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剪切增稠液阻尼器抗冲特性研究
1
作者 张壮壮 董兴建 彭志科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9年第4期244-248,共5页
剪切增稠液的黏度随剪切速率变大会迅速增大,以剪切增稠液为介质的阻尼器在抗冲设备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采用分段幂律流模型描述剪切增稠液本构模型,首先通过建立基于FLUENT的阻尼器计算模型,分析剪切增稠液阻尼器的阻尼力输出特性,... 剪切增稠液的黏度随剪切速率变大会迅速增大,以剪切增稠液为介质的阻尼器在抗冲设备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采用分段幂律流模型描述剪切增稠液本构模型,首先通过建立基于FLUENT的阻尼器计算模型,分析剪切增稠液阻尼器的阻尼力输出特性,获得剪切增稠液流变参数对阻尼力的影响规律;其次建立基于剪切增稠液阻尼器的单自由度非线性系统抗冲计算模型,得到阻尼力特征参数对系统冲击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剪切增稠液的材料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剪切增稠液 非牛顿流体 幂律流体 阻尼器 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式动力反共振隔振器带宽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肖晗 董兴建 +1 位作者 彭志科 孟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0-134,141,共6页
液压式动力反共振隔振器由大、小波纹管、惯性质量和并联弹簧构成,在特定频率的激励下,流体运动产生的惯性力和弹簧的弹性力相平衡从而实现反共振隔振,特别适用于对线谱振动的隔离。建立了两种液压式动力反共振隔振器模型,讨论了隔振带... 液压式动力反共振隔振器由大、小波纹管、惯性质量和并联弹簧构成,在特定频率的激励下,流体运动产生的惯性力和弹簧的弹性力相平衡从而实现反共振隔振,特别适用于对线谱振动的隔离。建立了两种液压式动力反共振隔振器模型,讨论了隔振带宽与惯性元件质量、放大比等参数的关系;给出了一种双层隔振器设计思路,基于最优化设计方法实现宽频带动力反共振隔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 反共振 隔振 带宽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00 MW级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模态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力飞 吴新亚 +2 位作者 董兴建 彭志科 孟光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8年第3期193-197,共5页
以1 200 MW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其模态。采用正交各向异性材料建立复合材料大锥环模型,基于接触静力学分析确定定位支架与锥环之间的等效刚度,利用优化分析方法建立线棒-胶体结构的均匀化等效模型。综... 以1 200 MW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其模态。采用正交各向异性材料建立复合材料大锥环模型,基于接触静力学分析确定定位支架与锥环之间的等效刚度,利用优化分析方法建立线棒-胶体结构的均匀化等效模型。综合各部件形成整体结构模型,完成模态分析计算并结合实验模态分析验证有限元模型。给出1阶模态频率对材料参数和几何参数的灵敏度,明确影响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模态的关键因素,为定子端部的结构设计提供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汽轮发电机 定子绕组端部 有限元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主元分析的表面肌电信号模式分类 被引量:3
4
作者 田喜英 雷敏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43-246,共4页
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尺度主元分析提取表面肌电信号特征,然后用贝叶斯分类器进行模式分类。实验结果显示,当选用Harr小波和bior2.6小波对肌电信号进行5层小波分解时,该方法对前臂6种动作模式(内翻,外翻,握拳,展拳,上切和下切)的正确识别... 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尺度主元分析提取表面肌电信号特征,然后用贝叶斯分类器进行模式分类。实验结果显示,当选用Harr小波和bior2.6小波对肌电信号进行5层小波分解时,该方法对前臂6种动作模式(内翻,外翻,握拳,展拳,上切和下切)的正确识别率可以达到99.44%。研究表明,该方法优于基于小波系数统计特征和主元分析降维相结合的特征提取方法,能成功识别出多种动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 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尺度主元分析 主元分析 模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接触有限元的跨接齿轮啮合刚度计算及激励特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雷智洋 陈彦齐 +2 位作者 夏极 黄志伟 黄修长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73,共5页
针对齿轮内部激励及齿轮副激励力特性问题,建立跨接齿轮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接触有限元方法对跨接齿轮开展时变啮合刚度的计算;在此基础上建立跨接齿轮-轴-轴承模型,基于有限元软件隐式动力学计算方法,进行动态响应及激励力的计算。结... 针对齿轮内部激励及齿轮副激励力特性问题,建立跨接齿轮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接触有限元方法对跨接齿轮开展时变啮合刚度的计算;在此基础上建立跨接齿轮-轴-轴承模型,基于有限元软件隐式动力学计算方法,进行动态响应及激励力的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接触有限元方法能够得到跨接齿轮的考虑初始啮合相位的时变啮合刚度,动态激励力以啮合频率为主,伴随有以转动频率为调制频率的边频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齿轮激励 啮合时变刚度 跨接齿轮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分解的表面肌电信号动作模式识别
6
作者 时改杰 雷敏 孟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4-66,76,共4页
从非平稳非线性的角度出发,将经验模式分解方法与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相结合,对前臂运动时的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分析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动作识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提高动作表面肌电信号的识别率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手段。
关键词 动作表面肌电信号 经验模式分解 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