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型大学校院联动有组织科研的实践与探索——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戴智华 谭华 王婷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1-190,共10页
基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开展有组织科研以及和涉海单位协同开展“大海洋”行动计划专项的实践,从职能定位、管理方式、组织形式等维度探究了研究型大学校院联动有组织科研运行的机制。二级学院采用闭环全生命周期科研创新... 基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开展有组织科研以及和涉海单位协同开展“大海洋”行动计划专项的实践,从职能定位、管理方式、组织形式等维度探究了研究型大学校院联动有组织科研运行的机制。二级学院采用闭环全生命周期科研创新管理模式,探索形成了科研区域协同创新管理模式,并探索融入上海临港进行有组织的科研合作,为研究型大学校院联动开展有组织科研提供了最佳实践标杆案例。“大海洋”行动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有组织地从多学科交叉创新、创新基地建设、优势资源导入、组织机制建设等方面,以需求导向和平台化布局开展协同攻关,形成一种产学研用融通全链条生态体系科研发展模式。研究结论可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校院联动开展有组织科研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校院联动 有组织科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型大学科研经费管理的探索与思考——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耀方 白杰 徐斌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8-31,共4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高等教育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研究型大学在国家的创新体系建设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获得的科技创新投入保持着稳定的增长。但与此同时,研究型大学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也出现了部分问题,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高等教育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研究型大学在国家的创新体系建设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获得的科技创新投入保持着稳定的增长。但与此同时,研究型大学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也出现了部分问题,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从上海交通大学的科研经费管理实践出发,总结了科研经费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对目前遇到的矛盾与困境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并对未来经费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局谋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经费 管理体系 管理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9~2008年度上海交通大学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何先美 沈晓韵 +1 位作者 牟玉萍 刘南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70-1476,共7页
根据《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这三大国际权威检索工具及《医学索引》(MEDLINE)和《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提供的数据,统计、分析了上海交通大学在1999~2008年度... 根据《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这三大国际权威检索工具及《医学索引》(MEDLINE)和《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提供的数据,统计、分析了上海交通大学在1999~2008年度被SCI、EI、ISTP等收录的科技论文情况.结果表明,上海交通大学在这10年里不仅各类科技论文实现快速增长,而且论文质量明显提高,学术影响力在不断提升;但与哈佛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在提高SCI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方面依然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交通大学 科技论文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细节入手,提高高校科研成果管理水平——以上海交通大学申报国家最高奖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何先美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2-35,共4页
2010年度上海交通大学申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取得成功,王振义院士的获奖,固然其创造性的科学成就最为重要,但成果管理也非常重要。成果报奖是一门艺术,要对历年国家最高奖获得者情况进行分析,从中吸取营养成分;要正确地遴选候选人;夯... 2010年度上海交通大学申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取得成功,王振义院士的获奖,固然其创造性的科学成就最为重要,但成果管理也非常重要。成果报奖是一门艺术,要对历年国家最高奖获得者情况进行分析,从中吸取营养成分;要正确地遴选候选人;夯实细节、加强管理。加强对国家最高奖申报过程的研究,对其它科技奖励的申报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科技成就 夯实细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型大学在国家科技奖励申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6
5
作者 何先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16-1419,1424,共5页
分析了研究型大学在国家科技成果奖励申报过程中存在的认识上偏差、行为上失范等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指出研究型大学应加强国家科技奖申报的规范性,大力倡导学术追求,加强过程管理,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关键词 科技成果 奖励 申报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载火箭箭体制造关键装备与技术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冬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5-93,共9页
运载火箭是一个国家进入空间的主要手段,其制造水平对控制空间的进程至关重要。箭体结构作为运载火箭的主体部分,是火箭制造中的关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箭体制造技术逐渐从以手工操作为主的模式转向绿色化、自动化技术为主的模式。根... 运载火箭是一个国家进入空间的主要手段,其制造水平对控制空间的进程至关重要。箭体结构作为运载火箭的主体部分,是火箭制造中的关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箭体制造技术逐渐从以手工操作为主的模式转向绿色化、自动化技术为主的模式。根据国内外运载火箭箭体结构制造情况,对箭体结构制造流程中的关键技术及其装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板材成型、铣削加工、钻铆、焊接和箭体对接这5个主要流程,总结了相关技术的国内外差距以及应用难点,为我国运载火箭箭体结构制造水平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 制造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军 于水 周永丰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9-558,共10页
合成生物学集合了传统生物学、工程学及数学的知识体系和方法,通过建立人工系统创造或改造生命体从而理解生命、应用生命。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合成生物学的绿色、可再生的优点使其成为21世纪以来研究的热点。然而,合成生物学依然面... 合成生物学集合了传统生物学、工程学及数学的知识体系和方法,通过建立人工系统创造或改造生命体从而理解生命、应用生命。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合成生物学的绿色、可再生的优点使其成为21世纪以来研究的热点。然而,合成生物学依然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设计过程中的不可预测性、规模化生产中成本较高、政策法规相对滞后等。本文在介绍合成生物学发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合成生物学在高分子材料、化工、生物医药、食品以及能源领域的应用,分析了合成生物学目前产业化现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高分子材料 医药 食品 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有组织科研效能的结构维度与量表开发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宏媚 陆程程 +1 位作者 姚建建 赵文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98,共11页
随着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部署日益完善,高校有组织科研成为一个新兴政策话语和新时代高校科技创新模式变革的核心概念,近年来在政策制定和学术研究领域引发学者广泛关注。然而,高校有组织科研效能概念和构成维度存在较大... 随着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部署日益完善,高校有组织科研成为一个新兴政策话语和新时代高校科技创新模式变革的核心概念,近年来在政策制定和学术研究领域引发学者广泛关注。然而,高校有组织科研效能概念和构成维度存在较大模糊性,缺乏公认、有效的综合分析框架和测量工具,致使学界和科研管理部门对其难以形成系统认知,带来效能评估难、改进方向不明确、政策有效性低、执行力差等科研管理挑战。鉴于此,聚焦高校有组织科研效能,采用质性元分析方法,探究其概念内涵、结构并进行量表开发与检验。研究发现:①高校有组织科研效能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多维构念,包含高校创新效能、高校支持效能、团队协同效能、成员参与效能4个维度,该量表由4个因子和16个题项构成,能够测量高校有组织科研的现实效能和潜在效能;②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该量表信效度均达到理想水平,是测量高校有组织科研效能的有效工具。研究结论有助于推进高校有组织科研领域理论体系发展,为实施针对性策略、提升高校有组织科研实际效能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有组织科研 科研效能 结构维度 量表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协同路径探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韩海波 刘欢喜 +2 位作者 王斌 金隼 徐兵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7-177,共11页
大学作为人类知识创新和传播的主要载体,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提供了催化剂和动力源。我国明确推动若干区域率先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新时期一流大学建设赋予了重要使命和机遇。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大学与区域创新互动的理论发展和... 大学作为人类知识创新和传播的主要载体,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提供了催化剂和动力源。我国明确推动若干区域率先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新时期一流大学建设赋予了重要使命和机遇。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大学与区域创新互动的理论发展和案例,总结了相关模式和经验,关注了大学与区域创新体系如何实现系统性协同的具体路径。通过剖析上海交通大学服务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实践案例,从战略路径匹配、组织机构重构、基础原创策源、产学研开放融合、创新创业生态等方面,阐述了大学在对接提升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过程中协同路径的选择与思考、设计与实施、特色与成效。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新时期区域创新和一流大学建设融合发展提供参考,并对政府和大学提出了相关政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区域 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竞争性经费支持高校自主科研路径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耀方 白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23,共5页
过于强调竞争的环境势必导致社会情绪急躁和某些急功近利的行为,而这一浮躁特征对科学研究极为不利。非竞争性经费能够弥补竞争性经费的不足,为高校转型发展、内涵建设创造更加健康的环境和条件。但在实施中,经费使用刚性要求与科学研... 过于强调竞争的环境势必导致社会情绪急躁和某些急功近利的行为,而这一浮躁特征对科学研究极为不利。非竞争性经费能够弥补竞争性经费的不足,为高校转型发展、内涵建设创造更加健康的环境和条件。但在实施中,经费使用刚性要求与科学研究的软性特质之间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传统定量评价导向仍然主导着非竞争性经费的绩效评价。因此,应合理调适竞争性与非竞争性科研经费的资助比例;切实完善高校科研成本补偿机制,解决成本补偿比例过低的问题;建立并完善非竞争性经费的科学评价和奖惩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竞争性经费 自主科研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内涵、功能与管理机制 被引量:44
11
作者 张耀方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2,共8页
文章从目标定位、组成要素、承担任务三个角度界定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内涵,即国家和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的集中体现、硬件设施群与政产学研创新主体的系统集成、创新平台集聚和辐射效应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 文章从目标定位、组成要素、承担任务三个角度界定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内涵,即国家和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的集中体现、硬件设施群与政产学研创新主体的系统集成、创新平台集聚和辐射效应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四大功能,即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引领。同时基于国外可借鉴的案例研究,分析了其管理机制的构建,包括:优化顶层设计,建立政产学研多主体参与的运行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健全人财物多要素驱动的动力机制;注重制度建设,营造创新环境,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最后探讨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科学研究基础,在自然形成与国家扶持之间的关系平衡,及其特征条件和未来发展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内涵 功能 管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噪声信号分离优化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焦金平 刘冬 刘国艳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4年第4期157-160,共4页
机械振动信号中混杂的背景噪声对信号的分析处理以及振动结构的建模有很大影响,在独立分量分析(ICA)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信息论中的最小化互信息准则作为ICA的判据,提出了一种基于负熵的FastICA共轭梯度快速算法。该算法计算效率高,收... 机械振动信号中混杂的背景噪声对信号的分析处理以及振动结构的建模有很大影响,在独立分量分析(ICA)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信息论中的最小化互信息准则作为ICA的判据,提出了一种基于负熵的FastICA共轭梯度快速算法。该算法计算效率高,收敛性能好;适合对初始点不敏感和对鲁棒性有要求的信号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了对振动信号的背景噪声分离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独立分量分析 噪声 信号处理 共轭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国际专利PCT申请发展态势 被引量:5
13
作者 施婉君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2-87,共6页
本文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网提供的数据,统计了1994—2009年期间我国高校国际专利PCT中请状况,分析了2001—2009年期间高校PCT申请在国际专利分类表各部中的分布特征,并对2004—2009年期间高校PCT主要申请人和申请的技术热点进行了重点... 本文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网提供的数据,统计了1994—2009年期间我国高校国际专利PCT中请状况,分析了2001—2009年期间高校PCT申请在国际专利分类表各部中的分布特征,并对2004—2009年期间高校PCT主要申请人和申请的技术热点进行了重点分析.数据表明当前我国高校PCT国际中请主要集中在通信、医药、化工和生物等领域,为我国高校创新主体的技术研发和海外专利布局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PCT申请 发展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实验室申报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丰超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9-132,共4页
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了重点实验室申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着重从研究方向、建设目标、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探讨如何整合科技资源,策划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重点实验室 申报工作 问题和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评”改革视域下高校教师学术创业的绩效评价研究
15
作者 刘群彦 朱星华 宋林琳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9-75,共7页
国内高校教师学术创业研究存在扩张和泛化趋势,不适应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情景。高校教师通过学术创业实现技术研发与市场应用的有效耦合,具有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相混合特点。传统科研评价指标中对学术创业绩效评价缺失和“三评... 国内高校教师学术创业研究存在扩张和泛化趋势,不适应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情景。高校教师通过学术创业实现技术研发与市场应用的有效耦合,具有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相混合特点。传统科研评价指标中对学术创业绩效评价缺失和“三评”改革进程的缓慢推进,导致教师学术创业离散于考核评价之外。从评价体系、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上推进将学术创业的社会贡献绩效,尽快纳入到教师科研评价体系之中,不仅有利于弥补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不足,而且对科技创新整体成效的提高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学术创业 绩效评价 “三评”改革 科技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有组织科研:核心要素及有效模式 被引量:2
16
作者 姚建建 赵颖萱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130,共9页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明确要求,各高校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不断创新科研全链条的体制机制,积极开展实施有组织科研。基于研究综述、案例研究与深度调研相结合的...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明确要求,各高校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不断创新科研全链条的体制机制,积极开展实施有组织科研。基于研究综述、案例研究与深度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开展有组织科研的举措成效和特色工作,确证了高校有组织科研的组织任务、建设平台、组建团队、提供资助四个核心要素。总结了高校开展有组织科研的有效模式,包括完善管理职能架构、支撑国家实验室建设、培育优化创新平台、促进学科实质性交叉以及提升创新策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组织科研 创新平台 创新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如何提升学术创业绩效——基于“资源-能力-环境”框架的组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苏洋 姚建建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112,共10页
研究基于“资源条件-动态能力-外部环境”整合性分析框架,以我国41所双一流大学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揭示了提升学术创业绩效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任何单一因素均不构成高校学术创业绩效提升的必要条件,高学术创业绩效... 研究基于“资源条件-动态能力-外部环境”整合性分析框架,以我国41所双一流大学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揭示了提升学术创业绩效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任何单一因素均不构成高校学术创业绩效提升的必要条件,高学术创业绩效是多重因素复杂作用的结果;实现高学术创业绩效有四种路径,分别是资源禀赋型、体制机制创新赋能型、优势学科依托下制度激励型、全面协同型;在特定条件下,不同前因变量可以通过等效替代以“殊途同归”的方式提升高校学术创业绩效。立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高校应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建立与有组织科研相适配的资源配置机制,培育动态能力,并根据自身特色选择差异化的学术创业提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创业绩效 双一流大学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组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达峰目标下中国能源供给的安全评估及异质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品 张金锁 +1 位作者 贺琦 夏奇缘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63,共13页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深层次问题是能源问题。如何实现能源安全与低碳发展的双赢,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能源安全的定义,构建中国能源供给安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指数平滑和GM(1,1)模型构建了一种...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深层次问题是能源问题。如何实现能源安全与低碳发展的双赢,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能源安全的定义,构建中国能源供给安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指数平滑和GM(1,1)模型构建了一种新的综合评价模型,对2030年碳达峰以前中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种能源的供给安全水平进行了评价和预测。得出以下结论:2000—2019年,中国综合能源和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种能源的供给都未达到安全水平,至2030年,它们的供给安全水平都将有所提高且呈现出异质性。中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供给安全的关键影响因素有很大区别。碳达峰目标下,煤炭供给安全受技术与效率的影响程度最大,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将成为提高中国能源供给安全水平的关键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供给安全 碳达峰 指数平滑模 GM(1 1) 组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重点实验室 培养科技创新团队人才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艳 刘应征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7年第5期126-129,共4页
综合介绍了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人才类型和重点实验室的作用,通过对不同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能为有关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科技创新 团队 重点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典型相关分析融合和鲁棒概率协同表示的人脸指纹多模态识别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静 刘欢喜 +1 位作者 丁德锐 肖建力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8-165,共8页
针对单模态生物特征识别容易受自身条件和环境变化的影响,鉴于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已经在生物识别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提出了二者特征信息融合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人脸、指纹图像进行预处理,并对这两种模态均提取LB... 针对单模态生物特征识别容易受自身条件和环境变化的影响,鉴于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已经在生物识别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提出了二者特征信息融合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人脸、指纹图像进行预处理,并对这两种模态均提取LBP和Gabor特征,然后将广义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别引入到人脸多特征融合和指纹多特征融合中,应用分块对角矩阵组合上述融合的人脸特征和指纹特征,最后用鲁棒概率协同表示分类器进行分类。在两个多模态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人脸或指纹单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相比,基于人脸指纹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具有更高的识别率和更好的稳定性;所提出的基于广义典型相关分析的特征融合方法优于传统的融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 指纹 多模态识别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