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PLC-QQQ-MS技术探讨炮制对肉苁蓉中5个活性成分的含量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雷慧博 余雅婷 +3 位作者 韩璐 吴岩 原永芳 俞晓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3,共8页
炮制一般会对中药材的成分及药效产生重要作用,本文为了探讨炮制加工对肉苁蓉成分的影响,建立了同时测定炮制前后肉苁蓉中肉苁蓉苷F、毛蕊花糖苷、毛蕊花糖苷、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和松果菊苷的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 炮制一般会对中药材的成分及药效产生重要作用,本文为了探讨炮制加工对肉苁蓉成分的影响,建立了同时测定炮制前后肉苁蓉中肉苁蓉苷F、毛蕊花糖苷、毛蕊花糖苷、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和松果菊苷的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HPLC-QQQ-MS)的检测方法。采用50%甲醇溶液提取药物粉末,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 18(2.1 mm×150 mm,1.8μm)的色谱柱上,以0.1%甲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选取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以木通苯乙醇苷为内标成分,以进样量1μL,流速0.3 mL/min,柱温35℃,样品管理器温度8℃于HPLC-QQQ-MS进行同一批次炮制前后肉苁蓉中这五种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5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在0.9929~0.9985之间,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8.15%~100.2%,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小于4.6%。所建立的研究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肉苁蓉的质量控制,并用于评价炮制对肉苁蓉含量及药效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炮制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HPLC-QQQ-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结合极限学习机用于红参产地鉴别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宋梦如 李丹 +3 位作者 朱青霞 刘姗姗 蒋红 姬瑞瑞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6期15-20,共6页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质量的鉴别研究与中药现代化进程关系密切,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K-近邻算法(KNN)、极限学习机(ELM)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对7种不同来源的红参药材样品进行产地鉴...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质量的鉴别研究与中药现代化进程关系密切,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K-近邻算法(KNN)、极限学习机(ELM)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对7种不同来源的红参药材样品进行产地鉴别研究,以期为其他中药材的快速、准确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本文利用NIRS采集来自不同产地的红参光谱信息(900~2200 nm),通过光谱预处理手段消除噪声和样品组内差异的影响,进而建立主成分分析、K-近邻算法(KNN)、极限学习机预测模型,对不同来源的红参进行产地鉴别。结果表明:7种红参(1种高丽红参+6种国产红参)在主成分分析模型中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分类聚集特征,但仍存在误判的可能;在K-近邻算法(KNN)模型中,当K值为5时,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准确率达到96%;相比KNN模型,极限学习机模型中的21个红参样本产地识别正确率达100%。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结合ELM方法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够快速、准确、无损地鉴别不同产地的红参,可以解决传统检测方法很难克服的中药材鉴别规模庞大、分类多、建模速度慢等问题,且使用方便,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中药材分类 红参 产地鉴别 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枳壳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29
3
作者 章斌 金剑 +1 位作者 金芝贵 吴飞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62-1464,共3页
枳壳具有调节胃肠运动、利胆排石、升压、抗休克、抗血栓、降血脂、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在治疗胃肠病、胆囊结石和输尿管结石、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方面前景广阔。该文对枳壳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利... 枳壳具有调节胃肠运动、利胆排石、升压、抗休克、抗血栓、降血脂、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在治疗胃肠病、胆囊结石和输尿管结石、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方面前景广阔。该文对枳壳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壳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金剑 岳云霞 +1 位作者 金芝贵 吴飞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4-397,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纳入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目的系统评价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纳入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RCT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RCT,患者95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缬沙坦氢氯噻嗪与缬沙坦相比,有效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73,95%CI(2.83,7.90)];缬沙坦氢氯噻嗪与其他药物相比,有效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33,95%CI(1.45,7.6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优良,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氢氯噻嗪 高血压 原发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开展药学服务 被引量:30
5
作者 诸慧 陈斯佳 金剑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72-675,共4页
目的介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开展药学服务的体会。方法通过注册"上海九院药师"微信公众平台、组建微信公众号维护团队、设计相关模块开展药学服务。"上海九院药师"微信公众平台由菜单模块、药学资讯模块和用药咨询模... 目的介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开展药学服务的体会。方法通过注册"上海九院药师"微信公众平台、组建微信公众号维护团队、设计相关模块开展药学服务。"上海九院药师"微信公众平台由菜单模块、药学资讯模块和用药咨询模块组成。菜单模块中的菜单包含栏目简介、慢病管理和药学培训,采用不定期推送内容的模式;药学资讯模块采用定期推送模式,内容主要是以科普宣教为主题的原创文章;用药咨询模块采用实时在线模式。结果 "上海九院药师"微信公众平台运行的3个月期间,原创科普文章累计转发904次;累计咨询109人,354次。咨询者提出的用药咨询问题涉及合理用药的各个方面,如药物选用、用法用量、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的联合使用等,对这些问题的回复得到了咨询者肯定和赞赏。结论药师依托微信工作平台开展药学服务有助于充分发挥药师在合理用药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药学服务水平,亦有助于更好地树立药师专业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公众平台 药学服务 药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脾脏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吴菁 范凯健 王婷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01-1407,共7页
目的·观察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脾脏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和DMY给药组(给药剂量分别为5、25和50 mg/kg),模型组和DMY给药组建立... 目的·观察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脾脏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和DMY给药组(给药剂量分别为5、25和50 mg/kg),模型组和DMY给药组建立Ⅱ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typeⅡcollagen-induced rheumatoid arthritis,CIA)大鼠模型;DMY给药组按设定剂量腹腔注射DMY,每2日注射1次。给药5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出脾脏,制作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病理变化。分离模型组脾淋巴细胞,CCK8试剂盒检测DMY在体外对炎症状态下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不同亚群的百分含量;PCR和ELISA测定脾淋巴细胞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DMY给药组脾脏的炎症相关病理变化明显缓解。DMY在体外可抑制伴刀豆球蛋白(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减少ConA引起的CD3^+CD4^+细胞百分比增加,高浓度时可略增加CD3^+CD8^+细胞百分比。PCR和ELISA结果表明,DMY在体内外条件下均可抑制脾淋巴细胞促炎因子的表达,同时促进抗炎因子的表达。结论·DMY在体内和体外均对CIA模型大鼠脾脏中免疫相关T淋巴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从而抑制全身性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二氢杨梅素 脾脏 T淋巴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非中枢兴奋治疗药物 被引量:4
7
作者 范洲际 李允武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08-911,共4页
中枢兴奋剂是目前临床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首选药物,临床有效率达80%左右,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对中枢兴奋剂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其不良反应,开发应用非中枢兴奋剂药物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托莫西汀是唯一获美国 FDA 批准的... 中枢兴奋剂是目前临床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首选药物,临床有效率达80%左右,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对中枢兴奋剂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其不良反应,开发应用非中枢兴奋剂药物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托莫西汀是唯一获美国 FDA 批准的非中枢兴奋药物,对儿童和成人患者的各种 ADHD 核心症状均有显著疗效,在国外已成为 ADHD 的一线治疗药物;抗抑郁药(丙米嗪、去甲丙米嗪、安非他酮、瑞波西汀、文拉法辛等)和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乐定和胍法辛)证明对 ADHD 治疗有效,但其短期和长期安全性和疗效仍有待进一步的对照研究;其他非中枢兴奋剂司来吉兰、莫达非尼等作为潜在治疗儿童 ADHD 安全有效的新药,正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 [临床儿科杂志,2008,26(10):908-9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非中枢兴奋剂 托莫西汀 抗抑郁剂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中淀粉样前体蛋白家族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周薇 张璇 +2 位作者 李笑甜 张静 宋忠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82-1286,共5页
目的·观察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家族在慢性牙周炎牙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炎症微环境下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健康成人和慢性牙周炎病例牙龈组织中APP家族基因... 目的·观察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家族在慢性牙周炎牙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炎症微环境下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健康成人和慢性牙周炎病例牙龈组织中APP家族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体外培养HGF细胞,用1μg/m L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模拟炎症微环境,运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APP家族基因表达。结果·慢性牙周炎组与健康组相比,APP和APLP2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APLP1无明显变化。HGF细胞在P.g-LPS刺激后APP、APLP1和APLP2基因表达均升高。结论·APP家族可能在慢性牙周炎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前体蛋白家族 慢性牙周炎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 炎症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方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顾方 陈晓文 +1 位作者 吴飞华 刘宁飞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S1期87-88,共2页
目的建立淋巴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淋巴颗粒中的苦参、玄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淋巴方颗粒成品中苦参碱含量。结果苦参碱在0.05~2.00μg范围内,苦参碱的含量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 目的建立淋巴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淋巴颗粒中的苦参、玄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淋巴方颗粒成品中苦参碱含量。结果苦参碱在0.05~2.00μg范围内,苦参碱的含量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73%,RSD=2.2%。结论该检测方法专属性好,灵敏,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方颗粒 质量标准 苦参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区药房调剂现状与改进措施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超 许颖 金剑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S01期202-203,共2页
该文对病区药房工作的分析,归纳总结个人工作经验,使病区药房管理更加规范,合理,科学.通过一系列的整改和规范措施的实施,病区药房的药品管理得到有效提高,同时也发现不足有待改进.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提高药学人员的业务素质,采... 该文对病区药房工作的分析,归纳总结个人工作经验,使病区药房管理更加规范,合理,科学.通过一系列的整改和规范措施的实施,病区药房的药品管理得到有效提高,同时也发现不足有待改进.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提高药学人员的业务素质,采用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管理 病区药房 药房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石酸唑吡坦致精神症状2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章斌 解莹馨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A01期151-152,共2页
例1,女,77岁,因泡沫尿3个月,四肢、颜面部水肿,伴尿量减少2周,于2015年12月1日人院.
关键词 唑吡坦 酒石酸 精神症状 血液灌流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771726对体外培养胶原性关节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的影响
12
作者 王婷玉 李俊 +3 位作者 金芝贵 吴飞华 王小华 周倩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9期965-970,共6页
目的:在体外培养环境中,研究来氟米特活性代谢产物A771726,对脂多糖(LPS)刺激的胶原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eritoneal macrophages,PMФ)产生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建... 目的:在体外培养环境中,研究来氟米特活性代谢产物A771726,对脂多糖(LPS)刺激的胶原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eritoneal macrophages,PMФ)产生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CIA模型,无菌制备CIA大鼠PMФ悬液,A771726体外给药,硝酸还原法测定A771726影响CIA大鼠PMФ分泌NO的量效和时效关系;MTT法检测A771726对CIA大鼠PMФ细胞活力的影响;RT-PCR法测定A771726对CIA大鼠PMФ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O synthase,iNOS)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A771726对CIA大鼠PMФ中iN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A771726体外用药,可有效降低CIA大鼠PMФ中NO的分泌,且抑制作用有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A771726在有效抑制NO分泌的浓度范围和作用时间内,对PMФ的细胞活力无明显作用;A771726(0.1、1、10μmol/L)能显著抑制CIA大鼠PMФiNOS mRNA和iNOS蛋白的表达。结论:A771726(0.1、1、10μmol/L)可能通过抑制CIA大鼠PMФiNOS mRNA的转录,进而影响i NOS蛋白的翻译,最终引起NO的分泌减少。该作用并非由A771726对PMФ的毒性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771726 关节炎 巨噬细胞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13在软骨重塑和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3
作者 范凯健 吴菁 +1 位作者 李钦 王婷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07-611,共5页
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关节软骨的破坏和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研究发现,关节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增加,是造成软骨细胞外基质(ECM)降解,从而引起软骨退化的... 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关节软骨的破坏和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研究发现,关节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增加,是造成软骨细胞外基质(ECM)降解,从而引起软骨退化的重要原因。其中,MMP-13是促使其降解的主要酶,它能不可逆地降解Ⅱ型胶原,从而造成关节软骨的破坏。MMP-13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IL-1β、TNF-α、Runx2可以诱导MMP-13的表达。MMP-13启动子区域的低甲基化也会诱导其表达,但可以通过抑制组蛋白乙酰化来降低其表达。除此之外,微小RNA也可以通过基因调控来降低MMP-13的表达。MMP-13的上调会导致软骨的退化,进而促进关节炎的进程。综上所述,MMP-13可作为关节炎中重要的治疗靶点,该文将对MMP-13在关节炎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Ⅱ型胶原 RUNX2 分子靶标 表观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CIA大鼠DRG中炎症因子的抑制和关节疼痛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许冰馨 王琪珊 +3 位作者 李钦 范凯健 朱静艳 王婷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91-1696,共6页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关节疼痛的改善作用。方法除10只正常组外,其余22只Wistar大鼠被随机平均分模型组和给药组、建立CIA模型,给药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1 mg·kg^-1),每周3次,连...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关节疼痛的改善作用。方法除10只正常组外,其余22只Wistar大鼠被随机平均分模型组和给药组、建立CIA模型,给药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1 mg·kg^-1),每周3次,连续4周。Von Frey法测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给药4周后,处死并采集血清、滑膜、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滑膜和DRG中炎症因子IL^-1β、IL-6、IL^-17、TNF-α以及DRG中疼痛指标神经肽Y、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神经生长因子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IL^-17A和TGF-β1的含量。结果地塞米松能明显降低CIA大鼠滑膜、DRG以及血清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提高TGF-β1表达;降低DRG中疼痛相关因子表达水平,从而起到缓解CIA关节疼痛的作用。结论地塞米松对CIA大鼠具有缓解局部关节炎症和缓解疼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胶原诱导关节炎 机械疼痛阈值 地塞米松 背根神经节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5
作者 王琪珊 王婷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47-1651,共5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最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之一,而糖皮质激素具有广泛而强大的抗炎作用,常用于治疗RA这种复杂的异质性疾病。该文以RA为例,阐明了糖皮质激素在RA中的合理应用,并对内源性和外源性糖皮质激素的...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最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之一,而糖皮质激素具有广泛而强大的抗炎作用,常用于治疗RA这种复杂的异质性疾病。该文以RA为例,阐明了糖皮质激素在RA中的合理应用,并对内源性和外源性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进一步解释了糖皮质激素抗RA的作用机制,也为开发治疗RA的新药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糖皮质激素 合理应用 作用机制 骨细胞 新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诱导与抗原诱导C57BL/6小鼠类风湿关节炎造模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范凯健 吴菁 王婷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1-35,共5页
目的通过对C57BL/6小鼠背景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和抗原诱导的关节炎(antigen-induced arthritis,AIA)造模情况的分析,来比较其造模成功率和关节炎进展的差异性。方法将42只小鼠分成两组,一组为CIA,一组... 目的通过对C57BL/6小鼠背景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和抗原诱导的关节炎(antigen-induced arthritis,AIA)造模情况的分析,来比较其造模成功率和关节炎进展的差异性。方法将42只小鼠分成两组,一组为CIA,一组为AIA。每组3只作为正常组,18只作为模型组。最后一次造模后定期监测小鼠的体重、膝关节和踝关节直径。结果在C57BL/6背景下,CIA造模成功率不高且严重程度差异大,AIA造模成功率高但维持时间短。结论为了更全面地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致病机制,可能更适合在后续的转基因小鼠身上造CIA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抗原诱导的关节炎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动物模型 C57BL/6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204/-211敲除加重DMM小鼠骨关节炎滑膜增生和滑膜炎症 被引量:2
17
作者 滕辉 陈斯佳 王婷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26-931,共6页
目的观察microRNA-204/-211敲除对内侧半月板失稳术(destabilization of the medial meniscus,DMM)所致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小鼠的影响。方法使用12只C57BL/6J(WT)小鼠和12只microRNA-204/-211基因敲除(miR-204/-211-dKO)小鼠,W... 目的观察microRNA-204/-211敲除对内侧半月板失稳术(destabilization of the medial meniscus,DMM)所致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小鼠的影响。方法使用12只C57BL/6J(WT)小鼠和12只microRNA-204/-211基因敲除(miR-204/-211-dKO)小鼠,WT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DMM组,即WT-control组和WT+DMM组;miR-204/-211-dKO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DMM组,即dKO组和dKO+DMM组。WT+DMM组和dKO+DMM组行DMM。Von Frey法测定小鼠对疼痛的敏感性。3个月后取材,膝关节行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检测、组织染色以及免疫组化分析,RT-qPCR检测DRG组织中相关疼痛和炎症因子。结果与WT-control组小鼠相比,WT+DMM组小鼠出现骨赘形成、软骨下骨硬化、疼痛阈值下降等典型OA症状,软骨中Ⅱ型胶原的表达降低、MMP13的表达升高,DRG中炎症因子以及疼痛相关因子的表达明显升高。与此同时,miR-204/-211 dKO+DMM小鼠较WT+DMM小鼠OA症状更加明显,说明miR-204/-211敲除加重了DMM所致小鼠OA。值得注意的是,单纯DMM手术未造成WT小鼠明显的滑膜增生和滑膜炎症,无法完全模拟临床上OA患者的病理特征,而miR-204/-211敲除明显促进DMM小鼠膝关节的滑膜增生和滑膜炎症。结论miR-204/-211敲除小鼠行DMM手术后,不仅出现典型OA特征,而且出现滑膜增生和滑膜炎症,能更好得模拟临床OA患者的病理特征,可作为新的OA模型和筛选抗OA药物的理想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滑膜 增生 MICRORNA 炎症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引起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彩华 金剑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S1期76-78,共3页
治疗疾病过程中使用某种或几种药物后,由于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而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肝脏损伤称为药物性肝损伤,亦称为药物性肝病。由于药物性肝病在临床上症状不明显,表现无特异性,往往易被忽视且难以诊断。随着抗菌药物在全球范围内广... 治疗疾病过程中使用某种或几种药物后,由于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而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肝脏损伤称为药物性肝损伤,亦称为药物性肝病。由于药物性肝病在临床上症状不明显,表现无特异性,往往易被忽视且难以诊断。随着抗菌药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该类药物已经成为引发药物性肝病最重要的类型。该文对抗菌药物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临床分型及造成肝损伤的临床特点作逐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损伤 药物性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TH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和软骨降解从而抑制RA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琪珊 范凯健 +3 位作者 许冰馨 滕辉 陈斯佳 王婷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24-630,共7页
目的以壳聚糖-甘油-硼砂为载体,制备新型的,可注射的,具有缓释作用的地塞米松温敏凝胶(dexamethasone-loaded thermosensitive hydrogel,DLTH)。观察DLTH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免疫调节和软骨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 目的以壳聚糖-甘油-硼砂为载体,制备新型的,可注射的,具有缓释作用的地塞米松温敏凝胶(dexamethasone-loaded thermosensitive hydrogel,DLTH)。观察DLTH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免疫调节和软骨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DLTH组。对模型组和DLTH组构建RA模型。从d 12,DLTH组双侧膝关节内给药40μL DLTH(即1 mg·kg^(-1)地塞米松),每周两次,给药3周后取材。ELISA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的表达,脾组织切片行HE染色,膝关节切片进行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组化分析,PCR检测相关炎症因子和降解酶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DLTH组血清炎症因子及脾脏病理性变化明显减轻。DLTH可以显著抑制脾脏炎症因子表达和调整Th1/Th2、Th17/Treg失衡状态。同时,对软骨进行一系列分析发现,DLTH可以显著改善RA引起的软骨破坏现象,抑制软骨细胞中炎症因子和相关降解酶的表达。结论DLTH对RA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和软骨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地塞米松温敏凝胶 软骨 免疫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肿瘤缺氧微环境促进肿瘤治疗的纳米递送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鹃鹃 韩治敏 +3 位作者 宫春爱 李国瑞 陈昕璐 高申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4-181,共8页
缺氧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特征之一,主要由肿瘤组织供氧与耗氧的不平衡引起。缺氧状态对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会引发化学治疗耐药、放射治疗抵抗等,因此也被认为是肿瘤治疗的主要障碍之一。肿瘤微环境内独有的缺氧的特点... 缺氧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特征之一,主要由肿瘤组织供氧与耗氧的不平衡引起。缺氧状态对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会引发化学治疗耐药、放射治疗抵抗等,因此也被认为是肿瘤治疗的主要障碍之一。肿瘤微环境内独有的缺氧的特点使得缺氧成为肿瘤治疗的有效靶点。纳米技术具有靶向性高、组织相容性好等特性,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缺氧微环境的新型纳米递送系统在肿瘤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光动力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 靶向治疗 缺氧 纳米技术 肿瘤微环境 肿瘤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