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术前规划、术中导航和术后康复等环节,都因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介入而得到显著优化。本文综述AI技术在医疗影像分割和配准方面的最新进展,特别关注其在THA中的应...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术前规划、术中导航和术后康复等环节,都因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介入而得到显著优化。本文综述AI技术在医疗影像分割和配准方面的最新进展,特别关注其在THA中的应用。医疗影像与自然影像的显著差别对AI算法的设计构成挑战。深度学习技术,特别是CNN、U-Net和Transformer模型,在各项医疗影像分割和配准任务上表现突出。AI技术通过深度学习分析CT影像,显著提高了髋部病变的识别准确性。在术中引导方面,AI系统利用智能分割和运动状态模拟,为手术提供实时导航和精确定位,有效提升手术效率。AI技术还涉及手术成本预测和术后康复,通过马尔可夫模型等方法,为医疗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影像分析正逐步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对改善患者的整体手术体验和临床结果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预示着未来在医疗影像领域可能实现的新突破。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力学负荷异常对软骨下骨的骨显微结构和骨血管的影响,以及骨显微结构和骨血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襁褓法构建新生大鼠DDH模型,对股骨头的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目的研究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力学负荷异常对软骨下骨的骨显微结构和骨血管的影响,以及骨显微结构和骨血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襁褓法构建新生大鼠DDH模型,对股骨头的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番红固绿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等组织学染色,对软骨下骨进行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分析骨显微结构。结果DDH大鼠出现关节软骨退变,同时伴有软骨下骨的骨显微结构恶化、骨形成减少和血管形成增多,且软骨下骨的血管形成水平与骨显微结构恶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DDH力学负荷异常导致关节软骨出现退变,软骨下骨的血管形成增多,软骨下骨的骨显微结构恶化,相关性分析揭示了软骨下骨的血管异常形成可能是造成骨显微结构恶化、DDH进展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为探究DDH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展开更多
文摘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术前规划、术中导航和术后康复等环节,都因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介入而得到显著优化。本文综述AI技术在医疗影像分割和配准方面的最新进展,特别关注其在THA中的应用。医疗影像与自然影像的显著差别对AI算法的设计构成挑战。深度学习技术,特别是CNN、U-Net和Transformer模型,在各项医疗影像分割和配准任务上表现突出。AI技术通过深度学习分析CT影像,显著提高了髋部病变的识别准确性。在术中引导方面,AI系统利用智能分割和运动状态模拟,为手术提供实时导航和精确定位,有效提升手术效率。AI技术还涉及手术成本预测和术后康复,通过马尔可夫模型等方法,为医疗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影像分析正逐步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对改善患者的整体手术体验和临床结果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预示着未来在医疗影像领域可能实现的新突破。
文摘目的研究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力学负荷异常对软骨下骨的骨显微结构和骨血管的影响,以及骨显微结构和骨血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襁褓法构建新生大鼠DDH模型,对股骨头的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番红固绿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等组织学染色,对软骨下骨进行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分析骨显微结构。结果DDH大鼠出现关节软骨退变,同时伴有软骨下骨的骨显微结构恶化、骨形成减少和血管形成增多,且软骨下骨的血管形成水平与骨显微结构恶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DDH力学负荷异常导致关节软骨出现退变,软骨下骨的血管形成增多,软骨下骨的骨显微结构恶化,相关性分析揭示了软骨下骨的血管异常形成可能是造成骨显微结构恶化、DDH进展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为探究DDH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