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心电图联合CT血管造影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评估价值
1
作者 顾佳雯 沈毅俊 +1 位作者 任敏 朱蓓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30-1035,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参数联合CT血管造影参数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同济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10例,根据随...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参数联合CT血管造影参数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同济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10例,根据随访1年内是否发生MACE将其分为MACE组(30例)及非MACE组(80例),比较两组动态心电图参数[QT间期变异性(QT interval variability,QTV),全程全部N-N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all normal to normal N-N intervals,SDNN)、全程相邻N-N间超过50 ms的百分比(percentage of adjacent N-N intervals differing by more than 50 milliseconds,PNN50)、连续5 min NN正常R-R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average of normal to normal intervals,SDANN)]、CT血管造影参数[最小管腔直径(minimum lumen diameter,MLD)、最小管腔面积(minimum lumen area,MLA)、狭窄面积百分比(percentage of stenosis area,AS)、狭窄直径百分比(percentage of stenosis diameter,DS)],构建冠心病患者MACE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及校准曲线评价风险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MACE组年龄、病变支数、AS、DS明显高于非MACE组,SDNN、SDANN、PNN50、QTV、MLA、MLD明显低于非MACE组(P<0.05,P<0.01);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显示,增龄,多支病变,SDNN、SDANN、PNN50、QTV、MLA及MLD越小,AS及DS越大,老年冠心病患者MACE的发生风险越高(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72(95%CI:0.764~0.975),敏感性为93.33%(28/30),特异性为91.25%(73/80),准确性为91.82%(101/110);校正曲线验证显示,模型拟合度较高(χ^(2)=2.879,P=0.410);Bootstrap内部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准度(C-index=0.834)。结论动态心电图参数及CT血管造影参数在老年冠心病MACE患者中发生异常改变,基于此参数构建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对老年冠心病患者MACE的发生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LOGISTIC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1-磷酸鞘氨醇联合透明质酸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及预后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丹丹 胡嘉捷 +5 位作者 刘鷖雯 何怡青 杨翠霞 张国良 高锋 杜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7-412,420,共7页
目的:观察分析结直肠癌(CRC)患者血清1-磷酸鞘氨醇(S1P)和透明质酸(HA)的水平变化及相关性,探讨其对结直肠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47例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30例肠道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疾病组)和38名健康的体检者(... 目的:观察分析结直肠癌(CRC)患者血清1-磷酸鞘氨醇(S1P)和透明质酸(HA)的水平变化及相关性,探讨其对结直肠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47例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30例肠道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疾病组)和38名健康的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并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血清S1P和HA水平。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两者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1P、HA、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单独和联合诊断CRC的效能。结果:血清S1P水平在健康对照组、良性疾病组及结直肠癌组中逐次升高(P<0.05)。结直肠癌组血清HA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然而良性疾病组的血清HA水平与结直肠癌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结直肠癌组血清S1P水平和HA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406,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S1P、HA、CEA、CA19-9单独和联合诊断CR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1、0.642、0.694、0.593及0.916。术后CRC患者血清HA水平显著降低(P<0.001),但术后血清S1P水平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1P与HA结合检测在结直肠癌的辅助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磷酸鞘氨醇 透明质酸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荧光标记的人高骨转移肺腺癌细胞株的建立及其转录组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陆悦 仇荣 +2 位作者 邓妍 刘星羽 杜玉珍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7-265,共9页
背景与目的骨是肺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但肺腺癌骨转移的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肺腺癌骨转移机制研究缺乏易于示踪且稳定高骨转移的肺腺癌细胞模型,因此,本研究旨在建立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 luorescent protein,GFP)和萤火虫荧光素酶(firef... 背景与目的骨是肺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但肺腺癌骨转移的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肺腺癌骨转移机制研究缺乏易于示踪且稳定高骨转移的肺腺癌细胞模型,因此,本研究旨在建立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 luorescent protein,GFP)和萤火虫荧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LUC)双标记的人高骨转移肺腺癌细胞株,为肺腺癌骨转移的研究提供新的实验工具。方法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GFP-LUC经左心室注射至裸鼠体内构建骨转移模型,经连续3次体内驯化,获取人高骨转移肺腺癌细胞株A549-GFP-LUC-BM3;CCK-8(cell counting kit-8)、克隆形成实验比较A549-GFP-LUC-BM3细胞株和亲本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以及Western blot比较迁移和侵袭能力;并进一步将A549-GFP-LUC-BM3细胞和亲本细胞行测序转录组学分析。结果成功建立人高骨转移肺腺癌细胞A549-GFP-LUC-BM3,相较于亲本细胞,该细胞骨转移发生率显著提高,且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增强。转录组学测序结果显示,相较于亲本细胞,A549-GFP-LUC-BM3细胞中共筛选到差异基因2954个,其中1021个基因上调,1933个基因下调;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定位于细胞外周、质膜以及细胞外基质等细胞组分,分子功能主要富集在信号受体结合、钙离子结合和细胞外基质结构成分等,生物过程富集在细胞黏附和生物黏附等;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在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对外源性物质的代谢、视黄醇代谢、细胞黏附分子、CYP对药物代谢、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合成以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信号通路上显著富集。结论成功建立GFP和LUC双标记的人高骨转移肺腺癌细胞株,该细胞株在生物学行为水平和转录组测序水平均提示具有高骨转移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骨转移 动物模型 细胞株 转录组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药新用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谭辰 徐张润 +2 位作者 薛阳 陈佳钰 姚力郡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54-1459,共6页
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给世界女性健康造成了巨大负担。现有的治疗方法成本高昂且伴有耐药的风险。老药新用作为一种效益高且省时的药物研究策略,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许多已经用于临床或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药物,... 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给世界女性健康造成了巨大负担。现有的治疗方法成本高昂且伴有耐药的风险。老药新用作为一种效益高且省时的药物研究策略,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许多已经用于临床或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药物,可用于新的临床适应证。基于对药物作用机制和乳腺癌病理生理过程的深入了解,研究者们可以更好地聚焦具备抗乳腺癌潜力的药物并将其转化到临床实践中。该文综述了目前与乳腺癌治疗相关的老药新用的研究,归纳总结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探讨老药新用策略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药新用 乳腺癌 化学治疗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转移性LUAD细胞通过HGF/YAP信号通路促进血管生成的机制研究
5
作者 邓妍 仇荣 +3 位作者 刘星羽 苏英洋 薛阳 杜玉珍 《中国肺癌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05-814,共10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骨转移早期与骨微环境血管生态位改变密切相关,异常的血管生成加速肿瘤转移进展,但骨微环境中肺腺癌细胞对血管生态位的作用及其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探讨骨微环境驯化的肺腺癌细胞株对内皮细胞及血管生成的影响及机... 背景与目的肿瘤骨转移早期与骨微环境血管生态位改变密切相关,异常的血管生成加速肿瘤转移进展,但骨微环境中肺腺癌细胞对血管生态位的作用及其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探讨骨微环境驯化的肺腺癌细胞株对内皮细胞及血管生成的影响及机制,为骨微环境肿瘤细胞对血管生态位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用骨微环境驯化的肺腺癌细胞A549-GFP-LUC-BM3(BM3)培养上清(BM3-CM)和A549-GFP-LUC(A549)培养上清(A549-CM)分别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用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及血管生成实验比较HUVEC增殖、迁移及血管生成能力的变化;基因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用于检测与细胞血管生成密切相关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的表达;进一步使用重组蛋白、中和抗体、信号通路抑制剂、免疫荧光染色(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IF)及Westernblot等技术验证HGF的关键作用以及分子机制。结果BM3-CM比A549-CM具有更强的促HUVEC增殖、迁移及血管生成作用;生物信息学结合体外实验筛选发现分泌型蛋白HGF在BM3细胞及BM-CM中显著增高(P<0.05);BM3-CM中加入HGF中和抗体可抑制BM3-CM对HUVEC的促进作用(P<0.05),A549-CM中加入HGF重组蛋白可重现BM3-CM对HUVEC的促进作用(P<0.05);BM3细胞分泌HGF可促进HUVEC的YAP(Yes相关蛋白)活化,该促进作用可能通过激活Src,使YAP入核活化实现(P<0.05);且促YAP活化作用可被HGF中和抗体所抑制(P<0.05),A549-CM中加入HGF重组蛋白可复现BM3-CM对HUVEC中YAP的活化(P<0.05)。结论骨微环境驯化的高骨转移肺腺癌细胞BM3通过HGF/YAP轴促进HUVEC增殖、迁移及血管生成,可能对血管生态位的改变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肺腺癌细胞 血管生成 HGF Y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糖外衣”调控ER+乳腺癌细胞干性在内分泌治疗耐药中的作用
6
作者 吴诗怡 陈思 +8 位作者 刘泊含 刘宇婷 刘鷖雯 何怡青 杜艳 张国良 郭倩 高锋 杨翠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10期1298-1307,共10页
目的·探究雌激素受体阳性(estrogen receptor-positive,ER+)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耐药微环境中透明质酸(hyaluronan,HA)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借助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氟维司群(fulvestrant)耐药乳腺癌细胞培养上... 目的·探究雌激素受体阳性(estrogen receptor-positive,ER+)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耐药微环境中透明质酸(hyaluronan,HA)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借助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氟维司群(fulvestrant)耐药乳腺癌细胞培养上清中的HA含量;通过免疫荧光法(immunofluorescence,IF)检测耐药细胞系(MCF7/FulR)细胞表面CD44与HA的表达及共定位情况;利用前期研究构建的内分泌治疗耐药乳腺癌小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耐药的ER+乳腺癌组织中HA的表达情况;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RNA测序(RNA-seq)方法分析fulvestrant耐药ER+乳腺癌细胞的转录组特征及HA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借助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分析MCF7/FulR细胞中CD44+CD24−细胞的占比;利用GEO数据库分析ER+乳腺癌中HA合成基因集与细胞干性的相关性;利用IF观察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HAase)清除MCF7/FulR细胞表面HA的情况;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和免疫印迹法分析经HAase处理后MCF7/FulR细胞中干性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利用CCK-8实验分析HAase处理后MCF7/FulR细胞对fulvestrant的敏感性变化;利用FCM分析HAase处理后细胞周期的变化;利用Hoechst 33258染色分析HAase处理后凋亡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IF结果显示,与MCF7细胞相比,MCF7/FulR细胞表面的“HA糖外衣”显著增厚;IHC结果显示,HA在耐药小鼠乳腺癌组织中的潴留显著增加;scRNA-seq和RNA-seq结果显示,fulvestrant耐药乳腺癌细胞的干性基因表达增加,HA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增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ER+乳腺癌中,HA合成与细胞干性呈正相关;IF和RT-qPCR结果显示,清除MCF7/FulR表面“HA糖外衣”后,其干性相关分子的表达显著下降;CCK-8、FCM和Hoechst 33258染色结果显示,去除“HA糖外衣”后MCF7/FulR对fulvestrant耐受能力减弱,凋亡细胞增多。结论·内分泌治疗耐药乳腺癌细胞表面的“HA糖外衣”显著增厚,fulvestrant耐药肿瘤细胞的干性增强;清除“HA糖外衣”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干性,通过诱导耐药癌细胞凋亡,恢复其对fulvestrant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耐药 透明质酸糖外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