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分裂症情绪刺激加工异常的P300成分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何建锋 杨乔 +6 位作者 唐莺莹 王文政 乔屹 杨福中 闻晖 钱禛颖 盛建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19-425,共7页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患者加工情绪性图片刺激时P300成分的特征,比较症状严重程度不同SZ患者的差异。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SZ患者40例,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重度症状(severe schizophr...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患者加工情绪性图片刺激时P300成分的特征,比较症状严重程度不同SZ患者的差异。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SZ患者40例,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重度症状(severe schizophrenia,SZ-S)组20例,轻度症状(mild schizophrenia,SZ-M)组20例,于社区招募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20名。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情绪图片(负性、正性)任务诱发脑电数据,比较P3b(靶刺激诱发)、P3a(情绪图片诱发)成分波幅和潜伏期。结果对于P3b成分的比较显示:在负性情绪图片任务下,波幅的组别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3.559,P=0.036),SZ-S组P3b平均波幅值(8.61±1.06)μV小于HC组(12.47±0.98)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SZ-M组(10.60±1.10)μV和SZ-S组、H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正性情绪图片任务下,P3b波幅和潜伏期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3a成分的波幅存在组间差异(F=6.784,P=0.002),SZ-S组(3.80±0.90)μV和SZ-M组(2.66±0.83)μV的P3a幅值小于HC组(6.83±0.83)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Z-S组和SZ-M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Z-S组和SZ-M组均存在对情绪刺激自动注意资源分配的损伤,SZ-S组的P3b成分幅值降低,提示对负性情绪刺激的主动加工过程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情绪障碍 情绪刺激加工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P3A P3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语义及句法加工异常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乔 唐莺莹 +4 位作者 钱禛颖 杨福中 乔屹 盛建华 陆光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0-827,共8页
目的·探究伴思维形式障碍(formal thought disorder,FTD)的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患者、不伴FTD的SZ患者、遗传高危被试及健康对照者在语言加工时事件相关电位中N400、P600成分的差异。方法·选择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目的·探究伴思维形式障碍(formal thought disorder,FTD)的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患者、不伴FTD的SZ患者、遗传高危被试及健康对照者在语言加工时事件相关电位中N400、P600成分的差异。方法·选择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伴FTD的SZ患者30例及不伴FTD的SZ患者29例、遗传高危被试(SZ患者的一级亲属)22例及健康对照者31名作为研究对象。要求上述被试完成4种句子加工任务(语义和句法均正确;语义错误,句法正确;句法错误,语义正确;语义和句法均错误),同时记录脑电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4组被试的反应正确率及N400、P600成分的波幅和潜伏期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者比较,伴FTD的SZ患者反应正确率降低(P=0.000)。伴FTD的SZ患者未诱发显著的N400成分,其N400波幅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4组被试均诱发了P600成分,语义、句法和组别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22);进一步分析发现,伴FTD的SZ患者与不伴FTD的SZ患者P600波幅在句法正确和句法错误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伴FTD的SZ患者P600波幅在语义正确和语义错误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3组语义正确条件时的P600波幅大于语义错误时的P600波幅。结论·SZ患者在语义加工水平神经活动异常,伴FTD的SZ患者语义和句法加工均受到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事件相关电位 N400 P600 语义加工 句法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皮层抑制功能改变 被引量:7
3
作者 陈珊 唐莺莹 +2 位作者 王继军 钱禛颖 盛建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26-530,共5页
目的探索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皮层抑制(cortical inhibition,CI)功能损伤。方法采用经颅磁刺激技术对21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与19名健康对照进行CI功能指标检测,包括静息运动阈值(resting motor threshold,RMT)、皮质静息期(cortic... 目的探索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皮层抑制(cortical inhibition,CI)功能损伤。方法采用经颅磁刺激技术对21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与19名健康对照进行CI功能指标检测,包括静息运动阈值(resting motor threshold,RMT)、皮质静息期(cortical silent period,CSP)、短间隔皮层间抑制(short-interval cortical inhibition,SICI)以及皮质间易化(intra-cortical facilitation,ICF)。根据是否使用传统心境稳定剂(mood stabilizers,MS)将患者组分为两个亚组,分析各组之间CI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未使用MS躁狂患者组RMT低于使用MS组和对照组[30.1%±1.1%vs.38.2%±2.5%vs.37.1%±1.4%,P<0.05],未使用MS躁狂患者组SICI亦低于使用MS组和对照组[0.2(0.2,0.4)vs.0.5(0.3,0.7)vs.0.4(0.3,0.8),P<0.05],而使用MS躁狂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RMT、SIC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CSP、IC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躁狂患者的CI功能受损,而使用MS可能会对躁狂患者的CI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诱发电位 皮质兴奋性 神经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