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以阴性症状为主(predominant negative symptoms,PNS)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纹状体静息态功能连接(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rsFC)改变及与阴性症状的关系。方法54例PNS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1例健康对照接受静息态功能磁...目的探讨以阴性症状为主(predominant negative symptoms,PNS)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纹状体静息态功能连接(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rsFC)改变及与阴性症状的关系。方法54例PNS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1例健康对照接受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完成一般资料收集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阴性症状量表(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SANS)、时间性愉快体验量表(Temporal Experience of Pleasure Scale,TEPS)评定。选择12个纹状体亚区为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ROIs),分析各ROI与全脑体素的rsFC,并提取差异脑区的rsFC值与阴性症状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PNS精神分裂症患者右背尾壳核与右脑岛、左额中回(middle frontal gyrus,MFG)、右内侧和旁扣带回(median cingulate and paracingulate gyri,MCC)之间,左背尾壳核与右壳核、左脑岛、左MFG之间,右背喙壳核与双侧MFG、左脑岛、右MCC之间,左背喙壳核与右脑岛、左中央沟盖之间,右腹喙壳核与双侧壳核、左MFG、右MCC之间,左腹喙壳核与右脑岛、左壳核、双侧MFG、右MCC、左顶下缘角回之间,及左腹侧尾状核下部/伏隔核与右脑岛、左前扣带回(胼胝体上部)、双侧楔前叶之间的rsFC降低(体素水平P<0.001未校正,簇水平FWE校正,P_(FWE)<0.05/12=0.004)。未发现PNS精神分裂症患者较健康对照rsFC增强的脑区,也未发现与SANS、TEPS量表相关的rsFC(P_(Bonferroni)>0.05)。结论PNS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皮层-纹状体功能连接异常,主要是壳核与MFG、MCC、岛叶之间rsFC异常降低。展开更多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精神障碍,常常伴随着体质量增加问题,从而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症状改善,并增加代谢性和心血管相关疾病的风险。然而,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的原因包括抗精神病药物对多个神经递质...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精神障碍,常常伴随着体质量增加问题,从而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症状改善,并增加代谢性和心血管相关疾病的风险。然而,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的原因包括抗精神病药物对多个神经递质受体的作用导致食欲增加和糖脂代谢异常,精神分裂症与肥胖之间的共同发病机制,以及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健康的饮食偏好和生活方式等。近年来非药物干预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的研究成果不断更新,干预主要包括3种方式:生活方式干预、减重手术、神经调控技术。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运动及认知等方面,目前探究综合性的生活干预模式的成效及患者依从性成为研究的主流;减重手术治疗对满足手术适应证的精神分裂症肥胖患者具有减重的效果,但目前报道的案例总数较少,且需要进一步探究围术期症状管理;神经调控技术治疗中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质量增加具有潜在的前景。该文旨在为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提供更多样化的临床策略参考。展开更多
目的·系统评价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认知功能及伴痴呆的行为精神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的疗效。方法·检...目的·系统评价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认知功能及伴痴呆的行为精神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的疗效。方法·检索2019年11月2日以前的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及中国和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等9个数据库的所有文献。英文以“Alzheimer′s disease”“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和“randomize controlled trial”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并检索自由词;中文以“阿尔茨海默病”“经颅磁刺激”“随机对照试验”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按照预先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使用RevMan 5.3软件,以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为效应值,区间估计使用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进行统计分析;应用GradeProfile 3.2.2软件进行证据质量等级评价。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阿尔茨海默病疾病评估量表−认知子量表评价结果提示,高频TMS组效应值SMD=−0.64(95%CI−0.89~−0.40,P=0.000),低频组效应值SMD=−0.58(95%CI−1.12~−0.05,P=0.030);Grade证据质量等级显示,高频组为极低质量,低频组为低质量。使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价认知功能时,根据TMS频率的高低、数值及治疗的次数分为3个亚组进行,结果提示,高频TMS组效应量SMD=1.30(95%CI 0.76~1.85,P=0.000),低频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Grade证据质量等级显示高频组和低频组均为极低质量;5 Hz组效应量SMD=3.99(95%CI 0.81~7.16,P=0.010),Grade证据质量等级为极低质量;治疗次数>40次且≤60次组效应量SMD=3.28(95%CI 1.67~4.90,P=0.000),Grade证据质量等级为极低质量。在改善BPSD方面:使用神经精神量表评价,结果无统计学意义,Grade证据质量等级为极低质量。使用AD病理行为症状量表评价分析显示,高频组效应量SMD=−0.83(95%CI−1.06~−0.60,P=0.000),低频TMS疗效无统计学意义;Grade证据质量等级显示,高频组结果为低质量,低频组结果为极低质量。结论·TMS能够改善AD患者的认知功能,且高频要优于低频,证据质量等级较低;而对AD患者的BPSD是否有效尚需进一步的研究。未来应纳入更多高质量的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来评价TMS对AD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育阴潜阳汤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服用育阴潜阳汤2次/d,150 m L/次;盐酸苯海索...目的:探讨育阴潜阳汤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服用育阴潜阳汤2次/d,150 m L/次;盐酸苯海索安慰剂,2次/d,2 mg/次。对照组服用盐酸苯海索2次/d,2 mg/次,育阴潜阳汤安慰剂2次/d,150 m L/次。治疗时间12周,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4周末、8周末和12周末采用锥体外系不良反应量表评估患者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并在基线和3月末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疗效等同于对照组,组间未发现有显著性差异(F=0.241,P〉0.05),但不同的观察时间点间差异有显著性(F=80.844,P〈0.05),不同时间点与组间交互作用不显著(F=0.712,P〉0.05)。服药依从性方面,育阴潜阳汤组优于安坦组,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F=0.992,P〉0.05),但不同的观察时间点间差异有显著性(F=14.029,P〈0.05),不同时间点与组别间交互作用显著(F=14.459,P〈0.05).结论:育阴潜阳汤可以用来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疗效与盐酸苯海索相当,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展开更多
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是一项非侵入性大脑刺激技术。它可通过影响大脑电活动如神经兴奋性和突触可塑性来治疗精神疾病。目前关于tDCS应用研究的范围非常广,在成人抑郁症、双相抑郁、精神分裂...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是一项非侵入性大脑刺激技术。它可通过影响大脑电活动如神经兴奋性和突触可塑性来治疗精神疾病。目前关于tDCS应用研究的范围非常广,在成人抑郁症、双相抑郁、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治疗中显示有效。既往研究证据表明儿童少年对tDCS有一定耐受性,但目前探索tDCS技术治疗儿童少年精神障碍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较少,多为小样本开放性试验,无法得出有效结论。该文综述了tDCS应用于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阅读障碍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各研究中tDCS的参数设置、疗效、不良反应及其局限性,比较其治疗周期、时间、电流强度、靶点设置以及疗效的不同,为今后儿童少年精神障碍群体临床神经调控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发展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以阴性症状为主(predominant negative symptoms,PNS)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纹状体静息态功能连接(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rsFC)改变及与阴性症状的关系。方法54例PNS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1例健康对照接受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完成一般资料收集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阴性症状量表(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SANS)、时间性愉快体验量表(Temporal Experience of Pleasure Scale,TEPS)评定。选择12个纹状体亚区为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ROIs),分析各ROI与全脑体素的rsFC,并提取差异脑区的rsFC值与阴性症状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PNS精神分裂症患者右背尾壳核与右脑岛、左额中回(middle frontal gyrus,MFG)、右内侧和旁扣带回(median cingulate and paracingulate gyri,MCC)之间,左背尾壳核与右壳核、左脑岛、左MFG之间,右背喙壳核与双侧MFG、左脑岛、右MCC之间,左背喙壳核与右脑岛、左中央沟盖之间,右腹喙壳核与双侧壳核、左MFG、右MCC之间,左腹喙壳核与右脑岛、左壳核、双侧MFG、右MCC、左顶下缘角回之间,及左腹侧尾状核下部/伏隔核与右脑岛、左前扣带回(胼胝体上部)、双侧楔前叶之间的rsFC降低(体素水平P<0.001未校正,簇水平FWE校正,P_(FWE)<0.05/12=0.004)。未发现PNS精神分裂症患者较健康对照rsFC增强的脑区,也未发现与SANS、TEPS量表相关的rsFC(P_(Bonferroni)>0.05)。结论PNS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皮层-纹状体功能连接异常,主要是壳核与MFG、MCC、岛叶之间rsFC异常降低。
文摘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精神障碍,常常伴随着体质量增加问题,从而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症状改善,并增加代谢性和心血管相关疾病的风险。然而,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的原因包括抗精神病药物对多个神经递质受体的作用导致食欲增加和糖脂代谢异常,精神分裂症与肥胖之间的共同发病机制,以及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健康的饮食偏好和生活方式等。近年来非药物干预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的研究成果不断更新,干预主要包括3种方式:生活方式干预、减重手术、神经调控技术。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运动及认知等方面,目前探究综合性的生活干预模式的成效及患者依从性成为研究的主流;减重手术治疗对满足手术适应证的精神分裂症肥胖患者具有减重的效果,但目前报道的案例总数较少,且需要进一步探究围术期症状管理;神经调控技术治疗中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质量增加具有潜在的前景。该文旨在为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提供更多样化的临床策略参考。
文摘目的·系统评价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认知功能及伴痴呆的行为精神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的疗效。方法·检索2019年11月2日以前的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及中国和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等9个数据库的所有文献。英文以“Alzheimer′s disease”“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和“randomize controlled trial”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并检索自由词;中文以“阿尔茨海默病”“经颅磁刺激”“随机对照试验”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按照预先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使用RevMan 5.3软件,以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为效应值,区间估计使用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进行统计分析;应用GradeProfile 3.2.2软件进行证据质量等级评价。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阿尔茨海默病疾病评估量表−认知子量表评价结果提示,高频TMS组效应值SMD=−0.64(95%CI−0.89~−0.40,P=0.000),低频组效应值SMD=−0.58(95%CI−1.12~−0.05,P=0.030);Grade证据质量等级显示,高频组为极低质量,低频组为低质量。使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价认知功能时,根据TMS频率的高低、数值及治疗的次数分为3个亚组进行,结果提示,高频TMS组效应量SMD=1.30(95%CI 0.76~1.85,P=0.000),低频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Grade证据质量等级显示高频组和低频组均为极低质量;5 Hz组效应量SMD=3.99(95%CI 0.81~7.16,P=0.010),Grade证据质量等级为极低质量;治疗次数>40次且≤60次组效应量SMD=3.28(95%CI 1.67~4.90,P=0.000),Grade证据质量等级为极低质量。在改善BPSD方面:使用神经精神量表评价,结果无统计学意义,Grade证据质量等级为极低质量。使用AD病理行为症状量表评价分析显示,高频组效应量SMD=−0.83(95%CI−1.06~−0.60,P=0.000),低频TMS疗效无统计学意义;Grade证据质量等级显示,高频组结果为低质量,低频组结果为极低质量。结论·TMS能够改善AD患者的认知功能,且高频要优于低频,证据质量等级较低;而对AD患者的BPSD是否有效尚需进一步的研究。未来应纳入更多高质量的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来评价TMS对AD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文摘目的:探讨育阴潜阳汤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服用育阴潜阳汤2次/d,150 m L/次;盐酸苯海索安慰剂,2次/d,2 mg/次。对照组服用盐酸苯海索2次/d,2 mg/次,育阴潜阳汤安慰剂2次/d,150 m L/次。治疗时间12周,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4周末、8周末和12周末采用锥体外系不良反应量表评估患者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并在基线和3月末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疗效等同于对照组,组间未发现有显著性差异(F=0.241,P〉0.05),但不同的观察时间点间差异有显著性(F=80.844,P〈0.05),不同时间点与组间交互作用不显著(F=0.712,P〉0.05)。服药依从性方面,育阴潜阳汤组优于安坦组,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F=0.992,P〉0.05),但不同的观察时间点间差异有显著性(F=14.029,P〈0.05),不同时间点与组别间交互作用显著(F=14.459,P〈0.05).结论:育阴潜阳汤可以用来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疗效与盐酸苯海索相当,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文摘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是一项非侵入性大脑刺激技术。它可通过影响大脑电活动如神经兴奋性和突触可塑性来治疗精神疾病。目前关于tDCS应用研究的范围非常广,在成人抑郁症、双相抑郁、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治疗中显示有效。既往研究证据表明儿童少年对tDCS有一定耐受性,但目前探索tDCS技术治疗儿童少年精神障碍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较少,多为小样本开放性试验,无法得出有效结论。该文综述了tDCS应用于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阅读障碍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各研究中tDCS的参数设置、疗效、不良反应及其局限性,比较其治疗周期、时间、电流强度、靶点设置以及疗效的不同,为今后儿童少年精神障碍群体临床神经调控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