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时空分布特征及减排潜力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晨怡 董会娟 耿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5,共13页
传统垃圾处理方式(填埋、焚烧等)是温室气体尤其是CH4排放的重要来源。基于此,该研究采用IPCC碳排放计算方法,分析了2006—2021年中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结构和温室气体排放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灰色预测模型,对2030... 传统垃圾处理方式(填埋、焚烧等)是温室气体尤其是CH4排放的重要来源。基于此,该研究采用IPCC碳排放计算方法,分析了2006—2021年中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结构和温室气体排放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灰色预测模型,对2030年和2060年的排放情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①在处理方式层面,绝大多数城市不再以填埋为唯一垃圾处理方式,垃圾焚烧逐步替代填埋成为主流。②在排放量层面,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碳排放总量快速增长,在2019年到达7940.66万t后趋于稳定,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超大城市的总碳排放量最高;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净碳排放量经历先升后降的过程,且净碳排放量较高地区向三四线城市转移;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呈现随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和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而显著增加的变化规律。③预测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总碳排放量将于2030年达到6575万~9942万t;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中,仅甘肃兰州可以实现垃圾处理碳排放达峰;垃圾分类对净零排放存在较大影响,如采取垃圾分类措施,大部分城市未来可实现碳中和。最后,作者提出城市生活垃圾“三步走”分级管理策略:对于仍采用填埋为主要处理方式的城市,应推动从填埋到焚烧的转型;对于已实现垃圾零填埋的城市,应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对于已实施垃圾分类政策的城市,应进一步减少垃圾产生并落实源头减量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城市生活垃圾 时空分布 减排潜力 绿色低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审计与银行贷款定价 被引量:10
2
作者 梁上坤 赵刚 +1 位作者 俞俊利 李姮博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47,共8页
以2009〜2015年接受政府审计的中央企业集团下属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手工收集的单笔银行贷款数据,本文围绕政府审计与银行贷款定价的关系进行探索。结果显示:政府审计的警示效应大于治理效应,政府审计后公司银行贷款的利率水平显著上升;... 以2009〜2015年接受政府审计的中央企业集团下属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手工收集的单笔银行贷款数据,本文围绕政府审计与银行贷款定价的关系进行探索。结果显示:政府审计的警示效应大于治理效应,政府审计后公司银行贷款的利率水平显著上升;政府审计对贷款利率的影响与审计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严重程度有关,违法违规问题越严重,政府审计后贷款利率的上升越明显。进一步的检验显示:二次政府审计强化了警示效应;对于国有银行来源的贷款,政府审计的警示影响更大;政府审计对信用贷款的形式影响显著。研究扩展了政府审计经济后果的研究,也从政府监督的角度丰富了银行贷款定价因素的研究,对于我国未来的政府监管改革、信贷决策效率提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审计 银行贷款定价 警示效应 治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