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命起源过程的熵变是怎样的?
1
作者 王嘉瑶 刘晨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0-11,共2页
宇宙演化是一个熵增的过程,熵增驱动了生命的产生.但生命的出现让自然的部分变得有序,可以看成是一个熵减的过程.为什么整体无序的宇宙会产生高度有序的生命呢?生命起源时的熵是怎样改变的?
关键词 熵变 宇宙 生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交流尺度的下限是什么?
2
作者 曹莲莹 刘晨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9-40,共2页
生命交流无处不在.人与人之间通过文字、语言、姿势进行思维的交流;细菌之间通过有机小分子进行生命活动的交流(群体感应);那么,能够与同类、与外界交流的最小单位是什么?病毒之间是否也具有相互交流的能力?
关键词 群体感应 物种交流 尺度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星生命以何种形式存在?
3
作者 李婷婷 刘晨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25-126,共2页
在揭开宇宙神秘面纱的进程中,外星生物存在的证据逐渐增多.如果可能,那么外星生物会以何种形式存在呢?探索外星生命有利于人类摆正自身的位置,迎接机遇,预防危险,发展科技,完善自我.
关键词 外星生命 基本力 存在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疗法在脑卒中“外周-中枢”双向调节康复理论下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斌 王晨林 +5 位作者 汤耀辉 陈尚杰 金海鹏 林茜 廖燕锬 林万庆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0期16-20,共5页
脑卒中后功能障碍一直是康复治疗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针刺作为传统非药物疗法,在治疗脑卒中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学者将针刺视为一种神经调控技术,并将其与新近提出的“外周-中枢”双向调节闭环康复理论相结合。... 脑卒中后功能障碍一直是康复治疗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针刺作为传统非药物疗法,在治疗脑卒中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学者将针刺视为一种神经调控技术,并将其与新近提出的“外周-中枢”双向调节闭环康复理论相结合。针刺通过体针“外周干预”改善躯体症状,促进脑功能重塑,并通过头针“中枢干预”激活功能脑区,调控神经可塑性,已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外周-中枢”双向调节针刺康复体系,并逐渐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的临床康复治疗。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近年来基于该康复闭环理论指导下的针刺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针刺 外周 中枢 闭环康复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供水系统不锈钢改造对水质微生物安全性的成效
5
作者 范晶璟 白晓慧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136-141,共6页
二次供水系统材质对输配水质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二次供水系统更新不锈钢材质对管网微生物水质改善成效,采用基于R2A贫营养培养基的异养菌平皿计数(HPC)检测方法和基于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的微生物组学技术对上海市直饮水示范区不... 二次供水系统材质对输配水质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二次供水系统更新不锈钢材质对管网微生物水质改善成效,采用基于R2A贫营养培养基的异养菌平皿计数(HPC)检测方法和基于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的微生物组学技术对上海市直饮水示范区不锈钢材质改造前后的微生物质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不锈钢管道改造可以有效降低二次供水系统中的微生物数量。在夏季对供水末端实施不锈钢材质改造后,供水水质中HPC数量明显下降。其中,高层泵后从改造前的平均968 CFU/mL降至178 CFU/mL,降幅约达82%;6楼立管从改造前的平均1383 CFU/mL降至88 CFU/mL降幅约达93.7%。未改造小区B的HPC整体水平高于改造小区A,改造后的小区B的HPC数量低于改造前。温度对二次供水末端微生物数量影响明显,10月数量明显高于11月和12月。从原水、出厂水到泵房水池进水,优势菌属由不动杆菌属转变为假单胞菌属,入户后Phreatobacter菌属逐渐占据优势。改造前的小区B相比改造后小区A拥有潜在致病表型和生物膜形成能力表型的微生物相对丰度更高,并主要由高丰度的不动杆菌属组成。二次供水不锈钢管材更换可以通过降低有关生物膜形成功能相关和致病相关的细菌丰度来控制饮用水中的部分微生物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不锈钢管材 异养菌平板计数 微生物组高通量测序 管网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射频电极群独立控制的适形消融系统设计
6
作者 邹金成 张爱丽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4年第5期549-554,共6页
该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射频电极群独立控制系统,用于实现不规则组织的适形消融。与传统单一射频电压不同的是,该研究采用高频变压器隔离和射频负载匹配技术,将射频信号源分割为8组独立且具有相同相位和频率,但不同电压值的射频信号。实验... 该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射频电极群独立控制系统,用于实现不规则组织的适形消融。与传统单一射频电压不同的是,该研究采用高频变压器隔离和射频负载匹配技术,将射频信号源分割为8组独立且具有相同相位和频率,但不同电压值的射频信号。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可分别独立输出多种组合射频信号。实际输出电压与理论计算电压的相对误差控制在6%以内,频率误差小于0.5%,且各组信号的相位相差小于1°。在仿生物组织加热实验中,控制电极群中各电极的电压,可实现不同形状的消融,且消融深度与施加的射频电压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隔离分压 电极群 适形消融 负载匹配 独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光学成像技术在组织穿透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玉敏 王富 +1 位作者 林俐 叶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31,共13页
光学成像因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无电离辐射、低成本、丰富的候选探针、可获取细胞/分子水平信息和可实时检测等优势,在临床前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与治疗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但由于生物组织对光子的高散射与高吸收特性,光学成像... 光学成像因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无电离辐射、低成本、丰富的候选探针、可获取细胞/分子水平信息和可实时检测等优势,在临床前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与治疗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但由于生物组织对光子的高散射与高吸收特性,光学成像的组织穿透深度通常非常有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深部病变活体生物医学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者们对此做了大量的努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光学技术的组织检测深度已覆盖微米到厘米甚至分米以上的范围,在生物检测、成像、诊断、术中导航等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从常见的光学成像技术入手,对荧光成像、生物/化学发光成像、光声成像以及拉曼成像在组织穿透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与讨论,并对这些光学成像技术未来在组织穿透方面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光学成像 组织穿透性 深穿透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式脑机接口设备的磁共振兼容安全性讨论
8
作者 靳凯翔 刘勋 +4 位作者 胡晟 李永华 吴悦彤 黎家兴 莫承怀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4年第5期486-492,共7页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设备是神经刺激和记录的重要工具,在神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脑机接口系统的神经活动传递方面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同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记录全脑信号的有效...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设备是神经刺激和记录的重要工具,在神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脑机接口系统的神经活动传递方面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同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记录全脑信号的有效且无创的技术之一,可以提供大脑结构的细节和激活模式图。结合BCI设备,特别是植入式BCI的神经刺激/记录与MRI的无创检测功能,被认为对解析脑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这种结合对植入式BCI接口器件的组成材料和结构提出了特殊要求。该文首先对植入式BCI设备与MRI在交互使用时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归纳和梳理;然后,从安全隐患产生的源头,特别是植入体内的关键组件如金属电极及导线等,分析问题并整理总结了当前研究中的应对策略;最后,简要讨论了国内外磁共振安全性监管法规,并提出了改善相关产品磁共振兼容安全性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脑机接口 磁共振兼容性 材料与结构 监管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总DNA的提取 被引量:72
9
作者 赵勇 周志华 +3 位作者 李武 刘彬彬 潘迎捷 赵立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54-860,共7页
建立了一种土壤DNA提取方法。根据DNA产量和纯度2个评价指标,从3种手提土壤DNA方法中优选出方法B为手提DNA方法(Labmethod),它包括样品预处理,细胞裂解,粗DNA纯化,其中细胞裂解组合了玻璃珠击打,SDS裂解,溶菌酶裂解。进一步应用PCR-限... 建立了一种土壤DNA提取方法。根据DNA产量和纯度2个评价指标,从3种手提土壤DNA方法中优选出方法B为手提DNA方法(Labmethod),它包括样品预处理,细胞裂解,粗DNA纯化,其中细胞裂解组合了玻璃珠击打,SDS裂解,溶菌酶裂解。进一步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RFLP)技术及PCR-温度梯度凝胶电泳(Temperaturegradientgelelectrophoresis,TGGE)技术,结合DNA产量、纯度、片段大小以及所反映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性等指标评价了手提方法(Labmethod)得到的总DNA质量,并将这些结果与2种应用较广的商业试剂盒(MoBioUltraCleanSoilDNAKit和Bio101FastDNASPINKit(ForSoil))所得DNA的各种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手提方法(Labmethod)的粗DNA产量低于Bio101Kit的,但高于MoBioKit的。这些方法所得DNA的长度都在21kb左右,Labmethod提取的DNA没有严重被剪切现象,而2种试剂盒提取的DNA都有不同程度的剪切。手提方法得到的DNA经纯化后,应用细菌及真菌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均能获得目的片段,表明该方法能从土壤中同时有效提取细菌和真菌总基因组DNA。并且,手提方法所得DNA的细菌16SrDNA和真菌18SrDNA的PCR-RFLP图谱与两种商业试剂盒的图谱基本相似,但3种方法提取的DNA在细菌16SrDNAV3区和真菌28SrDNA片段的PCR-TGGE图谱上都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一些弱势条带的有无或强弱上。这说明手提方法提取的总DNA与2种商业试剂盒一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组成。总之,手提DNA方法(Labmethod)所用试剂普通,价格便宜,能在4h以内获得够质够量的土壤DNA用于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较适合于广大普通实验室进行土壤DNA提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DNA提取 DNA质量 PCR扩增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温度梯度凝胶电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8
10
作者 赵勇 李武 +3 位作者 周志华 张晓君 潘迎捷 赵立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14-1118,共5页
通过实验室条件下的小麦秸秆粉和油菜秸秆粉的还土试验,结合常规的分析手段和基于DNA的分子技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及测序技术),初步研究了秸秆粉还田后土壤物理化学特性及生物学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培养60d后,秸秆还田土壤的肥... 通过实验室条件下的小麦秸秆粉和油菜秸秆粉的还土试验,结合常规的分析手段和基于DNA的分子技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及测序技术),初步研究了秸秆粉还田后土壤物理化学特性及生物学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培养60d后,秸秆还田土壤的肥力明显提高,其纤维素酶活性明显增强。DGGE图谱表明,对照土壤(S)以及处理土壤(SW和SR),在培养过程中,β-Proteobacteria类细菌组成都在发生变化。对其中一个样品的DGGE条带进行了割胶测序,测序结果表明,大部分条带代表的微生物是未培养的或不可培养的。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技术,从秸秆还田土壤中分离了2株纤维素降解菌。以上结果说明,秸秆还田具有良好的土壤综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纤维素酶活性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β-Proteobacteria 纤维素降解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约化养猪场冲栏水的达标处理 被引量:37
11
作者 杨虹 李道棠 +2 位作者 朱章玉 董洪涛 陈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58-560,共3页
采用厌氧 ABR反应器与好氧 -缺氧 ICEAS反应器串联工艺处理养猪场冲栏废水 .在无外加碱度条件下 ,由于进水中的碱度不够补偿硝化过程中碱度的消耗 ,而使 ICEAS反应器中的 p H降低至 5.5左右 ,严重抑制了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的活性 ,导... 采用厌氧 ABR反应器与好氧 -缺氧 ICEAS反应器串联工艺处理养猪场冲栏废水 .在无外加碱度条件下 ,由于进水中的碱度不够补偿硝化过程中碱度的消耗 ,而使 ICEAS反应器中的 p H降低至 5.5左右 ,严重抑制了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的活性 ,导致了 NH+4- N的去除率小于 60 %,出水中 NH+4- N的浓度为 60 0 mg/L左右 ,无法达到排放标准 .在外加 Ca CO3 ( 3.9g/L )的条件下 ,NH+4- N去除率达 97%,出水中 NH+4- N浓度为 43mg/L左右 ,COD总去除率达 95.5%,出水中 COD浓度为 2 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冲栏废水 达标 集约化养猪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奶保存期内风味物质与风味变化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刘景 张雪洪 +1 位作者 王荫榆 郭本恒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4-156,共3页
研究成品酸奶在4℃冷藏条件下主要风味物质的变化,包括羰基化合物乙醛、双乙酰以及挥发酸和酸性物质,同时考察酸奶的感官品评分数。结果显示,酸奶的主要风味化合物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且增长速度先快后慢。当乙醛与双乙酰含量的比例在0.56... 研究成品酸奶在4℃冷藏条件下主要风味物质的变化,包括羰基化合物乙醛、双乙酰以及挥发酸和酸性物质,同时考察酸奶的感官品评分数。结果显示,酸奶的主要风味化合物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且增长速度先快后慢。当乙醛与双乙酰含量的比例在0.56~0.80之间时,酸奶的风味比较协调。风味物质和风味评分分数的相关分析证明,酸奶中的各风味化合物相关性显著,且对酸奶的风味强度和风味协调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醛 双乙酰 酸奶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拮抗稻瘟病菌的产荧光假单胞杆菌 被引量:22
13
作者 许煜泉 张彦 +2 位作者 俞吉安 唐玮宁 骆佩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11-115,共5页
从稻草茬中分离到的拮抗细菌中,筛选出高效菌株JKD-2.无论在稻瘟菌孢子培养基或扩大培养基中,它都具有溶解菌丝体和抑制孢子形成的能力.在土豆培养基中,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经电镜观察,培养物性状和生理生化鉴定... 从稻草茬中分离到的拮抗细菌中,筛选出高效菌株JKD-2.无论在稻瘟菌孢子培养基或扩大培养基中,它都具有溶解菌丝体和抑制孢子形成的能力.在土豆培养基中,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经电镜观察,培养物性状和生理生化鉴定,可确定该菌为具有荧光的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spp.)的一个成员.该菌体培养液经氯仿、乙酸乙酯、80%丙酮水和水分别提取,除80%的丙酮水外,都能从细菌菌体或培养基中获得对稻瘟菌的拮抗物质.在盆栽试验中,水稻秧苗叶面喷洒JKD-2,能抑制稻瘟菌的接种感染,与对照组相比,防治效果可达60%,差异达到显著程度.该菌经稻草培养基诱导,能分泌一种胞外蛋白,经SDS-PAGE分析,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3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菌 拮抗菌 假单胞菌 稻瘟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假单胞菌株M18防治甜瓜蔓枯病害 被引量:18
14
作者 祝新德 冯镇泰 +1 位作者 许煜泉 张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062-1065,共4页
荧光假单胞菌株 M1 8在离体条件下 ,能有效抑制甜瓜蔓枯病菌的菌丝生长 .经甜瓜蔓枯病菌的苗期接种试验 ,M1 8的菌悬液 (1 0 8CFU/m L )对甜瓜蔓枯病的防治效果达到 80 %左右 .在苗期接种抗性诱导试验中 ,发现荧光假单胞菌株 M1 8还具... 荧光假单胞菌株 M1 8在离体条件下 ,能有效抑制甜瓜蔓枯病菌的菌丝生长 .经甜瓜蔓枯病菌的苗期接种试验 ,M1 8的菌悬液 (1 0 8CFU/m L )对甜瓜蔓枯病的防治效果达到 80 %左右 .在苗期接种抗性诱导试验中 ,发现荧光假单胞菌株 M1 8还具有诱导甜瓜幼苗产生系统性抗甜瓜蔓枯病菌感染的能力 .从 M1 8培养液中 ,提取并纯化了抗生物质吩嗪 - 1 -羧酸 (PCA) ,该物质对甜瓜蔓枯病菌具有强力抑菌作用 ,EC50 值仅为 3.2 4 μg/m L.在大田试验中 ,M1 8可以保持 80 %的防治效果 ,显著提高甜瓜产量 ,并且还发现在蔓枯病发病初期 ,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甜瓜蔓枯病 荧光假单胞菌 吩嗪-1-羧酸 M18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单胞菌株M18分泌羧基吩嗪抑制黄瓜枯萎病害 被引量:30
15
作者 王灿华 祝新德 +1 位作者 许煜泉 冯镇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574-1578,共5页
设计并应用新的高效筛选程序 ,从植物根际土壤分离出同时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抑制黄瓜枯萎病害的假单胞菌株 M1 8.它对黄瓜幼苗的根系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培养皿中 ,M1 8能有效地抑制黄瓜枯萎病菌以及多种其他植物病原菌菌丝体的生长 ... 设计并应用新的高效筛选程序 ,从植物根际土壤分离出同时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抑制黄瓜枯萎病害的假单胞菌株 M1 8.它对黄瓜幼苗的根系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培养皿中 ,M1 8能有效地抑制黄瓜枯萎病菌以及多种其他植物病原菌菌丝体的生长 .经 M1 8活菌浸种处理春黄瓜种子并在大棚内浇灌定植后的根际土壤 ,与对照相比 ,黄瓜枯萎病的株发病率降低 70 %~ 80 % ,霜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都同时平均下降 70 %左右 ,黄瓜产量提高 2 0 %以上 .M1 8的生物防治效果达到极显著程度 .对培养液中纯化的抗真菌物质进行光谱分析和 LC- MC测定的结果表明 ,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假单胞菌株M18 羧基吩嗪 黄瓜枯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破壁方法对活性污泥总DNA提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0
16
作者 郑雪松 李道棠 杨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15-818,共4页
分别采用酶法、化学法、珠磨匀浆法和反复冻融法对活性污泥样品进行破壁,提取总DNA,并通过提取的核酸总量、纯度、片段分布情况、是否含有聚合酶链反应抑制剂以及基因间隔序列(ITS)扩增产物多态性等5个指标来评价不同的细胞破壁方法对... 分别采用酶法、化学法、珠磨匀浆法和反复冻融法对活性污泥样品进行破壁,提取总DNA,并通过提取的核酸总量、纯度、片段分布情况、是否含有聚合酶链反应抑制剂以及基因间隔序列(ITS)扩增产物多态性等5个指标来评价不同的细胞破壁方法对活性污泥总DNA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法的优势最明显,提取的总量最多,大片段提取效果好,虽然杂质较多,但不影响聚合酶链反应,方法的偏倚性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细胞破壁 DNA提取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壳聚糖复合膜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董文艳 辛瑜 +3 位作者 丛峰松 程卫东 买生 刘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0-133,共4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对功能性壳聚糖复合膜的物理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透湿性和吸湿性分别随壳聚糖(CH)和甘油(GLY)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蔗糖酯(SUC)、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SPAN)和大豆分离蛋白(SPI)浓度的增加而减少;拉伸率...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对功能性壳聚糖复合膜的物理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透湿性和吸湿性分别随壳聚糖(CH)和甘油(GLY)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蔗糖酯(SUC)、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SPAN)和大豆分离蛋白(SPI)浓度的增加而减少;拉伸率随GLY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与CH、SUC、SPAN和SPI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其中,GLY对壳聚糖膜的透湿性、吸湿性和拉伸率影响较大,SUC和SPI对膜透气性影响较大;并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建立了壳聚糖复合膜氧气和二氧化碳透过率的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透湿性 拉伸率 透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德胶及其在食品和医药领域上的应用 被引量:15
18
作者 丛峰松 张洪斌 张维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432-435,共4页
可德胶是一种新型微生物多糖。本文综述了可德胶的性质及其在食品和医药上的应用。
关键词 医药领域 食品 综述 微生物多糖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物膳食纤维——戊聚糖与肠道菌群调节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9
作者 孙元琳 陕方 赵立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26-330,共5页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谷物膳食纤维对慢性代谢性疾病,如肥胖、Ⅱ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结肠癌等具有预防作用。戊聚糖又称为阿拉伯木聚糖,是谷物膳食纤维的主要组成部分。戊聚糖在结肠部位被特定的具有戊聚糖水解酶的细菌所降解,能够...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谷物膳食纤维对慢性代谢性疾病,如肥胖、Ⅱ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结肠癌等具有预防作用。戊聚糖又称为阿拉伯木聚糖,是谷物膳食纤维的主要组成部分。戊聚糖在结肠部位被特定的具有戊聚糖水解酶的细菌所降解,能够增殖肠道中的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等有益菌。不同程度的聚合度、取代度、交联度以及侧链的分布均会影响戊聚糖的益生特性。戊聚糖所具有的生理功效不仅取决于多糖分子,还源于与其相连的阿魏酸在肠道中缓慢而持续的释放和吸收,并发挥其抗氧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纤维 谷物 戊聚糖 阿魏酸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合细菌P_4株的反硝化作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俞吉安 张承康 +2 位作者 陈峰 王斐 林志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579-1582,1597,共5页
光合细菌 P4株在厌氧条件下 ,具有反硝化活性 ,在好氧条件下 ,这种活性受到抑制 .但 P4不能利用硝酸盐作为氮源同化为自身细胞物质 ,并在反硝化作用中测定到 N2 的存在 ,说明 P4株反硝化作用是通过异化途径实现的 .不同碳源对 P4株反硝... 光合细菌 P4株在厌氧条件下 ,具有反硝化活性 ,在好氧条件下 ,这种活性受到抑制 .但 P4不能利用硝酸盐作为氮源同化为自身细胞物质 ,并在反硝化作用中测定到 N2 的存在 ,说明 P4株反硝化作用是通过异化途径实现的 .不同碳源对 P4株反硝化作用具有不同的协同性 ,特别以苹果酸钠、乙酸钠等为碳源时 ,P4株对硝酸盐去除率接近 1 0 0 % .在黑暗厌氧条件下 ,P4株主要通过反硝化作用获得能量而生长繁殖 .在光照厌氧条件下 ,P4株可以通过光合成作用 (光合异养 )和反硝化作用获得能量生长繁殖 .但两者是竞争性的 ,即负相关性 .当光照度达 5klx以上时 ,P4株反硝化作用非常弱 ,它的 NO-3 比消耗速率 RNO-3 仅为黑暗条件下 1 /1 0左右 .不管是在光照或黑暗条件下 ,亚硝酸盐在低浓度范围内 ,P4株对亚硝酸盐也有良好还原活性 ,其中最适碳源为苹果酸钠、乙酸钠、琥珀酸钠等 ,亚硝酸去除率达 82 .6%~ 99.8% .但亚硝酸盐对 P4株有毒性作用 ,当达到 1 mmol/L时 ,P4株色素合成明显受到影响 ,达到 4 mmol/L,P4株生长严重受到抑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亚硝酸盐 反硝化作用 光合成作用 P4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