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共病慢性躯体疾病的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张伟波 李江楠 +4 位作者 刘彦丽 江弋舟 朱益 王娜 蔡军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4-491,499,共9页
目的探索上海市社区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患者共病慢性躯体疾病的流行特征,并探究共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上海市严重精神障碍社区队列,纳入社区SCZ患者5422例,根据患者自报慢病史对12种常见慢性躯体疾病的共病特征进行分析,... 目的探索上海市社区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患者共病慢性躯体疾病的流行特征,并探究共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上海市严重精神障碍社区队列,纳入社区SCZ患者5422例,根据患者自报慢病史对12种常见慢性躯体疾病的共病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共病数量的影响因素。结果5422例患者的慢性躯体疾病共病率为37.0%,高血压(22.6%)和糖尿病(13.1%)最普遍。年龄增长是社区SCZ患者共病慢性躯体疾病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中≥60岁患者共病1~2种和≥3种的风险分别是<45岁患者的3.34(95%CI:2.74~4.07)倍和3.27(95%CI:2.11~5.09)倍。女性、已婚、吸烟、长病程也是患者共病的危险因素,绝经女性的共病风险高于未绝经女性。结论上海市社区SCZ患者共病以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常见,年龄增长、女性、已婚、吸烟、长病程是共病增加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SCZ) 躯体疾病 共病 社区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上海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2
作者 薛莉莉 张伟波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第5期583-588,共6页
通过阅读文献和对上海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会工作服务的考察、访谈,总结了上海市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3种发展状况和5种服务模式,发现疫情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面临的三个挑战:一是直接服务减少导致服务受益者数量下降,服务成效无法保障;二... 通过阅读文献和对上海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会工作服务的考察、访谈,总结了上海市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3种发展状况和5种服务模式,发现疫情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面临的三个挑战:一是直接服务减少导致服务受益者数量下降,服务成效无法保障;二是社会工作方法运用的方式被迫调整挑战了社工的服务能力;三是服务对象范围的扩大或增多与社工数量不足导致服务应对困难。针对上述挑战与问题提出了对策:通过服务方式灵活多元确保专业关系持续与服务成效;组织开展社工线上工作能力的培训,增加网络服务经验;服务对象范围逐步扩大,多部门合作预防重点人群心理问题产生;组建一支为精神心理健康服务的志愿者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精神健康 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ANS的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测定 被引量:4
3
作者 蔡军 张伟波 朱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94-1097,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可重复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的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综合干预组(n=68)和对照组(n=60),分别于入组时、干预结束时及干预后6、12个月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 目的研究基于可重复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的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综合干预组(n=68)和对照组(n=60),分别于入组时、干预结束时及干预后6、12个月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采用RBANS量表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干预后6个月,综合干预组的延迟记忆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2个月,综合干预组RBANS总分及即刻记忆、视觉空间结构、延迟记忆等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综合干预组RBANS总分变化与患者的年龄和总病程呈显著负相关(r=-0.298,P=0.001;r=-0.231,P=0.014)。结论基于RBANS的综合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综合干预 认知功能 可重复神经心理状态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恐怖症患者治疗前后表情刺激视觉P300的变化
4
作者 朱益 张伟波 +1 位作者 王彦凤 蔡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31-1533,1538,共4页
目的探讨社交恐怖症患者由表情刺激所诱发的视觉P300变异和疗效的关系。方法对40例社交恐怖症患者进行自编社会人口学资料表及李伯韦兹社交焦虑量表(LSAS)评估,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进行由高兴、平静和厌恶3种表情刺激所诱发的视觉P... 目的探讨社交恐怖症患者由表情刺激所诱发的视觉P300变异和疗效的关系。方法对40例社交恐怖症患者进行自编社会人口学资料表及李伯韦兹社交焦虑量表(LSAS)评估,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进行由高兴、平静和厌恶3种表情刺激所诱发的视觉P300检测。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厌恶表情诱发P300波幅为(7.20±2.95)μV,低于治疗前的(9.55±4.35)μV(P<0.05);治疗前后LSAS评分变化值与厌恶表情诱发的P300波幅变化值之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 P300波幅下降可能属于社交恐怖症的状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情刺激 视觉P300 社交焦虑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