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ABRB2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与精神分裂症及其治疗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樊梅 禹顺英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1-215,共5页
目的探讨γ-氨基丁酸A型受体β2亚基(gamma-aminobutyric acid type A receptor beta2 subunit,GABRB2)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与精神分裂症及其药物治疗的关系。方法纳入精神分裂症患者53例和正常对照53名,采用Mass ARRY Epi TYPER ... 目的探讨γ-氨基丁酸A型受体β2亚基(gamma-aminobutyric acid type A receptor beta2 subunit,GABRB2)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与精神分裂症及其药物治疗的关系。方法纳入精神分裂症患者53例和正常对照53名,采用Mass ARRY Epi TYPER DNA甲基化分析技术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GABRB2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患者组中12例在药物治疗8周后再次检测该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外周血GABRB2基因启动子区总甲基化和各Cp 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性别分层分析,患者组男性Cp G_28位点的甲基化水平较对照组男性降低[(0.215±0.084)vs.(0.264±0.103),P<0.05]。治疗后患者组外周血GABRB2基因启动子区总DNA甲基化水平较治疗前降低[(0.088±0.037)vs.(0.121±0.063),P<0.01],治疗前后各Cp G位点甲基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中GABRB2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提示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可能参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精神分裂症 GABRB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理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预测氯氮平联合用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2
作者 牟凡 黄志伟 +3 位作者 程渝 赵雪 李华芳 禹顺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14-1421,共8页
目的·以氯氮平-氟伏沙明合用为例,通过构建针对中国群体的生理药物代谢动力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PBPK)模型,预测氯氮平联合用药的药物相互作用(drug-drug interaction,DDI)并对氯氮平进行剂量优化。方法·... 目的·以氯氮平-氟伏沙明合用为例,通过构建针对中国群体的生理药物代谢动力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PBPK)模型,预测氯氮平联合用药的药物相互作用(drug-drug interaction,DDI)并对氯氮平进行剂量优化。方法·通过文献及药理学相关数据库获取氯氮平及氟伏沙明的基本理化性质参数,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absorption,distribution,metabolism and excretion,ADME)相关参数及中国群体的生理解剖相关参数,利用PK-Sim®软件构建2种药物的PBPK模型。以平均百分比误差(mean percentage error,MP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或者预测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或峰浓度(peak concentration,Cmax)与实测AUC或Cmax的比值为判断指标,并通过真实世界血药浓度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在此基础上结合氟伏沙明对氯氮平的抑制作用参数构建氯氮平-氟伏沙明联合用药的PBPK模型,预测氯氮平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变化。以药时曲线下面积比值(area under the curve ratio,AUCR)或峰浓度比值(peak concentration ratio,CmaxR)的90%置信区间为评价指标判断是否存在临床显著的DDI(无效应边界为80%~125%)。根据PBPK模型量化氯氮平-氟伏沙明联合用药后氯氮平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变化,并制定氯氮平的剂量优化方案。结果·构建的氯氮平、氟伏沙明模型验证的MPE绝对值≤10%且MAPE<25%,说明预测的药时曲线是准确的。氯氮平-氟伏沙明合用的PBPK模型的AUC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比值在1.25以内,可准确地预测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氯氮平-氟伏沙明联用模型的预测结果提示,氯氮平-氟伏沙明联合用药的AUCR和CmaxR的90%置信区间均不完全位于无效应边界内,说明两药合用会发生临床显著性的DDI。此外,PBPK模型的剂量优化结果提示:受试者联合服用氯氮平及氟伏沙明时,氯氮平的剂量减少至原本剂量的50%,可使氯氮平的暴露水平与单药治疗时保持一致。结论·研究建立的PBPK模型可以较好模拟联合用药对氯氮平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对于预测药物可能的相互作用及剂量优化方案有参考意义。如果治疗过程中需要合用氯氮平和氟伏沙明,须警惕临床显著的DDI,并应优化氯氮平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氮平 联合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生理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TLPR基因多态与双相障碍及其情感气质类型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苑成梅 禹顺英 +4 位作者 李则挚 黄佳 洪武 钱伊萍 方贻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18-1522,共5页
目的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域(5-HTTLPR)基因多态性与双相障碍的关联,分析其与双相障碍患者情感气质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共纳入305例双相障碍患者和272名正常对照。用情感气质评定量表(TEMPS-A)评估情... 目的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域(5-HTTLPR)基因多态性与双相障碍的关联,分析其与双相障碍患者情感气质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共纳入305例双相障碍患者和272名正常对照。用情感气质评定量表(TEMPS-A)评估情感气质类型,运用χ2检验、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评估5-HTTLPR基因多态与双相障碍及其情感气质类型的相关性。结果在女性中,5-HTTLPR L/S多态与双相障碍相关(基因型χ2=6.769,P=0.034;等位基因χ2=6.028,P=0.014);5-HTTLPR L/S多态S等位基因与双相障碍患者的焦虑气质相关(t=8.248,P=0.005);5-HTTLPRrs25531 A/G多态LA等位基因与双相障碍患者的情感旺盛气质相关(Z=-2.205,P=0.027)。结论 5-HTTLPR基因多态性与女性双相障碍的患病情况相关,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某些情感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域 基因多态 情感气质 情感气质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亚型神经性厌食患者的冲动特质及其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连锁多态区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梅力 张靖 +4 位作者 亢清 连成 彭素芳 禹顺英 陈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56-1660,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亚型神经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AN)患者的冲动特质及其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连锁多态区(5-hydroxytryptamine transporter gene-linked polymorphic region,5-HTTLPR)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7月—... 目的·探究不同亚型神经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AN)患者的冲动特质及其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连锁多态区(5-hydroxytryptamine transporter gene-linked polymorphic region,5-HTTLPR)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8年7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身病房及心理咨询门诊治疗的AN患者,其中限制型(restricting type)患者(AN-R组)76例、暴食清除型(binge/purging type)患者(AN-BP组)81例。分别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进食障碍检查自评问卷6.0(Eating Disorder Examination Questionnaire 6.0,EDE-Q 6.0)和Barratt冲动性量表第11版(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 11th Version,BIS-11)对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及冲动特质进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2组患者的5-HTTLPR多态性位点,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与AN-R组相比,AN-BP组患者的EDE-Q 6.0总分及其4个分量表得分、BIS-11总分及其3个维度得分均有所增加(均P<0.05),但2组患者的5-HTTLPR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同时,携带3种5-HTTLPR基因型(S/S、S/L和L/L)的AN患者的BIS-11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间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N-BP患者较AN-R患者具有更明显的冲动特征,但未发现2种疾病亚型或冲动特质与5-HTTLPR多态性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厌食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连锁多态区 多态性 冲动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