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gA肾病补体H因子肾组织沉积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梦 谢静远 +6 位作者 欧阳彦 章晓炎 潘晓霞 徐静 王朝晖 王伟铭 陈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44-1149,共6页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患者肾组织H因子(CFH)沉积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肾脏穿刺确诊随访1年以上的原发性IgAN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患者肾组织CFH沉积,酶联免...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患者肾组织H因子(CFH)沉积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肾脏穿刺确诊随访1年以上的原发性IgAN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患者肾组织CFH沉积,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血清CFH水平。记录患者基线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情况。研究终点定义为eGFR下降30%或eGFR<15mL/(min·1.73 m^2)或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结果·共入选283例IgAN患者,肾脏病理检査示198例(70%)患者伴有CFH沉积。CFH沉积阳性的患者尿蛋白排泄增多、血尿酸增高,肾脏病理示系膜细胞增生、节段硬化及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更严重。肾组织CFH沉积与血清CFH之间无显著相关性。CFH沉积阳性患者的疾病无进展时间较阴性患者明显缩短[(59.90±1.87)个月vs(65.10±1.78)个月,P=0.01]。多元COX回归分析在校正基线eGFR、收缩压、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后,CFH沉积仍为IgAN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HR=2.54,95%:CI1.04~6.17)。结论·CFH沉积阳性患者临床病理表现较沉积阴性患者严重、预后差,提示补体旁路局部活化而非全身活化可加重IgAN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补体旁路活化 补体H因子 疾病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小茜 谢静远 牟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3-338,共6页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rimary glomerulonephritis,PGN)是我国终末期肾病的最主要病因。PGN的病理类型主要包括IgA肾病、膜性肾病、微小病变型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PGN致病机制与肾脏局部免疫复合物沉积、...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rimary glomerulonephritis,PGN)是我国终末期肾病的最主要病因。PGN的病理类型主要包括IgA肾病、膜性肾病、微小病变型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PGN致病机制与肾脏局部免疫复合物沉积、足细胞损伤、感染、补体系统调控异常等相关。目前,PGN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激素、细胞毒药物治疗,降脂,抗凝及抗血小板黏附等;如患者对现有治疗药物不敏感或不耐受其不良反应,则预后较差。利妥昔单克隆抗体(rituximab,RTX)是一种人鼠嵌合抗CD20的单克隆抗体,RTX与B淋巴细胞表面CD20抗原结合后可通过清除循环中B淋巴细胞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RTX最早用于治疗血液系统肿瘤,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RTX亦对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效,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等,因此该药是否可用于治疗PGN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陆续有RTX治疗PGN的临床试验结果发表。该文主要就RTX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微小病变型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IgA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治疗 B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