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神经免疫机制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其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
作者 王丹丹 张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95-799,共5页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克服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严重的泌乳素升高和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成为目前精神科的一线用药。研究发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调节患者的免疫炎症状态,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而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神经免疫紊乱可能损害患者的认...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克服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严重的泌乳素升高和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成为目前精神科的一线用药。研究发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调节患者的免疫炎症状态,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而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神经免疫紊乱可能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该文就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神经免疫机制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其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 认知功能 精神分裂症 神经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信号通路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陈艳 张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48-953,948,共6页
Pi3k/Akt信号通路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Pi3k/Akt信号通路具有一定的修饰作用,且该作用已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该文从代谢综合征、免疫功能变化、认知损害、神经保护作用4个方面,将Pi3k/Ak... Pi3k/Akt信号通路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Pi3k/Akt信号通路具有一定的修饰作用,且该作用已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该文从代谢综合征、免疫功能变化、认知损害、神经保护作用4个方面,将Pi3k/Akt信号通路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作用机制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PI3K/AKT信号通路 精神分裂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2C受体作为精神分裂症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汪也微 张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01-804,共4页
随着第2代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体质量增加和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研究者近年来开始将关注点投向治疗精神分裂的新靶点——5-羟色胺2C受体(5-HT2C受体)。一方面,有研究表明激动5-HT2C受体具有降低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的作用,推测其潜... 随着第2代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体质量增加和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研究者近年来开始将关注点投向治疗精神分裂的新靶点——5-羟色胺2C受体(5-HT2C受体)。一方面,有研究表明激动5-HT2C受体具有降低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的作用,推测其潜在的抗精神病作用;另一方面,第2代抗精神病药物对5-HT2C受体的拮抗作用是其引起患者体质量增加的重要因素,反之激动5-HT2C受体则可能具有降低体质量的效应。该文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就5-HT2C受体的抗精神病效应和与之相关的体质量增加不良反应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2C受体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所致的体质量增加 基因多态性 戊卡色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7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方新宇 张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65-1269,共5页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重性精神疾病,反复发作,预后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免疫系统存在异常。白介素等细胞因子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重性精神疾病,反复发作,预后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免疫系统存在异常。白介素等细胞因子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存在重要关联。该文对白介素17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细胞因子 白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多药治疗现状 被引量:15
5
作者 赵雪 袁铠 禹顺英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5-59,共5页
精神分裂症治疗通常推荐使用抗精神病药单药治疗,但实际临床上抗精神病药多药治疗及与其他精神药物合用的情况十分常见。本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多药合用的原因、发生率、临床获益和影响等方面展开综述。既往有研究认为抗精神病药多药合... 精神分裂症治疗通常推荐使用抗精神病药单药治疗,但实际临床上抗精神病药多药治疗及与其他精神药物合用的情况十分常见。本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多药合用的原因、发生率、临床获益和影响等方面展开综述。既往有研究认为抗精神病药多药合用能使患者获益,但也有研究结果与之相反。而抗精神病药与抗抑郁药合用能降低患者死亡率,与苯二氮[艹草]类合用可能增加死亡率,与心境稳定剂合用可能增加自杀风险。但目前仍缺乏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上述结果。此外,多药合用所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需要受到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 抗抑郁药 心境稳定剂 苯二氮[艹草]类药物 多药治疗 单药治疗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FOS基因rs1063169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艳 方新宇 +6 位作者 汪也微 倪建良 张江涛 卢卫红 李涛 张登峰 张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探索FOS基因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关联性,以及在中国汉族人群中该基因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rs1063169与AD的关联性。方法·使用Alzdata网站比较FOS基因... 目的·探索FOS基因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关联性,以及在中国汉族人群中该基因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rs1063169与AD的关联性。方法·使用Alzdata网站比较FOS基因在AD患者不同脑区与健康人群的表达差异,通过String数据库将FOS蛋白与28个AD相关易感基因编码的蛋白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探索该基因在已知数据库中是否与AD存在关联性。收集中国东部和西南部地区汉族人群中的AD患者715例和健康对照760人,选取FOS基因标签SNP位点rs1063169,采用SNaPshot SNP分型技术对该位点进行分析。结果·Alzdata网站的跨平台规范化表达数据显示,AD患者FOS基因在内嗅皮质(P=0.003)和海马区域(P=0.001)的表达量与正常人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I网络显示,FOS蛋白与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聚集素(clusterin,CLU)、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酪氨酸蛋白激酶-2β(protein-tyrosine kinase 2β,PTK2B)这4个AD相关易感基因编码蛋白间存在交互作用。中国东部和西南部地区汉族人群中的AD患者与健康对照rs1063169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虽然FOS基因在AD患者与健康对照的内嗅皮质和海马中存在差异性表达,且FOS蛋白可能通过与AD相关易感基因编码蛋白的交互作用在A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但在该研究收集的中国汉族人群中并未发现FOS基因rs1063169多态性与AD之间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FOS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rs1063169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快感缺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余玲芳 方新宇 +5 位作者 陈艳 王丹丹 汪也微 吴则南 刘瑞梅 张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07-1212,共6页
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快感缺失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纳入71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及50名健康志愿者,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患者的精... 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快感缺失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纳入71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及50名健康志愿者,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使用时间性愉快体验量表(Temporal Experience of Pleasure Scale,TEPS)和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分别评估被试的快感缺失和认知功能。结果·TEPS评估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的期待性快感和消费性快感得分均低于健康对照(P=0.000)。逐步线性回归结果显示PANSS中的阴性症状得分(B=-0.895,P=0.002)和RBANS五因子中的延迟记忆得分(B=0.265,P=0.001)与精神分裂症快感缺失有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期待性和消费性快感缺失,而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均能影响快感缺失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快感缺失 阴性症状 延迟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余玲芳 张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14-918,共5页
抑郁症作为常见精神障碍,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负担。目前,人们对抑郁症遗传机制的理解远不如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等其他常见精神障碍透彻。近年来,随着临床样本量的不断积累以及研究方法与技术的进步,抑郁症的遗传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 抑郁症作为常见精神障碍,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负担。目前,人们对抑郁症遗传机制的理解远不如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等其他常见精神障碍透彻。近年来,随着临床样本量的不断积累以及研究方法与技术的进步,抑郁症的遗传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该文从抑郁症的候选基因、常见变异位点、罕见变异位点以及染色体结构变异等方面对该病的遗传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遗传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抑郁障碍患者局部脑血流与临床特征关联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吴则南 余玲芳 +3 位作者 方新宇 王丹丹 刘瑞梅 张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10-615,共6页
目的探索首发抑郁障碍患者局部脑血流(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异常及其与主要临床特征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脉冲式动脉自旋标记成像技术(pulsed arterial spin labeling,PASL)对40例首发抑郁障碍患者及38名健康对照者进行MR... 目的探索首发抑郁障碍患者局部脑血流(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异常及其与主要临床特征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脉冲式动脉自旋标记成像技术(pulsed arterial spin labeling,PASL)对40例首发抑郁障碍患者及38名健康对照者进行MRI检查。采用时间性愉快感体验量表(temporal experience of pleasure scale,TEPS)评估被试的快感缺失症状,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匹兹堡睡眠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分别用于评估受试者的抑郁、焦虑程度与睡眠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左侧海马旁回、右侧苍白球、左侧枕中回、右侧岛叶rCBF减低,左侧顶下缘角回、左侧内侧额上回rCBF增加(均经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1,团块水平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左侧海马旁回rCBF与期待性(r=0.499,P=0.002)和消费性(r=0.484,P=0.003)快感缺失评分均存在正相关,右侧苍白球rCBF与PSQI量表得分存在负相关(r=-0.467,P=0.005)。结论首发抑郁障碍患者部分脑区rCBF显著异常,且其与快感缺失等临床特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磁共振成像 局部脑血流 快感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氮平诱导体质量增加大鼠的肝脏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汪也微 方新宇 +3 位作者 陈艳 王丹丹 余玲芳 张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33-939,933,共7页
目的·探究短期奥氮平给药后所引起的SD大鼠体内代谢产物或代谢通路的变化。方法·采用5周龄雌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和奥氮平组。给药期间,监测2组大鼠的体质量和摄食量。给药结束后,采集肝组织,并运用液... 目的·探究短期奥氮平给药后所引起的SD大鼠体内代谢产物或代谢通路的变化。方法·采用5周龄雌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和奥氮平组。给药期间,监测2组大鼠的体质量和摄食量。给药结束后,采集肝组织,并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肝组织中的代谢产物进行检测,后续转换原始数据,导入MetaboAnalysis平台进行分析。结果·短期奥氮平给药会引起体质量、摄食量的显著增加以及糖耐量受损。代谢组学结果提示奥氮平组大鼠肝组织中初级胆汁酸和9-氧代十八碳二烯酸(9-oxo-octadecadienoic acid,9-OxoODE)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短期奥氮平给药会导致SD大鼠体内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过程的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代谢组学 肝组织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感缺失的炎症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则南 张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1-245,共5页
快感缺失存在于多种精神疾病,是预测患者转归的重要指标。完善快感缺失的概念,深入探究其机制,从而进一步明确其病理生理学基础,有利于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机体炎症状态下犬尿氨酸途径与四氢生物蝶呤代谢的异常... 快感缺失存在于多种精神疾病,是预测患者转归的重要指标。完善快感缺失的概念,深入探究其机制,从而进一步明确其病理生理学基础,有利于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机体炎症状态下犬尿氨酸途径与四氢生物蝶呤代谢的异常会导致奖赏环路神经损伤和递质紊乱,与快感缺失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该文以此为重点,对快感缺失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感缺失 奖赏回路 炎症 犬尿氨酸途径 四氢生物蝶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吡酯改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所致体质量增加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丹丹 汪也微 +3 位作者 方新宇 陈艳 余玲芳 张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0-207,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托吡酯减轻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所致体质量增加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ochrane Library以及PubMed、Embase、PsycINFO数据库,检索文献起始时间不限、截止时间为... 目的·系统评价托吡酯减轻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所致体质量增加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ochrane Library以及PubMed、Embase、PsycINFO数据库,检索文献起始时间不限、截止时间为2019年3月。收集关于托吡酯减轻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关联的体质量增加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0篇随机对照研究,共有102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托吡酯能够有效改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所致的体质量增加,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4.09,95%CI-5.74^-2.44,P=0.000];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也有明显的改善(WMD=-2.42,95%CI-3.02^-1.82,P=0.000)。结论·托吡酯能有效改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所引起的体质量增加及BMI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吡酯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体质量 体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R1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群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
13
作者 方新宇 卢卫红 +6 位作者 王慧珍 倪建良 张江涛 蔡军 李涛 张登峰 张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3-159,共7页
目的·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 gene 1,EGR1)与中国汉族人群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纳入2个独立样本共计715例AD患者和760例健康对照(包括来自华东地区的382例A... 目的·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 gene 1,EGR1)与中国汉族人群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纳入2个独立样本共计715例AD患者和760例健康对照(包括来自华东地区的382例AD患者和426例健康对照以及来自西南地区的333例AD患者和334例健康对照)。采取外周静脉血并提取DNA,利用SNaPshot技术对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1743810进行分型。结合公共数据库探索EGR1基因在AD患者和健康对照的大脑中是否存在差异表达;并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交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图,以明确EGR1与AD高风险基因之间是否存在联系;采用表达数量性状基因座(expression quantitative trait loci,eQTL)关联分析探讨rs11743810多态性与AD易感性的关系。结果·差异表达分析发现,AD患者与健康对照脑内EGR1基因在颞叶皮层表达存在显著差异(校正前|log2FC|=0.780,P=0.000;FDR校正后P=0.001)。PPI结果也表明EGR1蛋白与AD高风险基因表达的蛋白如淀粉样蛋白前体(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以及载脂蛋白J(clusterin,CLU)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然而,eQTL分析结果显示,EGR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11743810不同基因型在10个脑区的表达无明显差异(校正后P>0.05)。外周血DNA样本分析结果也提示AD组和健康对照组的rs11743810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11743810多态性位点可能不是中国汉族人群AD的主要致病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基因多态性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表达数量性状基因座 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IL-17蛋白表达与双相躁狂破坏攻击行为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豪喆 洪武 +7 位作者 汪作为 苑成梅 李则挚 黄佳 张晨 李宁宁 林治光 方贻儒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在外周血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双相躁狂破坏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纳入符合DSM-IV-TR诊断标准的双相躁狂患者36名,予以锂盐联合喹硫平治疗,同时纳入性别和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36名。采用酶联免疫... 目的探讨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在外周血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双相躁狂破坏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纳入符合DSM-IV-TR诊断标准的双相躁狂患者36名,予以锂盐联合喹硫平治疗,同时纳入性别和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36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基线及第2、4、8周末IL-17水平。结果双相躁狂组基线、第2周末、第4周末的IL-17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而第8周末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躁狂组Young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a Rating Score,YMRS)总分以及YMRS第9项破坏攻击行为评分在第2、4、8周末均显著低于基线水平(P<0.05),且基线IL-17蛋白水平与该两项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双相躁狂可能与外周血IL-17蛋白表达水平上调相关,同时基线期IL-17蛋白表达水平与双相躁狂严重程度,尤其是攻击破坏行为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精神病学 双相情感障碍 白介素17 攻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1年国内主要期刊关于骨质疏松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报告质量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博 刘珺 +1 位作者 周尊海 李春波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52-1156,共5页
目的运用临床试验报告的统一标准(CONSORT 2010)声明评价2009-2011年国内主要期刊发表的关于骨质疏松方面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方法以"随机、骨质疏松"为检索词,搜索万方数据库中可以获得全文的RCT期刊文献,依... 目的运用临床试验报告的统一标准(CONSORT 2010)声明评价2009-2011年国内主要期刊发表的关于骨质疏松方面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方法以"随机、骨质疏松"为检索词,搜索万方数据库中可以获得全文的RCT期刊文献,依据CONSORT 2010声明,对文献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共纳入RCT文献388篇,其中2009年83篇,2010年129篇,2011年176篇。3年文献在文题和摘要、引言、方法、结果、结论、其他信息等6大方面各个小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88篇文献中,384篇(99.0%)有结构式摘要,363篇(93.6%)阐述背景,386篇(99.5%)描述试验设计,267篇(68.8%)有受试者合格标准,387篇(99.7%)描述干预措施,7篇(1.8%)预先设定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67篇(17.3%)阐述产生随机序列方法,4篇(1.0%)描述分配隐藏,29篇(7.5%)实施盲法,42篇(10.8%)用表格描述基线资料,153篇(39.4%)描述危害和意外效应,50篇(12.9%)描述局限性,381篇(98.2%)解释结果。结论 2009-2011年国内发表的关于骨质疏松方面RCT文献报告质量与CONSORT 2010声明标准差距较大,还需在相关期刊推广并采用CONSORT声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对照试验 骨质疏松 CONSORT声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氮平血药浓度与细胞色素P4501A2基因多态性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也微 陈艳 +4 位作者 方新宇 张毅 蔡军 宋立升 张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67-1171,共5页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1A2(CYP1A2)基因多态性与奥氮平血药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关键词“CYP1A2”“基因多态性”“精神分裂症”“奥氮平”“血药浓度”检索SinoMed、万方、维普、中国知网、PubMed、Embase、Cochrane ...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1A2(CYP1A2)基因多态性与奥氮平血药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关键词“CYP1A2”“基因多态性”“精神分裂症”“奥氮平”“血药浓度”检索SinoMed、万方、维普、中国知网、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间段限定为建库至2018年2月27日,并利用STATA/SE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项病例对照研究,包括3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CYP1A2基因的-163C>A位点隐性模型(A/A vs C/A+C/C)中,携带纯合突变基因型A/A的患者与携带C/A或C/C基因型的患者相比,其奥氮平血药浓度/剂量比(concentration/dosage ratio,C/D)显著降低。结论·CYP1A2基因-163C>A位点的A/A纯合基因型与奥氮平C/D比值降低具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1A2 奥氮平 血药浓度 多态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