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期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的家庭医疗干预模式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道良 李霞 +2 位作者 苏宁 季卫东 陈玄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8-402,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的家庭医疗干预模式。方法·从上海市长宁区街道中整群抽取4个街道,按照入组标准选取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71例)和对照组(70例)。针对干预组提供精神科医师上门服务,给予药物治疗和心理社...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的家庭医疗干预模式。方法·从上海市长宁区街道中整群抽取4个街道,按照入组标准选取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71例)和对照组(70例)。针对干预组提供精神科医师上门服务,给予药物治疗和心理社会干预。分别在基线时、6个月末、12个月末进行老年期痴呆患者病理行为量表(BEHAVE-AD)、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老年期痴呆生活质量量表(QOL-AD)、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1)对干预前2组患者的BEHAVE-AD总分及各因子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评定时间主效应显著(P<0.001),BEHAVE-AD总分、情感障碍和焦虑恐惧因子分组别主效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BEHAVE-AD总分、妄想和情感障碍因子分组别与时间交互作用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2)BEHAVE-AD评分组间比较:在6个月末时,就幻觉、昼夜节律紊乱、情感障碍和焦虑恐惧因子分而言,干预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12个月末时,就BEHAVE-AD总分及妄想、行为紊乱、情感障碍和焦虑恐惧因子分而言,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对干预前2组患者的MMSE、ADL、QOL-AD、GQOLI-74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评定时间主效应显著(P<0.001),MMSE和QOL-AD评分组别主效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MMSE、ADL、QOL-AD、GQOLI-74评分组别与时间交互作用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4)MMSE、ADL、QOLAD、GQOLI-74评分组间比较:在6个月末时,干预组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个月末时,就MMSE、ADL、QOL-AD、GQOLI-74评分而言,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医师上门服务并整合多学科团队成员的家庭医疗模式对改善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有效,可以提高患者和照料者的生活质量,持续开展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痴呆 精神行为障碍 家庭医疗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涛 肖世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1-403,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为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受损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目前认为AD最主要的病理机制是由于Aβ沉积形成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所致的神经元纤维缠结,最终导致神经元凋亡。已上市的治...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为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受损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目前认为AD最主要的病理机制是由于Aβ沉积形成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所致的神经元纤维缠结,最终导致神经元凋亡。已上市的治疗AD药物有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近20年来有多种AD治疗药物包括国内首创的1类化药进入Ⅲ期临床试验。本文对近年来治疗AD药物的临床研究概况进行了回顾与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药物治疗 新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帕金森综合征一例
3
作者 岳玲 徐郁 王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42-744,共3页
患者男性,62岁。主诉情绪低落、紧张烦躁约2年,间断性不自主下肢抖动伴动作迟缓1年,并加重2周,于2021年7月9日入院。患者2年前因多重打击(单位破产无法获得提前退休款、房屋拆迁未获得足额补偿、投资失败以及父母高额医疗费用)而导致情... 患者男性,62岁。主诉情绪低落、紧张烦躁约2年,间断性不自主下肢抖动伴动作迟缓1年,并加重2周,于2021年7月9日入院。患者2年前因多重打击(单位破产无法获得提前退休款、房屋拆迁未获得足额补偿、投资失败以及父母高额医疗费用)而导致情绪低落、失眠,并逐渐出现妄想症状如担心家人“被害”或感觉家中将“出大事”,症状呈进行性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障碍 帕金森障碍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在中国社区老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68
4
作者 夏安琪 李军 +6 位作者 岳玲 洪波 严峰 苏宁 肖世富 刘园园 王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61-1667,共7页
目的·更新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区分中国城市社区正常老人(normal elderly,NE)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老人的最佳分界值,分析分量表得分。方法·采用横断面研... 目的·更新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区分中国城市社区正常老人(normal elderly,NE)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老人的最佳分界值,分析分量表得分。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对来自中国10个城市随机抽样的60岁以上老人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MoCA(北京版)评定其认知功能。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分析。结果·共有2367例NE和553例MCI患者。其中,男性1319例,女性1601例,平均年龄为(70.6±7.5)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7±5.2)年。MCI组和NE组在年龄和教育水平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3,P=0.000;t=−13.5,P=0.000)。女性更易患MCI(χ2=13.5,P=0.000)。通过对NE组MoCA得分分析,发现男性、高文化程度和低年龄组的MoCA得分较高。命名中的犀牛和骆驼,延迟记忆中的教堂和面孔,交替连线测验及画钟实验中的指针位置难度较大。各分量表得分显示,受试者在定向力和注意力测试中表现较好,而视空间功能、延迟回忆、句子重复和抽象能力得分较低。MoCA区分NE与MCI的最佳分界值为20(敏感度为63.7%,特异度为75.7%),曲线下面积为0.76。结论·MoCA(北京版)对NE与MCI区分度良好,最佳分界值为20。MoCA得分受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影响;基于难度分析,可将评估记忆部分词语进行替换(用“手”替换“面孔”,用“工厂”替换“教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难度分析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分界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微小RNA表达谱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何海宁 张微 +4 位作者 严峰 史琰琛 王静华 肖世富 王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74-1183,共10页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所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的血浆微小RNA(microRNA,miRNA)表达谱,并探讨AD所致MCI在遗传调控水平上的发病机制。方法·纳入5例AD所致MCI患...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所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的血浆微小RNA(microRNA,miRNA)表达谱,并探讨AD所致MCI在遗传调控水平上的发病机制。方法·纳入5例AD所致MCI患者和5例对照受试者,应用miRNA芯片测序技术分析血浆miRNA表达谱。采用TargetScan 7.2数据库分析显著上调miRNA的靶基因。采用Cytoscape软件分析显著上调miRNA的miRNA-基因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关键miRNA。运用R语言对关键miRNA的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数据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果·AD所致MCI患者的血浆中存在13个显著上调的miRNA,其中有5个是核心调控网络中的关键miRNA,其靶标基因主要参与突触可塑性调节、Wnt信号通路、突触间囊泡转运和突触间囊泡定位等生物学过程,并调控Ras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和糖酵解/糖异生等通路。结论·AD所致MCI患者血浆中5个上调的miRNA可能作为关键调控因素参与AD相关的病理进程,或可成为诊断AD所致MCI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微小RNA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功能正常老人睡眠与认知功能变化1年随访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洪波 何海宁 +6 位作者 刘园园 苏宁 严峰 史琰琛 王静华 王涛 肖世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17-1023,1017,共7页
目的·分析睡眠时间对认知功能正常老人的认知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以572 例认知功能正常老人(NC 组)、224 例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患者(aMCI 组)和48 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目的·分析睡眠时间对认知功能正常老人的认知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以572 例认知功能正常老人(NC 组)、224 例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患者(aMCI 组)和48 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AD 组)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采集人口学信息、日常生活信息等一般资料。在基线期分别比较各组不同阶段睡眠时间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对NC 组进行1 年随访,确认其认知功能的变化,分析睡眠时间与认知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NC 组青年期的睡眠时间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分值(r=0.114,P=0.006)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分值(r=0.116,P=0.006)呈正相关,NC 组老年期的睡眠时间与MMSE 分值(r=0.124,P=0.004)呈正相关。NC 组1 年随访获得有效数据282 例;将其中诊断为aMCI 的29 例患者和诊断为AD 的6 例患者归入进展组(NC-P 组),将其中仍诊断为正常老人的224 例对象和诊断为成功老人的5 例对象归入稳定组(NC-S 组)。NC-P 组的平均年龄(P=0.000)、女性占比(P=0.003)和罹患心脏疾病比例(P=0.001)均高于NC-S 组,而NC-P 组的受教育年数(P=0.000)、老年期睡眠时间(P=0.001)和有吸烟史比例(P=0.040)低于NC-S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s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老年期睡眠时间减少(P=0.001)和罹患心脏疾病(P=0.003)是正常老人在1 年内出现认知功能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认知功能正常老人的认知功能水平与睡眠时间呈正相关,老年期睡眠时间减少是aMCI 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时间 认知功能 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抑郁行为与海马及额叶皮层S100β及脑源性神经影响因子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7
作者 聂婧 张盛宇 +4 位作者 孙琳 仇琦 房圆 刘翔 李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9-215,共7页
目的研究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UMS)所致大鼠抑郁行为与前额叶及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S100β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大鼠分为安慰剂对照组、安慰剂应激组及药物应激组,使用CUMS方案建立大鼠抑郁模型,以旷场实验、糖水偏好实... 目的研究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UMS)所致大鼠抑郁行为与前额叶及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S100β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大鼠分为安慰剂对照组、安慰剂应激组及药物应激组,使用CUMS方案建立大鼠抑郁模型,以旷场实验、糖水偏好实验、新物体识别实验评估大鼠行为,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S100β和BDNF的表达。结果安慰剂应激组小鼠糖水偏爱率(52.48±13.14)%、基本动作(845.8±371.4)s、精细动作(565.6±211.9)s、静止时间(282.6±11.8)s,与安慰剂对照组(84.30±6.15)%(t=7.49,P=0.000)、(1239.1±281.6)s(t=2.83,P=0.008)、(801.8±150.9)s(t=3.05,P=0.003)、(268.2±12.8)s(t=2.72,P=0.00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和药物应激组相比,糖水偏爱率(80.55±11.31)%(t=5.39,P=0.000)、基本动作(1156.4±314.7)s(t=2.13,P=0.031)、精细动作(736.1±150.0)s(t=2.21,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安慰剂应激组大鼠前额叶与海马中BDNF蛋白表达量与药物应激组及安慰剂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安慰剂应激组大鼠前额叶内S100β的表达量(13.22±2.23)ng/g与药物应激组(10.55±2.72)ng/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P=0.014)。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大鼠前额叶及海马内BDNF蛋白表达水平与S100β表达呈正相关(r=0.35,P=0.034;r=0.36,P=0.034),行为学上新物体识别指数与海马内BDNF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8,P=0.021),精细动作与前额叶内S100β表达呈负相关(r=-0.36,P=0.037)。结论慢性应激导致大鼠出现的不同抑郁行为选择性地与不同脑区中S100β与BDNF蛋白表达具有相关性,S100β及BDNF蛋白独立参与调节抑郁症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 脑源性神经影响因子 S100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的脑微出血特征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吴依娜 庄惠翔 +9 位作者 李钒 刘园园 严峰 史琰琛 王静华 张建业 刘满华 王金红 肖世富 王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17-922,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认知功能水平老人之间的脑微出血差异。方法·以18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D组)、28例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aMCI组)以及30例志愿入组的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老人(NC组)为研究对象。利用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寻... 目的·研究不同认知功能水平老人之间的脑微出血差异。方法·以18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D组)、28例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aMCI组)以及30例志愿入组的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老人(NC组)为研究对象。利用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寻找并记录脑微出血点的数量及位置,勾画出左右大脑的额叶、颞叶、顶叶、枕叶、丘脑等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的脑区。χ~2检验分析各组微出血点例次和各脑区及全脑存在微出血点例次的组间差异,并对以上各脑区及全脑的微出血点数量进行组间方差分析。结果·对脑区存在微出血点例次的χ~2检验中,AD组与NC组在额叶(P=0.005)、颞叶(P=0.005)和全脑(P=0.004),aMCI组与NC组在额叶(P=0.048),3组间在额叶(P=0.006)、颞叶(P=0.006)和全脑(P=0.01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微出血点数量的方差分析中,AD组与NC组在额叶(P=0.004)、颞叶(P=0.049),aMCI组与NC组在额叶(P=0.044),3组间在额叶(P=0.016)、颞叶(P=0.038)和全脑(P=0.04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较正常对照老人在额叶和颞叶存在较重的脑微出血表现,脑微出血的量化有望成为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的候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阿尔茨海默病 磁敏感加权成像 脑微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痴呆前心理行为障碍的临床表现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刘翔 房圆 李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3-266,共4页
轻度心理行为障碍(mild behavioral impairment,MBI)是一种痴呆前综合征,主要在知觉、思维、情感、行为、人格等方面表现异常,可增加个体发生痴呆的风险。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 轻度心理行为障碍(mild behavioral impairment,MBI)是一种痴呆前综合征,主要在知觉、思维、情感、行为、人格等方面表现异常,可增加个体发生痴呆的风险。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指痴呆病程中出现的精神和行为问题,该症状的发生可增加照料负担与患者的死亡率。MBI和BPSD组成痴呆相关的神经精神症状(neuropsychiatric symptoms,NPS)。MBI作为新的概念,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和痴呆的临床治疗与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文回顾了MBI与NPS相关文献,综述MBI的临床表现以及与认知障碍的神经生物学联系,并提出了MBI更合理的翻译应为痴呆前心理行为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精神症状 痴呆 轻度心理行为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环境变化对PC12细胞淀粉样前体蛋白β位点裂解酶1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杨寰庆 何祥 +2 位作者 杜晓光 肖世富 王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05-1012,1005,共8页
目的·研究微环境变化对PC12细胞淀粉样前体蛋白β位点裂解酶1(β-site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cleaving enzyme 1,BACE1)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毒胡萝卜素(thapsigargin,Tg)、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过氧化... 目的·研究微环境变化对PC12细胞淀粉样前体蛋白β位点裂解酶1(β-site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cleaving enzyme 1,BACE1)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毒胡萝卜素(thapsigargin,Tg)、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过氧化氢(H_2O_2)、缺氧培养箱和低糖培养基对PC12细胞模拟轻度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炎症环境、轻度氧化应激、低氧和低糖环境,用Western blotting和荧光定量PCR检测BACE1蛋白和BACE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PC12细胞用0.13μmol/L Tg处理12 h或用0.01 mg/mL LPS处理36 h后,BACE1蛋白和m RNA水平显著上调(均P<0.05);而用0.13 mmol/L和0.25 mmol/L H_2O_2处理12 h,以及低氧环境和低糖环境下,BACE1蛋白和m RNA均未观察到显著变化(均P>0.05)。结论·轻度ERS和炎症环境可以使PC12细胞BACE1的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微环境 PC12细胞 淀粉样前体蛋白β位点裂解酶1 Β-淀粉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