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2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教深度融合协同探索面向新工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为例 被引量:83
1
作者 仝月荣 陈江平 +2 位作者 张执南 熊夏青 李翠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4-198,共5页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协同育人是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与产业界开展了多形式、全方位、系统化的深度合作,以新技术为牵引共建联合人才中心及多层次的创新平台,共建层次化、进阶式发展的课程体...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协同育人是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与产业界开展了多形式、全方位、系统化的深度合作,以新技术为牵引共建联合人才中心及多层次的创新平台,共建层次化、进阶式发展的课程体系及多元的教学模式,将竞赛作为课程的实践环节,设立大创校企课题和产学研项目,形成课赛结合、产学研结合、共建共享教学基地的培养形式。实践表明,产教深度融合可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形成面向新工科的良性互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新工科 工程教育 创新人才培养 校企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资源设计及教学过程的改革与探索——以上海交通大学“设计与制造Ⅱ”课程为例 被引量:41
2
作者 刘振峰 郭为忠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1-54,共4页
上海市精品课程“设计与制造II”将虚拟现实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构建了课程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方法升级、教学目标优化及教学思想革新的课程实验教学新模式,降低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对时间与空间的依赖,实现了实验教学过程的沉浸式... 上海市精品课程“设计与制造II”将虚拟现实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构建了课程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方法升级、教学目标优化及教学思想革新的课程实验教学新模式,降低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对时间与空间的依赖,实现了实验教学过程的沉浸式、可视化、工程化及交互性功能,促使学生的角色从“被动看”向“主动做”转换。通过对500名三年级本科生的实验教学报告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虚拟仿真课程实验教学新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学习能力与创新创造能力,具有实用性、合理性、先进性及时代性的教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 设计与制造Ⅱ课程 课程资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基础科研投入产出与教师背景特征关系实证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戴智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46-151,共6页
为研究高校教师背景特征对基础研究科研投入与产出的影响,以投入产出理论为基础,以高阶理论为支撑,以2002—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一流学科建设为例,通过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研究在职教师人口统计学背景、教育背景、学科背景... 为研究高校教师背景特征对基础研究科研投入与产出的影响,以投入产出理论为基础,以高阶理论为支撑,以2002—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一流学科建设为例,通过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研究在职教师人口统计学背景、教育背景、学科背景、职务背景、海外交流背景下基础科研投入与科研产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职务背景中教师职称和海外交流背景对论文产出具有显著影响,而项目背景中项目量级和经费投入对论文产出并无显著影响。另外,还分析了显著性产生的原因,结合实证研究和建设实践,提出了高校有效配置科技资源、建设一流学科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 背景特征 高校教师 一流学科建设 高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型船用核动力工程仿真器系统初步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高景辉 邢宏传 +2 位作者 张荣华 杨燕华 徐济鋆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33-536,共4页
基于船用核动力装置安全管理、开发研究的需求及核电站仿真技术的发展,分析了研制微机型船用核动力工程仿真器系统的重要意义。按软件工程的思想,从仿真器系统的功能设计、总体设计、模块设计三方面论述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实现方法,... 基于船用核动力装置安全管理、开发研究的需求及核电站仿真技术的发展,分析了研制微机型船用核动力工程仿真器系统的重要意义。按软件工程的思想,从仿真器系统的功能设计、总体设计、模块设计三方面论述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实现方法,并对日本核动力舰船"陆奥"号的回路系统进行了初步的模拟设计。该系统的实现将进一步提高船用核动力装置的优化设计、安全运行和科学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核动力 工程仿真器 系统设计 安全运行 自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机械动力舱罩的隔声性能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高亮 雷博 郑辉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20年第6期239-244,共6页
面向工程机械动力舱罩“散热-降噪”平衡的需求,设计一种新型的动力舱罩双层周期结构,并结合某型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的整机噪声特性研究,应用有限单元法对新型动力舱罩的声传递损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目标频段内,改进的动力舱罩在不降... 面向工程机械动力舱罩“散热-降噪”平衡的需求,设计一种新型的动力舱罩双层周期结构,并结合某型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的整机噪声特性研究,应用有限单元法对新型动力舱罩的声传递损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目标频段内,改进的动力舱罩在不降低动力系统通风散热性能前提下表现出良好隔声性能。最后通过“混响室-消声室”法及实车测试测量动力舱罩改进结构和具有相同开孔面积的单层板传递损失,验证了改进动力舱罩双层周期结构对提高隔声薄弱频段内声传递损失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工程机械 动力舱罩 周期结构 隔声性能 降噪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周期结构动力学与波动调控研究进展
6
作者 高鹏林 龚凌云 +5 位作者 王国旭 罗宇 朱俊喆 高昊 马海斌 瞿叶高 《力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7-641,共75页
周期结构是构建自然界和人类工程结构的一种重要形式,平移对称性引起的Bloch调制作用赋予其独特的能带结构和丰富的时/频域动力学特性,为弹性波/声波传播调控、新型声功能器件设计、振动与噪声控制等提供了新思路.非线性效应可以突破线... 周期结构是构建自然界和人类工程结构的一种重要形式,平移对称性引起的Bloch调制作用赋予其独特的能带结构和丰富的时/频域动力学特性,为弹性波/声波传播调控、新型声功能器件设计、振动与噪声控制等提供了新思路.非线性效应可以突破线性理论框架的束缚,能够增强甚至拓展人工周期结构的功能.但非线性周期系统在单胞结构设计和建模分析方面存在诸多困难,也面临时空平移对称性破缺、非线性响应特性及机理复杂等深层次科学难题,给非线性周期结构动力学设计与实际应用带来挑战.针对上述问题,学者们融合力学、声学、材料学和能带物理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研究,本文旨在及时总结非线性周期结构动力学和波动调控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梳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关键难题,凝聚力量,促进该领域的深入发展.首先,归纳了力学周期结构非线性效应来源、单胞结构设计方法、非线性周期结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方法;之后,综述了非线性周期结构在通带、带隙和能量局域束缚等方面的主要特性,着重介绍了非线性导致的能带频移、模式耦合、低频宽带拓展和带隙内波动模式局域束缚等丰富动力学现象,梳理了非线性周期结构在波调控装置和减振降噪设计方面的一些应用探索.最后,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和关键难题,展望了未来理论研究和应用探索亟需关注的若干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周期结构 动力学设计 非线性振动 振动控制 波动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粉碎过程机械力化学效应对煤粉微晶结构的影响
7
作者 杨秀超 陈国庆 +3 位作者 周子宁 吴昉 刘建国 刘加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749-4758,I0018,共11页
明确机械力化学对煤粉物化性能的影响可以为基于微观精细结构定向调控煤粉洁净燃烧提供理论支撑。该文结合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SAXS)和高分辨率X射线衍射(high resolution X-ray diffraction,HRXRD)精... 明确机械力化学对煤粉物化性能的影响可以为基于微观精细结构定向调控煤粉洁净燃烧提供理论支撑。该文结合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SAXS)和高分辨率X射线衍射(high resolution X-ray diffraction,HRXRD)精确地表征煤粉的孔隙结构和微晶形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煤粉粉碎过程中机械力化学对煤粉微晶形态和孔隙结构的影响机制,从而揭示孔隙结构和微晶形态之间的本质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机械力化学效应的增强,煤粉晶格结构参数:邻位分布标准差(σ_(1))、平均堆叠跨度(L_(a))、平均堆叠高度(L_(c))、堆叠平均层数(N)、层间隙标准差(σ_(3))、平均层间隙(a_(3))减小,而平均C—C键长度(l_(cc))、取向参数(q)增大。同时,单芳香层变形程度的增加伴随着煤粉颗粒大孔或中孔向微孔的转化。此外,无序芳香层的纵向堆叠所释放的空间贡献中孔的形成。另一方面,单芳香层面内的褶皱结构(凹陷或凸起)和微晶堆叠间隙的贯通都可以促进微孔的增加。该文结论可以为基于微观精细结构定向调控煤粉洁净燃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 小角X射线散射 高分辨率X射线衍射 机械力化学 孔隙结构 微晶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活塞动力增压器高压比离心压气机设计研究
8
作者 王兴宸 朱成 +2 位作者 杨名洋 金磊 郑新前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3-101,共9页
临近空间活塞动力增压面临着体积流量大、增压压力高、结构紧凑、质量轻等诸多需求的巨大挑战,还受到临近空间带来的低雷诺数效应影响,导致了低压级离心压气机设计难度高。本文针对临近空间活塞动力增压需求,开展了高压比跨声速离心压... 临近空间活塞动力增压面临着体积流量大、增压压力高、结构紧凑、质量轻等诸多需求的巨大挑战,还受到临近空间带来的低雷诺数效应影响,导致了低压级离心压气机设计难度高。本文针对临近空间活塞动力增压需求,开展了高压比跨声速离心压气机的详细设计研究,在高叶轮修整比值(0.57)设计约束下,实现了最高效率81.2%,最高压比6.0的目标。进一步探索了临近空间低雷诺数对跨声速离心压气机的性能退化规律,分析了雷诺数对压气机内部流动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低雷诺数时最高效率下降至67.7%,叶轮前缘边界层分离位置提前,形成了明显的层流分离泡结构,造成二次流强度显著增加,导致叶轮流动损失增长并诱发有叶扩压器提前堵塞以及堵塞流量大幅减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压气机 跨声速流动 高压比 气动设计 低雷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改进差分滤波的旋转机械故障特征提取研究
9
作者 郭俊超 何清波 +1 位作者 甄冬 谷丰收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47-1755,共9页
为了准确地提取强烈背景噪声下的故障特征信息,提出了一种多尺度改进差分滤波器(MIDIF)用于旋转机械故障诊断。利用MIDIF将旋转机械振动信号分解为一系列多尺度改进差分滤波信号。针对MIDIF滤波信号在揭示故障特征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 为了准确地提取强烈背景噪声下的故障特征信息,提出了一种多尺度改进差分滤波器(MIDIF)用于旋转机械故障诊断。利用MIDIF将旋转机械振动信号分解为一系列多尺度改进差分滤波信号。针对MIDIF滤波信号在揭示故障特征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有效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分析的加权重构方法,该方法将加权系数分配给相应的MIDIF滤波信号以突出旋转机械故障特征成分。将加权系数与不同尺度下的MIDIF滤波信号相乘以产生瞬态脉冲分量,并利用包络谱中的故障缺陷频率推断旋转机械的故障类型。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多尺度平均组合差值形态滤波(ACDIF)和多尺度形态梯度乘积滤波(MG-PO),MIDIF能够更准确地提取故障特征,为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改进差分滤波器 相关系数 旋转机械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工程系统设计定量评估的方法
10
作者 戎璐 张维竞 徐筱欣 《动力工程》 CSCD 2000年第6期996-999,共4页
针对目前动力工程系统设计评估与优化研究的需要 ,以现有的校核标准为基础 ,利用模糊教学工具和层次分析法 ,发展了一套有效的定量评估方法。进而针对定量评估中的关键问题 ,提出了利用截集数据点确定定量评估曲线参数的、科学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动力工程 定量评估 模糊数学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滴撞击润滑液体注入的多孔表面动力学
11
作者 蒋泺濠 陈翌鑫 +1 位作者 齐帅东 王京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5-239,共15页
受猪笼草的启发,润滑液体注入的多孔表面(Slippery liquid-infused porous surfaces,SLIPS)利用液体润滑替代气体润滑,弥补了超疏水表面耐久度差、耐压能力低等缺陷。SLIPS具有良好的低粘附特性、自修复性、极端压力稳定性等优异特性,... 受猪笼草的启发,润滑液体注入的多孔表面(Slippery liquid-infused porous surfaces,SLIPS)利用液体润滑替代气体润滑,弥补了超疏水表面耐久度差、耐压能力低等缺陷。SLIPS具有良好的低粘附特性、自修复性、极端压力稳定性等优异特性,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防除冰、防除霜、液滴发电等重要能源应用领域。由于SLIPS在应用工况中常伴随着与液滴的相互作用,系统研究SLIPS与液滴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于在不同应用工况下准确使用SLIPS至关重要。首先介绍了SLIPS的组成要素和制备方法,总结了液滴撞击SLIPS的动力学现象。进而对液滴撞击过程的铺展动力学、回缩动力学和接触时间进行了理论分析。其中,润滑剂黏度、润滑层厚度、基底表面润湿性对液滴回缩动力学表现有显著影响,而对惯性力主导的铺展动力学表现影响较小。最后,总结了SLIPS在工业防除冰、防污、集水和发电领域的应用和优势,并展望了液滴撞击SLIPS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为进一步利用SLIPS在重要能源应用领域提供关键物理原理的理解和使用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撞击 润滑液体注入的多孔表面(SLIPS) 超滑表面 撞击动力学 表界面浸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机械远程状态信息采集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0
12
作者 何创新 李彦明 刘成良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28-732,共5页
远程状态信息采集是工程机械远程监控系统的数据基础与根本保证。在研究了工程机械CAN总线控制系统及现场状态信息特性的基础上,针对大量特性各异的状态信息,提出了具有统一格式的分类采集方法与混合组态传输方法,以及参数化设计与远程... 远程状态信息采集是工程机械远程监控系统的数据基础与根本保证。在研究了工程机械CAN总线控制系统及现场状态信息特性的基础上,针对大量特性各异的状态信息,提出了具有统一格式的分类采集方法与混合组态传输方法,以及参数化设计与远程设置方法,使之对不同设备不同状态信息都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与可扩展性。最后应用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与嵌入式多任务操作系统DSP/BIOS开发了远程状态信息采集控制器,并在起重机远程监控系统中成功应用,为工程机械远程监控、远程故障预测与诊断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 CAN总线 远程监控 DSP/BI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工程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 被引量:19
13
作者 曹志奎 陈关龙 马培荪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2年第6期3-4,共2页
该文阐述以多学科工程集成为指导,以机电一体化为核心,以产品设计、制造、控制为载体,构建具有前瞻性、先进性、标志性的创新实验基地。
关键词 创新实验 机械工程教学 实践教学 教学实验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基础动力机械主被动隔振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建鹏 张志谊 +1 位作者 冯国平 华宏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7-100,共4页
提出一种动力机械主被动隔振系统刚/柔混合建模与仿真的方法,并将所建模型用于振动主动控制的仿真研究。首先以UG-ANSYS-ADAMS为软件平台,创建了刚/柔混合隔振系统的虚拟样机,并在此虚拟样机的基础上生成了机械子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在... 提出一种动力机械主被动隔振系统刚/柔混合建模与仿真的方法,并将所建模型用于振动主动控制的仿真研究。首先以UG-ANSYS-ADAMS为软件平台,创建了刚/柔混合隔振系统的虚拟样机,并在此虚拟样机的基础上生成了机械子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在Matlab中,对隔振系统机械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联合仿真,研究主动控制策略作用下系统的隔振效果。结果表明:该建模与仿真方法是有效的,为主被动隔振系统物理样机的研制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振 建模 仿真 柔性体 ADA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机械噪声源识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5
作者 胡越 李富才 +2 位作者 邵威 孟立立 周吉文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5年第5期1-15,共15页
随着工程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各国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工程机械的舒适性和噪声控制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噪声源识别是控制噪声的首要工作。以挖掘机为具体对象,分析其噪声源特性;简要介绍传统识别方法和基于声源的识别方法;从理论和... 随着工程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各国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工程机械的舒适性和噪声控制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噪声源识别是控制噪声的首要工作。以挖掘机为具体对象,分析其噪声源特性;简要介绍传统识别方法和基于声源的识别方法;从理论和应用方面,着重论述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识别方法;分别总结识别方法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发现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在工程机械噪声源识别方面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工程机械 噪声源识别 噪声源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与轨道交通载荷作用下隧道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建炜 金先龙 张伟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46-49,72,共5页
为研究公路和轨道交通荷载共同作用下隧道的动态响应,本文引入微观交通流模型中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来模拟公路车流荷载,利用多体动力学模型来模拟轨道车辆荷载,以上海某公铁两用隧道为例建立隧道-土体系统的三维动力有限元模型,对公路和... 为研究公路和轨道交通荷载共同作用下隧道的动态响应,本文引入微观交通流模型中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来模拟公路车流荷载,利用多体动力学模型来模拟轨道车辆荷载,以上海某公铁两用隧道为例建立隧道-土体系统的三维动力有限元模型,对公路和轨道交通载荷单独作用及共同作用时的隧道动力响应进行分析,获得了公铁两用隧道的动力响应规律,为其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流荷载 元胞自动机模型 轨道列车 隧道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换档策略 被引量:8
17
作者 古艳春 殷承良 张建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0-255,共6页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Parallel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档位决策作为能量管理策略的一部分,对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性能有较大影响.混合动力汽车换档策略不仅要考虑发动机,还要考虑电机和电池系统的影响.基于电池电能的等效...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Parallel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档位决策作为能量管理策略的一部分,对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性能有较大影响.混合动力汽车换档策略不仅要考虑发动机,还要考虑电机和电池系统的影响.基于电池电能的等效燃油概念,通过考虑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将充、放电生成或消耗的电能折算为等效燃油,由此得到不同档位时整车的综合燃油消耗,进而选取燃油消耗较小时的档位使整车经济性能指标达到最优.同时,该方法也通用于装备液力自动变速器(Automatic Transmission,AT)等有级式自动变速器的混合动力汽车换档策略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 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动力性 经济性 换档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表示及其在机械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科杰 袁国华 彭颖红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6,27,共4页
知识表示是知识工程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是进行知识演绎的基础。知识表示有许多形式各异的方法 ,不同的表示方法都有其针对性和局限性 ,同一领域的知识也可采用不同的知识表示方式。简单介绍了知识表示的一般方法 ,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 知识表示是知识工程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是进行知识演绎的基础。知识表示有许多形式各异的方法 ,不同的表示方法都有其针对性和局限性 ,同一领域的知识也可采用不同的知识表示方式。简单介绍了知识表示的一般方法 ,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综合的评价。同时举例说明了一些常用的表示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并进一步说明了知识集成表示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工程 知识表示 知识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冗余度机械臂动力学的时间最优轨迹规划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建滨 马培荪 +1 位作者 徐军 郝颖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360-1364,共5页
基于超冗余度机械臂的动力学方程 ,提出了一种超冗余度机械臂同时受速度和力矩约束的时间最优轨迹规划方法 .它首先采用 B样条曲线拟合无碰撞离散路径 ,得到由伪位移参数 s表示的超冗余度机械臂连续、光滑运动路径 ,然后对动力学方程和... 基于超冗余度机械臂的动力学方程 ,提出了一种超冗余度机械臂同时受速度和力矩约束的时间最优轨迹规划方法 .它首先采用 B样条曲线拟合无碰撞离散路径 ,得到由伪位移参数 s表示的超冗余度机械臂连续、光滑运动路径 ,然后对动力学方程和约束方程进行数学变换 ,得到由 s表示的动力学方程和约束方程 ,最后以 s和伪速度 s· 分别作为动态规划的阶段变量和状态变量 ,对超冗余度机械臂进行时间最优轨迹规划 .仿真结果表明 ,所给出的时间最优轨迹规划算法是正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冗余度机械臂 动力学 时间最优轨迹规划 动态规划 速度约束 力矩约束 自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机械远程监控信息流的数据管理与规划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彦明 何创新 +1 位作者 刘成良 陈斌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95-1199,共5页
从可靠性和实用性角度出发,对工程机械远程监控系统信息流各环节的数据管理与规划进行了研究:在信号特性分类的基础上,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实时内核、多线程技术研究了现场信息面向对象采集处理,以提高现场... 从可靠性和实用性角度出发,对工程机械远程监控系统信息流各环节的数据管理与规划进行了研究:在信号特性分类的基础上,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实时内核、多线程技术研究了现场信息面向对象采集处理,以提高现场信息采集处理的实时性;针对 CAN 总线多主机发送机制及各参数的不同发送周期,提出了一种数据编码方法,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针对多用户及多设备的大量信息数据管理,采用 ER 模型建立了工程机械远程监控数据的管理结构,以提高系统的健壮性及可维护性。基于上述研究,采用 Asp.Net 技术建立了履带起重机远程监控应用实例,应用结果验证了对远程监控系统各环节数据实施规划、管理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流 数据管理 数据规划 远程监控 工程机械远程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