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矩阵化、虚拟化和联盟式:信息时代研究型大学的学术组织创新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凯泉 张士洋 +1 位作者 张凯 刘鹏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2-28,共7页
研究型大学作为承担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实体,其功能的高效实现有赖于其组织架构的合理设计。研究型大学的组织架构是以学术性为其基本内涵,科层制是我国当前大学学术组织的主要组织结构形态,但伴随科研与教学关系的日益减弱、... 研究型大学作为承担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实体,其功能的高效实现有赖于其组织架构的合理设计。研究型大学的组织架构是以学术性为其基本内涵,科层制是我国当前大学学术组织的主要组织结构形态,但伴随科研与教学关系的日益减弱、新兴综合学科和边缘学科的诞生、研究范围的不断拓展,科层制已经引发大学学术组织缺乏活力、刻板呆滞、资源配置不当等问题。研究型大学应理性对待既有的科层制学术组织架构,顺应学科分化与综合化的趋势,充分吸纳组织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以信息技术为强大支撑,创建结构灵活、资源合理分配、跨学科的大学学术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学术组织 跨学科 信息技术 组织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11后美国高等教育中外语教育政策的改变 被引量:11
2
作者 宋娜娜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4-82,共9页
美国的外语教育政策一直受到国家意志的左右,与特定历史阶段的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2001年9/11事件使美国政府重新认识到国家安全与外语教育的密切关系,从战略高度规划和出台一系列外语教育改革的法规和政策,采用各种资助计划确保... 美国的外语教育政策一直受到国家意志的左右,与特定历史阶段的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2001年9/11事件使美国政府重新认识到国家安全与外语教育的密切关系,从战略高度规划和出台一系列外语教育改革的法规和政策,采用各种资助计划确保外语教育多元化,积极发展跨学科外语教学,大力加强国际双向交流,为推动美国全球性教育政策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奠定坚实基础。美国高校外语教育的发展战略对我国外语教育和整个高等教育都有所启示。外语教育政策的改革不仅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外交和国防的安全,也是高等教育走向全球化的基本条件和战略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高等教育 外语教育政策 国家安全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薛梅 《山东外语教学》 2000年第2期75-77,共3页
在精读教学中用信息结构表示出文章的组织结构和逻辑关系,可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所学内容。语篇分析强调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中心,保证阅读的连续性和阅读速度。写作教学中强调衔接与连贯的运用有助于学生从语言结构上区分汉英差异... 在精读教学中用信息结构表示出文章的组织结构和逻辑关系,可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所学内容。语篇分析强调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中心,保证阅读的连续性和阅读速度。写作教学中强调衔接与连贯的运用有助于学生从语言结构上区分汉英差异,逐步形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写出地道的英文。而语境和上下文的把握可以帮助学生在听音中排除歧义。获得对信息的正确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读教学 信息结构 大学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异化”到“融合”——中国外语界面研究之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彭青龙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7,共1页
“异化”是后现代社会的一个显性现象,一种易患易得的通病,其突出表现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渐少,情感疏远.“异化”在学术界是一种“集体行为”,即一个研究会与另一个研究会以隔行如隔山为托辞,几乎老死不相往来.研究领域相同或相近的“圈... “异化”是后现代社会的一个显性现象,一种易患易得的通病,其突出表现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渐少,情感疏远.“异化”在学术界是一种“集体行为”,即一个研究会与另一个研究会以隔行如隔山为托辞,几乎老死不相往来.研究领域相同或相近的“圈内人”经常在学术会议上碰面,交流似乎不少,但研究志趣不同或相远的人要进入该领域,就如同卡夫卡的《城堡》一样难以逾越.“异化”现象的产生有诸多原因,最根本的可能是物欲横流的大环境.虽然现在交通便利,沟通的方式也比以前更加便捷,但人们似乎都被“物化”了,精神和心灵层面的交流成了后工业社会的奢侈品.“异化”对于学术研究百害而无一利,它阻碍了学术创新,不利于新知识、新观点、新方法的探索.学界同仁也许都有同感,没有跨界交融和交叉研究的思想碰撞,不可能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抑制 锁相 电力电子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语教学风格的成因分析
5
作者 严明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7年第5期18-21,共4页
尽管不少语言教师以其自身的方式诠释着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但是我国外语教育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外在的行为方面,而非教师的内在特征及个人风格。本文在相关概念鉴别和区域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师概念与行为差异的系统反思,分析了教... 尽管不少语言教师以其自身的方式诠释着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但是我国外语教育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外在的行为方面,而非教师的内在特征及个人风格。本文在相关概念鉴别和区域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师概念与行为差异的系统反思,分析了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内在因素。作者认为,在重视教师教学风格的同时,必须更加关注教师自身的能力及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风格 外语教育 语言教师 成因 行为差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个人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因是怎样影响假设思维的?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结海 朱正才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7-245,共9页
考察了归因这一外力对假设思维的影响。研究发现归因对假设思维的影响力与选择原因大小成正比与事件后果严重程度成反比。当选择原因相对后果而言足够大时,假设思维将不服从“特例-常规”规律。在此基础上,根据是否存在外力将事件分为... 考察了归因这一外力对假设思维的影响。研究发现归因对假设思维的影响力与选择原因大小成正比与事件后果严重程度成反比。当选择原因相对后果而言足够大时,假设思维将不服从“特例-常规”规律。在此基础上,根据是否存在外力将事件分为被迫事件和自由事件,并提出“特例-常规”规律(或是“做-不做”规律)只适合自由事件而不是所有事件。这一结果部分地解释了长期存在于实验研究与现场研究中的假设思维所表现出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设思维 归因 自由事件 被迫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校双语教学与加拿大双语教育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75
7
作者 袁平华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43,共5页
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在21世纪初得到迅速发展,受人瞩目。我国双语教学与加拿大双语教育相比较,都属于添加型的强式双语教育,其目的在于提高语言水平和创立双语文化,这是它们之间的共性。而由于两国国情的差异,中国双语教学与加拿大双语... 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在21世纪初得到迅速发展,受人瞩目。我国双语教学与加拿大双语教育相比较,都属于添加型的强式双语教育,其目的在于提高语言水平和创立双语文化,这是它们之间的共性。而由于两国国情的差异,中国双语教学与加拿大双语教育在国家政策以及具体的双语教学的实施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学 相似性 差异性 比较研究 加拿大 中国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游戏、叙事零散、拼贴——论《大大方方的输家》的后现代创作技巧 被引量:9
8
作者 尚必武 胡全生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19,共6页
后现代主义作家高呼"篇篇怪"的口号,以"一切都行"为创作主旨,一反传统的文学创作范式,醉心于写作技巧的实验创新。在小说《大大方方的输家》中,伦纳德.柯恩通过运用语言游戏、叙事零散、拼贴等后现代创作技法,希望... 后现代主义作家高呼"篇篇怪"的口号,以"一切都行"为创作主旨,一反传统的文学创作范式,醉心于写作技巧的实验创新。在小说《大大方方的输家》中,伦纳德.柯恩通过运用语言游戏、叙事零散、拼贴等后现代创作技法,希望由此戏仿一个碎片化、无中心、不确定的荒诞世界,使真实与虚构并置、历史与现实重合,并进一步削平传统小说的深度叙述模式,在彻底解构小说情节的同时,也颠覆了传统论者的人物观、语言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纳德·柯恩 《大大方方的输家》 语言游戏 叙事零散 拼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建设与管理 被引量:3
9
作者 何仁华 黄德宏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5年第9期117-119,共3页
本文简要论述了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多媒体网络教室建设的要求和管理的重点,并提出了今后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关键词 多媒体 网络教室 自主学习 流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语境中的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基于CSSCI(1998-2010年)论文引用的解读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宋娜娜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27,共9页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自1987年译介到中国以来,诠释、研究和争论一直非常盛行,对中国高等教育有重大影响;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只要涉及教育哲学,就会引用它,或以其中观点为支持,或从其观点出发进行深入的哲学思考。1998年至2010年...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自1987年译介到中国以来,诠释、研究和争论一直非常盛行,对中国高等教育有重大影响;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只要涉及教育哲学,就会引用它,或以其中观点为支持,或从其观点出发进行深入的哲学思考。1998年至2010年,仅CSSCI期刊论文,就有778篇引用《高等教育哲学》;布氏高等教育哲学思想围绕高深学问、学术自治、学术自由、教育职能、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学、治学道德、教会大学等8个主题展开,而引用最多的是布氏就高深学问、学术自治和学术自由等3个主题表达的观点,主要是认识论哲学与政治论哲学等10个观点。由于文化语境差异,《高等教育哲学》译介到中国之后,发生一定程度的误读和变异,其中,认识论、政治论和学术自治论的误读与变异最大。经典传播中正常的跨文化变异或许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无意或有意的误读,必然会误导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思维走向;而缺乏对经典著作的科学诠释和理性批判,就难以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高等教育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哲学 汉语 语境 误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语言的冗余现象及功能 被引量:10
11
作者 蔡艳玲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2-134,共3页
语言的冗余非常普遍,它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上,语音、句法、语义层面都存在冗余现象。冗余信息是语言本身所固有的。冗余在语言交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理解上,冗余具有信息修复功能,从表达方面看,尤其在语用层面上,冗余有助于语言表... 语言的冗余非常普遍,它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上,语音、句法、语义层面都存在冗余现象。冗余信息是语言本身所固有的。冗余在语言交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理解上,冗余具有信息修复功能,从表达方面看,尤其在语用层面上,冗余有助于语言表达的得体性,以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冗余 表现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非宾格动词被动泛化现象的理论解释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素枝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54-256,共3页
自非宾格假说理论提出以后,对非宾格动词的研究成为语言学界二语习得领域的热点。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二语习得过程中英语非宾格动词被动泛化现象提出多种理论解释,主要包括母语时体系统迁移假说、及物化假说、名词短语移位标记假说、... 自非宾格假说理论提出以后,对非宾格动词的研究成为语言学界二语习得领域的热点。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二语习得过程中英语非宾格动词被动泛化现象提出多种理论解释,主要包括母语时体系统迁移假说、及物化假说、名词短语移位标记假说、非宾格陷阱假说以及施事概念化假说等。每种假说都有其合理的地方,能解释一部分现象,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迄今为止,二语研究者对被动泛化错误所作出的任何一种理论解释尚不成熟,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宾格动词 被动泛化 理论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信念体系--从概念建构到情境效性 被引量:7
13
作者 严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65,共5页
立足于建构主义的理论视角,在对教师角色及教师信念为主题的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语言教学中教师信念的本质、构成、效性和发展进行了系统性探讨。指出语言教师作为自主性构建对客观知识理解的教学反思主体,其信念体系具有系统性、效度... 立足于建构主义的理论视角,在对教师角色及教师信念为主题的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语言教学中教师信念的本质、构成、效性和发展进行了系统性探讨。指出语言教师作为自主性构建对客观知识理解的教学反思主体,其信念体系具有系统性、效度性、情境性和发展性的特征,因此只有超越普遍教学理论,关注特定的教师文化情境,走出静态的教师信念构成,着眼动态的信念效性发展,才是从外显的倡导信念到内隐的应用信念两方面理解真实教师信念体系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语言教师信念体系 反思性教学 教学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与走向:后经典叙事学存在之维论略 被引量:6
14
作者 尚必武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7-173,共7页
文章以追踪西方后经典叙事学的发展进程和态势为中心旨趣,着力考察其研究范畴、研究方法、研究范式的演进与转移,希图由此窥探后经典叙事学之存在维度。文章试图说明,一方面,后经典叙事学超越了经典叙事学的文学、文字叙事范畴,日渐走... 文章以追踪西方后经典叙事学的发展进程和态势为中心旨趣,着力考察其研究范畴、研究方法、研究范式的演进与转移,希图由此窥探后经典叙事学之存在维度。文章试图说明,一方面,后经典叙事学超越了经典叙事学的文学、文字叙事范畴,日渐走向研究方法的多元化、研究范式的语境化、动态化,在当下叙事学研究领域势头强劲、引领风骚;另一方面,后经典叙事学的崛起也引发一定的误解与问题,颇有澄清和探讨的必要。此外,在后经典阶段之后,叙事学的未来走向和发展也值得学界关注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叙事学 后经典叙事学 超越 走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对暗喻——概念隐喻理论视角的庞德隐喻翻译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曦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4-149,156,共6页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人类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概念体系本质上具有隐喻性,人类的思维过程就是以一个概念去理解或表达另一个概念。庞德是意象派诗歌的创始人,也是著作颇丰的翻译家,庞德提出的绝对暗喻概念体现了隐喻和思维之间的紧密联系。概...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人类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概念体系本质上具有隐喻性,人类的思维过程就是以一个概念去理解或表达另一个概念。庞德是意象派诗歌的创始人,也是著作颇丰的翻译家,庞德提出的绝对暗喻概念体现了隐喻和思维之间的紧密联系。概念隐喻理论说明隐喻翻译的成功要取决于译文读者的思维能力,译文是译者与译文读者在思维能力上的融合。庞德的翻译以创造性翻译著称,却在多数译文中忠实地还原了原文隐喻的思维过程。本文从隐喻体现思维的角度分析庞德的绝对暗喻,展开隐喻翻译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暗喻 概念隐喻 庞德 隐喻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语言学研究中“语言能力”的新解释及其多元性 被引量:12
16
作者 彭庆华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13,共5页
"语言能力"的解释及其构建的分解关系到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估的制定与实施,而国内外应用语言学界对这一概念的解释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就近年来国外学者对"语言能力"的新解释进行梳理和总结,结果发现:Chomsky的"语... "语言能力"的解释及其构建的分解关系到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估的制定与实施,而国内外应用语言学界对这一概念的解释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就近年来国外学者对"语言能力"的新解释进行梳理和总结,结果发现:Chomsky的"语言能力"自运用到应用语言学中以来,便改名为"交际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演化成多元的"语言能力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能力 新解释 多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美国犹太人的犹太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魏啸飞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51,共4页
犹太人在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惨绝人寰的迫害和屠杀之后本应当具有非凡的凝聚力,把以色列作为魂牵梦绕的家乡。然而,当代美国犹太人的状况却似乎构成一个悖论,在美国这个宣传宗教自由的国度,他们不大愿意继续其犹太教信仰,而且与以色列的... 犹太人在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惨绝人寰的迫害和屠杀之后本应当具有非凡的凝聚力,把以色列作为魂牵梦绕的家乡。然而,当代美国犹太人的状况却似乎构成一个悖论,在美国这个宣传宗教自由的国度,他们不大愿意继续其犹太教信仰,而且与以色列的联系愈来愈疏远,他们的犹太性正面临巨大的考验。令人吃惊的是,这种威胁主要来自于犹太人的自我放弃,而非美国社会的反犹主义势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社会 犹太人 犹太性 社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视角的庞德译作解读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曦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3-126,共4页
庞德是开创现代主义诗歌的诗人和翻译家。庞德的翻译涉及面广,大量译作反映了明确且系统的翻译理念。庞德译作体现了翻译生态的平衡、翻译生态的"适应和选择"规律、翻译生态的进化,其平衡体现在译者和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和谐... 庞德是开创现代主义诗歌的诗人和翻译家。庞德的翻译涉及面广,大量译作反映了明确且系统的翻译理念。庞德译作体现了翻译生态的平衡、翻译生态的"适应和选择"规律、翻译生态的进化,其平衡体现在译者和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和谐统一,适应选择规律体现在庞德对社会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行为和其主观选择对环境的促进作用,进化则体现在庞德"译有所为",利用译作推动意象主义诗歌、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作用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庞德 翻译 翻译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与语用功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彭庆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6期121-124,共4页
英语习语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导致了习语在实际应用中扮演着多样性的“角色”或多元的语用功能。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英语习语在交际活动中的作用或语用功能,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真正理解和掌握英语习语的本质特征及其使用中的多样性... 英语习语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导致了习语在实际应用中扮演着多样性的“角色”或多元的语用功能。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英语习语在交际活动中的作用或语用功能,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真正理解和掌握英语习语的本质特征及其使用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提高语用能力,在语言学习中有效、得体、恰当地运用英语习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习语 文化内涵 语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环境网的传播理念研究
20
作者 吴定勇 仇珺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2-124,共3页
德国环境网可以分为以采集民意为特色的政府网,从政治上考察环境问题的绿党网,以宣传生态普世价值的国际民间组织网和以直接面对德国领土内部环境问题的国内组织网,还有个人环保博客,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环境保护的互联网力量。
关键词 德国 环境网站 绿党网站 绿色和平·德国网 网络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