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后疫情时代上海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1
作者
薛莉莉
张伟波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第5期583-588,共6页
通过阅读文献和对上海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会工作服务的考察、访谈,总结了上海市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3种发展状况和5种服务模式,发现疫情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面临的三个挑战:一是直接服务减少导致服务受益者数量下降,服务成效无法保障;二...
通过阅读文献和对上海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会工作服务的考察、访谈,总结了上海市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3种发展状况和5种服务模式,发现疫情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面临的三个挑战:一是直接服务减少导致服务受益者数量下降,服务成效无法保障;二是社会工作方法运用的方式被迫调整挑战了社工的服务能力;三是服务对象范围的扩大或增多与社工数量不足导致服务应对困难。针对上述挑战与问题提出了对策:通过服务方式灵活多元确保专业关系持续与服务成效;组织开展社工线上工作能力的培训,增加网络服务经验;服务对象范围逐步扩大,多部门合作预防重点人群心理问题产生;组建一支为精神心理健康服务的志愿者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精神健康
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轻症抑郁患者结构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后的病耻感变化
被引量:
13
2
作者
卢静芳
畅临亚
+12 位作者
王宇
丁菲
卢卫红
叶尘宇
薛莉莉
宋蕊
王琰
陶华
周慧鸣
葛方梅
李静茹
方贻儒
苑成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07-813,共7页
目的:考察接受线上-线下结构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方案(I-GCBT)的轻症抑郁患者病耻感的变化。方法:本文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19名轻症抑郁患者[17条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分≥8分且≤17分],随机分配到线上视频团体干预...
目的:考察接受线上-线下结构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方案(I-GCBT)的轻症抑郁患者病耻感的变化。方法:本文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19名轻症抑郁患者[17条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分≥8分且≤17分],随机分配到线上视频团体干预组(线上视频组)与线下面对面团体干预组(线下对照组),每组均给予每周1次、每次90 min共12次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于基线、治疗4周、8周和12周末进行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量表(SSMI-C)评估。结果:共77例患者完成基线后至少一次随访(线上视频组50例,线下对照组27例)。两组的基线HAMD-17总分、SSMI-C总分及3个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经过12周治疗后,两组的SSMIC总分及歧视、病情掩饰因子分均降低(均P<0.01),线下对照组的歧视、病情掩饰因子分在4周末时出现降低(P<0.05或P<0.01),线上视频组的歧视、病情掩饰因子分在12周末时出现降低(均P<0.01)。结论:结构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有效改善轻症抑郁患者病耻感,线下干预形式可较早改善患者的被歧视感和病情掩饰,线上干预形式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
轻症抑郁
病耻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疫情时代上海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1
作者
薛莉莉
张伟波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社工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
精神
卫生
中心
防治科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心理健康管理研究所
出处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第5期583-588,共6页
基金
2019年上海市“医苑新星”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资助计划“医务社工项目”(沪卫人事[2020]87号)
2020年上海市“医苑新星”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资助项目“公共卫生领导者项目”(沪卫人事[2021]99号)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级课题一般项目“建构赋权取向小组工作方案研究——以促进心境障碍患者恢复社会功能为例”(2013-YJ-07)。
文摘
通过阅读文献和对上海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会工作服务的考察、访谈,总结了上海市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3种发展状况和5种服务模式,发现疫情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面临的三个挑战:一是直接服务减少导致服务受益者数量下降,服务成效无法保障;二是社会工作方法运用的方式被迫调整挑战了社工的服务能力;三是服务对象范围的扩大或增多与社工数量不足导致服务应对困难。针对上述挑战与问题提出了对策:通过服务方式灵活多元确保专业关系持续与服务成效;组织开展社工线上工作能力的培训,增加网络服务经验;服务对象范围逐步扩大,多部门合作预防重点人群心理问题产生;组建一支为精神心理健康服务的志愿者团队。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精神健康
社会工作
Keywords
Post-epidemic Era
Mental Health
Social Work
分类号
R197.32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轻症抑郁患者结构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后的病耻感变化
被引量:
13
2
作者
卢静芳
畅临亚
王宇
丁菲
卢卫红
叶尘宇
薛莉莉
宋蕊
王琰
陶华
周慧鸣
葛方梅
李静茹
方贻儒
苑成梅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
精神
卫生
中心
上海
市虹口区
精神
卫生
中心
心理治疗科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
精神
卫生
中心
临床七科
复旦
大学
附属
中山医院心理
医学
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社工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
精神
卫生
中心
疾控
中心
上海
市长宁区
精神
卫生
中心
疾控
中心
上海
市长宁区
精神
卫生
中心
精神
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
精神
卫生
中心
心境障碍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
精神
卫生
中心
临床心理科
出处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07-813,共7页
基金
上海市申康发展中心“适宜技术联合开发推广应用”项目(SHDC12016205)
上海市申康发展中心重大临床研究项目-青年项目(SHDC2020CR4074)
+3 种基金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睡眠障碍特色学科(2017-TSXK-02)
心身医学(2019ZB0201)
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治未病服务重点推广项目(ZY(2018-2020)-ZWB-1001-FWB-07)
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Y11906600)
文摘
目的:考察接受线上-线下结构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方案(I-GCBT)的轻症抑郁患者病耻感的变化。方法:本文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19名轻症抑郁患者[17条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分≥8分且≤17分],随机分配到线上视频团体干预组(线上视频组)与线下面对面团体干预组(线下对照组),每组均给予每周1次、每次90 min共12次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于基线、治疗4周、8周和12周末进行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量表(SSMI-C)评估。结果:共77例患者完成基线后至少一次随访(线上视频组50例,线下对照组27例)。两组的基线HAMD-17总分、SSMI-C总分及3个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经过12周治疗后,两组的SSMIC总分及歧视、病情掩饰因子分均降低(均P<0.01),线下对照组的歧视、病情掩饰因子分在4周末时出现降低(P<0.05或P<0.01),线上视频组的歧视、病情掩饰因子分在12周末时出现降低(均P<0.01)。结论:结构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有效改善轻症抑郁患者病耻感,线下干预形式可较早改善患者的被歧视感和病情掩饰,线上干预形式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线上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
轻症抑郁
病耻感
Keywords
online
group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mild depression
self-stigma
分类号
R749.4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749.059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后疫情时代上海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薛莉莉
张伟波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轻症抑郁患者结构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后的病耻感变化
卢静芳
畅临亚
王宇
丁菲
卢卫红
叶尘宇
薛莉莉
宋蕊
王琰
陶华
周慧鸣
葛方梅
李静茹
方贻儒
苑成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