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医学临床前实验教育 被引量:11
1
作者 施敏 《西北医学教育》 2009年第4期831-832,共2页
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通过引进仿真模拟系统,建立口腔医学实训基地,以接近临床的操作治疗,加强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提升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口腔医学教育 操作技能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在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构想
2
作者 李克寒 余丽媛 +2 位作者 邵企能 蒋可 乌丹旦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7期155-158,共4页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在各个领域的迅速发展,医学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机遇和挑战。然而,以Chat GPT为代表的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在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中的应用鲜有报...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在各个领域的迅速发展,医学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机遇和挑战。然而,以Chat GPT为代表的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在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中的应用鲜有报道。本文介绍了LLM在口腔住培中的潜在应用及面临挑战,以初步探讨该项AI技术如何促进口腔住培中的教学和临床实践的融合,从而提高口腔医学教学质量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语言模型 口腔医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口腔癌复发后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范腾飞 任振虎 +4 位作者 杨雯君 张胜 胡镜宙 吴汉江 张陈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36-1038,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癌复发后软组织缺损采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thoracic dorsal artery perforator flap,TDAP)修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6月口腔癌复发后行TDAP修复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患者7例,其中6例穿支血管来自... 目的:探讨口腔癌复发后软组织缺损采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thoracic dorsal artery perforator flap,TDAP)修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6月口腔癌复发后行TDAP修复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患者7例,其中6例穿支血管来自胸背动脉,1例穿支血管来自胸外侧动脉。皮瓣不带或仅携带部分背阔肌,不损伤胸背神经,切取皮瓣面积最小6 cm×12 cm,最大8 cm×15 cm。TDAP修复舌癌术后复发2例,舌癌再发2例,颊癌再发1例,下颌牙龈癌及口底癌术后复发各1例,所有患者无肺、肝等远处转移。结果:7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成活率100%,无1例出现血管危像。受区与供区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10个月,皮瓣质地好,均不臃肿,不需要二期整形,皮瓣供区及肩膀关节功能良好。结论:TDAP质地非常柔软,血管蒂长,组织量大,供区疤痕隐蔽,且供区功能损失小等优点适合用于口腔癌复发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 口腔癌复发 缺损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研究生生涯规划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丽莉 赵启芝 《西北医学教育》 2008年第6期1103-1104,1175,共3页
目的了解医学研究生生涯规划的现状和生涯教育的需求。方法问卷调查法。结果分析发现医学研究生生涯规划有如下特点:自我认知程度高;职业探索存在不足;个人调适有待提高,就业信心较为乐观;职业决策导师影响最大;生涯规划元认知较... 目的了解医学研究生生涯规划的现状和生涯教育的需求。方法问卷调查法。结果分析发现医学研究生生涯规划有如下特点:自我认知程度高;职业探索存在不足;个人调适有待提高,就业信心较为乐观;职业决策导师影响最大;生涯规划元认知较差,生涯教育需求大。经相关性分析发现:性别、年龄、考研身份都与生涯成熟相关。结论医学研究生存在很大的生涯教育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 生涯规划 生涯教育 生涯成熟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低年级医学生专业意识教学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曹霞 冯希平 +1 位作者 张建中 郑家伟 《西北医学教育》 2012年第2期250-252,共3页
早期专业意识教育的缺失或低效,对低年级医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动力、目标和职业规划都有消极影响。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的有关教师开展了"构建有效的低年级学生专业意识教学模式"的研究,并针对原有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 早期专业意识教育的缺失或低效,对低年级医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动力、目标和职业规划都有消极影响。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的有关教师开展了"构建有效的低年级学生专业意识教学模式"的研究,并针对原有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改进,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年级学生 专业意识 教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ntSim实时交互式虚拟口腔教学系统的使用及维护 被引量:6
6
作者 李金军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1期153-154,共2页
随着口腔实验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传统的仿真头模训练不能满足于现状,全新的数字化交互式仿真训练系统已步入各大院校,而这些设备都依赖于进口,不规范的操作使用会产生诸多问题,加之国内售后技术不成熟,往往出现维修耗时长,成本高等情... 随着口腔实验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传统的仿真头模训练不能满足于现状,全新的数字化交互式仿真训练系统已步入各大院校,而这些设备都依赖于进口,不规范的操作使用会产生诸多问题,加之国内售后技术不成熟,往往出现维修耗时长,成本高等情况。该文就以我院进口的以色列研发的Dent Sim仿真头模系统为例,介绍如何正确的使用及日常的维护保养,进而降低设备的故障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tSim 操作使用 维护保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7,XYY综合征伴自伤性口腔溃疡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颖 张倩倩 +2 位作者 杜观环 吴岚 沈雪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55-756,共2页
自伤性口腔溃疡是自伤行为累及口腔的一种表现。本文首次报告47,XYY综合征患者伴自伤性口腔溃疡1例,并结合文献阐明口腔自伤行为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关键词 自伤性口腔溃疡 自伤行为 47 XYY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1突变致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8
作者 林琳 赵晓娴 +3 位作者 姚一琳 张颖 黄润语 吴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29-633,共5页
目的:分析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ignal transducer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STAT1)基因突变致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chronic mucocutaneous candidiasis, CMC)的口腔表现、临床特点和致病机制。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目的:分析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ignal transducer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STAT1)基因突变致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chronic mucocutaneous candidiasis, CMC)的口腔表现、临床特点和致病机制。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黏膜病科2018~2023年确诊为CMC的患者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并进行文献回顾分析。结果:3例患者中,男2例,女1例,发病年龄1~4岁,3例患者均出现口腔黏膜反复念珠菌感染,2例反复皮肤和指趾甲真菌感染,1例复发性角膜炎,1例呼吸道感染。基因检测证实均存在STAT1功能获得性突变,STAT1突变导致辅助性T细胞17发育缺陷和信号通路功能受损是CMC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结论:反复皮肤黏膜念珠菌感染是CMC的重要临床表现,完善相关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需要长期随访以减少不良结局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 功能获得性突变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在慢性阻塞性唾液腺炎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俞创奇 杨驰 +4 位作者 郑凌艳 吴大铭 陈潇卿 张军 恽白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5-349,共5页
目的评价内镜技术应用于慢性阻塞性唾液腺炎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涎腺镜对106例慢性阻塞性唾液腺炎进行诊断,其中腮腺57例,下颌下腺49例,探查其导管壁和导管内变化和发病原因。同时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涎腺镜辅助... 目的评价内镜技术应用于慢性阻塞性唾液腺炎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涎腺镜对106例慢性阻塞性唾液腺炎进行诊断,其中腮腺57例,下颌下腺49例,探查其导管壁和导管内变化和发病原因。同时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涎腺镜辅助下的套石篮取石术、钳夹取石术和导管扩张灌洗术。结果内镜下表现可见下颌下腺导管阻塞原因以结石多见,占41例(83.7%),异物3例;而腮腺导管内以内壁增生为主,占37例(64.9%),分支导管部分阻塞。对于下颌下腺导管内结石病例,涎腺镜辅助下取石成功率为84.1%;对于腮腺导管内增生及黏液栓子病例,涎腺镜辅助下导管扩张和灌洗的有效率为87.5%。结论涎腺镜能直接了解唾液腺导管的内在表现,明确慢性阻塞性唾液腺炎的发病原因,并可同时进行相应的取石术和导管扩张灌洗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镜 唾液腺疾病 唾液腺 结石 导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血管压迫影像表现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颅内原因初探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文豪 陈敏洁 +1 位作者 柴盈 张伟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1024-1028,共5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MRTA)阴性结果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11年12月期间临床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并行MVD手术患者共341例,将术前MRTA及术中内镜对比,对术... 目的:分析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MRTA)阴性结果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11年12月期间临床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并行MVD手术患者共341例,将术前MRTA及术中内镜对比,对术前MRTA阴性的原因进行分类。结果:MRTA对判断血管神经压迫(neuro—vascular compression,NVC)有较高的敏感度92.4%(291/315),判断NVC的特异度为65.4%(17/26)。假阴性病例有24例,其中,内镜表现为岩静脉压迫9例,小脑上动脉12例,其分支2例,小脑下前动脉1例。17例真阴性病例中有3例蛛网膜增厚粘连,1例颞骨骨隆突,5例微小胆脂瘤压迫,8例无任何压迫。结论:MRTA阴性结果的原因主要有管径长度较小的动脉、血液流速较慢的静脉、蛛网膜粘连、颞骨骨隆突、微小胆脂瘤及其他不明原因(包括多发性硬化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MRTA 阴性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生理监测下选择性舌咽神经根丝切断术治疗舌咽神经痛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文豪 陈敏洁 +1 位作者 柴盈 张伟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121-1124,共4页
目的:通过电生理监测下选择性舌咽神经切断术(selective rhizotomy of glossopharyngeal nerve,SRGN)治疗舌咽神经痛,以提高有效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2009年12月~2012年5月对8例舌咽神经痛患者进行舌咽神经切断术,均采... 目的:通过电生理监测下选择性舌咽神经切断术(selective rhizotomy of glossopharyngeal nerve,SRGN)治疗舌咽神经痛,以提高有效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2009年12月~2012年5月对8例舌咽神经痛患者进行舌咽神经切断术,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术中首先刺激舌咽神经,分别在软腭和环甲肌得到一个波形,记录波幅Aa和Ab,其次,刺激最下方的迷走神经,即最远离舌咽神经的迷走神经根丝,在软腭和环甲肌各得到一个波形,记录波幅Am和An。再次,刺激最邻近舌咽神经下方的混合根丝,在软腭和环甲肌分别得到一个波形,记录波幅Ax和Ar若A,/An〈50%,则予以切断,若A,/A.〉50%,则予以保留。结果:A.平均为(54±8.3)uV(40~80uV),A.平均为(138±18.9)uV(120~160uV),Am平均为(192±8.1)肛V(180~200uV),Ab平均为(12±9.5)肛V(10~30uV),Ay平均为(22±5.5)肛V(20~30弘V),An平均为(36±7.2)弘V(30~50uV)。8例患者经3月~3年的随访,有效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0%。7例(87.5%)疼痛完全缓解(优),其中6例术后即刻缓解;1例术后1月完全缓解。1例(12.5%)中度缓解,卡马西平600mg/d可控制(良)。7例疗效为”优”的患者未发生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等并发症。1例疗效为”良”的患者却有呛咳症状,术后2月缓解。结论:术中刺激舌咽、迷走神经及其交通支,在软腭及环甲肌记录的监测方法可获得一个量化标准,提高SRGN有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咽神经痛 电生理监测 选择性舌咽神经切断术 迷走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ndy-Walker综合征继发三叉神经痛1例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文豪 陈敏洁 张伟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7-298,共2页
关键词 DANDY-WALKER综合征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颅后窝占位性病变 第四脑室 特发性 颅中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诱发电位对贝尔面瘫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文豪 陈敏洁 +1 位作者 张伟杰 杨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76-679,共4页
目的:应用逆行诱发电位(facial nerve antidromical evoked potentials,FNAEP)对贝尔面瘫患者进行病变部位的定位。方法:对2009年1~12月就诊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神经疾患专科的46例贝尔面瘫患者进行FNAEP检查,其中非味觉障... 目的:应用逆行诱发电位(facial nerve antidromical evoked potentials,FNAEP)对贝尔面瘫患者进行病变部位的定位。方法:对2009年1~12月就诊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神经疾患专科的46例贝尔面瘫患者进行FNAEP检查,其中非味觉障碍组20例,味觉障碍组26例.刺激点为茎乳孔体表投影处,记录点为外耳道后壁,对波形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味觉障碍组中,外耳道后壁记录点示健患侧潜伏期、波幅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潜伏期差值比均数为(14.71±5.18)%,波幅差值比均数为(-33.88±33.04)%,与临床症状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23/26(88.46%)和24/26(92.31%)。非味觉障碍组中,外耳道后壁记录点示健患侧潜伏期、波幅无统计学差异,患侧AEP潜伏期、波幅数据与临床症状相比较,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20(45.00%)、10/20(50.00%)。结论:当外耳道后壁记录潜伏期及波幅的患健侧差值比的绝对值分别达到10%及30%以上,提示垂直段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面瘫 面神经 逆行诱发电位 外耳道后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正颌外科术前三维设计的护理配合流程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蕾 翁盛萍 +2 位作者 秦琛 赵闫 单纬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41-42,46,共3页
目的总结数字化正颌外科术前三维设计流程中专科护士的护理配合经验,以增加医护配合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诊断为牙颌面畸形并接受数字化正颌外科治疗的患者7055例,建立数字化正颌外科术前三维设计的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数字化正颌外科术前三维设计流程中专科护士的护理配合经验,以增加医护配合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诊断为牙颌面畸形并接受数字化正颌外科治疗的患者7055例,建立数字化正颌外科术前三维设计的护理配合流程,行术前三维设计门诊专科护士的护理配合。结果行数字化正颌外科术前三维设计并完成治疗患者5277例,平均每年可完成879例,接诊3.5例/d。基于本护理配合流程,每例患者均可在当日完成检查,总时长<8 h,单项检查完成时长<2 h。结论数字化正颌外科术前三维设计的护理配合流程可显著提高医生和护士的接诊效率,减少患者的就诊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颌面畸形 数字化正颌外科 术前三维设计 专科护士 门诊护理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形根管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佳钰 梁景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4-376,共3页
关键词 根管治疗术 椭圆形 牙髓和根尖周病 根尖周病变 根尖周组织 治疗方法 充填根管 病灶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估舌颌颈联合根治患者术中拔牙对口底瘘的影响
16
作者 范腾飞 张胜 +1 位作者 吴汉江 吴坤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评估舌颌颈联合根治患者术中拔牙对口底瘘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的行舌颌颈联合根治术患者,同期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依据术中是否拔除下前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为术中离断下颌骨时拔除... 目的:评估舌颌颈联合根治患者术中拔牙对口底瘘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的行舌颌颈联合根治术患者,同期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依据术中是否拔除下前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为术中离断下颌骨时拔除下前牙,对照组为术中离断下颌骨时不拔除下前牙。结果:纳入243例舌癌患者,其中男222例,女21例。患者平均年龄(50.38±10.21)岁(范围26~71岁)。其中实验组口底瘘发生率(5.7%)高于对照组(1.5%),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吻合静脉数目(P=0.0061)、皮瓣危象(P<0.0001)、术中拔牙(P=0.0049)均与口底瘘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在舌颌颈联合根治离断下颌骨保留牙齿,可以预防口底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底瘘 舌癌 拔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的影像学检查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影 蔡协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1004-1006,共3页
1简述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作为人体头面部唯一的关节,其结构细微复杂,承担着说话及咀嚼等重要生理功能。在TMJ相关疾病中,以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TMD)最为常见。由于TMD是一类... 1简述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作为人体头面部唯一的关节,其结构细微复杂,承担着说话及咀嚼等重要生理功能。在TMJ相关疾病中,以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TMD)最为常见。由于TMD是一类同时伴有软硬组织改变的疾病,在影像学检查上具有自身的特点。虽然迄今为止影像学检查依然无法解释临床症状的出现与否,但其在TMD患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影像学检查 软硬组织改变 相关疾病 生理功能 临床症状 TMD 头面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C1通过调控EGFR/ERK信号通路促进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卢浩 徐万林 +3 位作者 吴一凡 朱云 刘胜文 杨雯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研究黏蛋白1(MUC1)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ACC)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首先通过慢病毒(shMUC1)转染对ACC细胞系中MUC1基因进行敲减,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敲减效果;CCK-8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平板... 目的:研究黏蛋白1(MUC1)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ACC)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首先通过慢病毒(shMUC1)转染对ACC细胞系中MUC1基因进行敲减,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敲减效果;CCK-8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评价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转录组测序筛选MUC1调控的相关信号通路,并通过Wesern blot验证分析。结果:转染MUC1慢病毒后,ACC细胞中MUC1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MUC1敲减后A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下降(P<0.05);转录组测序分析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MUC1主要通过调控EGFR/ERK磷酸化水平影响ACC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结论:MUC1可通过调控EGFR/ERK磷酸化水平促进ACC细胞的增殖、平板克隆、迁移和侵袭,提示MUC1在ACC进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蛋白1 腺样囊性癌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自然转归 被引量:10
19
作者 卓子昂 蔡协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7期682-684,共3页
关节盘前移位是颞下颌关节疾病中常见的囊内病变,其病因和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明确,临床上根据盘移位的性质主要分为可复性和不可复性前移位。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下颌运动异常、杂音和疼痛。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咬合板治... 关节盘前移位是颞下颌关节疾病中常见的囊内病变,其病因和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明确,临床上根据盘移位的性质主要分为可复性和不可复性前移位。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下颌运动异常、杂音和疼痛。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咬合板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虽然文献报道各种治疗方法均有较高的成功率,但国内外对关节盘前移位的治疗仍存在较大的争议,其焦点在于是否需进行关节盘的复位。一部分临床医师认为盘移位的治疗应以缓解临床症状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 自然转归 不可复性前移位 颞下颌关节疾病 治疗方法 临床表现 发病机理 运动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功能化串晶结构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成骨分化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宇 刘来俊 +5 位作者 李超婧 晋巧巧 谢千阳 李佩伦 王富军 王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30,37,共8页
为提高合成可吸收引导骨再生膜的骨诱导活性,通过静电纺丝和溶剂诱导结晶法制备了聚己内酯(PCL)/β-磷酸三钙(β-TCP)串晶纳米纤维膜,并通过聚多巴胺的黏附作用将外泌体负载于纤维膜上进行改性,对复合纤维膜的微观形貌、化学组成、理化... 为提高合成可吸收引导骨再生膜的骨诱导活性,通过静电纺丝和溶剂诱导结晶法制备了聚己内酯(PCL)/β-磷酸三钙(β-TCP)串晶纳米纤维膜,并通过聚多巴胺的黏附作用将外泌体负载于纤维膜上进行改性,对复合纤维膜的微观形貌、化学组成、理化性能和细胞成骨分化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PCL/β-TCP纳米纤维上成功诱导出串晶结构,且经串晶和聚多巴胺双重修饰的纤维膜具有最佳的表面浸润性和优异的蛋白吸附能力,最终获得的外泌体功能化的串晶纳米纤维膜在串晶结构、聚多巴胺和外泌体共同作用下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增加,有望应用于体内加速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膜 引导骨再生 静电纺丝 串晶纤维膜 外泌体 多巴胺 聚己内酯 骨组织修复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