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汉语国际教育教材编写出版的革新 |
吴剑锋
方寅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2
|
中国和平发展视阈下语言教育规划的国家战略 |
凌德祥
|
《宜春学院学报》
|
2015 |
2
|
|
3
|
海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实践性研究——以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会话华语1》为例 |
苏琦
李柏令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15 |
3
|
|
4
|
上海市福州路商店名称用字调查报告 |
牟明磊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12 |
0 |
|
5
|
韩国汉语学习者“z、c、s、zh、ch、sh”发音偏误分析——以北京、上海、韩国三地的韩国学生为例 |
朴贞恩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14 |
1
|
|
6
|
上海地铁通道广告语的特点 |
瞿丽丽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10 |
0 |
|
7
|
法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研究 |
顾颖
李建国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3 |
7
|
|
8
|
言语行为动词的句类标记功能 |
吴剑锋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9
|
外国人汉字习得研究述评 |
王骏
|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
2011 |
14
|
|
10
|
马来西亚国民中学华文教材编排研究——以初中华文教材为例 |
房宁
李思嗳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12 |
4
|
|
11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 |
李柏令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3 |
15
|
|
12
|
口语教学中的相关理论问题刍议 |
李建国
顾颖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4 |
2
|
|
13
|
笔位变体与笔画教学——由“文字”与“字”的区分谈起 |
顾颖
杨文惠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6 |
3
|
|
14
|
汉语口语测试研究 |
许希阳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5 |
13
|
|
15
|
《汉语大字典》古文字字形收录缺失拾零 |
刘志基
陈婷珠
|
《辞书研究》
CSSCI
|
2008 |
2
|
|
16
|
试论处所宾语的处理 |
王淑华
郭曙纶
|
《汉语学报》
|
2006 |
1
|
|
17
|
中高级口语课程的文化教学研究 |
胡建军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3 |
4
|
|
18
|
《GB13000.1字符集:汉字字序(笔画序)规范》笔画数统计报告 |
郭曙纶
朴贞姬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06 |
5
|
|
19
|
汉英双语者请求言语行为的“中介文化风格”实证研究 |
范燕妮
李柏令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11 |
10
|
|
20
|
汉语教学的全球化推进探析 |
王际平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6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