内质网中钙离子紊乱和未折叠蛋白质蓄积,可引发内质网应激,发生具有保护作用的未折叠蛋白反应。而长期过强的内质网应激可诱导细胞凋亡。许多眼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内质网应激过程相关,例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及白内障等。本文主要将近年来与内质网应激相关的眼科疾病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凋亡 未折叠蛋白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和规范眼科临床研究和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1-132,共2页
近年来,国内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大量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学术界认可,被SCI收录的文献数量逐年增加。为提高眼科医学研究工作的应用性和创新性,必须重视临床研究和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研究。临床工作者应更多地了解疾病的规律和本质,科学、规... 近年来,国内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大量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学术界认可,被SCI收录的文献数量逐年增加。为提高眼科医学研究工作的应用性和创新性,必须重视临床研究和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研究。临床工作者应更多地了解疾病的规律和本质,科学、规范地开展研究;基础研究必须从临床出发,提炼和解决临床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学 临床研究 基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甲状腺素蛋白与眼科疾病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吴梦竹 樊莹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83-986,共4页
转甲状腺素是人体具有多种重要功能的蛋白质,近年来,诸多报道提示转甲状腺素与眼科疾病相关。本文就转甲状腺素蛋白与眼科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转甲状腺素 眼科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宝山区7~15岁健康儿童人群角膜厚度的分布
12
作者 李美丽 何鲜桂 +2 位作者 陆丽娜 朱剑锋 邹海东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26-1130,共5页
背景 了解角膜厚度的正常范围及分布对多种相关儿童眼病,如角膜病和屈光不正等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尚缺少相关的研究资料. 目的 探讨中国健康儿童中央角膜厚度(CCT)、最小角膜厚度(MCT)和周边角膜厚度值的分布特征,... 背景 了解角膜厚度的正常范围及分布对多种相关儿童眼病,如角膜病和屈光不正等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尚缺少相关的研究资料. 目的 探讨中国健康儿童中央角膜厚度(CCT)、最小角膜厚度(MCT)和周边角膜厚度值的分布特征,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和整群随机抽样设计,选择上海市宝山区2所中小学的7 ~ 15岁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受检者屈光度为-3.00 ~ +3.00 D.通过眼部常规检查明确纳入研究对象,采用傅里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测量受检者CCT、距角膜顶点2 mm区域内的角膜平均厚度)、周边角膜厚度(上方、下方、鼻侧和颞侧象限距角膜顶点2~5 mm区域内的角膜平均厚度)、MCT值.将受检者按年龄分为7~9岁组、10 ~ 12岁组和13 ~ 15岁组,分析不同年龄组上述各项指标与年龄间的相关性.确定角膜最薄点的坐标,角膜最薄点测量时以角膜中央顶点为坐标原点,计算公式为√(x^2+y^2). 结果 147名受检儿童的右眼CCT为(537.77±29.33) μm,左眼为(539.22±29.16) μm,双眼间C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P=0.00);右眼和左眼上方周边角膜厚度值分别为(565.52±30.11)μm和(568.42±31.07) μm,颞侧周边角膜厚度为(549.01 ±30.46) μm和(547.24±30.23) μm,双眼间上方和颞侧周边角膜厚度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7,P=0.01;t=2.12,P=0.04);不同性别间左眼及右眼CCT、MCT和各象限的周边角膜厚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检儿童年龄与CCT、周边角膜厚度和MCT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右眼角膜最薄点40.82%位于颞下方,左眼角膜最薄点57.82%位于颞下方.右眼角膜最薄点至角膜中央顶点的距离为(0.62±0.33) mm,左眼为(0.91±0.63)mm,双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7,P=0.00). 结论 中国7~15岁健康儿童不同眼别间CCT、上方和颞侧的周边角膜厚度值存在差异,但双眼角膜厚度值的改变与性别和年龄无关.角膜中央顶点并不是角膜最薄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测量 角膜厚度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儿童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上海市宝山区儿童房角相关参数
13
作者 李美丽 邹海东 +3 位作者 庞昆 何鲜桂 陆丽娜 朱剑锋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目的利用RTVue傅里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FD—OCT)对正常学龄儿童的前房角各参数进行测量研究。方法在上海市宝山区小学中纳入272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FD-OCT对房角开放距离500μm、7501μm及小梁网一虹膜空间面积、房角隐窝面积、... 目的利用RTVue傅里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FD—OCT)对正常学龄儿童的前房角各参数进行测量研究。方法在上海市宝山区小学中纳入272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FD-OCT对房角开放距离500μm、7501μm及小梁网一虹膜空间面积、房角隐窝面积、房角角度4个反映房角开放程度的参数进行测量,研究房角各参数与年龄、性别及眼轴长度的关系。结果男女性剐问各房角参数测量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房角开放距离、小梁网一虹膜空间面积、房角隐窝面积及房角角度均与年龄及眼轴长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1~0.73、0.51—0.61,均为P〈0.0001);各个年龄段之间(7.9岁与10~12岁、7—9岁与13~15岁、10~12岁与13~15岁)的参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1)。结论性别不是影响儿童房角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各房角参数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并与眼轴长度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房角 RTVue傅里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儿童 眼轴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C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承阳(综述) 李彤 孙晓东(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3-767,共5页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一类以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为特征的自限性疾病。CSC可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造成视力预后不良。近年来研究表明,病程是CSC继发CNV主要的危险因素,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涉...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一类以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为特征的自限性疾病。CSC可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造成视力预后不良。近年来研究表明,病程是CSC继发CNV主要的危险因素,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涉及脉络膜局部缺血缺氧及视网膜屏障功能受损等多种病理机制。多模态影像技术有助于诊断CSC继发的CNV,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示高反射扁平不规则色素上皮脱离需要高度警惕继发CNV的可能。虽然尚未有统一标准的治疗方案,大量研究提示光动力疗法和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可改善此类患者视力预后。本文综述了CSC继发CNV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多模态影像诊断模式、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诊断 治疗 多模态影像 光学相干视网膜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肥厚型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戊糖途径抑制感光细胞凋亡及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韩思杨(综述) 孙晓东(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5,共4页
感光细胞是一种特殊的神经上皮细胞,在视觉信号的产生和传导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通过大量摄取葡萄糖进行糖代谢以满足生理需求。而感光细胞凋亡,则是视网膜疾病导致患者盲的共同原因,该过程伴有氧化应激和合成代谢的改变。近期研究发... 感光细胞是一种特殊的神经上皮细胞,在视觉信号的产生和传导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通过大量摄取葡萄糖进行糖代谢以满足生理需求。而感光细胞凋亡,则是视网膜疾病导致患者盲的共同原因,该过程伴有氧化应激和合成代谢的改变。近期研究发现,糖代谢的重要分支——磷酸戊糖途径,在上述病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产物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作为感光细胞中重要的供氢体,参与物质合成代谢,对抗氧化应激,进而抑制感光细胞的凋亡。本文将从代谢活动和分子通路的角度,针对磷酸戊糖途径抑制感光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光细胞 凋亡 磷酸戊糖途径 氧化应激 脂质代谢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硅油取出术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6
作者 朱弼珺 刘海芸 +1 位作者 邹海东 陈凤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充填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硅油取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8月—2011年6月对35例(36眼)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充填眼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硅油取出术,观察患者术后...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充填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硅油取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8月—2011年6月对35例(36眼)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充填眼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硅油取出术,观察患者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3眼(8.33%)最佳矫正视力<0.01,5眼(13.89%)为0.01~0.04,10眼(27.78%)为0.05~0.09,15眼(41.67%)为0.1~0.25,3眼(8.33%)≥0.3。所有患者均无持续性角膜内皮失代偿、硅油泡残留、人工晶状体移位和玻璃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充填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硅油取出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 硅油取出 玻璃体切除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G与20-G玻璃体切割术对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蔡文泉 郑志 +2 位作者 李涛 陈凤娥 许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分析23-G与20-G玻璃体切割术对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115例视网膜脱离患者分别接受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A组,52例52眼)和20-G玻璃体切割术(B组,63例63眼)。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随访6~15个月,观察术后... 目的分析23-G与20-G玻璃体切割术对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115例视网膜脱离患者分别接受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A组,52例52眼)和20-G玻璃体切割术(B组,63例63眼)。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随访6~15个月,观察术后视网膜复位、视力(logMAR视力)及并发症的发生等情况,对相关记录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A组和B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67±18)min和(70±19)mi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主要并发症为医源性裂孔,A组为2眼,B组为3眼。术后末次随访结果显示:A组视网膜复位49眼(复位率94.2%),logMAR视力提高0.337±0.046;B组视网膜复位59眼(复位率93.7%),logMAR视力提高0.367±0.052;两组间视网膜复位率和视力提高幅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3-G与20-G玻璃体切割术对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相近,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适用于各种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 20-G玻璃体切割术 视网膜脱离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硅油眼继发性青光眼的疗效 被引量:14
18
作者 唐敏 傅扬 +3 位作者 马盈 富名水 邹海东 樊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分析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治疗硅油眼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硅油填充术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18例(18眼),行SLT治疗(360°小梁网,击射100点),随访观察患者激光并发症、眼压和联合降眼压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SLT治疗... 目的分析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治疗硅油眼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硅油填充术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18例(18眼),行SLT治疗(360°小梁网,击射100点),随访观察患者激光并发症、眼压和联合降眼压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SLT治疗后,出现轻度眼部胀痛4眼(22.2%),轻度结膜充血8眼(44.4%),前葡萄膜炎7眼(38.9%),前房出血1眼(5.56%),一过性高眼压3眼(16.7%)。患者平均眼压由SLT治疗前的(25.56±3.09)mmHg降至治疗后的(20.17±2.57)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581,P=0.000 1)。患者使用的降眼压药物种类由治疗前的人均(2.167±0.514)种降至治疗后的(1.333±0.840)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99,P=0.000 3)。结论 SLT可安全、有效地治疗硅油眼继发性青光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 硅油填充 青光眼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黄斑水肿患病率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19
作者 杨晓璐 邹海东 +1 位作者 许迅 刘堃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0-167,共8页
目的调查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4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病史收集和检查,确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DME诊断并进行DR分期和DME分型,分析DME患病率相关因素及不同类型DME与DR分期的关系。结果 450例糖尿病患者... 目的调查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4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病史收集和检查,确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DME诊断并进行DR分期和DME分型,分析DME患病率相关因素及不同类型DME与DR分期的关系。结果 450例糖尿病患者中,确诊DR患者168例,DME患者73例(患病率16.22%)。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DME患病率分别为8.16%和17.21%,1型和2型糖尿病病程≥10年的患者DME患病率分别为15.39%和27.03%。局限型、弥漫型、缺血型和增生型DME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分别为7.56%、5.56%、0.44%和2.44%。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和DR分期是与DME患病率相关的独立因素,DR分期是与各型DME患病率相关的共同的独立因素。结论随着糖尿病病程和DR病变程度的增加,DME患病率增加;DR病变程度与不同类型DME的患病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黄斑水肿 患病率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立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黄斑区节细胞复合体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可重复性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蔡正元 樊莹 +1 位作者 孙晓东 许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采用傅立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对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的黄斑区节细胞复合体(mGCC)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进行测量,评估其可重复性和诊断能力。方法以NTG患者(NTG组,n=15)、POAG患者(POAG组,n... 目的采用傅立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对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的黄斑区节细胞复合体(mGCC)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进行测量,评估其可重复性和诊断能力。方法以NTG患者(NTG组,n=15)、POAG患者(POAG组,n=15)和正常人(正常对照组,n=15)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傅立叶OCT测量各组RNFL厚度以及mGCC厚度及其整体丢失体积(GLV)和局部丢失体积(FLV),首先由检查者A测量,重复5次,间隔时间为4 h,检查者B于次日行相同检查。以检查者内和检查者间的类内相关系数(ICC)评估可重复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OC)分析诊断能力。结果三组mGCC和RNFL测量的ICC均>0.75。NTG组和POAG组的各项测量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TG组与POAG组RNFL厚度和FL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GCC厚度和GL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RNFL与mGCC参数间的ARO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NTG和POAG患者,傅立叶OCT测量mGCC和RNFL的可重复性好,RNFL具有良好的诊断能力,mGCC可作为良好的补充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黄斑区节细胞复合体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可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