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牙髓干细胞成骨分化前后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林文珍 高丽 +4 位作者 牛晨光 胡戌琛 苑克勇 马瑞 黄正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5-379,共5页
目的:分析人牙髓干细胞(hDPSCs)成骨诱导后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使用改良组织块法体外培养hDPSCs并检测其多向分化能力。hDPSCs成骨诱导后对其进行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hDPSCs能够进... 目的:分析人牙髓干细胞(hDPSCs)成骨诱导后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使用改良组织块法体外培养hDPSCs并检测其多向分化能力。hDPSCs成骨诱导后对其进行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hDPSCs能够进行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分析得出hDPSCs在成骨诱导前后有1284个基因上调或下调2倍以上。其中,骨调节蛋白(osteomodulin,OMD)基因转录上调约50倍。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OMD基因在成骨诱导过程中转录呈逐渐增加趋势。结论:hDPSCs成骨分化涉及多个基因调控。OMD基因也参与其中,其表达变化具有时间规律性,与成骨过程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髓干细胞 成骨分化 骨调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牙髓源性根尖周病鉴别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曾康瑞 夏文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05-508,共4页
非牙髓源性根尖周病是一组发生在根尖周区域的病变,易与牙髓来源性根尖周炎混淆,导致误诊误治。鉴别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牙髓活力测试。治疗方案需综合考虑病变的性质,根尖受累情况,牙髓活力等因素。本文就非牙髓源性根... 非牙髓源性根尖周病是一组发生在根尖周区域的病变,易与牙髓来源性根尖周炎混淆,导致误诊误治。鉴别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牙髓活力测试。治疗方案需综合考虑病变的性质,根尖受累情况,牙髓活力等因素。本文就非牙髓源性根尖周病鉴别诊断和相关受累牙的治疗选择进行综述,旨在加深对疾病认识,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周炎 受累牙 非牙髓源性 鉴别诊断 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微生物群落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黄婧 刘大力 +1 位作者 何智妍 梁景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8期747-752,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Ⅱ型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与无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微生物构成。方法:12名患者分为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炎组(T2DM+CP组)与慢性牙周炎组(CP组)2组,各6人。记录所有患者基本信息及牙周临床参数,包括年龄、...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Ⅱ型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与无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微生物构成。方法:12名患者分为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炎组(T2DM+CP组)与慢性牙周炎组(CP组)2组,各6人。记录所有患者基本信息及牙周临床参数,包括年龄、性别、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根据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取患病位点的菌斑样本。PCR检测7种牙周可疑致病菌。采用DGGE分离扩增的16SrDNA片段。结果:两组结果显示两组牙周参数无显著差异。两组7种细菌检出率相似。所有对象中均检出牙龈卟啉单胞菌、福塞坦氏菌、齿垢密螺旋体和中间普氏菌,而具核梭杆菌在两组中均有一个样本未检出。变黑普氏菌在T2DM+CP组的2个样本中检出,而CP组有4个样本检出。伴放线共聚菌在所有样本中均未检测到。DGGE分析结果示两组间条带数量及树状聚类分析均无显著差异。结论:Ⅱ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的牙周可疑致病菌的检出情况以及DGGE分析与无糖尿病患者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慢性牙周炎 牙菌斑 聚合酶链式反应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预处理硬化牙本质前后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婷婷 孙敏敏 +1 位作者 康钧棠 夏文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6-507,510,共3页
目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硬化牙本质经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预处理前后的差异,在超微结构下分析硬化牙本质的结构改变,为临床应用EDTA预处理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0颗具有硬化牙本质(视觉分类Ⅲ级... 目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硬化牙本质经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预处理前后的差异,在超微结构下分析硬化牙本质的结构改变,为临床应用EDTA预处理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0颗具有硬化牙本质(视觉分类Ⅲ级及以上)的离体牙,经扫描电镜观察比较EDTA预处理前后硬化牙本质表面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扫描电镜所拍摄的图片显示,经EDTA预处理后硬化牙本质表面的超矿层以及接近牙本质小管开口5μm内的钙盐沉积物全部或大部分溶解,且不破坏管口处的管周牙本质,而在牙本质小管深部,可见到较小的散在晶体。结论:EDTA能有效清除溶解牙本质小管内的矿盐沉积晶体,改善硬化牙本质的不良粘结表面,提高粘结修复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牙本质 乙二胺四乙酸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功能化串晶结构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成骨分化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宇 刘来俊 +5 位作者 李超婧 晋巧巧 谢千阳 李佩伦 王富军 王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30,37,共8页
为提高合成可吸收引导骨再生膜的骨诱导活性,通过静电纺丝和溶剂诱导结晶法制备了聚己内酯(PCL)/β-磷酸三钙(β-TCP)串晶纳米纤维膜,并通过聚多巴胺的黏附作用将外泌体负载于纤维膜上进行改性,对复合纤维膜的微观形貌、化学组成、理化... 为提高合成可吸收引导骨再生膜的骨诱导活性,通过静电纺丝和溶剂诱导结晶法制备了聚己内酯(PCL)/β-磷酸三钙(β-TCP)串晶纳米纤维膜,并通过聚多巴胺的黏附作用将外泌体负载于纤维膜上进行改性,对复合纤维膜的微观形貌、化学组成、理化性能和细胞成骨分化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PCL/β-TCP纳米纤维上成功诱导出串晶结构,且经串晶和聚多巴胺双重修饰的纤维膜具有最佳的表面浸润性和优异的蛋白吸附能力,最终获得的外泌体功能化的串晶纳米纤维膜在串晶结构、聚多巴胺和外泌体共同作用下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增加,有望应用于体内加速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膜 引导骨再生 静电纺丝 串晶纤维膜 外泌体 多巴胺 聚己内酯 骨组织修复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波充填术与分层充填术对树脂微渗漏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潘悦萍 夏文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03-1205,共3页
目的:扫描电镜下比较声波充填术与分层充填术对树脂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个离体牙在邻牙合面制备3mm×4mm x5mm窝洞,利用Sonicfill声波充填及分层充填术充填窝洞,光固化后并随机分为A组和B组。用2%亚甲基蓝溶液浸染1周,扫描电... 目的:扫描电镜下比较声波充填术与分层充填术对树脂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个离体牙在邻牙合面制备3mm×4mm x5mm窝洞,利用Sonicfill声波充填及分层充填术充填窝洞,光固化后并随机分为A组和B组。用2%亚甲基蓝溶液浸染1周,扫描电镜下观察试件剖面(近远中向),观察染液渗入深度,评价微渗漏程度,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组微渗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声波充填术比分层充填术更节省操作时间,可获得与分层充填术相当的边缘封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充填 树脂 微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CAD/CAM内连接个性化基台的边缘密合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朱青 朱陈元 +1 位作者 佘文珺 焦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8-521,共4页
目的:比较3种CAD/CAM个性化种植体基台(一段式氧化锆基台、两段式氧化锆基台和一段式钛基台)与种植体替代体界面内部连接的适合性。方法:3SHAPE软件设计CAD/CAM个性化基台,数据导入计算机控制的切削系统,切削加工一段式氧化锆基台、两... 目的:比较3种CAD/CAM个性化种植体基台(一段式氧化锆基台、两段式氧化锆基台和一段式钛基台)与种植体替代体界面内部连接的适合性。方法:3SHAPE软件设计CAD/CAM个性化基台,数据导入计算机控制的切削系统,切削加工一段式氧化锆基台、两段式氧化锆基台和一段式钛基台(N=15);将基台与NobelActiveTM种植体替代体连接,应用体视显微镜测量种植体替代体-基台界面边缘微间隙,统计分析数据结果。结果:一段式氧化锆组的边缘间隙最大,两段式氧化锆组的边缘间隙次之,最小的为一段式钛基台组;各组之间唇侧、舌侧、近中侧、远中侧的边缘间隙值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一段式钛基台具有最优的种植体-基台界面密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CAM 个性化基台 骨水平种植体 氧化锆基台 边缘密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预备椭圆形根管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佳钰 梁景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1-554,共4页
目的:通过电镜观察,结合玷污层及碎屑评分标准,对不同方法预备椭圆形根管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收集新鲜拔除的下颌切牙共90颗,根据其内径之比筛选后平均分入5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10颗,采用不同根管预备方法进行根管预备和清理,完... 目的:通过电镜观察,结合玷污层及碎屑评分标准,对不同方法预备椭圆形根管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收集新鲜拔除的下颌切牙共90颗,根据其内径之比筛选后平均分入5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10颗,采用不同根管预备方法进行根管预备和清理,完成根管预备后将牙纵劈,于电镜下观察根管内壁碎屑和玷污层的残留情况,比较不同方法预备椭圆形根管的效果。结果:玷污层的评分中,在距根尖3mm水平处,6组之间玷污层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距根尖6mm水平处,除第1组和第3组外,其余各组之间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碎屑的评分中,在距根尖3mm及6mm水平处,除第4组和第5组外,其余各组之间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Protaper器械进行根管预备或普通K锉配合超声荡洗能较好地去除椭圆形根管内壁的碎屑和玷污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形根管 根管治疗 玷污层 碎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密度感应缺陷株中LuxS的表达及其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9
作者 王倩 白桦 黄正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目的:研究在大肠杆菌密度感应缺陷株中表达LuxS蛋白对于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在大肠杆菌密度感应缺陷株MDA12中表达LuxS蛋白,继而通过Real-time PCR检测菌株间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野生株中生物膜形成相... 目的:研究在大肠杆菌密度感应缺陷株中表达LuxS蛋白对于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在大肠杆菌密度感应缺陷株MDA12中表达LuxS蛋白,继而通过Real-time PCR检测菌株间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野生株中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motA、motB表达量约为MDA12的2~5倍,而表达了LuxS蛋白的MDA12中该基因的表达量则为6-8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肠杆菌密度感应缺陷株内表达LuxS,可以恢复其密度感应系统继而恢复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感应 生物膜 LuxS蛋白 AI-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根管冲洗液的浓度对冲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燕申 夏文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3-445,共3页
关键词 根管冲洗液 浓度 抗菌作用 根尖周组织 生物相容性 坏死组织 润滑作用 次氯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根管充填方法的封闭能力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桑杰 孙喆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90-993,997,共5页
目的:比较冷侧压和垂直加热加压根管充填方法及根管封闭剂的封闭能力。方法:60颗单根管离体前牙、前磨牙,用TF锉冠向下法根管预备至#.06/25。随机分为4组,每组15颗牙。A组:牙胶尖+AH Plus冷侧压充填,B组:牙胶尖+冷侧压充填,C组:牙胶尖+A... 目的:比较冷侧压和垂直加热加压根管充填方法及根管封闭剂的封闭能力。方法:60颗单根管离体前牙、前磨牙,用TF锉冠向下法根管预备至#.06/25。随机分为4组,每组15颗牙。A组:牙胶尖+AH Plus冷侧压充填,B组:牙胶尖+冷侧压充填,C组:牙胶尖+AH Plus+BeeFill热牙胶注射充填,D组:牙胶尖+BeeFill热牙胶注射充填。用2%亚甲基蓝染料7d后颊舌向纵切后,用根管显微镜放大20倍并测量染料渗透,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各实验组间染料渗漏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C组之间染料渗漏无显著性差异。无根管封闭剂组染料渗漏明显多于有根管封闭剂组。结论:热垂直加压充填和冷侧压充填技术在根尖渗漏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根管封闭剂的使用对减少根管的微渗漏、提高根管封闭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渗透 冷侧压充填 垂直加热加压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