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患者术后失眠原因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6
1
作者 宋仙英 杨志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5期1133-1135,共3页
目的通过对骨科术后患者睡眠情况的调查,找出影响睡眠的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以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骨科术后186例患者的一般情况、失眠原因、疼痛程度及缓解程度进行调查。结果 165位患者认为自己术后... 目的通过对骨科术后患者睡眠情况的调查,找出影响睡眠的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以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骨科术后186例患者的一般情况、失眠原因、疼痛程度及缓解程度进行调查。结果 165位患者认为自己术后存在失眠,失眠原因:73.9%(122/165)为疼痛,61.2%(101/165)为体位不适,49.1%(81/165)为身体不适,37.0%(61/165)为心理因素,24.8%(41/165)为环境因素。术后睡眠时间明显少于术前在家睡眠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良好的睡眠是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护理人员应细心观察、及时发现患者失眠的原因,采取准确可靠、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疼痛 失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光处理生物3D打印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发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赞 王浩 +2 位作者 李德玲 石国宏 王金武 《数字印刷》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22,共9页
数字光处理生物3D打印技术由于其特殊的成型原理,可以制造十分复杂的结构,近年来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在世界各地多个交叉学科团队的努力下,其在打印质量、精度以及效率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与此同时,具有生物相容性、可降解... 数字光处理生物3D打印技术由于其特殊的成型原理,可以制造十分复杂的结构,近年来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在世界各地多个交叉学科团队的努力下,其在打印质量、精度以及效率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与此同时,具有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以及生物活性的光固化材料的开发和细胞学的进步,也为这种打印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对生物3D打印基本概念及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数字光处理技术的优点与劣势,综述了数字光处理生物3D打印技术在医学和转化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3D打印 光固化生物3D打印 增材制造 组织工程 数字光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打印医疗器械的打印过程质量控制
3
作者 谢能 曹其新 +4 位作者 王金武 许苑晶 张昌入 王雅 王梓桐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4年第3期245-250,共6页
目的该研究通过对生物打印过程中生物墨水、打印工艺等风险点的综合分析,探讨生物打印医疗器械的质量控制和监管模式,旨在为生物打印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法综合分析了不同生物打印技术的质量控制风险点,特... 目的该研究通过对生物打印过程中生物墨水、打印工艺等风险点的综合分析,探讨生物打印医疗器械的质量控制和监管模式,旨在为生物打印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法综合分析了不同生物打印技术的质量控制风险点,特别是生物墨水和打印工艺,并基于这些分析探索了生物打印医疗器械的监管模式和方法。研究重点关注挤压式、激光辅助和原位生物打印等关键技术,评估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以及所面临的监管挑战。结果不同来源的生物墨水应遵守不同的监管规定。在原材料的处理过程中,必须确保无菌操作,并开展“最差”条件下的灭菌验证。结论生物打印技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应进行相关的材料、打印工艺和质量风险控制研究,以保证监管体系同步发展,为整个行业的有序发展及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持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打印 医疗器械 打印工艺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性研究报告标准介绍及思考 被引量:17
4
作者 杨琳 杨志英 阮洪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05-108,共4页
详细介绍了《质性研究报告标准》的制作方法、条目、优势和局限性以及对我国质性研究发展的启示。该标准通过综合文献中的推荐、经专家审阅等,构建了包含21个条目的《质性研究报告标准》,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指出我国护理领域的质性研... 详细介绍了《质性研究报告标准》的制作方法、条目、优势和局限性以及对我国质性研究发展的启示。该标准通过综合文献中的推荐、经专家审阅等,构建了包含21个条目的《质性研究报告标准》,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指出我国护理领域的质性研究日益受到关注,但其报告质量尚存在不足。《质性研究报告标准》的介绍便于我国质性研究的研究者使用,从而规范报告内容、提高报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性研究 报告标准 报告规范 报告指南 护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季铵盐的合成及其抗菌膜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汪灵 刘黎 +1 位作者 汤亭亭 郭圣荣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0-395,共6页
用壳聚糖和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合成了3种不同取代度(DS:37.3%,56.0%,81.5%)的壳聚糖季铵盐,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测定了所合成壳聚糖季铵盐的溶解度、稀溶液pH稳定性、吸湿性等相关性质,同时对其成膜性、膜抑... 用壳聚糖和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合成了3种不同取代度(DS:37.3%,56.0%,81.5%)的壳聚糖季铵盐,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测定了所合成壳聚糖季铵盐的溶解度、稀溶液pH稳定性、吸湿性等相关性质,同时对其成膜性、膜抑菌性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季铵盐的溶解度、稀溶液pH稳定性和吸湿性随着壳聚糖季铵盐取代度的增加而增加;壳聚糖季铵盐具有良好的成膜性,所得膜透明光滑,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均明显优于壳聚糖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季铵盐 成膜性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老年患者术后居家康复体验的现象学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杨琳 王萱 +2 位作者 李慧武 杨志英 阮洪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 深入了解全膝关节置换老年患者在居家康复阶段的体验,为制定居家情境下的延续护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出院的10例老年患者(≥60岁)进行... 目的 深入了解全膝关节置换老年患者在居家康复阶段的体验,为制定居家情境下的延续护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出院的10例老年患者(≥60岁)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居家康复体验可归纳为3个主题:满意功能改善与担忧不适症状并存,与康复训练的困难博弈,需要外界支持。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老年患者在居家康复阶段存在症状管理、多学科制定动态康复训练方案以及医疗咨询的需求,应联合线上远程医疗技术、线下多级医疗机构的资源,为患者提供专业支持,鼓励照护者参与出院准备,提供环境设施建议,保障外界支持,促进居家快优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居家康复 老年 移动医疗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高能震波治疗股骨头坏死中远期MRI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艾松涛 严孟宁 +4 位作者 朱文静 刘玉 余强 陶晓峰 戴尅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4期678-682,共5页
目的:探讨MRI随访研究ESWT治疗股骨头坏死的 Harris评分、VAS评分与病灶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4年~2011年在我院采用ESWT 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46例82髋。评价疼痛VAS评分、Harris评分改善与MRI显示股骨头内病灶大小和髋关节腔... 目的:探讨MRI随访研究ESWT治疗股骨头坏死的 Harris评分、VAS评分与病灶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4年~2011年在我院采用ESWT 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46例82髋。评价疼痛VAS评分、Harris评分改善与MRI显示股骨头内病灶大小和髋关节腔积液变化相关性。结果总随访髋数79髋,ESWT治疗后MRI显示病灶缩小共40髋(50.6%)、髋关节腔积液减少48髋(60.6%)。髋关节综合功能改善、疼痛症状变化与关节腔积液分级、积液变化有统计相关性( P <0.05),与病灶大小变化无统计相关性( P >0.05)。结论 ESWT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评价改善与关节腔积液分级、积液变化具有相关性,与病灶大小变化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高能震波 磁共振成像 股骨头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结果期望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琳 杨志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4-27,共4页
目的调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结果期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骨关节炎指数量表及特殊手术医院-全膝关节置换期望调查工具对198例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术前结果期望平均分为89.17±13.89。回归... 目的调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结果期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骨关节炎指数量表及特殊手术医院-全膝关节置换期望调查工具对198例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术前结果期望平均分为89.17±13.89。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居住同伴、术前关节功能活动评分等级是术前结果期望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结果期望处于较高水平。需加强患者术前期望评估及管理,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期望 结果期望 关节功能 医患关系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骨软骨镶嵌成形术联合基因增强组织工程方法治疗骨软骨缺损 被引量:3
9
作者 孙骏 侯筱魁 +2 位作者 匡勇 卫晓恩 史萌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9期768-774,共7页
目的:研究骨软骨镶嵌成形术与联合基因增强组织工程方法治疗急性骨软骨缺损,并观察在不同比例下的组织修复情况,以期发现两者间的最佳组合。方法:对携带hTGF-β1的重组腺病毒转染BMSCs(hTGF-β1转染组),与采用Adv-βgal转染BMSCs(Adv-β... 目的:研究骨软骨镶嵌成形术与联合基因增强组织工程方法治疗急性骨软骨缺损,并观察在不同比例下的组织修复情况,以期发现两者间的最佳组合。方法:对携带hTGF-β1的重组腺病毒转染BMSCs(hTGF-β1转染组),与采用Adv-βgal转染BMSCs(Adv-βgal转染组)及未转染BMSCs(未转染空白对照组)进行WesternBlot检测hTGF-β1、Ⅱ型胶原及Aggrecan表达。雄性6月龄崇明山羊18只,体重22~25kg,取自体骨髓进行BMSCs分离及培养,传至第3代。每只动物双膝股骨内髁进行实验,分为AR、AL、BR、BL、CR、CL6组。AR为骨软骨移植覆盖面积为44.44%单纯组,AL为44.44%联合组,BR为33.33%单纯组,BL为33.33%联合组,CR为22.22%单纯组,CL为22.22%联合组。于双膝股骨内髁负重区采用骨钻制备直径为9mm,深为3mm的骨软骨缺损后,单纯组采用骨软骨镶嵌成形术的自体骨软骨柱修复,联合组同时将转染hTGF-β1的BMSCs藻酸钠混合液注入空隙,加入氯化钙产生凝胶。术后24周取材,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并参照O'Driscoll,KeeleyandSalter组织形态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行免疫组织化学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hTGF-β1转染组细胞hTGF-β1、Ⅱ型胶原及Aggrecan表达均强于Adv-βgal转染组及未转染空白对照组。大体观察,组织学染色以及透射电镜检查显示各组的缺损有不同程度的修复。33.33%联合组、44.44%单纯组、44.44%联合组的整体修复效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3.33%单纯组、22.22%单纯组、22.22%联合组的整体修复效果差于前3组。结论:骨软骨镶嵌成形术联合基因增强组织工程的方法可以有效修复骨软骨缺损。随着自体骨软骨移植覆盖缺损面积的减少,骨软骨镶嵌成形术联合基因增强组织工程方法的修复优越性可以得到更好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 修复外科手术 组织工程 创伤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凤祥 朱振安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8期681-683,共3页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常合并骨质疏松及其他疾病,治疗较棘手,约占全部髋部骨折的45%,其中不稳定者占35%~40%。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生率逐年增加。由于非手术治疗存在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等缺点,目前多主张早期手术治疗。手术方...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常合并骨质疏松及其他疾病,治疗较棘手,约占全部髋部骨折的45%,其中不稳定者占35%~40%。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生率逐年增加。由于非手术治疗存在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等缺点,目前多主张早期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可分为骨折复位内固定和人工关节置换两大类。骨折类型、骨折复位质量、植入物选择等因素均影响着骨折的治疗和预后。本文将对有关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的若干热点问题作一述评,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3D打印与器官再造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金武 李涛 +3 位作者 许苑晶 李帅 任亚 戴尅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6-48,共3页
为了进一步阐述生物3D打印技术在器官再造方面的应用价值,本文介绍生物3D打印技术在器官再造方面的现状与进展,提出未来生物3D打印技术将从生物墨水、打印技术等方面寻求更多突破,以最终实现体外器官再造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 生物3D打印 器官 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有效引流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志英 戴静静 阮洪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1期11-12,共2页
目的探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有效的引流方法,以提高手术的疗效。方法将8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随机分成自然引流组、夹管2 h组、间断夹管组和常规负压引流组等4组,对术后伤口引流量、有无伤口感染或异常渗出、血红蛋白值... 目的探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有效的引流方法,以提高手术的疗效。方法将8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随机分成自然引流组、夹管2 h组、间断夹管组和常规负压引流组等4组,对术后伤口引流量、有无伤口感染或异常渗出、血红蛋白值变化、术后输血量等进行观察,并作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各组引流方法对血红蛋白值变化和输血量无明显影响,但间断夹管组在有效引流的同时引流量最少,且该组中需输血的患者数明显少于其他各组。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采用间断夹管法引流可减少失血量和需输血概率,且不增加感染率,是一种较为理想、值得推广的伤口引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引流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防治 被引量:55
13
作者 朱振安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12期887-889,共3页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关节炎已成为中老年人慢性残障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统计显示在所有导致老年残障的疾病中,单纯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致残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处于第2位[1],消耗着大量的家庭和社会资源。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运动疗法 早期诊断 综合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钛爪型肋骨内固定板在多发肋骨骨折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陆熠 郝永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6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纯钛爪型肋骨内固定板在多发肋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接受纯钛爪型肋骨内固定板治疗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63例为手术组,选择既往接受保守治疗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42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目的探讨纯钛爪型肋骨内固定板在多发肋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接受纯钛爪型肋骨内固定板治疗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63例为手术组,选择既往接受保守治疗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42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机械通气时间、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重症监护室(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及镇痛剂使用情况,肺功能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手术组VAS评分、机械通气时间、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及止痛药的使用剂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组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率(FEV1/FVC)、最大通气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组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胸廓畸形、骨折移位及迟发性气胸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1.1%(7/63),对照组为47.5%(202/425),手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纯钛爪型肋骨内固定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安全有效,相比传统的保守治疗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且并发症较少,故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钛爪型肋骨内固定板 多发肋骨骨折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早期诊治 被引量:11
15
作者 朱振安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3期161-162,共2页
膝关节是运动损伤最常发生的部位,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对膝关节运动损伤的认识也从早期单纯的半月板损伤、侧副韧带损伤和交叉韧带损伤等,深入到后外侧结构损伤、多发韧带损伤和骨软骨损伤等复合伤。各种辅助检查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 膝关节是运动损伤最常发生的部位,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对膝关节运动损伤的认识也从早期单纯的半月板损伤、侧副韧带损伤和交叉韧带损伤等,深入到后外侧结构损伤、多发韧带损伤和骨软骨损伤等复合伤。各种辅助检查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韧带复合伤的诊断水平,在一项回顾性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 关节 膝关节 创伤和损伤 诊断 临床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争议及新趋势 被引量:9
16
作者 朱振安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1期1-3,共3页
肩锁关节损伤是骨科临床常见损伤,约占肩胛带损伤的9%,尤其常见于肩部运动损伤。根据构成肩锁关节的主要静力稳定结构——肩锁韧带和喙锁韧带累及程度以及锁骨移位的方向,Rockwood将肩锁关节脱位分为Ⅰ-Ⅵ型。
关键词 肩锁关节 脱位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投入式研究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琳 胡嘉乐 +1 位作者 Michael D Fallacaro 阮洪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1-104,共4页
介绍患者投入式研究的概念,总结患者持续投入比较效果研究的理论框架、患者和服务用户投入研究的框架、患者投入基于实践的研究与创新的框架及患者持续投入临床实践指南构建的理念框架四种理论框架及其应用,并分析其共性与差异,以期为... 介绍患者投入式研究的概念,总结患者持续投入比较效果研究的理论框架、患者和服务用户投入研究的框架、患者投入基于实践的研究与创新的框架及患者持续投入临床实践指南构建的理念框架四种理论框架及其应用,并分析其共性与差异,以期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考虑实施过程中可能的促进或障碍因素,探索适合我国患者投入研究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投入式研究 患者参与 理论框架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面不平整程度对骨软骨愈合的影响
18
作者 孙骏 侯筱魁 +1 位作者 匡勇 卫晓恩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6期505-508,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面不同程度的不平整是否会对骨软骨的修复产生影响。方法:选取雄性6月龄25kg崇明山羊8只,对山羊股骨内髁负重区制造骨软骨缺损,并通过骨软骨移植修复,形成0.5、1.0、2.0mm关节软骨凸出和凹陷。术后12周处死动物,进行大体... 目的:探讨关节面不同程度的不平整是否会对骨软骨的修复产生影响。方法:选取雄性6月龄25kg崇明山羊8只,对山羊股骨内髁负重区制造骨软骨缺损,并通过骨软骨移植修复,形成0.5、1.0、2.0mm关节软骨凸出和凹陷。术后12周处死动物,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HE染色以及透射电镜检查。参照O’Driscoll,KeeleyandSalter组织形态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0.5mm和1.0mm的凸出性和凹陷性软骨台阶的大体观察及组织学染色显示关节面恢复平整,透射电镜示修复组织与正常软骨一致。2.0mm的台阶不能使关节面的平整获得修复,透射电镜示纤维束增生,软骨细胞变性。2.0mm台阶的组织学评分低于0.5mm和1.0mm台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面的不平整对修复会有影响,在一定范围内的台阶样不平整可以自身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 关节 修复外科手术 骨移植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以利用生物材料学方法对抗耐药细菌吗?
19
作者 汤亭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4-35,共2页
细菌耐药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本文提出用抗菌生物材料替代或减少抗生素使用,以有效预防和治疗植入物感染,同时降低耐药菌传播风险.研究策略包括:植入物的表面修饰,增强其自清洁、免疫调节、接触杀菌和释放杀菌等功能;抗菌材料或药物... 细菌耐药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本文提出用抗菌生物材料替代或减少抗生素使用,以有效预防和治疗植入物感染,同时降低耐药菌传播风险.研究策略包括:植入物的表面修饰,增强其自清洁、免疫调节、接触杀菌和释放杀菌等功能;抗菌材料或药物的局部缓释及控释系统研发,实现微环境响应和细胞靶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 生物材料 植入物 表面修饰 药物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钉联合跗骨窦入路与外侧L型入路钢板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1
20
作者 董政麟 马捷 +3 位作者 顾剑华 王祥 金晨 陶海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11-516,共6页
目的探讨空心钉联合跗骨窦入路钢板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21年2月我院分别采用空心钉联合跗骨窦入路钢板固定法或外侧L型入路钢板固定法治疗49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其中空心钉联合跗骨窦... 目的探讨空心钉联合跗骨窦入路钢板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21年2月我院分别采用空心钉联合跗骨窦入路钢板固定法或外侧L型入路钢板固定法治疗49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其中空心钉联合跗骨窦入路钢板固定24例(跗骨窦入路组),外侧L型入路钢板固定25例(外侧L型入路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开始负重行走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Bohler角和Gissane角矫正情况。结果所有跟骨均恢复解剖形态。跗骨窦入路组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并发症,外侧L型入路组5例皮肤愈合不良,跗骨窦入路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外侧L型入路组(Fisher精确检验,P=0.028)。跗骨窦入路组手术时间(t=-4.775,P=0.000),出血量(t=3.370,P=0.000),开始负重行走的时间(t=-2.277,P=0.027),疼痛VAS评分(t=-2.128,P=0.039),AOFAS评分(t=8.578,P=0.000)均显著优于外侧L型入路组。跗骨窦入路组与外侧L型入路组术后6个月Bohler角(t=1.360,P=0.180)和Gissane角(t=0.441,P=0.661)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空心钉联合跗骨窦入路钢板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复位效果好,创伤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 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 跗骨窦入路 外侧L型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