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软骨下骨血管形成对骨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严济仁 张晓芙 +1 位作者 储林洋 仲飙 《医用生物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3-1078,共6页
目的研究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力学负荷异常对软骨下骨的骨显微结构和骨血管的影响,以及骨显微结构和骨血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襁褓法构建新生大鼠DDH模型,对股骨头的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 目的研究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力学负荷异常对软骨下骨的骨显微结构和骨血管的影响,以及骨显微结构和骨血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襁褓法构建新生大鼠DDH模型,对股骨头的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番红固绿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等组织学染色,对软骨下骨进行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分析骨显微结构。结果DDH大鼠出现关节软骨退变,同时伴有软骨下骨的骨显微结构恶化、骨形成减少和血管形成增多,且软骨下骨的血管形成水平与骨显微结构恶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DDH力学负荷异常导致关节软骨出现退变,软骨下骨的血管形成增多,软骨下骨的骨显微结构恶化,相关性分析揭示了软骨下骨的血管异常形成可能是造成骨显微结构恶化、DDH进展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为探究DDH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力学负荷 软骨下骨 血管形成 骨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冈下肌填塞术和动态前方稳定术治疗双极骨缺损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
2
作者 伍晨亮 赵金忠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00-300,共1页
目的对比冈下肌填塞术(remplissage)和动态前方稳定术(DAS)治疗伴有双极骨缺损肩关节前向不稳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纳入8具新鲜冷冻肩关节标本,分别在完整、损伤、修补状态下于本团队自主研究并获得专利的生物力学平台上进行检测。损伤... 目的对比冈下肌填塞术(remplissage)和动态前方稳定术(DAS)治疗伴有双极骨缺损肩关节前向不稳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纳入8具新鲜冷冻肩关节标本,分别在完整、损伤、修补状态下于本团队自主研究并获得专利的生物力学平台上进行检测。损伤状态包括15%肩胛盂骨缺损合并在轨损伤以及合并脱轨型损伤。修补状态包括单独Bankart修补、remplissage,以及DAS。盂肱关节稳定性通过分别在中段(60°)和末段(90°)外旋位置下测量0~50 N负载下的前向位移和不引起肩关节不稳的最大负载来评估。盂肱关节活动度通过测量2.2 N·m力矩下的被动外旋和内旋角度来计算。结果单独Bankart修补在在轨型和脱轨型双极骨缺损模型中均无法恢复正常的盂肱关节稳定性,而remlissage和DAS均显著降低了单独Bankart修补后残余的前向不稳。在在轨型损伤中,DAS成功恢复了盂肱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度,而remplissage显著造成了无负载下的肱骨头后移(外旋90°下P=0.003;外旋60°下P=0.015)。在脱轨型损伤中,remplissage恢复了正常盂肱关节稳定性但导致了活动度受限(内旋P<0.001;外旋P=0.003),而DAS无法恢复外旋90°下的稳定性,表现为相较完整状态的50 N负载下的前向位移增大(P<0.016)和最大负载降低(P=0.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盂肱关节 外旋 冈下肌 填塞术 肱骨头 生物力学 最大负载 肩胛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