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传播:健康、气候变化与绿色商业实践”高端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1
作者 王积龙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7-97,共1页
"环境传播:健康、气候变化与绿色商业实践"高端研讨会于2011年3月26—27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术中心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国良教授、国际传播促进中心马云华先生先后致辞。来自国家环保部学术机构、北京大学、厦门... "环境传播:健康、气候变化与绿色商业实践"高端研讨会于2011年3月26—27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术中心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国良教授、国际传播促进中心马云华先生先后致辞。来自国家环保部学术机构、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与江南大学的学界精英,来自香港文汇报、CHINA Maga-zine、新世纪周刊、解放日报、东方早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交通大学 国际传播 商业实践 气候变化 健康 环境 中国地质大学 学术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健康:科学、社会和媒体”2010年高端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
2
作者 王积龙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7-87,共1页
2010年12月18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媒体设计学院与国际传播发展中心(ICCD)联合举办的"环境健康:科学、社会和媒体"高端研讨会在闵行校区学术活动中心隆重开幕。此次会议我院共邀请了地质学家、疾病防治专家、法学家、美国的传播学者... 2010年12月18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媒体设计学院与国际传播发展中心(ICCD)联合举办的"环境健康:科学、社会和媒体"高端研讨会在闵行校区学术活动中心隆重开幕。此次会议我院共邀请了地质学家、疾病防治专家、法学家、美国的传播学者等十多名环境领域的专家。此次的参会的环境新闻从业人员主要来自北京和广州我国南北两地的一线人员,共20多名。会议已于12月19日中午圆满落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交通大学 2010年 环境健康 媒体 科学 社会 学术活动中心 新闻从业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科学理论建构与中国都市化进程——上海交通大学2012城市科学秋季论坛会议综述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士林 耿波 +12 位作者 唐亚林 张立群 刘新静 高小康 周武忠 陆邵明 王郁 严明 姜晓云 周捷 聂翔宇 王真 周继洋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18-27,共10页
城市科学是关于城市化或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深层本质、整体特征及当代形态的理论体系。城市科学理论体系的合理建构对解决当代中国都市化进程的"中国问题"意义重大,如大都市治理能力建设、城市层面的空间公平问题、城市设... 城市科学是关于城市化或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深层本质、整体特征及当代形态的理论体系。城市科学理论体系的合理建构对解决当代中国都市化进程的"中国问题"意义重大,如大都市治理能力建设、城市层面的空间公平问题、城市设计能力、新城新区建设、后都市空间的文化生态、城市品质提升及代表城市文化根基的记忆场所的拯救等问题,都将通过对城市科学的系统研究得以解决,另外,传统农耕文化与江南娱乐精神对当代城市精神与城市文化的影响力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科学 中国问题 城市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交通大学120周年纪念徽标相关应用设计
4
作者 席涛 郑贤强 +1 位作者 戴芳芳 吉涵宇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05-205,共1页
关键词 周年纪念 上海交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交通大学120周年纪念徽标设计
5
作者 席涛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04-204,共1页
设计说明:上海交通大学120周年纪念徽标正稿-1、2,图形设计以篆体“交”字和1896、2016两组数字一同构成交通大学最早的校门,取意为“思源致远、天地交通”,象征上海交通大学跨越3个世纪,开启新甲子的征程。红色彰显出交通大学的广博... 设计说明:上海交通大学120周年纪念徽标正稿-1、2,图形设计以篆体“交”字和1896、2016两组数字一同构成交通大学最早的校门,取意为“思源致远、天地交通”,象征上海交通大学跨越3个世纪,开启新甲子的征程。红色彰显出交通大学的广博、宏伟及辉煌。图案顶部为“人”字,体现学校以人才培养为重的办学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年纪念 上海交通大学 设计说明 正稿 思源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的中医传播交互效应之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梦 刘可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4-151,共8页
中医文化的传播推广,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至关重要。在新媒体环境下,中医推广的信息内容、信息来源以及媒介情境对于个体对中医文化采纳意向和新媒体参与具备影响。双面呈现策略、好友推荐以及获得高赞评... 中医文化的传播推广,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至关重要。在新媒体环境下,中医推广的信息内容、信息来源以及媒介情境对于个体对中医文化采纳意向和新媒体参与具备影响。双面呈现策略、好友推荐以及获得高赞评论的中医推广微博显著提高受众的可信度感知,而来自算法的推荐可有效提高受众的中医采纳意愿。信息的呈现策略、推送主体及花车线索均对从众感知有交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推广 说服效果 信息呈现策略 交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全球南方”:文化出海与国际传播效能提升 被引量:3
7
作者 徐剑 李晨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8,共11页
文化出海已成为提升一国国际传播效能的重要渠道。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国际传播秩序在传播区域、信源、渠道、内容和受众五大层面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转向“全球南方”已成为应对当下国际传播秩序变革的重要趋势,并... 文化出海已成为提升一国国际传播效能的重要渠道。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国际传播秩序在传播区域、信源、渠道、内容和受众五大层面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转向“全球南方”已成为应对当下国际传播秩序变革的重要趋势,并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创造了新的空间。当前,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在受众、载体和区域等层面呈现积极的发展态势,三者加速整合并转化为文化出海“南方转向”的增量资源。同时,中国文化在实际出海过程中面临文化折扣困境、营商环境困境、政策支持结构资源失衡等引发的传播效果偏差现实问题。基于此,需关注“全球南方”文化特点和区域需求,在实践中凸显市场力量,结合目标地受众精准构筑数字产业识别,加速推进中国数字文化扬帆出海,进而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和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文化出海 全球南方 数字文化产业 传播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归根:银发浪潮下农民终老观之传播学要素的实证研究
8
作者 牟怡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105,共13页
我国乡村振兴中面临着挡不住的银发浪潮,而老人的终老观从部分区域来看与诸多传播要素相连:作为代际传播重要形式之一的数字反哺频率与农村女性老人的传统终老观呈正相关,在理论上证实了符号互动理论在数字反哺方面适用于我国农村女性... 我国乡村振兴中面临着挡不住的银发浪潮,而老人的终老观从部分区域来看与诸多传播要素相连:作为代际传播重要形式之一的数字反哺频率与农村女性老人的传统终老观呈正相关,在理论上证实了符号互动理论在数字反哺方面适用于我国农村女性的老人传播;而老人的生存环境风险感知对传统媒体使用频率与传统终老观、数字反哺与传统终老观之间关系起着负向调节作用,这验证了生态系统理论微观系统适用于我国部分农村的老人传播。这一发现基于调查样本的某一区域,属于我国老人终老观传播亚文化群体理论主张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人传播 农村老人 数字反哺 传统终老观 媒体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岛语族环太平洋文化传播研究的中国参与
9
作者 童清艳 夏文锴 卢思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48,共18页
南岛语族因其是现存唯一的大语系族群,囊括1000—1200种语言,其环太平洋岛屿的文化跨越万年延续,引发多学科关注,成为探究人类文明起源与发展的重大议题,也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贡献的见证。本研究选择涉及南岛语族类选题的SSCI和A&... 南岛语族因其是现存唯一的大语系族群,囊括1000—1200种语言,其环太平洋岛屿的文化跨越万年延续,引发多学科关注,成为探究人类文明起源与发展的重大议题,也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贡献的见证。本研究选择涉及南岛语族类选题的SSCI和A&HCI期刊论文,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1322篇文献进行分析,对其涉及计算相关语料库中每个项TF-IDF值进行数据主题挖掘和主题聚类划分,识别文本中关键术语并探索其关联,结合CSSCI中文文献发现,目前国际学界对于南岛语族民俗仪式等文化传播方面的研究尚需拓展,其民族文化传承与文明扩散路径的溯源涉及环太平洋文化传播维度的建构。为此,本文将人文社科“四重证据法”应用到南岛语族环太平洋文化传播研究中,从南岛语族的地理起源、语言体系的流动扩散、民俗变迁以及文明扩散的四重维度,对其相关文化传播进行全面梳理与分析,构建“环太平洋南岛语族共同体”文化传播研究维度,以期发现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中华文化在两岸的渊源。南岛语族通过文化传承与传播凝聚共识、共享信仰,亦是共建“一带一路”环太平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岛语族 传播 文明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何以共通? 数字时代国际传播的“复调”路径
10
作者 邵鹏 潘仲菁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2,共8页
数字时代的国际传播呈现出多元主体并存的“复调”格局,民间主体作为崛起的新生力量,也成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关键变量。“Z世代”、华侨华人、国际友人和企业等不同类型的传播主体分别归属“复调”的不同声部,以个体力量积极搭建民间... 数字时代的国际传播呈现出多元主体并存的“复调”格局,民间主体作为崛起的新生力量,也成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关键变量。“Z世代”、华侨华人、国际友人和企业等不同类型的传播主体分别归属“复调”的不同声部,以个体力量积极搭建民间共通的桥梁。充分驱动民间主体需要立足数字时代背景,在民间主体、平台媒体和政府主体的互动体系中,搭建国际传播价值链,完善基于平台媒体的国际传播基础设施,探寻国际传播“复调”协同机制的建设路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共识、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和共同发展开辟更多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民间主体 复调传播 民间共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娱乐化:媒介化社会背景下大学课程教学的新范式——基于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的扎根理论研究
11
作者 戴辛夷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114,共8页
文章基于扎根理论深入考察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的教学视频、学生评价及相关访谈等资料,探讨媒介化社会背景下大学课程教学的轻娱乐范式。研究认为,适度的轻娱乐可以提升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目标实现。轻娱乐的路径和方式包括选择正能... 文章基于扎根理论深入考察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的教学视频、学生评价及相关访谈等资料,探讨媒介化社会背景下大学课程教学的轻娱乐范式。研究认为,适度的轻娱乐可以提升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目标实现。轻娱乐的路径和方式包括选择正能量的娱乐内容并将其与课程专业内容和思政内容有机整合,同时通过教师语言表达技巧营造娱乐氛围,吸引学生专注课堂,兼用节奏控制和媒介主从关系控制的方法控制娱乐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化 大学课程教学 轻娱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学视域下信息化、共享化、智慧化的教育发展启示——基于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实践研究
12
作者 程远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I0005-I0005,共1页
传播学视域下,传播渠道与媒介技术的发展赋予了基础教育丰富的载体与更多的可能性,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共享化和智慧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路径,也是时代赋予教育领域的重要历史使命。过去数十年的教学经验警示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严重滞... 传播学视域下,传播渠道与媒介技术的发展赋予了基础教育丰富的载体与更多的可能性,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共享化和智慧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路径,也是时代赋予教育领域的重要历史使命。过去数十年的教学经验警示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严重滞后于传播学的飞速发展,也与飞速发展的多媒体时代脱节。纵观我国现行基础教育,信息化、共享化、智慧化程度较低,亟待通过紧锣密鼓的信息化、共享化和智慧化建设强力促进基础教育的飞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时代 基础教育 共享化 智慧化 发展启示 信息化 传播渠道 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接触与社会公正认知、态度及行为——以上海在校大学生为对象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姚君喜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18,共7页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也是人类追求的终极价值。如何保障社会公正的实现,是目前中国社会发展极为迫切的问题。本研究立足于大众传播理论和社会公正的理论内涵及现实形态,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以上海在校大学生为研...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也是人类追求的终极价值。如何保障社会公正的实现,是目前中国社会发展极为迫切的问题。本研究立足于大众传播理论和社会公正的理论内涵及现实形态,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以上海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与社会公正认知、态度及社会权利表达行为之间的内在关系。本研究发现:目前大学生群体的媒介接触行为呈现出以新兴媒体、社会化媒体的使用为主的显著特征。大学生群体认为,目前中国社会表现最为不公正的领域依次是"言论表达"、"民主选举"、"财富分配"和"职业选择",而法律和社会体制的不完善则是导致社会不公正的主要原因;相较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网络、手机)和社会化媒体(微博)对大学生的社会公正认知程度、态度偏向和社会权利表达行为的影响更加直接;大学生的社会公正情感态度偏向对社会权利表达行为有显著影响,社会公正态度对社会未来发展信心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接触 社会公正认知和态度 社会权利表达行为 在校大学生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播学研究近况实证分析——以专业期刊论文为研究视角(2008—2013)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国良 张巧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7-33,共7页
1978年与改革开放同步兴起的传播学,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有实证研究发现,前30年间,中国传播学科存在"生长过快、发育不良"的问题,专业期刊论文数量太多,质量偏低。近6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中国的政治... 1978年与改革开放同步兴起的传播学,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有实证研究发现,前30年间,中国传播学科存在"生长过快、发育不良"的问题,专业期刊论文数量太多,质量偏低。近6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实践呼唤理论,包括传播学在内的各个学科的相关研究也掀起热潮。为此,本文承接前30年的观察,开展近6年的探究,以呈现中国传播学研究在这段时间里的总貌、特征和趋势。本文发现,与前30年相比,近6年来的中国传播学研究呈现出数量转向稳定、质量明显提升的状态;无论是作者队伍,还是论文内容,均发生了重要变化;尤其是被引论文、创新性成果的显著增加,预示了中国传播学科的良好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专业期刊论文 传播学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再考——基于QS“传播与媒介研究”领域排名的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国良 龚晓颖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7-141,共5页
通过分析世界大学和学科排名主要机构之一的QS发布的近三年(2015-2017年)"传播与媒介研究"领域排名数据,结合之前三年(2012-2014年)数据发现:该学科领域的世界排名结果显示,"西强东弱"的总体态势依旧;中国尚未获得... 通过分析世界大学和学科排名主要机构之一的QS发布的近三年(2015-2017年)"传播与媒介研究"领域排名数据,结合之前三年(2012-2014年)数据发现:该学科领域的世界排名结果显示,"西强东弱"的总体态势依旧;中国尚未获得与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应有地位,但两岸三地(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合计,已居世界第四位,香港表现最佳,大陆发展潜力最大;"马太效应""黑马效应""光环效应"在全球的该领域学科发展中显性显现;无论是中国香港地区院校,还是世界顶尖院校,都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认真学习等等。这些发现,有益于推动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健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S排名 世界大学排名 学科排名 新闻传播学科 国际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克卢汉:从世界之村走到世界中心——纪念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诞辰100周年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金文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9-131,共3页
一、大师土壤 我曾经很有些纳闷:为什么“地球村”概念的诞生地是加拿大,而不是美国?据说“地球村”一词最早出现于某篇小说,但现今概念上的“地球村”,即主要由电子媒介实现的“天涯若比邻”,则是加拿大的麦克卢汉于20世纪60年... 一、大师土壤 我曾经很有些纳闷:为什么“地球村”概念的诞生地是加拿大,而不是美国?据说“地球村”一词最早出现于某篇小说,但现今概念上的“地球村”,即主要由电子媒介实现的“天涯若比邻”,则是加拿大的麦克卢汉于20世纪60年代洞察预见的,而那时电子媒介最发达的地方无疑是美国,世界上第一颗通信卫星、并进行了越洋电视传播的“电星一号”,也是美国于1962年7月发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卢汉 诞辰100周年 世界 大师 传播学 纪念 电子媒介 地球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购书行为特征的调查与分析——以上海三所高校为例所
17
作者 李武 谢蓉 于文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22,共6页
研究调查显示,网络书店已经日益成为大学生购买图书的主要渠道,有理由认为网络书店将是今后图书发行销售的主要渠道,相比之下,实体书店的发展前景令人堪忧。但同时,调查和数据分析也显示,网络书店在今后的发展中至少要注意正确处理图书... 研究调查显示,网络书店已经日益成为大学生购买图书的主要渠道,有理由认为网络书店将是今后图书发行销售的主要渠道,相比之下,实体书店的发展前景令人堪忧。但同时,调查和数据分析也显示,网络书店在今后的发展中至少要注意正确处理图书定价、改善网购图书的物流服务质量、提供差异化的定制服务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购书 网络书店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媒时代新闻传播学硕士培养:业界的视角 被引量:25
18
作者 李晓静 朱清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0-165,共6页
基于从一线从业者视角考察智媒时代亟需怎样的新闻传播硕士人才,据此分析高校应如何应对。通过对24位传媒从业者(M年龄=31.96岁,M从业时间=7.83年)的深度访谈,研究发现:从业者认为智能交互化、内容个性化、渠道形态多元化等智媒特性将... 基于从一线从业者视角考察智媒时代亟需怎样的新闻传播硕士人才,据此分析高校应如何应对。通过对24位传媒从业者(M年龄=31.96岁,M从业时间=7.83年)的深度访谈,研究发现:从业者认为智能交互化、内容个性化、渠道形态多元化等智媒特性将对传媒业的内容生产、传播方式、产业格局等方面带来深远影响;在高校育人目标上,适应智媒时代的业务实践能力和理论及方法素养被认为最重要;洞察与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新媒体业务动手能力及数据方法技能是新闻传播学硕士亟需培育的核心专业技能;教学内容上,业务实践模块、交叉前沿理论模块和方法数据等模块最被看重;教学方式上,校企师资共建、智媒平台化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新模式被认为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媒体 硕士培养 专业技能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R媒体对情绪、认知与行为意愿的传播效果考察 被引量:21
19
作者 李晓静 张奕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5-128,共14页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创新,VR媒体日益成为新闻传播学界及业界的关注重心。本文立足于我国的VR新闻实践现况,探究相对于传统的图文、视频媒体,VR沉浸式媒体的传播效果如何,它怎样影响受众的情绪、认知及传播行为意愿,包括VR媒体对受众...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创新,VR媒体日益成为新闻传播学界及业界的关注重心。本文立足于我国的VR新闻实践现况,探究相对于传统的图文、视频媒体,VR沉浸式媒体的传播效果如何,它怎样影响受众的情绪、认知及传播行为意愿,包括VR媒体对受众的移情效应,以及对感知可信度、喜爱度、记忆程度和传播意愿等方面的影响。基于图文、视频、VR媒体的组间实验研究(N=180),本文发现:相较于传统媒体,VR媒体对受众的情绪、认知与传播行为意愿都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移情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受众的感知可信度与喜爱度对传播意愿发挥了积极作用,记忆程度则与传播意愿无显著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 沉浸式媒体 移情 认知 可信度 传播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社交媒体涉华内容传播机制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枭枭 李本乾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2-167,共6页
当前,国际传播进入了以情感驱动舆论走向、社交媒体成为新主流媒体的后真相时代,国际社交媒体已成为涉华内容传播的重要平台。国际社交媒体涉华内容的传播机制出现新的特征,如国际社交媒体对涉华内容关注度高、议题范围广、积极评价与... 当前,国际传播进入了以情感驱动舆论走向、社交媒体成为新主流媒体的后真相时代,国际社交媒体已成为涉华内容传播的重要平台。国际社交媒体涉华内容的传播机制出现新的特征,如国际社交媒体对涉华内容关注度高、议题范围广、积极评价与负面认知并存,意见领袖和热门视频在涉华内容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意见领袖和热门视频的传播影响力是多因素加权作用的结果。优化后真相时代的国际社交媒体涉华内容传播,应从传播环境营造、传播矩阵构建、意见领袖队伍建设、热门视频打造等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社交媒体 传播机制 意见领袖 热门视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