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和MRI图像配准融合联合3D打印技术在难治性骨盆肿瘤术前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曲扬 艾松涛 +5 位作者 杨飞 张恒辉 汪轶平 陶晓峰 郝永强 戴尅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38-1244,共7页
目的·探讨CT、MRI图像配准融合联合3D打印技术,在辅助难治性骨盆肿瘤术前规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骨盆肿瘤病例,术前常规行薄层CT、MR... 目的·探讨CT、MRI图像配准融合联合3D打印技术,在辅助难治性骨盆肿瘤术前规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骨盆肿瘤病例,术前常规行薄层CT、MRI检查,借助Medraw软件实现CT、MRI图像快速配准融合,精确判定肿瘤安全边界,辅助设计并3D打印个体骨盆肿瘤模型、假体和(或)导板。结果·共纳入难治性骨盆肿瘤患者13例(软骨肉瘤8例、骨肉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未分化性肉瘤1例、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1例、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瘤1例、转移性鳞癌1例),平均年龄(50.0±8.5)岁。基于Enneking分区:Ⅰ区2例、Ⅰ+Ⅱ区2例、Ⅱ+Ⅲ区1例、Ⅰ+Ⅱ+Ⅲ区3例、Ⅰ+Ⅱ+Ⅳ区1例、Ⅰ+Ⅱ+Ⅲ+Ⅳ区1例、Ⅰ+Ⅳ区1例、Ⅱ+Ⅳ区1例、Ⅳ区1例。肿瘤最大直径平均值(15.15±4.81)cm,均未累及盆腔大血管。结合术中肿瘤边界快速冰冻结果及假体安装情况,判断基于融合图像的术前评估、规划的虚拟手术方案与手术的实施一致。结论·薄层CT、MRI图像配准融合联合3D打印技术,可以精确判定难治性骨盆肿瘤边界,辅助临床设计个体化3D打印假体和导板,在难治性骨盆肿瘤术前规划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图像配准 图像融合 3D打印 骨盆肿瘤 术前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辅助的中国人髋臼朝向三维测量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恒辉 曲扬 +3 位作者 陈晓军 戴尅戎 王燎 艾松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11-1316,共6页
目的·开发一种精确可靠的三维测量技术,实现国人髋臼朝向的三维测量。方法·筛选60例(男女各30例)因非骨科疾患行双下肢CT扫描患者,获取CT数据,自主开发软件,验证其精确性和可靠性,实现骨盆三维建模,手工选点、迭代优化骨盆三... 目的·开发一种精确可靠的三维测量技术,实现国人髋臼朝向的三维测量。方法·筛选60例(男女各30例)因非骨科疾患行双下肢CT扫描患者,获取CT数据,自主开发软件,验证其精确性和可靠性,实现骨盆三维建模,手工选点、迭代优化骨盆三维坐标系,基于模型表面实现髋臼参数的半自动测量,并描述中国人髋臼形态特征。结果·基于三维模型的髋臼测量技术有极好的可靠性(相关系数>0.999)和精确性。男女性相比,女性髋臼前倾角显著大于男性(平均3.1°,95%CI 2.0°~4.2°,P=0.004),解剖学外展角亦显著大于男性(0.9°,95%CI 0.4°~1.4°,P=0.028)。髋臼朝向双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部分个体双侧存在差异,前倾角相差最大为9.1°,外展角最大相差5.7°。结论·髋臼朝向在男女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上髋臼朝向变异范围较大,尤其是前倾角;个体髋臼朝向基本呈双侧对称。髋臼的三维测量及分析有助于髋关节疾患的诊治及假体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前倾角 外展角 关节置换 计算机辅助图像处理 3D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