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男性酒精依赖患者对酒精相关线索注意偏向的行为学和眼动特征研究及心身因素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司昱琪 雒如燕 +4 位作者 陈天真 王立卉 钟娜 江海峰 赵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8-746,共9页
目的·探究男性酒精依赖患者对酒精相关线索是否存在注意偏向和注意偏向的行为学和眼动特征,并探索注意偏向和睡眠、焦虑抑郁、冲动性等心身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招募29名2021年8月至2022年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 目的·探究男性酒精依赖患者对酒精相关线索是否存在注意偏向和注意偏向的行为学和眼动特征,并探索注意偏向和睡眠、焦虑抑郁、冲动性等心身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招募29名2021年8月至2022年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的男性酒精依赖患者和29名健康人群,采用2(线索类型:酒精相关线索图片、情绪图片)×2(探测点和线索的相对位置:同侧、异侧)×2(组别:酒精依赖组、健康对照组)三因素混合设计。通过使用经典点探测范式和眼动监测技术探究被试对酒精线索注意偏向的特征。组别为组间变量,线索类型和探测点出现的相对位置为组内变量。因变量包括行为学指标和眼动指标。同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广泛焦虑量表(7-tiem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ale,GAD-7)、抑郁症筛查量表(Patien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和Barratt冲动量表(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BIS-11)分别对患者的睡眠、焦虑抑郁和冲动性等心身状况进行评估。分析酒精依赖患者注意偏向的行为学和眼动特征,并与量表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行为学结果显示,酒精依赖组反应时间显著长于健康对照组(P=0.006);眼动结果显示,当图片配对类型为酒精相关线索图片-中性图片时,酒精依赖组对酒精相关线索存在显著的注意探测延迟(P=0.031)和显著的注意维持(P=0.005),且注视酒精相关线索(P=0.001)和情绪线索(P=0.008)的瞳孔均显著小于健康对照组。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酒精依赖组点探测任务的正确率和BIS-11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437,P=0.032);反应时间和GAD-7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407,P=0.033);首视点进入时间和GAD-7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414,P=0.045);PSQI量表评分和PHQ-9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422,P=0.041)。结论·行为学和眼动结果均提示酒精依赖患者对酒精相关线索存在注意偏向;但相较于传统的行为学通过正确率和反应时间结果反推注意偏向,眼动为酒精依赖患者注意偏向的评估提供了更直接的、多指标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依赖 注意偏向 点探测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应用于儿童少年精神障碍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钱诺诗 洪武 李春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66-1370,共5页
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是一项非侵入性大脑刺激技术。它可通过影响大脑电活动如神经兴奋性和突触可塑性来治疗精神疾病。目前关于tDCS应用研究的范围非常广,在成人抑郁症、双相抑郁、精神分裂... 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是一项非侵入性大脑刺激技术。它可通过影响大脑电活动如神经兴奋性和突触可塑性来治疗精神疾病。目前关于tDCS应用研究的范围非常广,在成人抑郁症、双相抑郁、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治疗中显示有效。既往研究证据表明儿童少年对tDCS有一定耐受性,但目前探索tDCS技术治疗儿童少年精神障碍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较少,多为小样本开放性试验,无法得出有效结论。该文综述了tDCS应用于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阅读障碍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各研究中tDCS的参数设置、疗效、不良反应及其局限性,比较其治疗周期、时间、电流强度、靶点设置以及疗效的不同,为今后儿童少年精神障碍群体临床神经调控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儿童 少年 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孤独症谱系障碍 阅读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污染对个体直接和溢出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陈俊芳 吴小菊 +3 位作者 陶睿 赵宁 李纾 郑蕊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93-1306,共14页
空气污染对行为影响的研究日渐丰富,且大致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与环境健康有关的直接行为,二是与之无直接相关的社会行为(溢出行为)。基于此,在回顾空气污染对两种行为影响研究的同时,进一步综述了用于解释直接行为产生机制的计划行为理... 空气污染对行为影响的研究日渐丰富,且大致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与环境健康有关的直接行为,二是与之无直接相关的社会行为(溢出行为)。基于此,在回顾空气污染对两种行为影响研究的同时,进一步综述了用于解释直接行为产生机制的计划行为理论和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以及用于解释社会行为机制的焦虑与自我损耗。而更全面的探究现象背后的机制有助于发现更多有效应对空气污染的举措,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更多纵向的研究范式、增加对行为机制的探究,从而改善人们的风险应对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直接行为 溢出行为 环境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融合方法的轻微认知衰退静息态脑电数据自动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段子敬 赵冰蕾 +1 位作者 李春波 郭薇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37-1142,1167,共7页
轻微认知衰退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阶段,而利用脑电信号进行轻微认知衰退的特征提取与分类是诊断轻微认知衰退的重要方法。在基于脑电人工智能轻微认知衰退自动检测技术中,现有研究只提取脑电波信号中的某一个特征或简单地拼接多个特征... 轻微认知衰退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阶段,而利用脑电信号进行轻微认知衰退的特征提取与分类是诊断轻微认知衰退的重要方法。在基于脑电人工智能轻微认知衰退自动检测技术中,现有研究只提取脑电波信号中的某一个特征或简单地拼接多个特征,这会导致这些方法并不能较好地考虑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并且会引发维度灾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轻微认知衰退静息态脑电数据自动检测算法,通过提取脑电的功率谱及脑网络特征,并通过矩阵运算的方式对这两种特征进行融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融合后的特征进行分类,该方法在上海某医院采集的数据集上获得较高的准确率。此外,通过输入特征集的不同子集,该方法找到了对轻微认知衰退最有贡献的几组特征,从而具有一定的可解释性。在本数据集上证明了功率脑网络对于轻微认知衰退自动诊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认知障碍 脑电数据 卷积神经网络 特征提取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顾楠楠 李春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9-542,共4页
迷走神经(vagus nerve,VN)在人类炎症、情绪和疼痛调节中均有参与,刺激迷走神经对治疗难治性癫痫和难治性抑郁症有一定效果。耳甲区是人类体表唯一具有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分布的区域。根据神经系统遵循“自下而上”的信号传递加工机制,刺... 迷走神经(vagus nerve,VN)在人类炎症、情绪和疼痛调节中均有参与,刺激迷走神经对治疗难治性癫痫和难治性抑郁症有一定效果。耳甲区是人类体表唯一具有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分布的区域。根据神经系统遵循“自下而上”的信号传递加工机制,刺激外周神经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因此,刺激迷走神经耳支这一外周通路可以调节脑干、丘脑、大脑皮层等相关区域的活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经皮迷走神经刺激术(transcutaneous vagus nerve stimulation,tVNS)是一种基于此解剖特点由迷走神经刺激术发展而来的安全、低成本、非侵入性的物理疗法。此综述主要阐述了经皮迷走神经刺激术对器官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术 物理疗法 功能调节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治疗抑郁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硕渊 李春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16-922,共7页
抑郁障碍作为全球的重大疾病之一,其预防与治疗方法备受关注。运动治疗作为新兴的治疗方式,相较于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常规治疗方法,具有成本低、不良反应少且方便施行等优点,应用前景乐观。已有相关研究对运动治疗抑郁障碍的机制进行... 抑郁障碍作为全球的重大疾病之一,其预防与治疗方法备受关注。运动治疗作为新兴的治疗方式,相较于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常规治疗方法,具有成本低、不良反应少且方便施行等优点,应用前景乐观。已有相关研究对运动治疗抑郁障碍的机制进行探索,但目前该机制并未明确,可能涉及提高神经生化分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调控神经内分泌系统以及改善神经可塑性等几个方面的影响。运动治疗被证明与抗抑郁药物存在相似的生物学效应,同时可能与其他治疗方法存在叠加效应。对未发病和已发病人群及早进行干预,都能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获益。目前运动治疗抑郁障碍的相关临床领域仍存在空白,高质量研究甚少,运动治疗的方案设计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一致结论,且缺少相关的运动治疗指南供临床医师参考。该文综述了运动治疗抑郁障碍的生物学机制,总结国内外开展的运动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结果,分析目前运动治疗的方案设计和优缺点,以期为运动治疗研究领域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运动 运动治疗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跳知觉的内感知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梁宇璇 李春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60-666,共7页
早期经典的一些情绪理论中,心理学家JAMES提出情绪是对身体生理变化的知觉,即生理变化(如心跳加快)先于恐惧、紧张等情绪产生。之后有研究者将人体对其身体内部生理信号(如心跳、呼吸、胃肠蠕动等)的感知能力定义为内感知。其中心跳知... 早期经典的一些情绪理论中,心理学家JAMES提出情绪是对身体生理变化的知觉,即生理变化(如心跳加快)先于恐惧、紧张等情绪产生。之后有研究者将人体对其身体内部生理信号(如心跳、呼吸、胃肠蠕动等)的感知能力定义为内感知。其中心跳知觉的行为学评估受到广泛关注。目前较为公认的观点认为内感知可从准确性、敏感性、意识三大维度进行测量;多个研究表明内感知同情绪体验强度高度相关,且在患有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的临床群体中,亦可观察到内感知的变化。借助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技术,研究者发现大脑岛叶可能为内感知过程的中枢,这同情绪体验的活动脑区有重叠,为情绪理论提供了神经解剖学证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内感知领域。国内已发表的相关综述大多侧重于心理学方面,尚缺乏内感知紧密联系临床的综述发表。该文就基于心跳知觉的内感知维度、测量方法、研究技术及其在临床上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内感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感知 心跳知觉 内感知准确性 内感知敏感性 岛叶 精神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干部“疲态”现象的表现与化解之策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帮成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60,共3页
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基石”,在面对基层治理任务繁多、人力有限、责任艰巨的困境时,推进基层减负关键在于破解基层干部“疲态”现象。为此,应优化体制机制激发干事创业动力、运用科学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干部队伍治理胜任力... 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基石”,在面对基层治理任务繁多、人力有限、责任艰巨的困境时,推进基层减负关键在于破解基层干部“疲态”现象。为此,应优化体制机制激发干事创业动力、运用科学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干部队伍治理胜任力,不断增加基层干部的幸福感、获得感,让他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基层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干部 “疲态”成因 新发展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改革行进中人力资源实践的检视与重构--以L县综合行政执法类机构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帮成 孙思睿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7-174,199,200,共20页
机构改革过程中,人力资源实践的根本任务是为改革顺利推进提供人才保障,为期待的改革效应释放创造所需人才环境。论文对L县综合行政执法类机构改革过程进行了系统考察,并重点检视改革中人力资源实践的运营状况。研究发现:面对机构改革... 机构改革过程中,人力资源实践的根本任务是为改革顺利推进提供人才保障,为期待的改革效应释放创造所需人才环境。论文对L县综合行政执法类机构改革过程进行了系统考察,并重点检视改革中人力资源实践的运营状况。研究发现:面对机构改革带来的组织人事管理新问题、新挑战和新要求,传统的人力资源实践以行政指令为主导,依靠上级计划与安排较为僵化地推进工作;现行人力资源实践未能积极应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对于环境变动和当事人需求缺乏敏捷回应;当前人力资源实践不利于营造安全友好的工作氛围,易引发当事人的消极态度和被动行为。总体而言,机构改革行进中的人力资源实践难以满足人才需要。为有助于机构改革期待的“化学反应”的发生,一种强调变革支持,更具敏捷性、灵活性、包容性和系统性的人力资源实践新模式(即机构改革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被提出。机构改革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旨在激发机构改革中个体的主动性,改善其态度和行为(即支持改革和善于担当),通过夯实人力资本基础,促进机构有效整合,加快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改革 机构改革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 组织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式理论的国家形象测量 被引量:6
10
作者 葛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40,共19页
围绕什么是形象、怎样用调查和数据挖掘方法测量国家形象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图式的形象理论,分析了形象的结构、功能和测量方法。依据该理论,形象图式内容的稳定性、内容间的结构联系和结构性激活的可能性,是形象测量的基本着眼点。在... 围绕什么是形象、怎样用调查和数据挖掘方法测量国家形象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图式的形象理论,分析了形象的结构、功能和测量方法。依据该理论,形象图式内容的稳定性、内容间的结构联系和结构性激活的可能性,是形象测量的基本着眼点。在该理论框架下,本文还通过样例分析了调查和数据挖掘方法在形象测量中的应用,讨论了二者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 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调查 形象挖掘 对外宣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样本熵对脑信号复杂度评估算法的修正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筱菁 刘云青 +2 位作者 丁颖 孙友然 周薇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117,共8页
多尺度样本熵(MSE)算法作为一种时间序列非线性复杂度测量方法,近年来在生物信号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针对MSE对不同粗粒化程度数据序列的匹配标准缺少区分度的问题,提出一种修正方法,将序列匹配标准与不同粗粒化程度的数据相对应,以提... 多尺度样本熵(MSE)算法作为一种时间序列非线性复杂度测量方法,近年来在生物信号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针对MSE对不同粗粒化程度数据序列的匹配标准缺少区分度的问题,提出一种修正方法,将序列匹配标准与不同粗粒化程度的数据相对应,以提高MSE对信号复杂度测量的准确度和可解释性。采用修正前、后的MSE分别对模拟噪声信号和人类脑电信号复杂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修正后的MSE所表征的复杂度更符合白噪声与1/f噪声的物理意义,且对脑电信号在高时间尺度闭眼与睁眼实验条件下的复杂度具有更好的区分效果,复杂度差异存在统计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样本熵 复杂度 脑信号 评估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控制中运动系统抑制效应的全局性:证据、机制和争论
12
作者 王立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65-1675,共11页
在反应控制的研究中,长期以来的理论观点认为只有干扰当前目标的效应器会出现抑制效应。总结近年研究发现,在反应控制过程中,不仅干扰效应器出现了抑制效应,与任务无关的效应器和任务要求效应器均出现了抑制效应;与反应控制相关的抑制... 在反应控制的研究中,长期以来的理论观点认为只有干扰当前目标的效应器会出现抑制效应。总结近年研究发现,在反应控制过程中,不仅干扰效应器出现了抑制效应,与任务无关的效应器和任务要求效应器均出现了抑制效应;与反应控制相关的抑制效应不仅仅局限于涉及反应冲突的任务,而是广泛存在于涉及反应执行的任务,即整个运动系统在多个情境下呈现抑制的全局性。双加工模型认为对不同效应器的抑制由不同脑区控制,聚光灯模型则认为不同效应器的抑制源于同一个系统,后者与计算神经科学领域的归一化模型一致。反应控制中抑制效应的全局性特征有助于从协同性和整体性的角度思考认知加工。同时,当前研究对抑制效应全局性出现的条件也存在一些争论。未来研究应区分不同效应器,结合计算模型阐明各效应器之间的协同作用机制、各效应器在运动皮层的计算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异常与心理精神疾病人群反应控制失调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控制 全局性抑制 运动系统 认知灵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