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IL-17蛋白表达与双相躁狂破坏攻击行为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
作者 李豪喆 洪武 +7 位作者 汪作为 苑成梅 李则挚 黄佳 张晨 李宁宁 林治光 方贻儒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在外周血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双相躁狂破坏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纳入符合DSM-IV-TR诊断标准的双相躁狂患者36名,予以锂盐联合喹硫平治疗,同时纳入性别和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36名。采用酶联免疫... 目的探讨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在外周血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双相躁狂破坏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纳入符合DSM-IV-TR诊断标准的双相躁狂患者36名,予以锂盐联合喹硫平治疗,同时纳入性别和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36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基线及第2、4、8周末IL-17水平。结果双相躁狂组基线、第2周末、第4周末的IL-17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而第8周末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躁狂组Young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a Rating Score,YMRS)总分以及YMRS第9项破坏攻击行为评分在第2、4、8周末均显著低于基线水平(P<0.05),且基线IL-17蛋白水平与该两项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双相躁狂可能与外周血IL-17蛋白表达水平上调相关,同时基线期IL-17蛋白表达水平与双相躁狂严重程度,尤其是攻击破坏行为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精神病学 双相情感障碍 白介素17 攻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