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研究及膜电极制备技术 被引量:29
1
作者 马紫峰 黄碧纯 石玉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9-153,共5页
阻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商业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其电催化剂昂贵。文中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铂系电催化剂、非铂系电催化剂研究情况进行评述。影响催化活性的基本因素是电催化剂的颗粒尺寸及其表面功能群。将不同组分混合形成的共生材... 阻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商业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其电催化剂昂贵。文中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铂系电催化剂、非铂系电催化剂研究情况进行评述。影响催化活性的基本因素是电催化剂的颗粒尺寸及其表面功能群。将不同组分混合形成的共生材料的催化活性要比单一材料的活性高。膜电极结构和性能与膜电极制备技术密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商业化进程中,不仅要开发纳米级、低成本的电催化剂,更应提高电催化剂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 燃料电池 电催化剂 膜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马紫峰 石玉美 +2 位作者 黄碧纯 林卓炀 林维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99-503,共5页
研制了管式SOFC试验电池系统,分别以H2和CH4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气体,对管状SOFC在500~950℃范围内的电性能进行研究.考察了温度对电池内阻、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池工作温度升至950℃时,分别以H2和CH4为燃... 研制了管式SOFC试验电池系统,分别以H2和CH4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气体,对管状SOFC在500~950℃范围内的电性能进行研究.考察了温度对电池内阻、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池工作温度升至950℃时,分别以H2和CH4为燃料,电池开路电压分别为0.98V和1.05V;最大输出电流密度达到19.6mA/cm2和16.4mA/cm2,最大输出功率达到30.0mW和24.4mW经过145h连续试验运行,试验电池性能没有出现任何退化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电化学性能 内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用微通道反应器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3
作者 胡林会 胡鸣若 +1 位作者 朱新坚 王明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5-548,共4页
微通道反应器,是一种借助特殊微加工技术以固体基质制造的可用于进行化学反应的三维结构单元。它较常规反应器体积小一个数量级以上,安全性好,适用于汽车或移动电源;而且它可以利用现有的加油站和加气站直接进行能量补给,解决了通常难... 微通道反应器,是一种借助特殊微加工技术以固体基质制造的可用于进行化学反应的三维结构单元。它较常规反应器体积小一个数量级以上,安全性好,适用于汽车或移动电源;而且它可以利用现有的加油站和加气站直接进行能量补给,解决了通常难解决的燃料供给问题。重点介绍了它的结构和各个组成部分及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微通道反应器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蒸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于立军 曹广益 朱新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250-1252,共3页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MCFC)是第 2代燃料电池 ,工作温度 650°C.组装了 1 2 cm× 1 0 cm的 MCFC单体电池 ,开发了电池的关键材料、烧结及升温程序 .电池以多孔陶瓷板材料 γ- Li Al O2 作为电解质支持体 ,其厚度为 0 .8mm,孔径...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MCFC)是第 2代燃料电池 ,工作温度 650°C.组装了 1 2 cm× 1 0 cm的 MCFC单体电池 ,开发了电池的关键材料、烧结及升温程序 .电池以多孔陶瓷板材料 γ- Li Al O2 作为电解质支持体 ,其厚度为 0 .8mm,孔径分布 0 .1~ 0 .8μm,孔隙率 50 % ;阴极采用多孔板 Ni,厚度为 0 .8mm,平均孔径为 1 2 μm,孔隙率 55% ;阳极采用多孔板 Ni,厚度为 0 .8mm,平均孔径为 8μm,孔隙率 50 % .电池的开路电压达到 1 .1 0 V,电流密度达到 1 2 0 m A/cm2 ,工作时输出电压为 0 .65~ 0 .70 V,输出功率 5~ 1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工作电压 开路电压 孔隙率 电压电流特性 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ZnO/NiO阴极稳定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黄波 李飞 +2 位作者 俞晴春 陈刚 胡克鳌 《电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81-189,共9页
 以ZnO作添加物,采用流延成型法制备了ZnO/Ni复合阴极,研究其微观形貌和相组成,并应用交流阻抗谱研究了ZnO/NiO复合阴极在(Li0.62K0.38)2CO3低共熔盐中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ZnO/Ni复合阴极和Ni阴极具有基本相近的表面形貌、...  以ZnO作添加物,采用流延成型法制备了ZnO/Ni复合阴极,研究其微观形貌和相组成,并应用交流阻抗谱研究了ZnO/NiO复合阴极在(Li0.62K0.38)2CO3低共熔盐中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ZnO/Ni复合阴极和Ni阴极具有基本相近的表面形貌、空隙率和孔径尺寸.ZnO的添加能显著降低NiO在熔盐中的溶解度,其中,2mol%ZnO/NiO复合阴极的NiO溶解度比纯NiO阴极的约低1个数量级,并具有较低的电荷传递电阻(接近于纯NiO值),可望成为MCFC一种很有前景的阴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氧化锌/氧化镍复合阴极 稳定性 电化学性能 微观形貌 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隋升 王明华 +1 位作者 余晴春 朱新坚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11-514,共4页
可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RPEMFC)是一种在同一装置上实现水电解(充电)和燃料电池发电(放电)两种功能的储能电池。随着PEMFC技术的迅速发展,RPEMFC开始引起人们更多关注。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对电催化、膜电极(MEA)制作、电池性能以及应... 可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RPEMFC)是一种在同一装置上实现水电解(充电)和燃料电池发电(放电)两种功能的储能电池。随着PEMFC技术的迅速发展,RPEMFC开始引起人们更多关注。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对电催化、膜电极(MEA)制作、电池性能以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双效氧电极(氧还原和氧气析出)是RPEMFC的技术关键,但其电催化剂的双效高活性功能以及稳定性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由于它的理论比能量高(可达3 600 Wh/kg),可靠性好,并且寿命长,因此RPEMFC在许多蓄电池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对质量有严格限制的场合(如航天飞机和太阳能飞机等),将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氢电极 氧电极 电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电解质研究——NiO的溶解度和O_2的还原行为 被引量:2
7
作者 余晴春 吴晓梅 +2 位作者 吴益华 朱新坚 曹广益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34-435,共2页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MCFC)具有发电效率高、环境友好以及能使用各种燃料等优点 ,但是 ,阴极的NiO溶解在碳酸盐中 ,并迁移到阳极被H2 还原成金属Ni ,造成电池短路 ,影响了使用寿命。为解决这一技术难点 ,延长MCFC的使用寿命 ,经优化计...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MCFC)具有发电效率高、环境友好以及能使用各种燃料等优点 ,但是 ,阴极的NiO溶解在碳酸盐中 ,并迁移到阳极被H2 还原成金属Ni ,造成电池短路 ,影响了使用寿命。为解决这一技术难点 ,延长MCFC的使用寿命 ,经优化计算得到了三元碱金属碳酸盐 (0 .474Li+ 0 .3 2 6Na + 0 .2K )CO3 ,提出了用ICP法测定NiO在该碳酸盐中的溶解度 ,以及不同的气体组成和压力对NiO溶解度的影响 ;同时用电化学测试的方法对O2 在该电极体系的还原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 ,NiO在该组成的碳酸盐中溶解度较小 ,而O2 的溶解度较大 ,这就减少了由于氧的扩散阻力造成的阴极极化 ,有利于加快氧的还原反应 ,因此该三元碱金属碳酸盐可作为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适宜的电解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电解质 溶解度 还原行为 熔盐电解质 氧化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的制作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隋升 朱新坚 曹广益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4-66,共3页
采用铸带法制备电极 (阴极和阳极 )、电解质基材和片材等电池部件 ,并组装出电极面积为 140× 2 40mm2 的熔融碳酸盐燃料单电池和电池组 (由 8个单电池构成 )。研究了单电池在不同温度下工作性能以及多次热循环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采用铸带法制备电极 (阴极和阳极 )、电解质基材和片材等电池部件 ,并组装出电极面积为 140× 2 40mm2 的熔融碳酸盐燃料单电池和电池组 (由 8个单电池构成 )。研究了单电池在不同温度下工作性能以及多次热循环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电池具有较好的输出性能和一定的耐冷热冲击能力。单电池与电池组的功率密度很接近 ,说明电池内的流场设计可行。分别以空气和氢气为氧化剂和燃料气体 ,在常压 ,6 5 0℃ ,电流密度 130mA cm2条件下 ,电池的功率密度接近 0 1W cm2 ,电池组输出峰值功率达到了 2 80W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热循环 电池输出性能 制作 电极 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瓦级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于立军 袁俊琪 曹广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391-1393,1401,共4页
研制了千瓦级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该电池以多孔陶瓷板材料γ-LiAlO_2作为电解质支持体,其厚度为0.8 mm,孔径分布0.1~0.8μm,孔隙率 50%;阴极采用多孔Ni板,厚度为 0.8 mm,平均孔径为12μm,孔隙率55%;阳极采用多孔Ni板,厚度为 0.8 mm,... 研制了千瓦级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该电池以多孔陶瓷板材料γ-LiAlO_2作为电解质支持体,其厚度为0.8 mm,孔径分布0.1~0.8μm,孔隙率 50%;阴极采用多孔Ni板,厚度为 0.8 mm,平均孔径为12μm,孔隙率55%;阳极采用多孔Ni板,厚度为 0.8 mm,平均孔径为8μm,孔隙率50%,千瓦级电堆由24cm×14cm的30个单体电池组成,电池内部采用顺流型气道.该电堆最大电压达到 34 V,最大输出功率为 1.1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电堆 输出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系统建模与控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田玉冬 朱新坚 曹广益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56-660,共5页
首先介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单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并针对PEMFC电堆系统的复杂性,提出PEMFC电堆系统结构,系统结构包含PEMFC反应物供应、过程调节、水/热管理、输出调节和系统控制。然后在已有的PEMFC机理模型和经验模型的基础上... 首先介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单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并针对PEMFC电堆系统的复杂性,提出PEMFC电堆系统结构,系统结构包含PEMFC反应物供应、过程调节、水/热管理、输出调节和系统控制。然后在已有的PEMFC机理模型和经验模型的基础上,详细分析PEMFC电堆系统的数学建模,给出PEMFC电堆系统结构条件的划分、变量空间的建立、参数的选择和模型辨识。最后讨论PEMFC电堆系统控制的现状和发展,研究PEMFC电堆系统控制的特点,从应用的角度出发,提出基于模糊推理控制和广义预测控制的PEMFC电堆系统控制的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电堆系统 建模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单体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于立军 曹广益 +1 位作者 朱新坚 田子平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54-2356,2352,共4页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是第二代燃料电池 ,工作温度为 65 0°C。上海交通大学燃料电池研究所成功地组装了 2 4× 1 4cm2的 MCFC单体电池 ,电池的关键材料、烧结及升温程序均为该校自行研制。电池以多孔陶瓷板材料 γ-Li Al O2 作...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是第二代燃料电池 ,工作温度为 65 0°C。上海交通大学燃料电池研究所成功地组装了 2 4× 1 4cm2的 MCFC单体电池 ,电池的关键材料、烧结及升温程序均为该校自行研制。电池以多孔陶瓷板材料 γ-Li Al O2 作为电解质支持体 ,其厚度为 0 .8mm,孔径分布 0 .1~ 0 .8μm,孔隙率 5 0 % ;阴极采用多孔板 Ni,厚度为 0 .8mm,平均孔径为 1 2 μm,孔隙率 5 5 %。阳极采用多孔板 Ni,厚度为 0 .8mm,平均孔径为 8μm,孔隙率 5 0 %。在电解质基板以及电极内部添加增强纤维 ,以防止运行时基板发生断裂。电池的开路电压达到1 .1 0 V,电流密度达到 1 2 0 m A/ cm2 ,输出功率为 2 5~ 3 0 W。图 6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开路电压 电压电流特性 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林会 莫志军 朱新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222-226,共5页
该文根据燃料电池性能测试的需要,设计了一种监测系统,来实时地监测电池系统的各参数性能。其中与PLC的通讯是利用VC的mscomm控件来实现的。文章给出了具体程序设计方法以及数据处理的技巧,调试结果表明程序运行稳定,有效。
关键词 PLC 串行通讯 BBC校验 上位机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系统研究
13
作者 沈承 朱新坚 曹广益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46-50,共5页
全部采用国内易购的材料 ,研制出有效面积为 336cm2 的NiO阴极和Ni Al合金阳极及面积为 90 0cm2 的γ LiAlO2 电解质板和双极板 ;采用 62 %Li2 CO3 + 38%K2 CO3 熔融盐作为电解质 ,组装出由 30个电池组成的千瓦级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堆 ;... 全部采用国内易购的材料 ,研制出有效面积为 336cm2 的NiO阴极和Ni Al合金阳极及面积为 90 0cm2 的γ LiAlO2 电解质板和双极板 ;采用 62 %Li2 CO3 + 38%K2 CO3 熔融盐作为电解质 ,组装出由 30个电池组成的千瓦级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堆 ;在 80 0小时连续运行试验中 ,电堆性能稳定。以摩尔组分为 99.7%的H2 为燃料气 ,空气中的氧气为氧化剂进行测试 ,单电池平均工作电压大于 0 .72V ,最大电流密度达 165mA/cm2 ,最大输出功率达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MCFC 电极 电解质板 双极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研究现状
14
作者 于如军 曹广益 +1 位作者 朱新坚 李忠芳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94-697,共4页
介绍了管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目前管状燃料电池的制备工艺和性能,并对管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管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空气自呼吸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路电压工况下燃料电池膜电极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豪 杨座国 +4 位作者 王亚蒙 胡鸣若 倪蕾蕾 曾乐才 季文姣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8-643,共6页
采用开路电压(OCV)工况研究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膜电极的耐久性,在OCV工况运行过程中,定期地通过极化曲线、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短路电阻测试等在线测试方法对膜电极性能进行分析。当OCV工况运行结束... 采用开路电压(OCV)工况研究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膜电极的耐久性,在OCV工况运行过程中,定期地通过极化曲线、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短路电阻测试等在线测试方法对膜电极性能进行分析。当OCV工况运行结束后,采用扫描电镜(SEM)、离子色谱对质子交换膜(PEM)厚度和阴、阳极废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OCV工况下运行115h后,PEMFC的开路电压由1.013V下降到0.794V,最大功率密度由538.8mW/cm^2下降到196mW/cm^2;在线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欧姆电阻先减小后增大,氢气渗透通量逐渐增大,短路电阻逐渐减小;离子色谱测试结果表明,阴极和阳极废水中都存在氟离子;SEM表征发现,PEM厚度减小;在OCV工况下,PEM发生了衰减,从而导致PEMFC开路电压下降和性能衰减。研究结果表明PEM是影响膜电极耐久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膜电极 开路电压(OCV)工况 耐久性 加速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供氢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代磊 李明 胡鸣若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0-23,25,共5页
对燃料电池供氢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重整制氢方法、反应器类型以及富氢气体的各种净化技术。对比了蒸汽重整、部分氧化重整和自热重整3种制氢反应各自的特点,对不同反应器的研究结果及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富氢气体中C... 对燃料电池供氢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重整制氢方法、反应器类型以及富氢气体的各种净化技术。对比了蒸汽重整、部分氧化重整和自热重整3种制氢反应各自的特点,对不同反应器的研究结果及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富氢气体中CO的脱除工艺,包括选择性氧化、甲烷化、变压吸附和膜分离,其中CO选择性氧化相对其他方法更具优势。探讨了制氢过程中各种技术的特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并对供氢系统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供氢 重整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式可再生燃料电池膜电极和流场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斯琳 隋升 史惟澄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35-1239,共5页
一体式可再生燃料电池(URFC)对质量限制场合有着十分重要意义。膜电极(MEA)和流场构型是影响URFC性能的主要因素,为此研究了氧电极中Pt和Ir催化剂比例和两种流场构型,以及电池工作温度。通过电池双模式循环工作效率来评价膜电极和流场... 一体式可再生燃料电池(URFC)对质量限制场合有着十分重要意义。膜电极(MEA)和流场构型是影响URFC性能的主要因素,为此研究了氧电极中Pt和Ir催化剂比例和两种流场构型,以及电池工作温度。通过电池双模式循环工作效率来评价膜电极和流场对一体式可再生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催化剂比例是:Pt与Ir质量比3∶1;流场对电池性能影响显著,并且相对于WE模式,在FC模式下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式可再生燃料电池 膜电极 双效氧电极催化剂 比例 温度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水热管理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长幸 赵润贤 +1 位作者 潘瑞昕 胡鸣若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6-350,共5页
介绍了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水热管理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归纳和展望。首先,介绍了空冷型PEMFC的应用背景及特点,即空冷型PEMFC适用于低功率、小质量、小体积的场所;其次,着重回顾当前空冷型... 介绍了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水热管理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归纳和展望。首先,介绍了空冷型PEMFC的应用背景及特点,即空冷型PEMFC适用于低功率、小质量、小体积的场所;其次,着重回顾当前空冷型PEMFC水热管理的研究进展,即现有研究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揭示了运行参数对空冷型PEMFC热管理的影响;此外,通过研究空冷型PEMFC内部液态水的分布规律,揭示了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基于发现的水热管理现象,研究人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通过优化流场结构可以改善空冷型PEMFC内部的温度场、湿度场;通过新型控制算法使得电池性能达到最佳并且将电池温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最后,指出研究空冷型PEMFC液态水的动态分布规律、分析质子交换膜内部应力分布以及探索阴极催化剂衰减机制是空冷型PEMFC水热管理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水热管理 实验研究 数值模拟 流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燃料电池联合发电系统的建模和性能分析 被引量:24
19
作者 李春华 朱新坚 +3 位作者 胡万起 曹广益 隋升 胡鸣若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8-93,111,共7页
为实现光伏发电系统连续稳定的电力供应,提出了一种光伏/燃料电池联合发电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元件包括光伏组件、燃料电池、电解池、压缩机、氢气罐和蓄电池等。建立了各元件的数学模型和系统成本模型,设计了能源管理策略协调系统的能源... 为实现光伏发电系统连续稳定的电力供应,提出了一种光伏/燃料电池联合发电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元件包括光伏组件、燃料电池、电解池、压缩机、氢气罐和蓄电池等。建立了各元件的数学模型和系统成本模型,设计了能源管理策略协调系统的能源分配,采用高效的蓄电池满足负载短期需求,由寿命长、价格低的氢气罐长期存储大量能源。使用Matlab软件搭建了联合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系统成本和系统全年能源供需平衡的性能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光伏联合系统的经济性能优于光伏/蓄电池系统,可满足用户全年的负载需求,是大型电网的有力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池 燃料电池(FC) 电解池 压缩机 氢能 蓄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浸渍燃料电池用石墨双极板的新方法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明华 曹广益 +3 位作者 朱新坚 隋升 余晴春 范征宇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92-493,共2页
石墨板虽然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以及耐腐蚀等性能,但在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气孔,含有气孔的石墨板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会使H2和O2互相渗透,降低电池性能。采用真空加压方法以硅酸钠浓溶液浸渍石墨双极板,然后加酸加热使... 石墨板虽然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以及耐腐蚀等性能,但在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气孔,含有气孔的石墨板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会使H2和O2互相渗透,降低电池性能。采用真空加压方法以硅酸钠浓溶液浸渍石墨双极板,然后加酸加热使之转变为SiO2,使石墨板气孔率由18.2%降低至3.3%以下,在0.3MPaH2压力下不透气。经硅酸钠溶液浸渍后的石墨板电阻没有增加,而用其做的石墨双极板使电池性能在同样电流密度下约增加40mV以上。浸渍工艺保证了燃料电池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燃料电池 石墨双极板 硅酸钠溶液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