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CL28-CCR10通路在类风湿关节炎单核细胞迁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程昉 杨邵英 +2 位作者 房星星 王璇 赵福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74-1078,共5页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关节中单核/巨噬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CR10的表达,探讨趋化因子CCL28与其受体CCR10在RA单核细胞迁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8例RA患者、4例骨关节炎(osteoarthrit...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关节中单核/巨噬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CR10的表达,探讨趋化因子CCL28与其受体CCR10在RA单核细胞迁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8例RA患者、4例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和4例正常对照者滑膜组织中CCR10的表达并进行细胞染色评分(0~5分),流式细胞术检测26例RA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15例RA患者滑液CD14^(+)单核细胞中CCR10阳性细胞比例,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CCL28对RA和健康对照单核细胞的趋化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CCL28干预RA单核细胞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通路磷酸化。结果:CCR10表达在RA滑膜衬里层细胞及衬里下层的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淋巴细胞;RA滑膜衬里层细胞和衬里下层巨噬细胞的CCR10表达明显高于OA和正常对照的滑膜(P均<0.01)。RA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表达CCR1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15.6±3.0)%vs.(7.7±3.8)%,P<0.01];RA患者滑液单核细胞CCR10的表达为(32.0±15.0)%,明显高于RA外周血(P<0.01)。体外实验中,10~100μg/L的CCL28能有效诱导RA和健康对照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迁移(P均<0.01);抗CCR10单抗能明显抑制CCL28对RA单核细胞的趋化(P<0.01)。CCL28干预RA单核细胞明显增加ERK和Akt的磷酸化(P均<0.05);ERK抑制剂(U0126)、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抑制剂(LY294002)可明显降低CCL28诱导的RA单核细胞迁移(P均<0.01)。结论:RA患者外周血、滑液及滑膜单核/巨噬细胞CCR10表达增高,CCL28与CCR10结合并通过激活ERK、PI3K/Akt信号通路促使RA单核细胞迁移;CCL28-CCR10通路可能参与招募单核细胞进入RA关节,从而促进滑膜炎症和骨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单核细胞 趋化因子CCL28 趋化因子受体CCR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拉莫德对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吴晓畅 王领 +1 位作者 张娜 赵福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700-3704,共5页
目的观察艾拉莫德(Iguratimod,T-614)对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NOD小鼠)颌下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及血清细胞因子IL-17、IFN-γ水平的作用,探讨艾拉莫德对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选取10周龄雌性NOD小鼠18只,随机分成3组:模型组、艾... 目的观察艾拉莫德(Iguratimod,T-614)对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NOD小鼠)颌下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及血清细胞因子IL-17、IFN-γ水平的作用,探讨艾拉莫德对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选取10周龄雌性NOD小鼠18只,随机分成3组:模型组、艾拉莫德1组、艾拉莫德2组;10周龄雌性C57BL/6小鼠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于实验第0天始,1组每只小鼠予10 mg/kg艾拉莫德灌胃治疗;2组予30 mg/kg艾拉莫德灌胃治疗;模型组和对照组每只小鼠予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灌胃,每天灌胃1次,每2天测量1次小鼠进食量、饮水量、体重,直至鼠龄16周停止。16周龄时处死小鼠,眼球取血分离血清,ELISA测定血清中IL-17、IFN-γ水平,取颌下腺组织进行HE染色,光镜下评估各组小鼠外分泌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2组IL-17在血清中水平显著减低(P <0.01);颌下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饮水量显著减少,进食量及体重明显增加(P <0.05);与1组比较2组颌下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有减轻。结论艾拉莫德能减轻外分泌腺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具有显著降低NOD小鼠血清IL-17水平,且随着剂量增加,效果更明显。艾拉莫德对模型小鼠外分泌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以及改善外分泌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艾拉莫德 IL-17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唇腺组织水通道蛋白5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领 张娜 +1 位作者 王艳玲 赵福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25-1429,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pSS)患者唇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 5,AQP5)、血清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的表达水平与病情活动之...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pSS)患者唇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 5,AQP5)、血清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的表达水平与病情活动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9例pSS患者的病例资料,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IgG)等炎症指标。行唇腺活检,根据Chisholm唇腺病理进行分级,将所有标本分为Ⅰ、Ⅱ、Ⅲ、Ⅳ4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唇腺组织AQP5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IL-21、β2-MG水平。结果·随着唇腺组织淋巴细胞数目的增加,AQP5蛋白表达量减少。唇腺组织AQP5的表达与IL-21、β2-MG、ESR、IgG呈负相关(r=-0.924,P=0.000;r=-0.366,P=0.022;r=-0.611,P=0.000;r=-0.741,P=0.000)。随着唇腺组织淋巴细胞数目的增加,血清IL-21表达增加,4组间IL-2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β2-MG在各组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pSS患者唇腺组织AQP5的表达与淋巴细胞浸润有关,且AQP5、IL-21、β2-MG与病情活动度存在相关性,可作为生物学标志物,用于临床病情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水通道蛋白5 白细胞介素-21 Β2微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代谢酶系在孤独症前额叶大脑皮质的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建玲 傅迎美 +1 位作者 禹顺英 王艳玲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脂肪酸代谢酶系--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乙酰辅酶A合成酶1(acetyl coenzyme A synthetase 1,AceCS1)和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1(long-chain acyl-coenzyme A synt... 目的探讨脂肪酸代谢酶系--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乙酰辅酶A合成酶1(acetyl coenzyme A synthetase 1,AceCS1)和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1(long-chain acyl-coenzyme A synthetase 1,ACSL1)在孤独症患儿前额叶大脑皮质中的表达变化和意义。方法纳入孤独症儿童和对照儿童的新鲜冰冻脑组织各8例,分别取前额叶大脑皮质,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ting)法测定其中FAS、ACC、AceCS1和ACSL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孤独症组FAS (0.61±0.70 vs. 0.49±0.10)和ACSL1(0.85±0.13 vs. 0.69±0.1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ACC和AceCS1的表达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孤独症前额叶大脑皮质中可能存在脂肪酸合成增加,脂肪酸代谢异常可能参与孤独症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脂肪酸 前额叶皮质 脂肪酸合成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动脉炎397例临床特征分析:性别和年龄差异分布 被引量:7
5
作者 程昉 邵壮 +3 位作者 陈浩扬 赵福涛 高洁 蔡青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8-613,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和年龄大动脉炎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7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397例大动脉炎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男女患者及不同性别中≤40岁和>40岁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和年龄大动脉炎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7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397例大动脉炎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男女患者及不同性别中≤40岁和>40岁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397例大动脉炎患者中男64例、女333例(男女比例为1∶5.2),发病年龄为2~67岁。>40岁男性大动脉炎患者多于女性[17例(26.6%)vs 53例(15.9%),χ^2=4.190,P=0.041]。相比女性患者,男性患者首发症状以高血压最多见[31.2%(20/64)vs16.5%(55/333),χ^2=7.605,P<0.01],而以头晕、头痛或晕厥起病者较少[28.1%(18/64)vs 46.5%(155/333),χ^2=7.409,P<0.01]。病程中,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更常出现高血压[70.3%(45/64)vs 56.8%(189/333),χ^2=4.076,P<0.05],较少发生脉搏减弱或消失[51.6%(33/64)vs 76.0%(253/333),χ^2=15.885,P<0.01];男性发病年龄≤40岁的患者较>40岁者高血压的发生率更高[78.7%(37/47)vs 47.1%(8/17),χ^2=5.997,P<0.05],而脉搏减弱或消失的发生率较低[40.4%(19/47)vs 82.4%(14/17),χ^2=8.787,P<0.01]。男性患者并发动脉瘤形成、主动脉瓣反流的比例较女性患者更高[39.1%(25/64)vs 17.4%(58/333)、23.4%(15/64)vs 10.8%(36/333),χ^2=15.210、7.644,P均<0.01]。男女患者及各年龄亚组之间红细胞沉降率升高和C-反应蛋白升高的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血管受累及临床分型方面,相比女性患者,男性患者常见肾动脉受累和Ⅳ型[54.7%(35/64)vs 32.7%(109/333)、32.8%(21/64)vs 18.9%(63/333),χ^2=11.194、6.212,P均<0.05],颈总动脉受累、锁骨下动脉受累和Ⅰ型较少见[37.5%(24/64)vs 64.3%(214/333)、37.5%(24/64)vs 56.5%(188/333)、21.9%(14/64)vs 42.3%(141/333),χ^2=16.016、8.416、9.449,P均<0.01];男性发病年龄≤40岁的患者较>40岁者更常见Ⅳ型[44.7%(21/47)vs 0(0/17),χ2=11.305,P<0.01],颈总动脉受累、锁骨下动脉受累和Ⅰ型较少见[29.8%(14/47)vs 58.8%(10/17),25.5%(12/47)vs 70.6%(12/17),14.9%(7/47)vs 41.2%(7/17),χ2=4.491、10.814、5.046,P均<0.05]。结论男性大动脉炎患者发病晚于女性,男性患者尤其发病年龄≤40岁的患者以高血压和肾动脉受累(Ⅳ型)多见,女性和发病年龄>40岁的男性患者常见脉搏减弱或消失和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受累(Ⅰ型),并发高血压、动脉瘤形成和主动脉瓣反流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KAYASU 动脉炎 临床特征 性别分布 年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腺超声对干燥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杨 程昉 +3 位作者 王艳玲 艾香艳 朱振航 赵福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23-1127,共5页
目的:评估唾液腺超声(salivary gland uhrasonography, SGUS)对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 SS)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部的246例表现为口干和... 目的:评估唾液腺超声(salivary gland uhrasonography, SGUS)对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 SS)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部的246例表现为口干和/或眼干燥的患者,均完善SGUS,并采用2019年风湿病临床试验结果指标(outcome measures in rheumatology clinical trial, OMERACT)工作组超声评分系统对患者唾液腺进行评分,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未刺激唾液流率(unstimulated saliva flow rate, USFR)、Schirmer试验及血清学检查结果,193例完善唇腺活检检查。采用2016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ACR)/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EULAR)共识作为SS诊断金标准。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唾液腺超声评分的差异,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估SGUS诊断SS的准确性,并比较SS患者中SGUS阳性组与阴性组的临床特征。结果:共175例患者符合2016年ACR/EULAR共识为SS组,余71例不符合ACR/EULAR共识为非SS患者,两组患者年龄[(54.2±11.8)岁vs.(53.4±14.9)岁,P=0.705]、女性(94.4%vs.93.1%,P=1.0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共109例患者SGUS阳性(≥2分),其中104例符合SS诊断,5例不符合SS诊断,SS组SGUS阳性率明显高于非SS组(59.4%vs.7.0%,P<0.001)。2019年OMERACT超声评分系统诊断SS的曲线下面积为0.762(95%CI 0.701~0.823), SGUS评分与ACR/EULAR共识的绝对一致性为69.1%(170/246),敏感性为59.4%(104/175),特异性为93.0%(66/71),阳性预测值为95.4%(104/109),阴性预测值为48.2%(66/137)。共81例患者SGUS、抗干燥综合征A (Sjogren’s syndrome A, SSA)抗体双阳性,均符合ACR/EULAR共识,阳性符合率为100%(81/81);85例患者SGUS阴性且无抗SSA抗体,60例未达到ACR/EULAR共识,阴性符合率为70.6%(60/85)。在SS患者中,SGUS阳性组有更高的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 ANA)阳性率(83.1%对98.1%,P<0.001)。结论:2019年OMERACT超声评分系统在诊断SS中有重要价值,与抗SSA抗体联合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唾液腺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