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高增益前馈重复控制策略
1
作者 张宇华 赵真毅 王晗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39-3550,共12页
重复控制器谐波抑制能力强,对系统参数变化具有鲁棒性以及广泛的适用性等优点,在许多控制应用中被广泛采用。然而在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中,常规重复控制器的动态响应较慢,往往需要对其进行改进。该文对比了常规重复控制器与各种改进重... 重复控制器谐波抑制能力强,对系统参数变化具有鲁棒性以及广泛的适用性等优点,在许多控制应用中被广泛采用。然而在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中,常规重复控制器的动态响应较慢,往往需要对其进行改进。该文对比了常规重复控制器与各种改进重复控制器的性能,针对重复控制器开环增益不足所导致的动态响应较慢,频率波动鲁棒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增益前馈重复控制器,引入增益补偿环节以提高控制器的开环增益和谐振带宽,并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应用于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系统中,给出了其稳定性分析和详细的参数优化设计准则。搭建了有源电力滤波器实验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法总谐波畸变率(total hormonic distortion,THD)含量更低,仅为1.93%,并且能够更快的追踪谐波信号,对电网频率波动具有更好的适应性,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重复控制器 控制稳定性 谐波补偿 相位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模态法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振荡稳定性评估
2
作者 高磊 马骏超 +3 位作者 吕敬 刘佳宁 王晨旭 蔡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1-835,I0008,I0009,共17页
随着新能源接入比例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次/超同步振荡风险加剧,准确评估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振荡稳定性是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首先,研究了一种基于频域模态分析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振荡稳定性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新能源机组和... 随着新能源接入比例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次/超同步振荡风险加剧,准确评估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振荡稳定性是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首先,研究了一种基于频域模态分析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振荡稳定性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新能源机组和场站、传输线、同步机、变压器等关键设备和场站的频域阻抗或导纳模型,根据实际系统拓扑构建系统级频域网络模型.然后,通过求解回路阻抗矩阵或节点导纳矩阵行列式的零点来评估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振荡稳定性,通过计算弱阻尼振荡模式的节点参与因子矩阵定位系统薄弱点,为振荡抑制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以国内华东地区某实际新能源电力系统为例,利用频域模态分析法评估新能源接入容量和电网运行工况变化下系统的振荡稳定性.最后,利用PSCAD/EMTDC软件搭建该系统的时域仿真模型,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力系统 振荡稳定性 频域网络 频域模态分析 稳定性评估 薄弱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一):系统结构和电力电子变换器 被引量:2
3
作者 杨亚宇 邰能灵 +2 位作者 黄文焘 马建军 方斯顿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6647-6665,共19页
船舶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具有高功率密度、高运行灵活性等优势,是我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该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船舶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从拓扑结构、电压等级、接线形式、接地方式等角度梳理了船舶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 船舶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具有高功率密度、高运行灵活性等优势,是我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该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船舶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从拓扑结构、电压等级、接线形式、接地方式等角度梳理了船舶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的特殊系统结构;然后,根据现有文献详细阐述了发电侧整流器、推进变流器、DC-DC变换器等船舶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关键电力电子变换器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详细对比;最后,总结了船舶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与陆上直流微电网的典型差异,并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直流 船舶综合电力系统 系统结构 电力电子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生成器的Buck双向变换器改进模型预测控制
4
作者 李劲松 沈琦丰 +4 位作者 李国锋 吕敬 华浩 杨庆新 李永建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5-98,共14页
在以光伏储能装置为主体的直流微网中,外部扰动容易引起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导致系统输出电能质量下降。为提升系统动态响应性能,针对直流微网中常用的Buck型双向DC-DC变换器,提出一种基于残差生成器的改进电流补偿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 在以光伏储能装置为主体的直流微网中,外部扰动容易引起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导致系统输出电能质量下降。为提升系统动态响应性能,针对直流微网中常用的Buck型双向DC-DC变换器,提出一种基于残差生成器的改进电流补偿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对模型预测控制(MPC)环节进行线性等效,证明采用校正前PI+MPC控制时,系统在0 rad/s时存在失稳风险。然后,由此设计负低-高通滤波器校正环节,并从调节系数变化和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等角度进行分析,验证改进后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残差生成器的电流补偿能有效平抑外界扰动引起的母线电压波动,负低-高通校正环节在改善系统性能的同时又进一步抑制电感电流噪声,进而平滑母线电压曲线。最终,证明提出的改进策略可显著提升直流微网的动态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网 DC-DC变换器 残差生成器 改进模型预测 负低-高通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功率最大输出与储能协调的光储VSG控制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欢红 严灵杰 +3 位作者 黄文焘 郑颖 赵峰 叶婧元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4-73,共10页
在传统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VSG)控制的光储系统中,电池通过频繁充放电处理波动的光伏功率,易出现早衰问题。为优化电池运行,提出一种考虑功率最大输出与储能协调的光储VSG控制策略。首先,建立输出频率与直... 在传统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VSG)控制的光储系统中,电池通过频繁充放电处理波动的光伏功率,易出现早衰问题。为优化电池运行,提出一种考虑功率最大输出与储能协调的光储VSG控制策略。首先,建立输出频率与直流侧电容电压偏差的比例关系,实现光伏功率的最大输出与VSG的惯性支撑。其次,利用下垂特性控制电池功率输出,在实现系统一次调频功能的基础上提升电池能量管理的灵活度。然后,设计一种稳定直流侧电压的分段控制方案,确保系统正常工作时直流侧电压在合理范围之内。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所提方法不仅保留了VSG的惯性支撑和一次调频功能,还实现了光伏功率的最大输出,减少了对电池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系统 虚拟同步发电机 直流侧电容电压 最大功率输出 分段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大功率电力推进虚拟同步电机控制方法 被引量:9
6
作者 孙志豪 黄文焘 +2 位作者 卫卫 余墨多 邰能灵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6-113,共8页
电力推进作为船舶综合电力系统的最重要负载之一,受工况与海况的多重影响,其易产生大幅功率波动,对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冲击。为此,提出了船舶大功率电力推进虚拟同步电机控制方法。在控制上将整流单元等效为同步电机,为端口功率与... 电力推进作为船舶综合电力系统的最重要负载之一,受工况与海况的多重影响,其易产生大幅功率波动,对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冲击。为此,提出了船舶大功率电力推进虚拟同步电机控制方法。在控制上将整流单元等效为同步电机,为端口功率与频率响应增加惯性特征;逆变单元采用磁场定向矢量控制,提升推进电机的调速性能,利用虚拟惯性与阻尼平滑推进功率冲击、抑制电网频率波动。建立虚拟同步电机控制的变换器小信号模型,考虑直流电容与推进负载的动态特性,分析控制参数变化对变频器响应特性的影响,综合考虑冲击功率的抑制效果与动态性能,给出一种参数设计方法。利用PSCAD/EMTDC与RT-LAB半实物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能够在既有硬件配置下将推进冲击功率峰值降低30%,且不影响推进调速性能,有效地改善了电力推进系统的功率特性,保障了船舶综合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电机 船舶综合电力系统 电力推进 小信号模型 负载冲击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环路反馈的三相逆变器有源阻尼并网控制策略研究
7
作者 李劲松 亓玉帅 +4 位作者 李国锋 吕敬 华浩 杨庆新 李永建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9,184,共15页
作为新能源发电单元与电网之间的能量交换接口,并网逆变器用来将直流电能转换为高质量的交流电能并馈入电网,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LCL滤波器由于其出色的高频谐波抑制能力而广泛应用于并网逆变器输出端,但因其开环传递函数缺... 作为新能源发电单元与电网之间的能量交换接口,并网逆变器用来将直流电能转换为高质量的交流电能并馈入电网,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LCL滤波器由于其出色的高频谐波抑制能力而广泛应用于并网逆变器输出端,但因其开环传递函数缺乏阻尼项而存在谐振尖峰,造成系统运行不稳定。鉴于此,提出利用逆变器侧电流进行有源阻尼控制,相比传统电容电流有源阻尼控制策略,在面对电网阻抗变化时,基频增益T fo与截至频率f c仍能保持不变。且从阻尼角度分析,具有更好的稳定裕度和响应速度。为进一步降低电网电压对并网电流的影响,同时引入电网电流反馈,构建双环路以增大输出阻抗。以逆变器电流环消除谐振尖峰,以电网电流环降低谐波分量,最后仿真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并网逆变器 逆变器侧电流 有源阻尼控制 双环路反馈 输出阻抗 谐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储氢集成系统的随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8
作者 王翰林 赵建立 +1 位作者 张沛超 孙烨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3,126,共9页
光储氢集成系统是提升光伏消纳率、降低电解制氢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电解槽复杂的非线性模型以及光伏出力的高随机性给系统运行优化带来了困难。提出电解槽的高精度凸拟合模型,该模型能计及电解槽功率和温度对效率的影响,且便于优化... 光储氢集成系统是提升光伏消纳率、降低电解制氢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电解槽复杂的非线性模型以及光伏出力的高随机性给系统运行优化带来了困难。提出电解槽的高精度凸拟合模型,该模型能计及电解槽功率和温度对效率的影响,且便于优化问题的建模与求解。将模型预测控制(MPC)与随机优化相结合,提出光储氢集成系统的二阶段随机MPC方法。建立双层求解框架,其中上层用于处理电解槽的非线性模型,下层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实现大规模场景的解耦计算。光储氢集成系统的仿真算例结果表明,配置电池、储氢罐等储能单元显著提升了制氢的经济性和光伏消纳率;相较于常规MPC,考虑光伏和氢负荷分布信息的二阶段随机MPC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槽 光储氢集成系统 最优调度 凸拟合模型 模型预测控制 随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低碳电源规划方法
9
作者 李令宇 程浩忠 +3 位作者 张衡 苑子俊 王峥 陆建忠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37,共8页
为解决新型电力系统低碳化发展需求与煤电作为支撑性电源存在的必要性难以协调的问题,提出考虑多种降碳减排措施的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低碳电源规划方法。文中基于储液式碳捕集技术特点,建立含碳捕集技术的电厂出力及固碳模型,综合考... 为解决新型电力系统低碳化发展需求与煤电作为支撑性电源存在的必要性难以协调的问题,提出考虑多种降碳减排措施的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低碳电源规划方法。文中基于储液式碳捕集技术特点,建立含碳捕集技术的电厂出力及固碳模型,综合考虑碳捕集、风电、碳交易等低碳化措施,以系统总成本最小为目标,考虑了碳捕集电厂运行特性、碳排放量等约束,建立融合电力及碳排放模拟的电源规划模型,针对模型中存在的风电不确定因素,采用抽样平均近似方法将机会约束进行处理,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结构,以修改后的IEEE-24节点系统为例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并量化评估了碳捕集系统、碳交易价格及不同碳排放水平对电源规划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 碳捕集 抽样平均近似法 机会约束 低碳电源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WACC混合阻尼并网鲁棒控制策略
10
作者 何国锋 薛园超 +1 位作者 王鸿玉 李睿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74-1081,共8页
加权平均电流控制可以将控制系统降阶,但易使并网电流发生谐振。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强鲁棒性混合阻尼控制策略。首先,分析电网阻抗变化对系统阻尼系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带补偿环节的加权平均电流控制混合阻尼控制策略,... 加权平均电流控制可以将控制系统降阶,但易使并网电流发生谐振。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强鲁棒性混合阻尼控制策略。首先,分析电网阻抗变化对系统阻尼系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带补偿环节的加权平均电流控制混合阻尼控制策略,保证系统的阻尼不受电网阻抗变化的影响;其次,利用加权平均电流控制的降阶特性,为系统引入一阶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对系统扰动进行补偿,抑制电网阻抗变化对控制系统带宽的影响,进一步增加系统的鲁棒性;最后,通过仿真和试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电流 谐振 混合阻尼控制策略 线性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网功率预测与调度端到端协同优化方法
11
作者 张理 王宝 +5 位作者 贾健雄 宋竹萌 叶钰童 余跃 林嘉庆 徐潇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0-731,共12页
作为消纳新能源的有效方式之一,微电网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高比例新能源注入的微电网为背景,针对新能源功率预测和微电网优化调度目标不一致的问题,建立以微电网运行效益最高为目标的功率组合预测与微电网日前、日内调度端... 作为消纳新能源的有效方式之一,微电网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高比例新能源注入的微电网为背景,针对新能源功率预测和微电网优化调度目标不一致的问题,建立以微电网运行效益最高为目标的功率组合预测与微电网日前、日内调度端到端优化模型,并提出求解优化问题的方法.首先,构建双层优化问题,上层为功率预测模型训练,设计为组合预测问题;下层为微电网运行成本最小,其运行成本优化结果设为上层组合权重优化问题的损失函数.然后,利用启发式算法迭代求解上下层问题,获得使运行成本最低的预测结果和调度方案.最后,在由IEEE 33节点和IEEE 123节点系统扩展的微电网中接入真实的新能源数据,验证了该方法对提升微电网运行效益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调度 新能源预测 组合预测 端到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馈线功率控制下的主动配电网信息物理风险演化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翁嘉明 刘东 +3 位作者 安宇 殷浩洋 黄植 秦汉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22,共11页
在主动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中,信息系统与物理网架之间存在强耦合关系。在电网复杂的信息物理交互作用下,信息系统的异常或故障会直接影响并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水平,甚至引发严重的连锁故障。且相对于传统电力系统,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的风... 在主动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中,信息系统与物理网架之间存在强耦合关系。在电网复杂的信息物理交互作用下,信息系统的异常或故障会直接影响并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水平,甚至引发严重的连锁故障。且相对于传统电力系统,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的风险致因因素更多,交互机理更复杂,监测识别更困难。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的安全风险问题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基础问题之一。以主动配电网为研究对象,对信息侧架构与信息物理交互机理进行分析,建立了信息攻击下的风险传递模型,揭示了故障在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中的演化机理。最后,在DIgSILENT中搭建仿真算例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正确性,并对未来配电网如何抵御信息侧风险,加强安全风险防护水平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信息物理系统 馈线功率控制 风险演化 信息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互济的柔性互联多微网孤岛运行多层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21
13
作者 吴攀 黄文焘 +3 位作者 邰能灵 陆昱 倪春华 宗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101-3111,共11页
为提高多微网孤岛运行供电可靠性及分布式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了一种柔性互联多微网多层协调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基于柔性互联多微网的拓扑结构及控制架构特点,并根据多微网孤岛运行模式分析,提出了多微网功率互济规则;然后基于功率互... 为提高多微网孤岛运行供电可靠性及分布式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了一种柔性互联多微网多层协调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基于柔性互联多微网的拓扑结构及控制架构特点,并根据多微网孤岛运行模式分析,提出了多微网功率互济规则;然后基于功率互济规则和多微网微电源预测输出功率,提出了多运行模式下混合储能装置控制方法;最后提出了柔性互联装置改进下垂控制策略。算例仿真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多层协调控制策略充分利用柔性互联装置控制特性,实现了多微网孤岛运行快速、自适应的动态功率互济,提高了多微网孤岛运行供电可靠性,并提升了分布式新能源消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微网 柔性互联 功率互济 孤岛运行 多层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抗变换器在感应耦合电能传输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蓝建宇 唐厚君 陆亭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12,共6页
对于低阶补偿的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松耦合变压器原边电流对负载变化敏感,这使得输出功率不稳定。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导抗变换器原理的补偿拓扑。当系统工作频率为副边自然谐振频率时,松耦合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电流在负载变化时... 对于低阶补偿的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松耦合变压器原边电流对负载变化敏感,这使得输出功率不稳定。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导抗变换器原理的补偿拓扑。当系统工作频率为副边自然谐振频率时,松耦合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电流在负载变化时能够保持恒定。这使得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能较好应用于电流型负载。首先,介绍感应耦合系统工作原理并运用互感耦合理论建立了系统的阻抗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工作于电流源特性的条件,然后讨论主要参数变化对松耦合变压器原边电流及电压增益的影响;并以体积最小为优化目标,介绍基于导抗变换器的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的优化设计过程。最后,仿真结果和实验数据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 电能传输 松耦合变压器 导抗变换器 谐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自持振荡控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蓝建宇 唐厚君 耿欣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3,共7页
串并联补偿型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系统在负载变轻时会发生频率分叉现象,传统变频控制的方法难以使系统稳定。针对这一问题,将自持振荡控制(self-sustain oscillation control,SSOC)理论应用到ICP... 串并联补偿型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系统在负载变轻时会发生频率分叉现象,传统变频控制的方法难以使系统稳定。针对这一问题,将自持振荡控制(self-sustain oscillation control,SSOC)理论应用到ICPT系统中。首先,分析变频控制下发生频率分叉时ICPT系统不稳定的原因。其次,用描述函数法建立ICPT系统的自持振荡控制系统,并通过Nyquist稳定性判据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在实验样机上实现了ICPT系统的自持振荡控制。当负载变轻而发生频率分叉现象时,自持振荡器可以使系统自由振荡而趋于稳定,其动态性能良好,并且始终保持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zero voltage switch,ZVS)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分叉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 自持振荡控制 零电压开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载脉冲功率系统动态过程建模及其变换器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磊 黄文焘 +2 位作者 邰能灵 庞宇 孙国亮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61,77,共9页
船载脉冲功率系统(PPS)由DC/DC变换器及脉冲负载构成,其功率冲击特性受变换器参数影响。考虑变换器与脉冲负载的不同开关频率特性,提出了PPS动态过程建模及其变换器参数优化方法。分析了不同开关状态组合方式下的PPS动态过程,提出了PPS... 船载脉冲功率系统(PPS)由DC/DC变换器及脉冲负载构成,其功率冲击特性受变换器参数影响。考虑变换器与脉冲负载的不同开关频率特性,提出了PPS动态过程建模及其变换器参数优化方法。分析了不同开关状态组合方式下的PPS动态过程,提出了PPS多动态过程变换器开关通断时间等效计算方法,建立了含有变换器电感与电容参数的PPS全过程状态方程。以优化PPS的电压、电流外特性为目标,建立DC/DC变换器电感与电容的优化模型,并利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求解。分别在MATLAB/Simulink、RT-LAB中建立含PPS的船舶综合电力系统,验证了所提建模与优化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功率系统 动态过程分析 多目标优化 NSGA-Ⅱ 船舶综合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故障下永磁直驱风电机组并网电流的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晗 王富文 +3 位作者 周党生 施刚 张建文 蔡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68-1976,共9页
电网并网导则要求风电机组在电网故障时具备快速无功支撑能力,采用传统比例积分控制器控制的直驱风力机在应对电网阻抗变化和模型严重扰动时存在暂态响应速度慢、适应性差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与最小方差... 电网并网导则要求风电机组在电网故障时具备快速无功支撑能力,采用传统比例积分控制器控制的直驱风力机在应对电网阻抗变化和模型严重扰动时存在暂态响应速度慢、适应性差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与最小方差滤波器相结合的无功支撑控制策略.采用最小方差滤波器快速精准检测含背景谐波的故障电网电压幅值,可有效减小故障检测延时;利用线性自抗扰控制器有效提升机组暂态无功响应速度及其在电网阻抗扰动下的控制适应性和鲁棒性.搭建基于PSCAD/EMTDC软件的直驱风力机仿真模型,考虑弱电网和电网含背景谐波两种场景,对提出控制策略的暂态支撑有效性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电机组 电网故障 自抗扰控制 最小方差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2G辅助服务调节潜力与经济性分析:以上海地区为例 被引量:18
18
作者 周椿奇 向月 +4 位作者 张新 张沈习 刘友波 刘俊勇 胡帅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5-141,共7页
电动汽车(EV)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和规模化应用,为开展利用车入网(V2G)技术调控集群EV参与电力辅助服务提供了基础。在建立计及V2G技术参与辅助服务的EV充放电经济调控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上海地区相关统计数据,分析集群EV参与电力辅助服务... 电动汽车(EV)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和规模化应用,为开展利用车入网(V2G)技术调控集群EV参与电力辅助服务提供了基础。在建立计及V2G技术参与辅助服务的EV充放电经济调控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上海地区相关统计数据,分析集群EV参与电力辅助服务的调节能力与潜在经济价值以及EV规模化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仿真结果表明:集群EV参与辅助服务能够在降低用户成本的同时,为当地电网提供削峰填谷服务,且EV规模化发展可有效减少当地的CO2排放量;进一步分析发现EV充放电功率、峰谷电价比例的增大以及电池成本的下降将增加V2G应用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V2G 辅助服务 调节能力 经济性 环境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频率安全约束及风电综合惯性控制的电力系统机组组合 被引量:22
19
作者 毛颖群 张建平 +3 位作者 程浩忠 柳璐 张程铭 陆建忠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1-70,共10页
随着风电渗透率上升,电力系统惯性响应和一次调频能力下降,频率安全问题凸显,有必要在机组日前发电计划安排中考虑频率安全约束。依据电力系统频率安全要求,提出了考虑频率跌落最低值的频率安全约束构造方法。同时引入风电综合惯性控制... 随着风电渗透率上升,电力系统惯性响应和一次调频能力下降,频率安全问题凸显,有必要在机组日前发电计划安排中考虑频率安全约束。依据电力系统频率安全要求,提出了考虑频率跌落最低值的频率安全约束构造方法。同时引入风电综合惯性控制使风电机组参与一次调频,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频率安全约束及风电综合惯性控制的机组组合模型。运用M语言动态控制多机频率响应模型进行Simulink仿真,并将其嵌入到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中迭代求解。含风电的IEEE39节点系统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和方法能有效提升系统频率响应能力,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安全约束 机组组合 风电综合惯性控制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碳成本的区域间电价差与跨区电力交易量评估模型
20
作者 李威 李然 +2 位作者 胡炎 王曦炜 熊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35-1845,共11页
在实现“双碳”目标背景下,电力行业碳减排任务亟待完成;跨区电力交易能实现富余风光资源异地消纳,助力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由于互联区域电源结构差异客观存在,所以碳成本对区域内出清电价影响程度不同,进而形成区域间动态电价差,影响跨... 在实现“双碳”目标背景下,电力行业碳减排任务亟待完成;跨区电力交易能实现富余风光资源异地消纳,助力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由于互联区域电源结构差异客观存在,所以碳成本对区域内出清电价影响程度不同,进而形成区域间动态电价差,影响跨区电力交易结果;交易结果又会加剧电源结构差异,进一步影响区间电价差.为此,提出一种计及碳成本的区间电价差与跨区电力交易量评估模型,将碳成本引入电力系统生产过程,理顺区间电价差和跨区电力交易的关系.在跨区电力交易量的评估中,以区间动态电价差为信号确定跨区电力交易量;在区间电价差的评估中,以各机组年收益率为依据更新区内电源结构,对比电源结构迭代前、后的电价差.以两互联地区开展跨区电力交易为例,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有效评估区域间动态电价差和跨区电力交易量,量化电源结构演化对区间电价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成本 区间电价差 跨区电力交易 电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