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番茄微卫星标记(SSR)反应体系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杨 陈火英 魏毓棠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5-158,共4页
利用番茄材料研究了番茄SSR技术中PCR体系的主要成分对SSR扩增结果的影响,并比较了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和琼脂糖电泳检测扩增产物多态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番茄SSR的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2min;94℃变性30s,50℃复性30s,68℃延伸30s,35个循... 利用番茄材料研究了番茄SSR技术中PCR体系的主要成分对SSR扩增结果的影响,并比较了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和琼脂糖电泳检测扩增产物多态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番茄SSR的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2min;94℃变性30s,50℃复性30s,68℃延伸30s,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8min为佳。反应体系中,模板DNA的适宜浓度为20~40ng,适宜的引物浓度为0.4μmol·L-1,dNTP的适宜浓度为200μmol·L-1,Mg2+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0mmol·L-1,Taq聚合酶在15μL反应体系中宜加入0.65U。PCR产物检测时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分辨率显著高于琼脂糖电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微卫星标记 反应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果留果数与果实重量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谢菲 庄天明 《上海蔬菜》 2002年第4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人参果 留果数 果实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下胚轴离体培养植株再生及其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22
3
作者 陈火英 张建华 +1 位作者 钟建江 俞俊棠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759-765,共7页
研究了上海地区的主要栽培品种之一“鲜丰”番茄下胚轴离体培养过程中的激素调控 ,结果表明 :“鲜丰”番茄下胚轴进行离体培养过程中 ,MS培养基上附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 IAA)和细胞分裂素 ( BA) ,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影响不大 ,但对不定芽... 研究了上海地区的主要栽培品种之一“鲜丰”番茄下胚轴离体培养过程中的激素调控 ,结果表明 :“鲜丰”番茄下胚轴进行离体培养过程中 ,MS培养基上附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 IAA)和细胞分裂素 ( BA) ,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影响不大 ,但对不定芽的分化有较大的影响 ,得出最佳培养基为 MS+ BA1 .0~ 2 .0 mg· L- 1+ IAA0 .2 mg· L- 1。用不同浓度的 ZT、BA、KT进行单因子芽器官的诱导实验 ,发现 ZT的作用力强于 BA和 KT,KT最弱 ;用不同浓度NAA、IAA、IBA、2 ,4- D进行发根培养实验 ,发现番茄的内源生长素浓度较高 ,用外植体直接发根外加生长素有一定的作用 ,若用不定芽扦插发根 ,不附加生长素也极易发根 ,故番茄的生根培养基为 1 /2 MS或 MS附加 IAA 0 .0 5~ 0 .1 mg· L- 1。另外 ,对有关细胞启动、分裂、分化以及器官发生的组织学观察表明 :番茄离体培养中不定芽通常发生在愈伤组织的周边区 ,也可起源于维管组织结节周围的形成层状细胞。不定根则由茎中柱鞘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离体培养 激素 形态发生 组织学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番茄耐盐性研究及其利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火英 张建华 +1 位作者 钟建江 俞俊棠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1-55,共5页
将带有二叶一心的小苗扦插于附加不同浓度 Na Cl的 MS培养基中 ,研究不同番茄材料发根、植株生长以及 POD酶酶谱及其活性的变化 ,并通过花粉管导入技术将野生番茄的总 DNA导入到栽培种。研究结果表明 ,Lycopersicon pennellii LA71 6和 ... 将带有二叶一心的小苗扦插于附加不同浓度 Na Cl的 MS培养基中 ,研究不同番茄材料发根、植株生长以及 POD酶酶谱及其活性的变化 ,并通过花粉管导入技术将野生番茄的总 DNA导入到栽培种。研究结果表明 ,Lycopersicon pennellii LA71 6和 Lycopersicon pimpinellifoliumLA2 1 84始终具有相对高的生根率 ,在 1 50 mmol/L Na Cl胁迫 1 0 d时 ,相对发根率分别为 86.8%和1 0 0 %。参试的 4份野生种 ,在附加有 75mmol/L Na Cl的培养基上的株高和叶片数均高于对照 (无Na Cl) ,随着 Na Cl浓度的不断提高 ,株高和叶片数都下降 ,Lycopersicon pennellii LA71 6下降幅度最小。 4份野生种的耐盐性明显优于 2份栽培种 ,当 Na Cl浓度提高到 30 0 mmol/L时 ,4份野生种的鲜重可达对照的 0 .90、1 .0 7、1 .60和 1 .53倍 ,而 2份栽培种则为对照的 0 .55和 0 .33倍。当Na Cl浓度为 75mmol/L时 ,Lycopersicon peruvianum LA1 1 1和 Lycopersicon pennellii LA71 6材料 POD酶酶带数多于对照 2条和 1条 ,Lycopersicon cheesmanii LA1 66和 Lycopersicon pimpinellifoliumLA2 1 84则少于对照 1条和 3条。利用花粉管导入技术可以将野生番茄的 DNA导入到栽培番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发根 植株生长 过氧化物酶 氯化钠胁近 耐盐性 基因转移 花粉管导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水稻硅含量的一种简易方法 被引量:66
5
作者 戴伟民 张克勤 +4 位作者 段彬伍 孙成效 郑康乐 蔡润 庄杰云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0-462,共3页
介绍了一种简易的测量水稻硅含量的方法,其主要特点为准确、方便、能批量化测定水稻硅含量。以珍汕97B/密阳46重组自交系群体,两次重复,共498个株系的谷壳、剑叶和茎秆为材料,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每份材料测定2份样品,两次测定结果... 介绍了一种简易的测量水稻硅含量的方法,其主要特点为准确、方便、能批量化测定水稻硅含量。以珍汕97B/密阳46重组自交系群体,两次重复,共498个株系的谷壳、剑叶和茎秆为材料,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每份材料测定2份样品,两次测定结果达极显著正相关(P<0.01),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7954、0.97026和0.98848。取10份代表性样品进行了高温碱熔解法的测定,两种方法测定结果高度一致,r=0.99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硅含量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尾草叶提取物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秦海燕 陈季武 +3 位作者 胡斌 张军 朱振勤 姚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9-92,共4页
采用四种化学发光体系和两种比色体系研究鼠尾草叶提取物直接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鼠尾草叶提取物能有效地清除O2·、·OH和DPPH·,减轻或消除·OH对DNA的氧化损伤,抑制脂质过氧化。因此鼠尾草叶提取物是有效的... 采用四种化学发光体系和两种比色体系研究鼠尾草叶提取物直接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鼠尾草叶提取物能有效地清除O2·、·OH和DPPH·,减轻或消除·OH对DNA的氧化损伤,抑制脂质过氧化。因此鼠尾草叶提取物是有效的、多功能的天然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是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天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草叶提取物 自由基 DNA氧化损伤: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培育番茄耐盐新种质 被引量:19
7
作者 陈火英 张建华 +1 位作者 庄天明 张晓宁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2-16,共5页
利用自花授粉后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分别将番茄耐盐野生近缘种LycopersiconperuvianumLA111、Lycoper-siconcheesmaniiLA166、LycopersiconpennelliiLA716、LycopersiconpimpinellifoliumLA2184的总DNA及含来源于大麦LEA基因家族的HVA1基因... 利用自花授粉后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分别将番茄耐盐野生近缘种LycopersiconperuvianumLA111、Lycoper-siconcheesmaniiLA166、LycopersiconpennelliiLA716、LycopersiconpimpinellifoliumLA2184的总DNA及含来源于大麦LEA基因家族的HVA1基因的pBY520质粒DNA导入栽培番茄 鲜丰 及 矮黄 ,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变异,经过对后代的选择培育获得了一批农艺性状优良的耐盐新种质,并已培育耐盐新品系1个;传统的叶色遗传与现代的PCR检测表明番茄通过花粉管通道导入外源DNA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花粉管通道 野生耐盐近缘种总DNA 耐盐基因HVAl PCR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耐盐体细胞变异体的离体筛选 被引量:28
8
作者 张建华 陈火英 庄天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57-262,共6页
以上海主要栽培番茄品种“鲜丰”的下胚轴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 ,用 Na Cl进行直接高盐胁迫和逐渐加大盐浓度胁迫筛选。研究结果表明 ,逐渐加大 Na Cl浓度胁迫筛选获得的耐盐性大多属生理适应性 ,直接高盐胁迫筛选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 以上海主要栽培番茄品种“鲜丰”的下胚轴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 ,用 Na Cl进行直接高盐胁迫和逐渐加大盐浓度胁迫筛选。研究结果表明 ,逐渐加大 Na Cl浓度胁迫筛选获得的耐盐性大多属生理适应性 ,直接高盐胁迫筛选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耐盐突变体。直接高盐胁迫筛选再生出的 1 2株耐盐植株 ,在 1 5 0 mmol/L Na Cl的盐胁迫下 ,幼苗的成活率可达6 6 % ,而未经胁迫筛选过的原始株成活率则为零。其中 ,2株耐盐突变株能正常开花、结果。其后代在盐胁迫培养基中芽体的生根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耐盐突变体 离体筛选 体细胞变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薰衣草薄荷叶非精油组分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军 陈季武 +2 位作者 袁萌芽 姚雷 周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9-164,共6页
【目的】为薰衣草薄荷叶非精油组分的医疗、保健和营养等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水、甲醇-水、乙酸乙酯和乙醇提取法对薰衣草薄荷叶非精油组分进行了提取,并分别采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过氧亚硝基(ONO... 【目的】为薰衣草薄荷叶非精油组分的医疗、保健和营养等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水、甲醇-水、乙酸乙酯和乙醇提取法对薰衣草薄荷叶非精油组分进行了提取,并分别采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过氧亚硝基(ONOO-)化学发光体系和.OH氧化损伤DNA的化学发光体系以及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比色体系,对得到的4种提取物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薰衣草薄荷叶非精油组分的有效成分主要存在于极性和弱极性溶剂提取物中。4种薰衣草薄荷叶非精油组分提取物不仅能够直接有效地清除O2.-、.OH、ONOO-和DPPH.,而且能够有效地抑制和延缓.OH对DNA的氧化损伤。【结论】薰衣草薄荷叶非精油组分是一种有效的、多功能的天然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具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薄荷 非精油组分 自由基 DNA损伤 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叶天竺葵叶非精油组分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袁萌芽 陈季武 +2 位作者 陆泉枝 姚雷 方献平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81-386,共6页
活性氧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与食品的氧化也息息相关。所以筛选天然抗氧化剂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分别采用水、乙醇和乙酸乙酯提取法从提取精油后的残渣中提取香叶天竺葵叶非精油有效组分,并分别采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活性氧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与食品的氧化也息息相关。所以筛选天然抗氧化剂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分别采用水、乙醇和乙酸乙酯提取法从提取精油后的残渣中提取香叶天竺葵叶非精油有效组分,并分别采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过氧亚硝基(ONOO-)和.OH氧化损伤DNA的四种化学发光体系和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和脂质过氧化两种比色体系检测香叶天竺葵叶非精油组分清除多种自由基、活性氧的能力以及对DNA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香叶天竺葵叶非精油组分的3种不同提取物均能有效地清除O2-·、·OH、DPPH·和ONOO-,减轻或消除·OH对DNA的氧化损伤,抑制脂质过氧化,是一种有效的、多功能的天然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由于非精油组分是从制取精油组分后的残渣中提取的,提取装置和工艺也非常简单,故本研究不仅为香叶天竺葵种植效益的提高和综合利用提供了可能,也为天然香料加工后废弃物的开发研究提供了资料,对经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再利用也有借鉴意义。目前国内外对芳香植物的研究与开发主要聚焦于精油组分,而研究表明,更多的抗氧化物质是存在于非精油组分中,由于非精油组分是从制取精油组分后的残渣中提取的,并且提取装置和工艺简单,是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天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叶天竺葵叶非精油组分 自由基 DNA氧化损伤 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离体培养过程中器官发生的细胞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火英 张建华 +2 位作者 俞俊棠 钟建江 倪德祥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1年第2期91-95,T001-T002,共7页
对番茄下胚轴、子叶、茎段、叶片、叶柄不同类型外植体离体培养中有关细胞启动、分裂、分化以及器官发生作了细胞组织学观察。研究结果表明 :番茄不同类型外植体在同样的培养条件下 ,愈伤组织生长表现出明显差异 ,其中下胚轴、子叶诱导... 对番茄下胚轴、子叶、茎段、叶片、叶柄不同类型外植体离体培养中有关细胞启动、分裂、分化以及器官发生作了细胞组织学观察。研究结果表明 :番茄不同类型外植体在同样的培养条件下 ,愈伤组织生长表现出明显差异 ,其中下胚轴、子叶诱导产生愈伤组织时 ,细胞启动最早 ,生长最快 ,其分裂方式基本为无丝分裂 ,未见有丝分裂 ,因此我们认为以不定芽方式获得转基因植株时 ,植株的所有性状变化 ,是否纯属目的基因所为 ,应该反复考察 ,不能忽视不定芽产生过程中的种种变化 ;下胚轴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时 ,细胞不规则的无丝分裂少于子叶 ,故下胚轴离体培养得到的正常芽的比例高于子叶的 ;番茄离体培养中不定芽通常发生在愈伤组织的周边区 ,也可起源于维管组织结节周围的形成层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外植体 离体培养 形态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离体培养的形态发生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火英 张建华 +1 位作者 俞俊棠 钟建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9-142,共4页
对番茄下胚轴、子叶、叶片、叶柄不同类型外植体离体培养中有关细胞启动、分裂、分化以及器官发生作了细胞组织学观察 ,结果表明 :番茄不同类型外植体在同样的培养条件下 ,愈伤组织生长表现明显差异 :下胚轴、子叶诱导产生愈伤组织时 ,... 对番茄下胚轴、子叶、叶片、叶柄不同类型外植体离体培养中有关细胞启动、分裂、分化以及器官发生作了细胞组织学观察 ,结果表明 :番茄不同类型外植体在同样的培养条件下 ,愈伤组织生长表现明显差异 :下胚轴、子叶诱导产生愈伤组织时 ,细胞启动早 ,生长快 ,分裂方式基本为无丝分裂 ;下胚轴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时 ,细胞不规则的无丝分裂少于子叶 ,故下胚轴离体培养得到正常芽的比例高于子叶 ;番茄离体培养中不定芽通常发生在愈伤组织的周边区 ,也可起源于维管组织结节周围 ,形成层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外植体 离体培养 形态发生 组织学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SSR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每序花数性状的QTL定位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杨 陈火英 魏毓棠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34,共5页
以每序花数性状差异显著的栽培番茄与野生醋栗番茄杂交产生的F2为作图群体,应用SSR标记构建了番茄的遗传连锁图谱。图谱共包含120个标记,总长度为879.1 cM,标记平均间距7.33 cM。利用区间作图法在第2和第5染色体上检测到2个与每序花数... 以每序花数性状差异显著的栽培番茄与野生醋栗番茄杂交产生的F2为作图群体,应用SSR标记构建了番茄的遗传连锁图谱。图谱共包含120个标记,总长度为879.1 cM,标记平均间距7.33 cM。利用区间作图法在第2和第5染色体上检测到2个与每序花数有关的QTLs,其贡献值分别为5.22%和8.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简单序列重复 分子遗传连锁图 每序花数 数量性状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石竹的离体快繁及核型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潘俊松 蔡润 +2 位作者 刘艳芳 何欢乐 吴爱忠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6,60,共5页
以海石竹 (Armeriamaritima)的叶片为外植体 ,经离体培养诱导产生愈伤组织 ,再分化形成不定芽 ,并经过继代增殖和壮苗生根 ,获得完整的再生植株 ,最后对其再生植株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 ,海石竹叶片的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适宜培养基... 以海石竹 (Armeriamaritima)的叶片为外植体 ,经离体培养诱导产生愈伤组织 ,再分化形成不定芽 ,并经过继代增殖和壮苗生根 ,获得完整的再生植株 ,最后对其再生植株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 ,海石竹叶片的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MS +BA 1 .0mg/L +NAA 0 .2mg/L ,诱导初期进行 7d暗培养 ,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BA 1 .0mg/L +NAA 0 .1mg/L ,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 .2mg/L。以上培养基均含蔗糖3 0 g/L ,琼脂 5g/L ,pH 5 .8。海石竹的核型公式为 2n=2x=1 8=1 0m +8sm ,存在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石竹 离体培养 快繁 核型 蓝雪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皮水浸提物对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胡绵好 袁菊红 奥岩松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0期40-42,共3页
对西瓜皮水浸提物对西瓜种子发芽的生物学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浸液在低浓度时对种子萌发率及其胚根的抑制作用较弱;随水浸液浓度的增加萌发数显著下降,并且显著地抑制胚根的伸长。
关键词 西瓜皮 自毒作用 水浸提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海棠阶段转变的生理基础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才喜 李载龙 陈大明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7-59,共3页
In order to provide more evidences for the mechanism of phasic change 4-year old (mature phase) apomictic seedlings of crabapple 〔Malus hupehensis (Panlp.) Rehd.〕 were selected as trial material, and 1-year-old seed... In order to provide more evidences for the mechanism of phasic change 4-year old (mature phase) apomictic seedlings of crabapple 〔Malus hupehensis (Panlp.) Rehd.〕 were selected as trial material, and 1-year-old seedling and 4-year-old grafted plant developed from the adult-phase bud were used as contrasts of juvenile zone and adult zone of perennial seedlings respectively. The height-associated characteristics of leaf physiological index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based on the fresh weight of leaves, the amounts per unit of total soluble sugar, reducing sugar, soluble protein, total nucleic acid and RNA increased with leaf position height rising in mature seedling, on the contrary, the content of DNA decreased. Their contents at different leaf positions above the lowest flowering point remained at the same levels. The content of non\|reducing sugar of leaves did not vary with different leaf positions in mature seedling and grafted plant. Total nucleic acid content per unit of fresh leaf weight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 leaf position height of seedling, it is due to the increasing of RNA content. The amounts per unit of total soluble sugar, reducing sugar, soluble protein, total nucleic acid and RNA could serve as markers to assess characterization of phasic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海棠 实生苗 阶段转变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雨栽培绯红葡萄裂果发生规律与防止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才喜 王世平 李向东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避雨栽培 绯红葡萄 裂果 发生规律 防止措施 根域限制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菵草对油菜的竞争临界期 被引量:4
18
作者 褚建君 王庆亚 李扬汉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6-38,共3页
本研究测定了草生长对油菜各经济性状的影响 ,并据此计算了草对油菜的竞争临界期。结果表明 ,由于草的干扰作用 ,油菜的根颈粗、株高、大分枝数、每株角果数、每角粒数等性状均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但千粒重不受影响。油菜因... 本研究测定了草生长对油菜各经济性状的影响 ,并据此计算了草对油菜的竞争临界期。结果表明 ,由于草的干扰作用 ,油菜的根颈粗、株高、大分枝数、每株角果数、每角粒数等性状均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但千粒重不受影响。油菜因草生长而导致的产量损失 ,是直接通过每株角果数的大幅度下降而造成的。草生长对油菜的竞争临界期为油菜移栽后 30~ 8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芟草 油菜 竞争临界期 杂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海棠实生树童区与成年区基因组DNA的RAPD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才喜 陈大明 李载龙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0年第6期455-460,共6页
本试验以具无融合生殖特性的 1 4年生湖北海棠实生树为试材 ,对其童区和成年区的叶片基因组 DNA进行 RAPD分析。结果显示 :从 1 50个引物中由 P70 1从童区叶片基因组DNA中扩增出 1个约 2 .1 kb的片段 ,成年区基因组 DNA中未能扩增出该... 本试验以具无融合生殖特性的 1 4年生湖北海棠实生树为试材 ,对其童区和成年区的叶片基因组 DNA进行 RAPD分析。结果显示 :从 1 50个引物中由 P70 1从童区叶片基因组DNA中扩增出 1个约 2 .1 kb的片段 ,成年区基因组 DNA中未能扩增出该片段。文中对阶段转变的机理及基因组 DNA多态性的原因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海棠 阶段转变 童区成年区 DNA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味猕猴桃晚霜冻害及冻后新梢摘心试验简报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才喜 陈善德 王世平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猕猴桃 晚霜冻害 冻后新梢摘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