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船舶推进轴系纵向振动抑制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秦春云 杨志荣 +1 位作者 饶柱石 塔娜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3年第3期147-152,共6页
针对船舶轴系的纵向振动情况,建立"螺旋桨—轴系"纵向振动的动力学模型,并推导出其前3阶模态振型。同时,建立轴系的有限元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解析解进行对比。提出用动力消振的方法对船舶轴系的纵向振动进行抑制。通过对实... 针对船舶轴系的纵向振动情况,建立"螺旋桨—轴系"纵向振动的动力学模型,并推导出其前3阶模态振型。同时,建立轴系的有限元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解析解进行对比。提出用动力消振的方法对船舶轴系的纵向振动进行抑制。通过对实际转速下轴系纵向振动情况的仿真模拟,发现在船舶正常工作范围内,轴系的实际振动状况与其1阶模态十分接近,于是利用轴系纵向振动的响应在其第1阶模态处进行截断,列出轴系加装动力吸振器之后的动力学微分方程,并推导出加装动力吸振器后系统的响应表达式。针对系统的响应公式,设想利用磁流变弹性体材料制作宽频动力吸振器,并进行简单的概念设计。提出的设计方案为船舶推进轴系振动抑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动力吸振器 轴系纵振 有限元 磁流变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尼对摩擦力作用下转子系统弯扭耦合振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花纯利 塔娜 饶柱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9-25,共7页
通过采用Lagrange方程推导出不平衡转子系统弯扭耦合非线性振动的动力学微分方程组,应用数值方法分析了在摩擦力作用下转子系统的弯扭耦合振动特性。最终通过对分叉图、三维谱图、时域曲线图、相图和Poincaré截面的分析,得到了摩... 通过采用Lagrange方程推导出不平衡转子系统弯扭耦合非线性振动的动力学微分方程组,应用数值方法分析了在摩擦力作用下转子系统的弯扭耦合振动特性。最终通过对分叉图、三维谱图、时域曲线图、相图和Poincaré截面的分析,得到了摩擦力作用下转子系统中蕴含的各种复杂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并分析转子系统阻尼比对系统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所揭示的振动特性为转子系统的状态识别、诊断和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扭耦合 转子系统 非线性振动 碰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轴承-转轴系统碰摩响应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花纯利 塔娜 饶柱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30,36,共6页
将橡胶轴承支撑的转轴/轴承系统简化为非线性弹性支撑的转轴/轴承系统。基于非线性动力学及分叉理论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周期无碰摩响应边界、碰摩运动边界、稳定性边界。结果表明,同频全周碰摩、跳跃现象及碰摩响应在周期、非周期运动... 将橡胶轴承支撑的转轴/轴承系统简化为非线性弹性支撑的转轴/轴承系统。基于非线性动力学及分叉理论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周期无碰摩响应边界、碰摩运动边界、稳定性边界。结果表明,同频全周碰摩、跳跃现象及碰摩响应在周期、非周期运动间过渡;通过对阻尼比、偏心率等系统参数对系统动态响应特性影响分析获得参数平面内不同碰摩响应区域边界。因而可较好理解系统参数与不同系统响应特性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轴系统 碰摩 稳定性分析 分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域共振子对手性覆盖层振动和声辐射抑制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东涛 朱大巍 黄修长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5年第6期22-25,46,共5页
为增强某些频率区域内覆盖层对加筋板的声辐射抑制作用,在手性结构覆盖层的圆环内填充软橡胶层包覆的金属核心局域共振子。本文基于有限元方法及Rayleigh积分公式,建立了敷设手性覆盖层加筋板简化梁模型,分析了手性覆盖层的振动抑制特... 为增强某些频率区域内覆盖层对加筋板的声辐射抑制作用,在手性结构覆盖层的圆环内填充软橡胶层包覆的金属核心局域共振子。本文基于有限元方法及Rayleigh积分公式,建立了敷设手性覆盖层加筋板简化梁模型,分析了手性覆盖层的振动抑制特性及局域共振子对手性覆盖层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手性结构的变形模式和局域共振子与手性结构之间的耦合作用对覆盖层的禁带频率带宽和振动衰减起到关键的作用;手性结构覆盖层对加筋板声辐射抑制作用主要来自于覆盖层的振动衰减能力,声辐射效率的变化对声辐射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手性覆盖层 声学性能计算 局域共振子 振动传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手性声学覆盖层的水下抑声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林芳 黄修长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7年第4期63-68,共6页
在水池中进行敷设手性声学覆盖层的加筋板结构水下声辐射实验,对手性结构覆盖层的声辐射抑制特性进行测试和分析。将试验结果与实心橡胶进行对比,并对手性声学覆盖层的抑声机理进行分析,提出在手性声学覆盖层的核中填充EPS泡沫和在表面... 在水池中进行敷设手性声学覆盖层的加筋板结构水下声辐射实验,对手性结构覆盖层的声辐射抑制特性进行测试和分析。将试验结果与实心橡胶进行对比,并对手性声学覆盖层的抑声机理进行分析,提出在手性声学覆盖层的核中填充EPS泡沫和在表面敷设铝板两种方法可以增加阻尼、抑制覆盖层声辐射面的振动。结果表明,EPS泡沫可增强手性多孔覆盖层的阻尼效应,改善手性多孔覆盖层的低频声辐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手性声学覆盖层 水下抑声性能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弹性本构对人耳动力学特性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田佳彬 饶柱石 +2 位作者 塔娜 许立富 黄新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74-81,共8页
为分析中耳软组织粘弹性材料特性对人耳系统动力学特性影响,建立包括外耳道、中耳及耳蜗的整耳有限元模型。外耳道及中耳模型用微CT扫描与逆向成型技术建立,耳蜗采用双腔导管形式简化模型。基于该模型,中耳部分软组织材料属性采用线性... 为分析中耳软组织粘弹性材料特性对人耳系统动力学特性影响,建立包括外耳道、中耳及耳蜗的整耳有限元模型。外耳道及中耳模型用微CT扫描与逆向成型技术建立,耳蜗采用双腔导管形式简化模型。基于该模型,中耳部分软组织材料属性采用线性粘弹性,以表征动态分析中能量损耗。在外耳道施加90 d B SPL声压模拟声激励,并在计算中考虑外耳道气体、中耳固体及耳蜗流体多场耦合作用。中耳结构响应包括鼓膜脐部与镫骨底板位移及镫骨底板速度传递函数,耳蜗流体压力响应用于计算中耳压力增益、耳蜗输入声阻抗及压力逆向传递函数。结果表明,考虑粘弹性后,人耳系统动态响应参数较线弹性有一定程度改善,尤其在高频段提升较明显,与实验测量数据匹配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性 动态能耗 耳蜗 动力学建模 多场耦合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子及其耦合条件对圆窗激励式人工中耳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徐丹 刘后广 +3 位作者 田佳彬 饶柱石 程刚 杨建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20,共9页
为研究振子及其耦合条件对圆窗激励式人工中耳植入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包括振子和隔膜在内的人耳有限元模型。该模型基于一无任何听力损伤病史的成年志愿者右耳,采用CT扫描和逆向成型技术建立而成,通过与相关文献的实验数据比对验证了模... 为研究振子及其耦合条件对圆窗激励式人工中耳植入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包括振子和隔膜在内的人耳有限元模型。该模型基于一无任何听力损伤病史的成年志愿者右耳,采用CT扫描和逆向成型技术建立而成,通过与相关文献的实验数据比对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基于该模型,分析了圆窗上的初始预压力、振子和隔膜的设计参数变化对振子听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振子横截面积越大,其对耳蜗的激励效果越差;隔膜的引入有利于提高振子的激振性能,在该研究范围内,较小的隔膜杨氏模量和厚度有利于提升振子的激振性能;振子质量的增加会恶化振子在高频段的植入性能;在圆窗上施加的初始预压力能够提高中高频段上对耳蜗的激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中耳 圆窗 振子 隔膜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耳蜗基底膜响应特性的实验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塔娜 张景 +3 位作者 许立富 周雷 黄新生 饶柱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0-164,共5页
为探究耳蜗基底膜的动态特性,利用激光多普勒测振仪(Laser Doppler Vibrometer,LDV)测试了豚鼠耳蜗基底膜在纯音激励下的动态响应。实验时,选取了14只新鲜的豚鼠耳蜗离体标本,分别测试了70 dB、80 dB、90 dB三种声激励下耳蜗基底膜的速... 为探究耳蜗基底膜的动态特性,利用激光多普勒测振仪(Laser Doppler Vibrometer,LDV)测试了豚鼠耳蜗基底膜在纯音激励下的动态响应。实验时,选取了14只新鲜的豚鼠耳蜗离体标本,分别测试了70 dB、80 dB、90 dB三种声激励下耳蜗基底膜的速度响应和位移响应,并改变输入声音信号的频率,研究了基底膜的振动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纯音激励下基底膜的振动是正弦振动;在大小相同、频率不同的纯音激励下,基底膜同一位置处振动速度和振动位移大小不同,基底膜具有频率选择特性,在最佳频率处振动响应最大;基底膜在不同大小声压激励下相位响应趋势接近,超过最佳频率后相位滞后迅速增加;基底膜的运动具有行波特征。实验方法和测试结果可为人耳耳蜗听觉机制的研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耳蜗 基底膜 实验测量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蜗孔尺寸的人耳耳蜗有限元模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许立富 塔娜 +1 位作者 饶柱石 田佳彬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58-62,73,共6页
建立人耳耳蜗的二维双向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包含卵圆窗、圆窗和基底膜等膜性结构,耳蜗管道中充满流体,采用流体-结构双向流固耦合动力学分析方法,在不同蜗孔尺寸时研究声音由卵圆窗传递到基底膜的机制。已有文献设置的蜗孔尺寸与人耳... 建立人耳耳蜗的二维双向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包含卵圆窗、圆窗和基底膜等膜性结构,耳蜗管道中充满流体,采用流体-结构双向流固耦合动力学分析方法,在不同蜗孔尺寸时研究声音由卵圆窗传递到基底膜的机制。已有文献设置的蜗孔尺寸与人耳解剖文献中的蜗孔尺寸参数不一致,设置了三个不同蜗孔尺寸的耳蜗有限元模型,获得不同蜗孔尺寸对基底膜响应的影响,同时验证了耳蜗的频率选择特性,计算结果与报道的实验数据相一致。结果表明:设置合适的蜗孔尺寸,可以获得与实验数据更接近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 蜗孔 基底膜 有限元模型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汽车空气路径噪声贡献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玉雷 王晨光 +2 位作者 徐炳桦 刘杰昌 黄煜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9年第2期239-244,共6页
在低速行驶时车内噪声主要贡献来源于结构路径噪声,随着车速的提高,空气路径噪声对车内噪声的贡献逐渐增大。针对某型前置后驱车车内目标点进行空气声的传递路径分析,提出分析发动机舱室空气声、排气噪声、轮胎噪声对车内噪声贡献的流... 在低速行驶时车内噪声主要贡献来源于结构路径噪声,随着车速的提高,空气路径噪声对车内噪声的贡献逐渐增大。针对某型前置后驱车车内目标点进行空气声的传递路径分析,提出分析发动机舱室空气声、排气噪声、轮胎噪声对车内噪声贡献的流程和方法。首先根据互易原理测量各个空气噪声源到车内目标点的声学传递函数,在实际行驶工况下测试各个空气声源点的噪声数据,再根据谱分析理论,结合输入与输出之间的重相干函数计算空气路径噪声对车内噪声的贡献量,比较不同工况、不同频率空气声路径噪声对车内噪声的影响,最后对该车型的空气声贡献情况进行总结,并对车辆的优化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空气路径 互易原理 传递路径 贡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背衬条件下覆盖层弹性对水下爆炸冲击波载荷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林芳 黄修长 +1 位作者 金泽宇 谌勇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8年第6期58-64,79,共8页
在先前的研究中求解夹芯结构水下爆炸响应时,认为与水接触的板为刚性,其纵向的弹性很少考虑。基于波动理论建立考虑冲击波、流固耦合和空化的一维理论模型求解具有不同刚度和厚度的弹性覆盖层的响应。理论模型的正确性通过有限元仿真结... 在先前的研究中求解夹芯结构水下爆炸响应时,认为与水接触的板为刚性,其纵向的弹性很少考虑。基于波动理论建立考虑冲击波、流固耦合和空化的一维理论模型求解具有不同刚度和厚度的弹性覆盖层的响应。理论模型的正确性通过有限元仿真结果得到验证。开展包括破水波和重构波的传播以及重构波前辐射的压力波的空化的形成、扩展过程的研究,并利用理论模型预测覆盖层阻抗和厚度对湿表面压力峰值和传递冲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流固耦合 空化 弹性波 水下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气液两相严重段塞流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伟吉 吴炜 +3 位作者 张景 张雅琼 塔娜 饶柱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5-141,共7页
为了研究管道系统严重段塞流的瞬态特性,以下倾管-立管系统为建模对象,建立了气液两相严重段塞流的一维数值模型。该模型基于分层流理论和分相流理论,分别对严重段塞流的四个阶段(液塞形成、液塞流出、液气喷发和液体回流)进行理论建模... 为了研究管道系统严重段塞流的瞬态特性,以下倾管-立管系统为建模对象,建立了气液两相严重段塞流的一维数值模型。该模型基于分层流理论和分相流理论,分别对严重段塞流的四个阶段(液塞形成、液塞流出、液气喷发和液体回流)进行理论建模。模型的仿真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相对误差在10%以内,验证了该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对严重段塞流现象进行了数值仿真,并分析了气液折算速度对严重段塞流瞬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下倾管-立管系统严重段塞流现象具有明显的周期特性,并且周期随着气相折算速度的增大而减小;立管底部压力波动幅值随着气相折算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研究结果可为管路系统的设计和振动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段塞流 气液两相 一维数值模型 瞬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何非线性对于人耳传声特性影响的数值分析
13
作者 田佳彬 饶柱石 +2 位作者 塔娜 许立富 黄新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93-1899,1906,共8页
采用有限元单元法分析了不同的中耳静压加载下,几何非线性对于人耳传声动态特性的影响.首先建立了包含外耳道、中耳和简化耳蜗的人耳有限元模型,通过与实验数据的比对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其次,基于有限变形理论,在几何非线性中考虑大变... 采用有限元单元法分析了不同的中耳静压加载下,几何非线性对于人耳传声动态特性的影响.首先建立了包含外耳道、中耳和简化耳蜗的人耳有限元模型,通过与实验数据的比对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其次,基于有限变形理论,在几何非线性中考虑大变形和预应力对于系统刚度矩阵的影响,计算了-2.0kPa到+2.0kPa的静压加载下,鼓膜脐部和镫骨底板于0.25~8.00kHz频域内的位移响应.结果表明,当只考虑几何非线性时,中耳正压对于人耳动态特性的影响主要集中0~2.5kHz的低频段,并会导致中耳结构的软化,而负压的加载则会导致中耳结构的刚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非线性 人耳 中耳静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渐进均匀化理论手性瓦声学性能计算
14
作者 杜志鹏 刘东岳 +1 位作者 朱大巍 黄修长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5年第5期180-184,共5页
基于多尺度渐进均匀化理论,建立手性结构瓦的等效弹性常数计算方法。给出多尺度均匀化方法的详细推导过程,通过对比二维手性结构瓦基于所获得的等效弹性常数振动传递结果和详细手性结构建模的计算结果,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利用得到的... 基于多尺度渐进均匀化理论,建立手性结构瓦的等效弹性常数计算方法。给出多尺度均匀化方法的详细推导过程,通过对比二维手性结构瓦基于所获得的等效弹性常数振动传递结果和详细手性结构建模的计算结果,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利用得到的弹性常数计算某加筋板敷设手性结构瓦的水下辐射声压,该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量级基本一致。这表明多尺度渐进均匀化得到的等效弹性常数能够用于实艇敷设手性结构瓦的隔声计算,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多尺度渐进均匀化理论 手性结构瓦 声学性能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和多岛遗传算法的飞轮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9
15
作者 丁泉惠 王森 +1 位作者 黄修长 华宏星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6年第2期56-60,共5页
针对一种额定角动量为68 Nms的飞轮,以飞轮轮缘响应相对于基础激励输入的加速度传递率为优化目标,以轮体转动惯量、几何尺寸、强度、刚度、质量等为约束条件,对截面形状为工字型的轮辐和轮缘几何尺寸参数的设计提出了优化方法。该优化... 针对一种额定角动量为68 Nms的飞轮,以飞轮轮缘响应相对于基础激励输入的加速度传递率为优化目标,以轮体转动惯量、几何尺寸、强度、刚度、质量等为约束条件,对截面形状为工字型的轮辐和轮缘几何尺寸参数的设计提出了优化方法。该优化方法基于有限元法建立飞轮轮体模型,同时利用多岛遗传算法对飞轮轮体进行了多学科设计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轮缘加速度传递率得到明显降低。该方法对提高航天器飞轮轮体结构设计效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飞轮 有限元法 多岛遗传算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声器阵列的汽车鸣笛声定位算法及实现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焕强 黄时春 蒋伟康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8年第3期10-14,共5页
针对违章鸣笛车辆的锁定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传声器阵列空间搜索法的三维空间声源定位算法。设计计算机仿真实验,分析并确定了阵列的传声器个数。通过广义互相关方法估计传声器阵列中任意两个传声器的相对时延,然后结合估计得到的时... 针对违章鸣笛车辆的锁定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传声器阵列空间搜索法的三维空间声源定位算法。设计计算机仿真实验,分析并确定了阵列的传声器个数。通过广义互相关方法估计传声器阵列中任意两个传声器的相对时延,然后结合估计得到的时延,采用基于5传声器阵列的空间搜索法计算得到声源空间位置。为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实际构建三维空间的点声源定位系统,进行实车定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地定位汽车鸣笛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声源定位 广义互相关 空间搜索 传声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波管中高温平板结构动力学响应预报
17
作者 田艳妮 王建民 +2 位作者 秦朝红 程昊 华宏星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7年第5期160-165,共6页
研究热噪声复合载荷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学响应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结构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验室多采用高温行波管进行热噪声复合试验研究,本文针对行波管中高温平板结构动力学响应预示方法进行研究。选取四边固支C/Si C材料平板为研... 研究热噪声复合载荷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学响应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结构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验室多采用高温行波管进行热噪声复合试验研究,本文针对行波管中高温平板结构动力学响应预示方法进行研究。选取四边固支C/Si C材料平板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热效应对平板结构固有模态特性的影响,然后在平板表面施加一维行波声载荷模拟行波管中声场,利用解析方法求解结构在热噪声复合载荷下的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在加热过程中平板固有频率先减小至极小值,而后逐渐回升。在固有频率下降阶段,材料弹性模量减小和热应力对于结构刚度的软化效应强于热变形的硬化效应;在固有频率回升阶段,热变形的硬化效用起决定性作用。线性响应范围内,平板在热噪声复合载荷下的加速度响应特性取决于其热模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行波管 热模态 热屈曲 热噪声复合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