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振动的土木工程结构损伤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丽卿 韩兵康 李春祥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36-143,共8页
评估土木工程结构的安全状况已成为当前国际上土木工程师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当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在综述近几年国内外有关结构损伤诊断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基于振动的结构损伤诊断方法的发展,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和评述... 评估土木工程结构的安全状况已成为当前国际上土木工程师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当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在综述近几年国内外有关结构损伤诊断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基于振动的结构损伤诊断方法的发展,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和评述。最后对基于振动的结构损伤诊断的未来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诊断 结构振动 健康监测 土木工程结构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DIE模式的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混合式教学探索 被引量:31
2
作者 段海娟 王英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9-162,共4页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了教学模式不断更新。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程,从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5个阶段详细阐述了基于ADDIE模式的大型开放式在线课程(MOOC)与小规模专有在线课程(SPOC)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的...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了教学模式不断更新。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程,从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5个阶段详细阐述了基于ADDIE模式的大型开放式在线课程(MOOC)与小规模专有在线课程(SPOC)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实验教学的弊端、拓展了实验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该教学模式为工科类实验教学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ADDIE模式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材料研究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9
3
作者 段海娟 陈兵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3-206,共4页
传统的土木工程材料实验以验证性为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讨论了传统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模式的不足,结合多年的实验教学实践经验,探索引入研究性实验的土木工程实验教学模式。从... 传统的土木工程材料实验以验证性为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讨论了传统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模式的不足,结合多年的实验教学实践经验,探索引入研究性实验的土木工程实验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提出了建议。教学实践表明,通过研究性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其专业知识面、培养了其团队合作及勇于创新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材料 研究性实验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结构鲁棒控制的发展 被引量:6
4
作者 韩兵康 张静怡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1-135,共5页
评述了结构控制的发展,指出发展结构鲁棒控制策略的重要性。重点评述了结构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DTMD)和多重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DTMD)的控制策略,提出了需进一步发展主动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DTMD)和主动多重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MDTMD... 评述了结构控制的发展,指出发展结构鲁棒控制策略的重要性。重点评述了结构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DTMD)和多重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DTMD)的控制策略,提出了需进一步发展主动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DTMD)和主动多重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MDTMD)控制策略。此外,评述了结构鲁棒控制的设计准则与高层建筑和大跨桥梁在风与地震作用下的统一自适应主动鲁棒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控制 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DTMD) 多重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DTMD) 主动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DTMD) 主动多重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MDTMD)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浅部土层压缩指数与天然含水率的关系 被引量:19
5
作者 武朝军 叶冠林 王建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184-3190,共7页
压缩指数Cc是土体变形特征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通过固结试验获得,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以及大量人力物力,因此通过其他基本物理指标(天然含水率wn、初始孔隙比e0、液限wL)来推算压缩指数Cc是一个快捷有效的方法。从上海地区钻孔得到第2~... 压缩指数Cc是土体变形特征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通过固结试验获得,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以及大量人力物力,因此通过其他基本物理指标(天然含水率wn、初始孔隙比e0、液限wL)来推算压缩指数Cc是一个快捷有效的方法。从上海地区钻孔得到第2~6层土的原状土样进行固结试验,并结合多个地点的勘察报告数据,发现wn和e0具有较高的线性相关性,但wn与wL间的相关性不明显。考虑到wn相比e0更容易得到,选用wn来建立与Cc的关系式。研究认为,常用的线性关系不适用于上海黏土中含水率wn大于45%的情况,提出了指数函数式(8)。该函数还可适用于中国东部沿海其他地区的黏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黏土 压缩指数 固结试验 天然含水率 指数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隔墙对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大断面盾构隧道的变形影响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张中杰 叶冠林 汤翔 《隧道建设》 2014年第10期953-958,共6页
上海市轨道交通16号线地下区间首次采用内径为10.4 m并设置中隔墙的“单洞双线”大断面盾构隧道.为了避免中隔墙的设置对隧道管片结构产生不利影响,中隔墙顶部与隧道结构之间需预留一定的间隙,即采用分离式设计.针对管片自身重力、地层... 上海市轨道交通16号线地下区间首次采用内径为10.4 m并设置中隔墙的“单洞双线”大断面盾构隧道.为了避免中隔墙的设置对隧道管片结构产生不利影响,中隔墙顶部与隧道结构之间需预留一定的间隙,即采用分离式设计.针对管片自身重力、地层荷载和地层固结沉降3种不同荷载类型,分别采用弹性铰圆环法、弹性地基梁法和连续介质有限元法计算管片的变形量,讨论隧道管片接头的转动刚度取9 800 kN·m/rad和19 600 kN·m/rad 2种情况.计算结果表明,隧道管片与中隔墙之间的间隙值应取为10 ~ 15 c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盾构隧道 中隔墙 管片接头 转动刚度 固结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浅部黏土渗透系数及其各向异性 被引量:5
7
作者 宋云奇 武朝军 叶冠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39-2144,共6页
为研究上海浅部黏土的渗透系数及其各向异性,沿水平及竖直方向对上海浅部主要黏土层进行了不同压力下的固结试验,联合使用时间平方根法和时间对数法获取了试样的渗透系数,探讨了渗透系数与孔隙比及渗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电镜扫描,... 为研究上海浅部黏土的渗透系数及其各向异性,沿水平及竖直方向对上海浅部主要黏土层进行了不同压力下的固结试验,联合使用时间平方根法和时间对数法获取了试样的渗透系数,探讨了渗透系数与孔隙比及渗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电镜扫描,从微观角度分析了水平和竖直方向渗透系数存在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上海浅部主要黏土层的渗透系数均随着孔隙比的增加而增大。对于单组试验来说,渗透系数k与孔隙比e在e-lgk坐标系中呈现很好的线性关系,且渗透变化指数C_k大致呈现C_k=0.5e_0的规律;但对于整体试验而言,渗透系数与孔隙比在e-lgk坐标系中大致呈现出曲线关系。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揭示了沉积形成的絮状微观结构是竖直和水平渗透系数差异较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黏土 渗透系数 孔隙比 各向异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多含水层系统深部承压层降水诱发地层响应规律 被引量:6
8
作者 彭晨鑫 李明广 +2 位作者 甄亮 李耀良 张哲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8-147,共10页
软土地区多含水层系统承压层抽水存在越流现象,地下水渗流和区域地层变形响应规律复杂.基于某超深地下工程承压水抽水试验,采用数值方法研究软土地区多含水层系统第二、第三承压层降水的地质环境响应.建立了三维有限差分模型,考虑流固... 软土地区多含水层系统承压层抽水存在越流现象,地下水渗流和区域地层变形响应规律复杂.基于某超深地下工程承压水抽水试验,采用数值方法研究软土地区多含水层系统第二、第三承压层降水的地质环境响应.建立了三维有限差分模型,考虑流固耦合效应和土体小应变刚度特性,模拟了不同埋深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对比分析各承压层抽水引起的承压水头降深和深层土体变形时空分布特性.结果表明,第二承压层水位降深较小,但引起的地表沉降更大;第二和第三承压层抽水引起降水层的压缩变形分别占地表沉降的56.18%和77.69%.主要原因为浅部土层压缩性高,相同降深条件下引起的土层竖向压缩量更大;且第二承压层与上部弱透水层的水力联系较强,越流作用明显,导致抽水引起的地下水水位降深在深度方向的影响范围更大.研究成果对后续超深基坑降水施工及环境变形控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承压水 抽水试验 地下水渗流 地层变形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原胶生物聚合物改良膨胀土裂隙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欧阳淼 张红日 +3 位作者 邓人睿 王桂尧 肖杰 赵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4,共9页
采用既可抑制膨胀土裂隙扩展,又不影响坡面植被生长的黄原胶生物聚合物对膨胀土进行改良,是膨胀土边坡生态防护新思路。对黄原胶改良膨胀土开展室内干湿循环试验,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PCAS)对裂隙发育的整个过程进行定量分析,探究了黄... 采用既可抑制膨胀土裂隙扩展,又不影响坡面植被生长的黄原胶生物聚合物对膨胀土进行改良,是膨胀土边坡生态防护新思路。对黄原胶改良膨胀土开展室内干湿循环试验,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PCAS)对裂隙发育的整个过程进行定量分析,探究了黄原胶掺量对膨胀土裂隙形态特征指标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试验分析了改良前后膨胀土的微观结构与矿物成分的变化,结合膨胀率试验结果探讨了黄原胶对膨胀土的改良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黄原胶的掺入可以有效提高膨胀土的保水性和抗裂性,试样的平均失水速率和裂隙率均随着掺量的增加呈减小趋势;黄原胶能够降低干湿循环效应对膨胀土的影响,将裂隙宽度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增湿过程中易闭合;黄原胶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抑制膨胀土开裂,一方面通过成键和胶结作用与土颗粒形成“桥联”结构,整体增强土体的抗拉强度;另一方面通过填充和成膜作用阻隔水分与土颗粒接触,减小黏土矿物的水化膜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黄原胶生物聚合物 干湿循环 裂隙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软土地区地铁车站深基坑的变形特性 被引量:75
10
作者 丁勇春 王建华 +1 位作者 徐中华 陈锦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71-1875,共5页
通过对上海软土地区地铁车站基坑实测数据的分析,探讨了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坑外土体变形及地表沉降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上海软土地区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的最大侧向位移为开挖深度的0.04%~0.6%,平均值为0.3%;围护结构侧向变形通常为... 通过对上海软土地区地铁车站基坑实测数据的分析,探讨了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坑外土体变形及地表沉降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上海软土地区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的最大侧向位移为开挖深度的0.04%~0.6%,平均值为0.3%;围护结构侧向变形通常为深层凸鼓形,围护结构最大侧移点深度一般位于开挖面以上1.5 m至开挖面以下7 m;基坑周边最大地表沉降为开挖深度的0.05%~0.7%,为围护结构最大侧向变形的0.4~1.0;采用钻孔灌注桩结合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的地铁车站基坑的变形控制通常优于地下连续墙和SMW工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基坑 钻孔灌注桩 地下连续墙 SMW工法 变形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软土地区某深基坑施工监测分析 被引量:43
11
作者 丁勇春 王建华 +1 位作者 徐中华 陈锦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3-338,344,共7页
软土地区深基坑周边往往建筑密集、地下管线众多,环境保护要求较高,必须进行严格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最大限度减少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介绍了上海某深基坑工程的支护设计、施工和监测方案,并对主要监测结果作了详细分析.监测结果表... 软土地区深基坑周边往往建筑密集、地下管线众多,环境保护要求较高,必须进行严格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最大限度减少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介绍了上海某深基坑工程的支护设计、施工和监测方案,并对主要监测结果作了详细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引起的围护结构变形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三维空间效应;围护结构变形、地表沉降、地下管线变形及邻近高架基础沉降主要发生在深层土体开挖阶段,开挖至坑底后,变形逐步趋于稳定;坑外地下水位的变化可反映围护结构的止水效果;本工程设计方案的实施和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信息化控制技术有效地保护了基坑周边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深基坑 支护结构 信息化施工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深基坑周边地表变形性状实测统计分析 被引量:190
12
作者 王卫东 徐中华 王建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59-1666,共8页
收集了上海软土地区35个具有墙后地表沉降实测资料的深基坑工程案例,从统计角度研究了深基坑的墙后地表变形性状。最大地表沉降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其值介于0.1%H~0.8%H之间,平均值为0.38%H,其中H为基坑开挖深度。影响因素分析... 收集了上海软土地区35个具有墙后地表沉降实测资料的深基坑工程案例,从统计角度研究了深基坑的墙后地表变形性状。最大地表沉降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其值介于0.1%H~0.8%H之间,平均值为0.38%H,其中H为基坑开挖深度。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最大地表沉降随着墙后软土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坑底抗隆起稳定系数的增加而减小,而与围护墙的插入比及支撑系统刚度的关系不大。最大地表沉降与最大墙体侧移的比值基本介于0.4~2.0之间,其平均值约为0.84。统计了墙后地表沉降的分布模式,给出了墙后地表沉降的包络线。最大地表倾斜量介于0.001~0.017之间,给出了根据最大地表沉降量来预测最大地表倾斜量的统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地表沉降 统计分析 软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的城市轨道交通运维模型交付标准 被引量:33
13
作者 赖华辉 邓雪原 +1 位作者 陈鸿 楼葭菲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8-83,共6页
结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现状,并基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尝试与实践,阐述轨道交通交付信息标准化的重要性,提出轨道交通设施设备模型数据库的初步架构。以轨道交通运营维护管理需求为导... 结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现状,并基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尝试与实践,阐述轨道交通交付信息标准化的重要性,提出轨道交通设施设备模型数据库的初步架构。以轨道交通运营维护管理需求为导向,调研分析轨道交通交付的设施设备对象及其信息,在21类轨道交通设施设备中确定了16类交付对象,并将交付对象的属性信息分为两大模块,即基本模块和外部链接模块,规范建筑信息模型建制单位提交的模型成果内容。最后,探讨轨道交通建筑信息模型的交付形式,对建筑信息模型交付的数据格式、模型拆分与组合给出了一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建筑信息模型 运维 交付原则 交付对象 交付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应变三轴试验方法及其在上海软土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陈超斌 武朝军 +1 位作者 叶冠林 王建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37-40,共4页
对软土小应变三轴测试方法进行了整理,对霍尔效应局部位移传感器、LVDT位移传感器、压电陶瓷弯曲元、共振柱仪等小应变刚度测试手段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利用安装有霍尔效应传感器的三轴仪对上海软土进行了试验,探讨霍尔效应传感器对于... 对软土小应变三轴测试方法进行了整理,对霍尔效应局部位移传感器、LVDT位移传感器、压电陶瓷弯曲元、共振柱仪等小应变刚度测试手段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利用安装有霍尔效应传感器的三轴仪对上海软土进行了试验,探讨霍尔效应传感器对于测试土体小应变特性的有效性,获得霍尔效应传感器能够得到土体在0.01%~0.1%小应变范围内的弹性模量的结论,并建议今后结合运用LVDT传感器和弯曲元进一步测试土体在应变0.001%~0.01%范围内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应变 霍尔效应传感器 LVDT传感器 弯曲元 上海软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黏土强度特性真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盛佳韧 武朝军 +1 位作者 叶冠林 王建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52,共6页
利用自主改造的、大主应力与小主应力方向由刚性加压板加载、中主应力方向由围压室液压加载的自动控制刚柔复合真三轴仪,对上海原状软土进行同一π面上不同洛德角真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原状土样通过分块抽样法获取,共进行了5组不同... 利用自主改造的、大主应力与小主应力方向由刚性加压板加载、中主应力方向由围压室液压加载的自动控制刚柔复合真三轴仪,对上海原状软土进行同一π面上不同洛德角真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原状土样通过分块抽样法获取,共进行了5组不同洛德角(0°、15°、30°、45°和60°)排水剪切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上海原状软土抗剪强度、屈服和破坏点位置随洛德角的增大而减小,体积变化量先增大后减小。三向应力状态下上海软土的破坏强度接近空间滑移面(SMP)破坏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三轴试验 上海黏土 排水剪切试验 洛德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铁明珠线二期西藏南路站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被引量:34
16
作者 李耀良 王建华 丁勇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1期1664-1672,共9页
结合上海地铁明珠线二期地铁西藏南路站基坑地下连续墙工程,介绍了上海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深基坑地下连续墙施工的主要技术措施,并探讨了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其相应预防控制措施。本工程的成功实施可为国内同类基坑工程地... 结合上海地铁明珠线二期地铁西藏南路站基坑地下连续墙工程,介绍了上海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深基坑地下连续墙施工的主要技术措施,并探讨了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其相应预防控制措施。本工程的成功实施可为国内同类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地下连续墙 施工技术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土滑坡和工程边坡新型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徐永福 程岩 +2 位作者 肖杰 林宇亮 戚顺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81-1294,共14页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膨胀土滑坡和工程边坡新型防治技术研究(2019YFC1509800)”基于蒙脱石表面的分形模型,根据等温吸附理论,揭示膨胀土的水力作用机理,建立了膨胀变形理论和广义有效应力理论,提出了裂隙性膨胀土的剪切强度理论;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膨胀土滑坡和工程边坡新型防治技术研究(2019YFC1509800)”基于蒙脱石表面的分形模型,根据等温吸附理论,揭示膨胀土的水力作用机理,建立了膨胀变形理论和广义有效应力理论,提出了裂隙性膨胀土的剪切强度理论;根据膨胀土边坡失稳特征,将膨胀土边坡失稳滑动分为浅层裂隙控制滑坡和深层结构面控制滑坡,针对两种膨胀土滑坡类型,提出了膨胀土边坡安全性评价方法;将膨胀土边坡防治技术分为三类:分“隔”技术、支“挡”技术和加“固”技术(简称“隔”、“挡”、“固”)。分“隔”技术包括非膨胀性黏土盖层、土工编织袋、加筋反包和防排水结构层,支“挡”技术主要为各类挡土墙,如桩板墙、土工编织袋挡墙等,加“固”技术主要包括抗滑桩、锚杆等;提出了土工编织袋、加筋反包和桩板墙防治技术的标准化设计方法,完成了土工编织袋、加筋反包、防排水结构层和桩板墙的应用示范工程,采用现场全自动实时监测技术,验证了膨胀土边坡防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工程边坡 滑坡 防治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刚度的构件重要性评估及其与冗余度的关系 被引量:99
18
作者 柳承茂 刘西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46-750,共5页
提出了基于刚度的结构构件重要性的评估方法,并通过最小势能原理对构件重要性与结构冗余度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了证明.两个算例说明了该方法在平面桁架和刚架体系中的应用.理论推导和算例表明,所给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反映结构中存在的薄... 提出了基于刚度的结构构件重要性的评估方法,并通过最小势能原理对构件重要性与结构冗余度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了证明.两个算例说明了该方法在平面桁架和刚架体系中的应用.理论推导和算例表明,所给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反映结构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可以为结构设计和维护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可靠性 结构安全度 构件重要性 冗余度 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城市化进程引起的地面沉降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许烨霜 马磊 沈水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578-582,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上海中心城区的地面沉降在地下水开采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出现了新一轮的增长。与此同时,上海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通过对中心城区地面沉降量与工程建设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近年来中心城区的地面沉降量与工程建设具有... 20世纪90年代上海中心城区的地面沉降在地下水开采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出现了新一轮的增长。与此同时,上海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通过对中心城区地面沉降量与工程建设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近年来中心城区的地面沉降量与工程建设具有相关性。目前城市化建设引起地面沉降的现象已受到关注,但尚缺乏对城市化进程引起地面沉降机制的系统研究。针对上海市城市化进程引起地面沉降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城市化进程引起的沉降包括建筑物荷载及交通荷载等外荷载引起的沉降,基坑开挖、降水及隧道施工等工程施工引起的土体压缩,以及隧道渗漏,周边地区对地下水补给量的减小,地下构筑物挡水效应等引起的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而诱发的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地下水开采 影响因素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分类与编码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毕湘利 陈鸿 +1 位作者 赖华辉 邓雪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涉及多专业的设施设备,建设项目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各阶段的设施设备信息采用不同的分类编码体系,难以开展设施设备的统一化管理。调研上海轨道交通既有的设施设备分类编码体系,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研究,建立城... 城市轨道交通涉及多专业的设施设备,建设项目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各阶段的设施设备信息采用不同的分类编码体系,难以开展设施设备的统一化管理。调研上海轨道交通既有的设施设备分类编码体系,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研究,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的设施设备分类编码体系。该分类编码体系是以城市轨道交通资产管理的分类编码为基础进行编制的,划分了21类,具有唯一性、稳定性、可扩展性等特点,可兼容既有的设施设备分类编码体系,并能够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维护管理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设施设备 分类 编码 建筑信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