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机电系统加工技术的微小型矩形离子阱的研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婷 姚锦元 +4 位作者 蒋公羽 肖育 陈新 杨雨 郑恒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5-72,I0003,共9页
矩形离子阱(RIT)不仅具有线性离子阱(LIT)捕获效率高和存储容量大等特点,还兼具圆柱形离子阱(CIT)易加工和装配的优点,具有小型化的优势。为了使RIT进一步微小型化,本研究采用微机电系统(MEMS)和激光切割技术加工微小型RIT,并通过模拟... 矩形离子阱(RIT)不仅具有线性离子阱(LIT)捕获效率高和存储容量大等特点,还兼具圆柱形离子阱(CIT)易加工和装配的优点,具有小型化的优势。为了使RIT进一步微小型化,本研究采用微机电系统(MEMS)和激光切割技术加工微小型RIT,并通过模拟仿真分析RIT的各项参数与其内部电场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固定离子阱非出射方向的场半径为1.4 mm,拉伸离子出射方向的场半径为1.60 mm,在电极厚度为50μm时,分析m/z 119离子的质量分辨率可达到452。使用MEMS工艺可制备高精度、微米级的微小型RIT。质谱分析表明,制备的微小型RIT对m/z 391的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具有高于500的质量分辨能力,该结果验证了其结构设计的正确性以及MEMS工艺制备的可行性,为矩形离子阱的进一步微小型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离子阱 微机电系统(MEMS) 理论仿真 质谱 质量分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植入玻璃表面的碳纳米管电极及其场发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斌 陈冉 +1 位作者 王艳 丁桂甫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68-3071,共4页
实现了一种通过水玻璃粘结剂将碳纳米管植入玻璃基底表面并呈现均匀"植布"效果的场发射电极。通过低温工艺固化碳纳米管形态,并保证高选择比的湿法刻蚀工艺,实现碳纳米管端部刻蚀露出作为场发射源,而根部植入水玻璃粘结介质... 实现了一种通过水玻璃粘结剂将碳纳米管植入玻璃基底表面并呈现均匀"植布"效果的场发射电极。通过低温工艺固化碳纳米管形态,并保证高选择比的湿法刻蚀工艺,实现碳纳米管端部刻蚀露出作为场发射源,而根部植入水玻璃粘结介质中的分散植布效果。通过高温强化工艺,在碳纳米管与粘结剂结合界面形成1层稳定的-Si-O-薄膜,增加碳纳米管与阴极薄膜的结合力,提高其场发射性能。高温强化后电极开启电压由1.52V/μm降至0.74V/μm明显降低。同时,在外加场强2.3V/μm时,可以得到大于233μA的稳定场发射电流持续发射4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发射 复合薄膜 碳纳米管 水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极激励超声谐振谱压电材料定征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曾照丰 吴校生 +3 位作者 黄山 熊越夫 赵俊军 冯其云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1-425,共5页
超声谐振谱(RUS)是一种压电材料单样品定征技术,避免了多样品造成的结果不自洽问题。现有的谐振谱激励方法常使用超声换能器定点激励-拾取,需要有复杂的测试装置。该文提出了一种电极激励-拾取法来获取压电谐振器的超声谐振谱,该方法测... 超声谐振谱(RUS)是一种压电材料单样品定征技术,避免了多样品造成的结果不自洽问题。现有的谐振谱激励方法常使用超声换能器定点激励-拾取,需要有复杂的测试装置。该文提出了一种电极激励-拾取法来获取压电谐振器的超声谐振谱,该方法测试装置简单,同时还可获得模态振型的对称特性,避免了反演过程中峰丢失和错峰拟合。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技术搭建了压电谐振器分组扫频激励电路,通过电荷放大器拾取谐振峰。结果表明,通过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可完成测试频谱和计算频谱的匹配,成功获得了优化后压电材料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谐振谱(RUS) 压电材料 定征 电极激励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起爆序列设计及传爆与隔爆性能 被引量:10
4
作者 解瑞珍 褚恩义 +5 位作者 戴旭涵 苏谦 薛艳 任小明 刘兰 刘卫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78-1184,共7页
为满足引信微小型化发展的需求,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技术设计了由微起爆器、飞片、MEMS安全保险机构等构成的微起爆序列。依照国家军用标准GJB 5309.17—2004(K)火工品试验方法:轴向输出测定铝块凹痕法,对微起爆器装药、安全保险... 为满足引信微小型化发展的需求,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技术设计了由微起爆器、飞片、MEMS安全保险机构等构成的微起爆序列。依照国家军用标准GJB 5309.17—2004(K)火工品试验方法:轴向输出测定铝块凹痕法,对微起爆器装药、安全保险机构传爆空腔等参数不同时内置MEMS安全保险机构起爆序列的传爆性能进行测试,获得微起爆序列理想的设计参数,即微起爆器装药密度为1.67 g/cm3、装药直径为2.0 mm、装药高度为1.5 mm,安全保险机构传爆空腔直径为1.0~2.0 mm、高度为0.65~1.50 mm.在序列优化设计基础上对微起爆序列隔爆性能及解除保险功能进行测试,发现当滑块厚度≮0.3 mm时序列正常隔爆,发射过载21000 g、转速6000 r/min条件下序列正常解除保险。结果表明,利用安全保险机构传爆空腔作为加速膛,采用微起爆器驱动飞片冲击起爆下一级装药的爆轰能量放大方式,实现了序列传爆、隔爆、解除保险功能,有效减少了起爆序列初级装药量和轴向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工品 引信 微起爆序列 微起爆器 微机电系统 安全保险机构 飞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电系统惯性电学开关的设计与制作 被引量:7
5
作者 杨卓青 丁桂甫 +2 位作者 蔡豪刚 刘瑞 赵小林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33-1036,共4页
基于非硅表面微加工技术,给出了微机电系统惯性电学开关的一种新式设计,该设计采用两端悬空固定的多孔弹性梁作为固定电极,由连体蛇形弹簧连接悬空的质量块作为可动电极,可动电极位于支撑层和弹性梁之间,该结构在保证微开关具有足够灵... 基于非硅表面微加工技术,给出了微机电系统惯性电学开关的一种新式设计,该设计采用两端悬空固定的多孔弹性梁作为固定电极,由连体蛇形弹簧连接悬空的质量块作为可动电极,可动电极位于支撑层和弹性梁之间,该结构在保证微开关具有足够灵敏度的同时,可有效提高两电极间的接触效果和器件的抗冲击保护。使用成本较低的多次叠层电镀镍的方法制作了设计的微型惯性开关,并对其元器件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开关在100g加速度作用下的响应时间和接触时间分别约为0.40ms和12μs,与有限元动力学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接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硅表面微加工 微型惯性开关 设计与制作 微机电系统(M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昆扑翼微飞行器中高效传动铰链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邹才均 张卫平 +6 位作者 柯希俊 邵云立 张伟 柴双双 胡楠 叶以楠 陈文元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9-444,共6页
针对仿昆扑翼微飞行器对高效传动铰链的要求,从几何约束、应力条件、临界屈曲条件等方面,结合电磁驱动仿昆扑翼微飞行器对异质复合型柔性铰链进行了研究,给出了铰链的设计方法;研究了预应力对整个传动机构并联刚度以及铰链连接方式对整... 针对仿昆扑翼微飞行器对高效传动铰链的要求,从几何约束、应力条件、临界屈曲条件等方面,结合电磁驱动仿昆扑翼微飞行器对异质复合型柔性铰链进行了研究,给出了铰链的设计方法;研究了预应力对整个传动机构并联刚度以及铰链连接方式对整个传动机构串联刚度的影响;得到了传动机构中各铰链的宽度、厚度、长度、旋转刚度等设计参数.结果表明,整个传动机构的串联刚度是其并联刚度的135倍,满足了高效传递能量的要求;翅膀扑打角峰峰值达到了99.6°,较好符合了仿昆扑翼微飞行器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扑翼微飞行器 复合型柔性铰链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的设计和电磁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佩红 戴旭涵 +1 位作者 方东明 赵小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8-521,526,共5页
为了设计出结构合理、性能优良的微型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利用Ansoft Maxwell软件对模型的结构参数和输出电动势之间的关系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发现:随着圆形永磁体厚度、悬臂梁振幅的增加及悬臂梁和永磁体间距的减小,输出电动势逐渐... 为了设计出结构合理、性能优良的微型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利用Ansoft Maxwell软件对模型的结构参数和输出电动势之间的关系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发现:随着圆形永磁体厚度、悬臂梁振幅的增加及悬臂梁和永磁体间距的减小,输出电动势逐渐增加;在永磁体半径不断增加的过程中,输出电动势会出现一极大值。根据优化原则设计出结构参数如下的模型:圆形SmCo28永磁体厚度为1 mm,半径为2 mm,悬臂梁振幅为1 mm,永磁体和悬臂梁之间的距离为1.02 mm。该模型的最大输出电动势为26 mV,最大输出功率为5.633μ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技术 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 结构优化 计算机仿真 输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MS工艺的异性材料定向天线(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黄闯 陈迪 +6 位作者 陈翔 刘景全 靖向萌 朱军 魏文婕 魏泽勇 李宏强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33-535,共3页
制备了一种基于MEMS工艺的定向天线。以异性材料为基底的亚波长谐振腔结构有效降低了天线体积。这种天线可以用于要求高能量密度的微系统的能量传送。本文中的天线厚度为1.5mm,可工作于10GHz频段。这使得其易于与微系统集成。文中也给... 制备了一种基于MEMS工艺的定向天线。以异性材料为基底的亚波长谐振腔结构有效降低了天线体积。这种天线可以用于要求高能量密度的微系统的能量传送。本文中的天线厚度为1.5mm,可工作于10GHz频段。这使得其易于与微系统集成。文中也给出了仿真及实验的结果,并介绍了天线的加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 MEMS 谐振腔 异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激光诱导金属薄膜后向层裂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璇 周伟民 +1 位作者 赵丽杰 张亚非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908-1912,共5页
采用结合双温模型的分子动力学方法详尽描述了应力约束区域内部金属薄膜后向层裂的动力学过程。与辐照表面在激光加热作用下机械稳定性受到强烈影响而发生的前向喷射不同,后向层裂是冷材料的断裂。分析了层裂机制,得出靶材是在卸载波及... 采用结合双温模型的分子动力学方法详尽描述了应力约束区域内部金属薄膜后向层裂的动力学过程。与辐照表面在激光加热作用下机械稳定性受到强烈影响而发生的前向喷射不同,后向层裂是冷材料的断裂。分析了层裂机制,得出靶材是在卸载波及被反射的压力波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层裂;探讨了激光诱导压力波的传播规律,预测了不同靶厚下的层裂厚度及其对层裂开始时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向层裂 超短激光 分子动力学 金属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微机电系统的微型带阻滤波器(英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闯 陈迪 +5 位作者 陈翔 刘景全 朱军 魏雯婕 魏泽勇 李宏强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44-1250,共7页
为了实现微机电系统微波信号滤波,开发了适用于微机电系统的小尺寸左右手复合传输线微波带阻滤波器,对该滤波器的原理、结构特点、加工工艺等进行了研究。根据左手材料理论,介绍了具有蛇形槽单元的滤波器结构。以蛇形槽结构的一个单元为... 为了实现微机电系统微波信号滤波,开发了适用于微机电系统的小尺寸左右手复合传输线微波带阻滤波器,对该滤波器的原理、结构特点、加工工艺等进行了研究。根据左手材料理论,介绍了具有蛇形槽单元的滤波器结构。以蛇形槽结构的一个单元为例,对比传统插指电容左手单元结构,提取了蛇形槽的等效电路,并分析了蛇形槽结构单元的优点,即在相同的面积内,可以获得更大的等效电路参数。最后,结合溅射、光刻、电铸、刻蚀等MEMS技术,设计了器件的加工工艺。使用MEMS工艺,加工了主体尺寸5mm×7mm的器件。相移常数的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高频带部分(2.1~5.2GHz)的相移常数为负(左手区) ,相速度与群速度方向相反,左手区的相对带宽为82.7%。结果显示,与其他设计相比,本文设计的器件尺寸小,左手区的相对带宽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左右手复合传输线 带阻滤波器 左手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PDP显示单元的CNT辅助电极制备方法及其性能评价
11
作者 刘启发 王艳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6,共7页
建立了一种应用于等离子显示器(PDP)显示单元的碳纳米管(CNT)辅助电极制备工艺方法,创新性提出了场发射作为PDP平板显示的辅助性应用,并对制备的CNT辅助电极样片进行了性能评价。文章通过三维轮廓和SEM微观形貌测试手段,表征工艺过程中... 建立了一种应用于等离子显示器(PDP)显示单元的碳纳米管(CNT)辅助电极制备工艺方法,创新性提出了场发射作为PDP平板显示的辅助性应用,并对制备的CNT辅助电极样片进行了性能评价。文章通过三维轮廓和SEM微观形貌测试手段,表征工艺过程中CNT辅助电极的宏观尺度和微观形貌。通过拉曼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表征与其性能直接相关的体系分散性。通过对荷电盐浓度、电泳电压、电泳时间和阴阳极板间距的系统分析和优化,获得优化电泳参数。通过关键参数对比确定了前后处理工艺及其效果。对CNT辅助电极的场发射性能进行测试,初步评价其辅助性能并考察其与PDP单元制备流程的兼容性。优化工艺制备的CNT辅助电极场发射开启电压在10μA/cm2的电流密度时低至1.2 V/μm。虽然在MgO保护层制备后增大至1.6 V/μm,但仍可保证其作为PDP辅助电极的典型功能。所建立的CNT辅助电极制备方法具备与PDP显示单元制备工艺有良好兼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显示单元 碳纳米管 辅助电极 场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ITO薄膜应变计制备及压阻性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伸勇 张丛春 +5 位作者 杨卓青 李红芳 姚锦元 黄漫国 汪红 丁桂甫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5-150,共6页
高温薄膜应变计被广泛应用于极端条件热端构件的应变测量。ITO薄膜应变计通常能够应用于1000℃以上的应变测量,为了研究ITO薄膜的显微结构、XPS光谱、阻温特性及压阻响应,采用磁控溅射在陶瓷基底上制备了ITO薄膜应变计,并在高温纯N2中... 高温薄膜应变计被广泛应用于极端条件热端构件的应变测量。ITO薄膜应变计通常能够应用于1000℃以上的应变测量,为了研究ITO薄膜的显微结构、XPS光谱、阻温特性及压阻响应,采用磁控溅射在陶瓷基底上制备了ITO薄膜应变计,并在高温纯N2中热处理ITO薄膜。结果表明,其电阻温度系数稳定在-750×10-6℃-1,在1200℃下测试其应变特性,测得电阻漂移率为0.0018 h-1,应变因子为16。ITO薄膜在高温下具有稳定的电阻温度系数和低漂移率,为高温端部件应变的测量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薄膜应变计 热处理 高温应变测量 电阻温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群通信与无线局域网多天线共口径设计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业振 梁仙灵 +2 位作者 金荣洪 耿军平 郝强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1-218,共8页
针对地面集群无线电通信800 MHz频段和无线局域网5 GHz频段,融合共口径技术和多输入多输出技术设计了一种新颖四单元双模式天线,该无线局域网天线采用双层微带结构结合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实现高通信容量;集群通信天线采用单层空气微带结... 针对地面集群无线电通信800 MHz频段和无线局域网5 GHz频段,融合共口径技术和多输入多输出技术设计了一种新颖四单元双模式天线,该无线局域网天线采用双层微带结构结合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实现高通信容量;集群通信天线采用单层空气微带结构结合贴片耦合馈电技术,并与无线局域网天线共口径设计,实现多天线小型化.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集群通信天线(驻波比小于2)的阻抗带宽为806~866 MHz,天线增益大于6 dBi;无线局域网天线的阻抗带宽为4.9~6.1 GHz,天线增益大于8 dBi;各天线间的端口隔离度大于22 dB,无线局域网天线的包络相关系数远小于0.01,满足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的分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通信 无线局域网 共口径 多输入多输出 包络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射频标签的低功耗上电复位电路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旭琛 彭敏 +1 位作者 戴庆元 杜涛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48,共4页
介绍了一种用于射频标签芯片中数字逻辑部分的上电复位电路。该上电复位电路适应于低电源电压的芯片,改变MOS晶体管的参数以及延迟时间可以调节脉冲的宽度和数字门电路加宽脉冲的宽度,通过反馈管,电路能够抵抗比较大的电源电压噪声影响... 介绍了一种用于射频标签芯片中数字逻辑部分的上电复位电路。该上电复位电路适应于低电源电压的芯片,改变MOS晶体管的参数以及延迟时间可以调节脉冲的宽度和数字门电路加宽脉冲的宽度,通过反馈管,电路能够抵抗比较大的电源电压噪声影响。电路产生上电复位信号脉冲后,通过反馈控制使能端信号关断整个电路,实现低功耗。电路采用华虹NEC公司0.13μm标准CMOS工艺流片,测试结果表明,此电路能够输出有效的脉冲信号;脉冲过后的导通电流基本为0。FPGA平台的验证表明,芯片输出的POR信号能够正确启动标签中的数字基带芯片,输出信号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电复位 低功耗 射频识别 0.13μm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热电堆热流传感器频率响应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云东 王高 +1 位作者 张丛春 黄漫国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5-38,43,共5页
为了快速、准确地反映航空、航天部件瞬变热流的变化,需要热流传感器具有快速动态频率响应特性。传统测试方法的热流源频率调制方式粗略,热流上限低,无法满足未来高速热流传感器的测试要求。辐射热流测试系统以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作为... 为了快速、准确地反映航空、航天部件瞬变热流的变化,需要热流传感器具有快速动态频率响应特性。传统测试方法的热流源频率调制方式粗略,热流上限低,无法满足未来高速热流传感器的测试要求。辐射热流测试系统以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作为热流源,通过电压控制模块调制激光器输出频率,系统响应时间可达微秒(μs)级,可以产生50 MW/m^(2)的热流信号。通过Z-t变换求得传感器脉冲响应的时间常数τ,获得频率响应理论值723 Hz;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求得无量纲频率响应曲线,测得频率响应约为510 Hz,完成薄膜热电堆热流传感器动态频率响应测试,并分析传感器动态性能和综合评价测试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调制 辐射热流测试系统 薄膜热电堆热流传感器 频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性衬底的三维生物刺激微电极阵列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然 陈迪 +3 位作者 黄闯 陈翔 刘景全 朱军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4-136,共3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聚酰亚胺薄膜的三维生物刺激微电极阵列,用于植入式人造视网膜应用。采用非硅MEMS技术,在柔性衬底上制备出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化学稳定性,电极高度为80μm的生物刺激电极阵列,通过PDMS牺牲层实现器件从基底的完整释放。实... 设计了一种基于聚酰亚胺薄膜的三维生物刺激微电极阵列,用于植入式人造视网膜应用。采用非硅MEMS技术,在柔性衬底上制备出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化学稳定性,电极高度为80μm的生物刺激电极阵列,通过PDMS牺牲层实现器件从基底的完整释放。实验中器件以聚酰亚胺和PDMS封装,电极柱和焊盘均镀金,从而提高电极的生物相容性。采用三电极法对微电极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在10-1~105Hz频率范围内,其阻抗为1.5~0.3 kΩ。制造出的器件尺寸小,质量轻,可靠性高,机械柔性好,符合生物电刺激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极 视觉假体 MEM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PtRh薄膜热电偶的动态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刚 姚锦元 +2 位作者 王博 程萍 丁桂甫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7-39,共3页
鉴于航空发动机部件温度高、温度变化快的特性,本文采用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制备高温Pt-PtRh薄膜热电偶,分别搭建薄膜热电偶的静态标定和动态响应测试平台,对薄膜热电偶的热电输出特性进行了标定,结果表明:Pt-PtRh薄膜热电偶与标准丝... 鉴于航空发动机部件温度高、温度变化快的特性,本文采用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制备高温Pt-PtRh薄膜热电偶,分别搭建薄膜热电偶的静态标定和动态响应测试平台,对薄膜热电偶的热电输出特性进行了标定,结果表明:Pt-PtRh薄膜热电偶与标准丝状同材质热电偶的输出特性基本一致,平均塞贝克系数为13.8μV/K,动态测试的整体响应时间在25~40μs范围内,具有很快的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PtRh 薄膜热电偶 静态标定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和预处理机制的球磨机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宋旭彤 刘卓元 +2 位作者 金毅 孙云娜 丁桂甫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4-137,142,共5页
球磨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健康情况与生产效率、能耗等多项技术指标直接相关。而诊断球磨机故障的传统机器学习方法过度依赖人工特征提取,且缺乏自适应性。为此,针对球磨机工作状态下的分段多项式声信号,提出... 球磨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健康情况与生产效率、能耗等多项技术指标直接相关。而诊断球磨机故障的传统机器学习方法过度依赖人工特征提取,且缺乏自适应性。为此,针对球磨机工作状态下的分段多项式声信号,提出了一种小波去噪与自回归(AR)模型功率谱相结合的预处理方法来构建本征模态函数(IMF)特征向量,剔除噪声干扰信号。基于此构建卷积神经网络(CNN),以遴选的特征向量为输入,处理后变换为抽象的深层特征,以准确诊断球磨机的健康状态。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传统机器学习算法,该方法在诊断准确性与诊断效率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预处理 球磨机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折叠探测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紫阳 张卫平 +1 位作者 葛伟 牟家旺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1-335,共5页
为了探测月面静海熔岩管道区域,该文设计了一套微型折叠探测机器人控制系统。采用MPU6050姿态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构建机器人感知系统,使用NRF24L01远距离通信电路和图像传输接收机构建机器人数据通信链路,使用基于Qt的C+... 为了探测月面静海熔岩管道区域,该文设计了一套微型折叠探测机器人控制系统。采用MPU6050姿态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构建机器人感知系统,使用NRF24L01远距离通信电路和图像传输接收机构建机器人数据通信链路,使用基于Qt的C++编程设计微型探测机器人控制系统上位机实现微型折叠探测机器人的运行。测试结果表明,微型折叠探测机器人运行速度可达0.5 m/s,爬坡角度为20.0°,折叠角度为47.3°,通信距离为200.0 m,质量仅204.1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机器人 NRF24L01 STM32 上位机 比例、积分、微分(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tman透镜天线的MAC协议设计
20
作者 贡佩君 耿军平 +2 位作者 梁仙灵 朱卫仁 金荣洪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6,共6页
针对Ad hoc网络中基于定向天线的MAC协议控制算法复杂、难以处理冲突和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otman透镜天线的TDMA MAC协议,简称RMAC协议。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Rotman透镜天线的特点,简化邻节点发现的过程,给出资源状态... 针对Ad hoc网络中基于定向天线的MAC协议控制算法复杂、难以处理冲突和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otman透镜天线的TDMA MAC协议,简称RMAC协议。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Rotman透镜天线的特点,简化邻节点发现的过程,给出资源状态表机制,实现高效无冲突的时隙预约,根据业务优先级提供预约时隙。仿真结果表明,RMAC协议能够充分发挥Rotman透镜天线空间复用的性能优势,能避免冲突并有效支持优先级机制,相比现有的定向TDMA MAC协议,提高了网络吞吐量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tman透镜天线 邻居节点发现 时隙预约 优先级 网络呑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