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塑件CAD建模与CAE智能处理的集成化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辉 田晓东 +1 位作者 周雄辉 阮雪榆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20-1124,共5页
CAD/ CAE技术的集成化研究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 .对于注塑件 /模而言 ,CAD信息向 CAE传输中存在信息丢失和少智能问题 ,而 CAE的结果向 CAD信息的反馈过程中也存在信息缺乏衔接和少智能化的问题 .利用CBR(基于事例的推理 )对工艺参数... CAD/ CAE技术的集成化研究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 .对于注塑件 /模而言 ,CAD信息向 CAE传输中存在信息丢失和少智能问题 ,而 CAE的结果向 CAD信息的反馈过程中也存在信息缺乏衔接和少智能化的问题 .利用CBR(基于事例的推理 )对工艺参数进行智能推理 ,然后结合推理出的参数值以及 CAD中过滤出的信息 ,输入到CAE进行分析 .对 CAD中的特征信息与 CAE后处理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匹配 ,建立对后处理结果的缺陷解释专家系统 .重点对工艺参数优选的 CBR及后处理的专家解释系统和数据流的流动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提出 CAD/ CAE并行环思想 ,从而方便了注塑件特征造型与 CAE智能处理的集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件 CAD建模 CAE 智能处理 集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和知识的注塑模CAD/CAE集成化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石 峰 娄臻亮 张永清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4-66,161,共4页
重点讨论了利用特征造型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CAD/CAE集成的方法,并对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对产品建模过程中,针对问题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知识进行提取和推理,最终目的是提高注塑模设计的自动化程度,实现设计--... 重点讨论了利用特征造型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CAD/CAE集成的方法,并对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对产品建模过程中,针对问题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知识进行提取和推理,最终目的是提高注塑模设计的自动化程度,实现设计--分析的自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模 CAD CAE 集成 特征造型 知识工程 知识提取 塑料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工程及其在级进冲模 CAD 应用中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林建平 彭颖红 阮雪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28-232,共5页
并行工程是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热点.对并行工程的起源、原理、发展和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是并行工程实施的主体.结合级进冲模的特点、技术以及CAD软件的应用,分析了目前级进冲模CAD软件的问题,并对并行工程应用于模具... 并行工程是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热点.对并行工程的起源、原理、发展和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是并行工程实施的主体.结合级进冲模的特点、技术以及CAD软件的应用,分析了目前级进冲模CAD软件的问题,并对并行工程应用于模具技术领域的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并行设计集成框架、模具产品信息建模和模具并行设计实现方法和技术是基于并行工程的级进冲模CAD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工程 级进冲模 CAD 模具 C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模具协同产品开发的协作服务代理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邱浩波 李从心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7-21,共5页
根据模具产品开发特点,在模具行业企业联盟信息平台上建立协作服务代理,用于协调多领域、基于项目的分布式协同产品开发.对该代理的功能和体系结构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进行了详尽描述,并对其中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以提高模具行业的... 根据模具产品开发特点,在模具行业企业联盟信息平台上建立协作服务代理,用于协调多领域、基于项目的分布式协同产品开发.对该代理的功能和体系结构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进行了详尽描述,并对其中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以提高模具行业的开发水平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联盟 协同产品开发 协作服务代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求工程中基于Delaunay三角形的模型重构研究
5
作者 田晓东 周雄辉 阮雪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521-1525,共5页
散乱点的三角网格剖分是反求工程中首要环节 .在分析三角剖分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圆和封闭点的概念 ,使得搜索新三角形的范围大为降低 ,从而加快了速度 ,并在搜索过程中实现 Delaunay三角形优化 .通过动态更新搜索边控制三角形... 散乱点的三角网格剖分是反求工程中首要环节 .在分析三角剖分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圆和封闭点的概念 ,使得搜索新三角形的范围大为降低 ,从而加快了速度 ,并在搜索过程中实现 Delaunay三角形优化 .通过动态更新搜索边控制三角形生成速度 .将新三角形和已有三角形的相交判定转化为和搜索边的相交判定 ,完成非凸边界下的多连通区域的划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求工程 Delkaunay三角化 动态圆 封闭点 模型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体塑性理论及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6
作者 章海明 徐帅 +4 位作者 李倩 刘珈汝 尚晓晴 董湘怀 崔振山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32,共21页
回顾了大变形晶体塑性理论的发展历程、本构模型和均匀化方法,综述了晶体塑性理论成果和典型应用场合。从流动模型、加工硬化模型和状态变量演化的角度对比分析了唯象的和基于物理机理的晶体塑性模型的理论基础和优缺点;阐述了平均场晶... 回顾了大变形晶体塑性理论的发展历程、本构模型和均匀化方法,综述了晶体塑性理论成果和典型应用场合。从流动模型、加工硬化模型和状态变量演化的角度对比分析了唯象的和基于物理机理的晶体塑性模型的理论基础和优缺点;阐述了平均场晶体塑性模型和全场晶体塑性模型的特点和适用场合;从金属多晶体材料的各向异性、织构演化、非均匀塑性变形、可成形性、尺度效应、损伤断裂行为、热变形和微观组织演化、虚拟测试等角度介绍了晶体塑性模拟的典型应用场合,并展望了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塑性 塑性成形 多尺度模拟 本构模型 均匀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料成形中韧性断裂准则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谢延敏 于沪平 +1 位作者 陈军 阮雪榆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0,20,共6页
对板料成形中的成形极限应力图、最大变薄率、成形极限图以及韧性断裂准则等预测成形极限的方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指出利用韧性断裂准则,不但能够较好地预测塑性差的板料成形极限,而且还能考虑应变路径的变化.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时,韧... 对板料成形中的成形极限应力图、最大变薄率、成形极限图以及韧性断裂准则等预测成形极限的方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指出利用韧性断裂准则,不但能够较好地预测塑性差的板料成形极限,而且还能考虑应变路径的变化.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时,韧性断裂准则既可以应用到完全耦合的弹塑性损伤模型的增量方法中,也可以应用到一步有限元逆算法中.为了准确地预测成形极限,除了提高有限元模拟精度外,应找到一种本质地反映材料性能的韧性断裂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断裂准则 板料成形 成形极限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钛合金电致塑性V型弯曲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周强 李细锋 +1 位作者 陈军 宋鹏超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56,共5页
针对TC4钛合金常温下冲压成形性能差的问题,通过电塑性拉伸、电塑性V型弯曲实验,研究了脉冲电流对TC4钛合金V型弯曲性能的影响规律。电塑性拉伸实验表明,电流可有效提高TC4钛合金的延伸率,降低流动应力,当有效电流密度从9.03A·mm-... 针对TC4钛合金常温下冲压成形性能差的问题,通过电塑性拉伸、电塑性V型弯曲实验,研究了脉冲电流对TC4钛合金V型弯曲性能的影响规律。电塑性拉伸实验表明,电流可有效提高TC4钛合金的延伸率,降低流动应力,当有效电流密度从9.03A·mm-2增加到11.84A·mm-2时,延伸率从20.1%提高到69.7%。电塑性V型弯曲实验表明,电流可有效提高TC4钛合金的弯曲成形性能,降低回弹角和弯曲成形力,当有效电流密度从14A·mm-2增加到38.67A·mm-2时,回弹角减小4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脉冲电流 电致塑性 V型弯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韧性断裂准则在板料成形中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谢延敏 于沪平 +1 位作者 陈军 阮雪榆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9-173,共5页
对板料成形中的成形极限应力图、最大变薄率、成形极限图以及韧性断裂准则等预测成形极限的方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提出了利用韧性断裂准则能够较好地预测塑性差的板料成形极限,而且还能考虑应变路径的变化.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时,韧性断... 对板料成形中的成形极限应力图、最大变薄率、成形极限图以及韧性断裂准则等预测成形极限的方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提出了利用韧性断裂准则能够较好地预测塑性差的板料成形极限,而且还能考虑应变路径的变化.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时,韧性断裂准则既可以运用到完全耦合的弹塑性损伤模型的增量方法中,也可以运用到一步有限元逆算法中.指出了为准确地预测成形极限,除了提高有限元模拟精度外,应找到一种本质地反映材料性能的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断裂准则 板料成形 成形极限 有限元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似替代模型的多工位高速锻造预锻模具优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彦骏 赵震 +2 位作者 梁艳迁 胡成亮 高崇晖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9-84,共6页
多工位高速锻造是一种节能减耗的先进成形技术,与传统的单工位多工序锻造有较大区别,不合适的预锻工位模具设计在生产中会造成载荷过大、锻件充填质量差、折叠等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近似替代模型的多工位高速锻造预锻模具优化设计方法... 多工位高速锻造是一种节能减耗的先进成形技术,与传统的单工位多工序锻造有较大区别,不合适的预锻工位模具设计在生产中会造成载荷过大、锻件充填质量差、折叠等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近似替代模型的多工位高速锻造预锻模具优化设计方法,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构造初始样本点集,应用有限元软件获得响应值,并应用Kriging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真实问题的替代模型,来近似拟合预锻工位模具形状与成形载荷、成形质量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基于惩罚函数法的遗传算法求得最优解。以3工位高速锻造问题为例,经过优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初始设计相比,成形质量显著提高,成形载荷下降了4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工位高速锻造 拉丁超立方采样 KRIGING BP神经网络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具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宁 娄臻亮 +1 位作者 周雄辉 阮雪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8-201,共4页
论述了现代模具制造业开发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CAPP)系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分析讨论了自行开发研制的模具制造 CAPP系统零件信息的描述、工艺设计层次和决策逻辑等关键技术 ,并给出了该 CAPP系统的结构 .系统已通过运行测试 ,取得了... 论述了现代模具制造业开发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CAPP)系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分析讨论了自行开发研制的模具制造 CAPP系统零件信息的描述、工艺设计层次和决策逻辑等关键技术 ,并给出了该 CAPP系统的结构 .系统已通过运行测试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模具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工艺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积成形预成形设计及优化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邵勇 陆彬 +1 位作者 陈军 郭平义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共9页
文章立足于体积成形预成形设计及优化领域的新发展,侧重介绍了在叶片锻造预成形设计及优化方面的应用。对包括工程实际、物理模拟、数值模拟以及类等势场模拟在内的体积成形预成形的各种设计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归纳总结了目前研究较为... 文章立足于体积成形预成形设计及优化领域的新发展,侧重介绍了在叶片锻造预成形设计及优化方面的应用。对包括工程实际、物理模拟、数值模拟以及类等势场模拟在内的体积成形预成形的各种设计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归纳总结了目前研究较为热门的基于数值模拟,并结合一定寻优方法的体积成形预成形优化设计的各种主流及创新方法,而且对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以及应用前景等做了详细介绍;对未来预成形设计及优化技术的总体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体积成形 预成形 优化设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成形技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8
13
作者 谢延敏 于沪平 阮雪榆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35-939,共5页
阐述了微成形技术的基本概念,分析总结了微成形的研究现状、主要研究领域。以微成形试件微小化后尺寸效应的本质特征为基础,讨论了材料成形过程中的摩擦、材料流动规律的尺寸效应、试件的精度和成形设备的选择等问题,并进一步指出了微... 阐述了微成形技术的基本概念,分析总结了微成形的研究现状、主要研究领域。以微成形试件微小化后尺寸效应的本质特征为基础,讨论了材料成形过程中的摩擦、材料流动规律的尺寸效应、试件的精度和成形设备的选择等问题,并进一步指出了微成形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成形 摩擦 尺寸效应 微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BE的工程设计——理论、方法与实践 被引量:38
14
作者 赵震 彭颖红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1-153,共3页
工程设计是一个知识驱动的创造性过程 ,KBE技术是促进工程设计智能化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了 KBE的定义 ,分析、总结了 KBE与 CAD、专家系统等的区别 ;提出了基于 KBE的工程设计方法 ,并按设计知识的几何相关性 ,对知识处理的工具与方... 工程设计是一个知识驱动的创造性过程 ,KBE技术是促进工程设计智能化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了 KBE的定义 ,分析、总结了 KBE与 CAD、专家系统等的区别 ;提出了基于 KBE的工程设计方法 ,并按设计知识的几何相关性 ,对知识处理的工具与方法进行分类 ;介绍了 KBE技术的应用现状 ,并以冲压模具设计为例建立了基于 KBE的设计系统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设计 KBE 知识驱动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塑性成形有限元模拟中的六面体单元再划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军 王玉国 +2 位作者 王跃先 董万鹏 阮雪榆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5,共5页
系统分析比较了各种六面体单元网格再划分方法的具体技术思路和优缺点 ,及其在模拟三维金属体积成形过程中的应用。结论指出 ,基于在任意几何形状的三维实体上实现全自动生成满足要求的六面体网格的通用算法非常复杂和困难 ,涉及许多具... 系统分析比较了各种六面体单元网格再划分方法的具体技术思路和优缺点 ,及其在模拟三维金属体积成形过程中的应用。结论指出 ,基于在任意几何形状的三维实体上实现全自动生成满足要求的六面体网格的通用算法非常复杂和困难 ,涉及许多具体的特殊问题的处理 ,而且基于畸变后边界节点生成满足拟合精度的几何实体也是如此。本文提出基于畸变网格的质量优化和局部网格加密 /稀释是最佳的解决方法 ,既可以保持初始网格的拓扑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 塑性成形 数值模拟 有限元法 六面体单元 网格再划分 畸变网格 质量优化 塑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料拉深成形摩擦测试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东哲 张永清 +2 位作者 何丹农 娄臻亮 阮雪榆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9-41,44,共4页
对拉深过程摩擦问题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金属板料拉深摩擦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能相对真实地反映拉深过程中法兰处的摩擦与润滑变化规律的探针法。
关键词 拉深 摩擦 润滑 板料成形 探针法 测试系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8F钢温锻温度范围内流动应力的实验研究与数学建模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新波 肖红生 +2 位作者 张质良 阮雪榆 冯建华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5,共5页
本文通过热模拟实验 ,测定了 0 8F钢在温锻温度范围内的流动应力关系曲线 ,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系统分析 ;然后将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应用于材料流动应力的数学建模 ,在修正、优化传统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了适用于低碳钢温锻的流动应力关系... 本文通过热模拟实验 ,测定了 0 8F钢在温锻温度范围内的流动应力关系曲线 ,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系统分析 ;然后将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应用于材料流动应力的数学建模 ,在修正、优化传统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了适用于低碳钢温锻的流动应力关系数学模型 ,该模型充分考虑了温度、等效应变、应变速率以及材料成分等因素给流动应力带来的影响 ;最后采用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对该流动应力数学模型进行处理 ,建立起适用于 0 8F钢温锻的流动应力数学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应力 温锻 热模拟实验 数学建模 08F钢 温度范围 锻造 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14钢板冲压成形摩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东哲 何丹农 +3 位作者 娄臻亮 张永清 程惊雷 蒋镜昱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11,20,共3页
分析了拉深加工过程中的摩擦问题 ,介绍了国内外金属板料拉深摩擦研究现状。指出探针法能相对真实地反映拉深过程中法兰处的摩擦规律 ,使用该探针法测试系统研究了St14钢材在成形方盒件过程中的摩擦特性 。
关键词 摩擦 冲压 探针法 汽车 St14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滑模控制的直线电机速度环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宗雨 王有庆 李从心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4-178,共5页
为了获得直线电机较高的跟踪和鲁棒性能,在库仑摩擦模型补偿控制基础上,同时考虑动子质量、粘滞摩擦系数的时变性,提出了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滑模控制的直线电机速度环控制方案,将模型补偿、自适应补偿尚未能完全补偿的部分当作外界干扰... 为了获得直线电机较高的跟踪和鲁棒性能,在库仑摩擦模型补偿控制基础上,同时考虑动子质量、粘滞摩擦系数的时变性,提出了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滑模控制的直线电机速度环控制方案,将模型补偿、自适应补偿尚未能完全补偿的部分当作外界干扰,由滑模控制加以克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获得较高的速度跟踪性能和鲁棒性能,并且由于自适应控制的应用,减小了滑模控制引起的抖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 模型参考自适应 滑模控制 速度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韧性断裂准则的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黄建科 董湘怀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0-454,共5页
对不同外形的45钢试件进行了拉伸、压缩和扭转等材料试验,对工程中常用的5个韧性断裂准则的适用范围进行了对比研究,并采用Gurson-Tvergaard(GT)多孔材料本构模型对试验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指出目前使用的断裂准则都不可能对材料在多种... 对不同外形的45钢试件进行了拉伸、压缩和扭转等材料试验,对工程中常用的5个韧性断裂准则的适用范围进行了对比研究,并采用Gurson-Tvergaard(GT)多孔材料本构模型对试验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指出目前使用的断裂准则都不可能对材料在多种变形条件下给出一个固定临界值.根据金属成形工艺特点,综合考虑拉伸型和剪切型2种不同韧性断裂机制,提出一个统一的韧性断裂准则形式.试验和数值计算结果证明了该准则的有效性和普适性,进而利用单向拉伸和扭转试验确定的材料常数合理地预测压缩过程中的韧性断裂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断裂准则 数值模拟 金属成形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