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成人上下颌双侧前磨牙区7颗多生牙1例
被引量:
3
1
作者
胡永
赵大勇
马三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6-397,共2页
上下颌前磨牙区发生非综合征性多颗多生牙较少见。本文报道1例成年男性上下颌双侧前磨牙区7颗多生牙病例,并回顾相关文献,讨论前磨牙区多颗多生牙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关键词
多生牙
前磨牙区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唇多形性腺瘤1例
被引量:
2
2
作者
胡永
朱丽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59-1259,共1页
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原称混合瘤(mixed tumor),约占涎腺肿瘤的65%,85%的多形性腺瘤发于腮腺,小涎腺中软腭部多见,唇、磨牙后区、舌、口底等区域少见[1]。本文诊治1例上唇多形性腺瘤病例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55...
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原称混合瘤(mixed tumor),约占涎腺肿瘤的65%,85%的多形性腺瘤发于腮腺,小涎腺中软腭部多见,唇、磨牙后区、舌、口底等区域少见[1]。本文诊治1例上唇多形性腺瘤病例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55岁,因"上唇无痛性肿物5年"入院。专科检查:右上唇黏膜下肿物,类圆形,直径约2cm,表面黏膜光滑无破溃,质地坚韧,可移动,无触痛,与皮肤无粘连,见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
涎腺肿瘤
小涎腺
口底
腭部
唇黏膜
ADENOMA
肌上皮细胞
放射性骨坏死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两种方法对下颌第二磨牙缺失患者进行牙齿修复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健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21期49-50,共2页
目的:分析并对比用单端固定桥修复方案和双端固定桥修复方案对下颌第二磨牙缺失患者进行牙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接收的80例下颌第二磨牙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案将这80例患者分成双端...
目的:分析并对比用单端固定桥修复方案和双端固定桥修复方案对下颌第二磨牙缺失患者进行牙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接收的80例下颌第二磨牙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案将这80例患者分成双端固定桥组(40例)和单端固定桥组(40例)。为单端固定桥组患者应用单端固定桥修复方案进行牙齿修复,为双端固定桥组患者应用双端固定桥修复方案进行牙齿修复。牙齿修复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牙齿修复的效果和对牙齿修复工作的总满意率。结果:双端固定桥组患者牙齿修复效果的优良率为95.0%(38/40),其对牙齿修复工作的总满意率为95.0%(38/40)。单端固定桥组患者牙齿修复效果的优良率为75.0%(30/40),其对牙齿修复工作的总满意率为72.5%(29/40)。与单端固定桥组患者相比,双端固定桥组患者牙齿修复效果的优良率和对牙齿修复工作的总满意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双端固定桥修复方案对下颌第二磨牙缺失患者进行牙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其对牙齿修复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二磨牙缺失
单端固定桥修复方案
双端固定桥修复方案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成人上下颌双侧前磨牙区7颗多生牙1例
被引量:
3
1
作者
胡永
赵大勇
马三成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口腔科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6-397,共2页
文摘
上下颌前磨牙区发生非综合征性多颗多生牙较少见。本文报道1例成年男性上下颌双侧前磨牙区7颗多生牙病例,并回顾相关文献,讨论前磨牙区多颗多生牙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关键词
多生牙
前磨牙区
成人
Keywords
supernumerary tooth
premolar regions
adult
分类号
R78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唇多形性腺瘤1例
被引量:
2
2
作者
胡永
朱丽芳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口腔科
南京医科
大学
口腔
疾病研究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苏州
大学
附属
第一
医院
口腔科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59-1259,共1页
基金
苏州市“科教兴卫”青年科技项目(编号:KJXW2013009)
文摘
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原称混合瘤(mixed tumor),约占涎腺肿瘤的65%,85%的多形性腺瘤发于腮腺,小涎腺中软腭部多见,唇、磨牙后区、舌、口底等区域少见[1]。本文诊治1例上唇多形性腺瘤病例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55岁,因"上唇无痛性肿物5年"入院。专科检查:右上唇黏膜下肿物,类圆形,直径约2cm,表面黏膜光滑无破溃,质地坚韧,可移动,无触痛,与皮肤无粘连,见图1。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
涎腺肿瘤
小涎腺
口底
腭部
唇黏膜
ADENOMA
肌上皮细胞
放射性骨坏死
病例报告
分类号
R739.8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两种方法对下颌第二磨牙缺失患者进行牙齿修复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健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口腔科
出处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21期49-50,共2页
文摘
目的:分析并对比用单端固定桥修复方案和双端固定桥修复方案对下颌第二磨牙缺失患者进行牙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接收的80例下颌第二磨牙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案将这80例患者分成双端固定桥组(40例)和单端固定桥组(40例)。为单端固定桥组患者应用单端固定桥修复方案进行牙齿修复,为双端固定桥组患者应用双端固定桥修复方案进行牙齿修复。牙齿修复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牙齿修复的效果和对牙齿修复工作的总满意率。结果:双端固定桥组患者牙齿修复效果的优良率为95.0%(38/40),其对牙齿修复工作的总满意率为95.0%(38/40)。单端固定桥组患者牙齿修复效果的优良率为75.0%(30/40),其对牙齿修复工作的总满意率为72.5%(29/40)。与单端固定桥组患者相比,双端固定桥组患者牙齿修复效果的优良率和对牙齿修复工作的总满意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双端固定桥修复方案对下颌第二磨牙缺失患者进行牙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其对牙齿修复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
下颌第二磨牙缺失
单端固定桥修复方案
双端固定桥修复方案
临床效果
分类号
R783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成人上下颌双侧前磨牙区7颗多生牙1例
胡永
赵大勇
马三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上唇多形性腺瘤1例
胡永
朱丽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用两种方法对下颌第二磨牙缺失患者进行牙齿修复的效果对比
王健
《当代医药论丛》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