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医学显像(SPECT/CT)鉴别头颈部可疑异位甲状腺的价值 被引量:11
1
作者 徐枫 远奇 马玉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2-236,240,共6页
目的研究SPECT/CT对头颈部可疑异位甲状腺(ETG)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4例可疑异位甲状腺行平面显像,使用99mTcO4-作为显像剂,4例加做131I扫描,19例可疑或需定位的患者行SPECT/CT断层显像,以此判断头颈部正常甲状腺位置外... 目的研究SPECT/CT对头颈部可疑异位甲状腺(ETG)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4例可疑异位甲状腺行平面显像,使用99mTcO4-作为显像剂,4例加做131I扫描,19例可疑或需定位的患者行SPECT/CT断层显像,以此判断头颈部正常甲状腺位置外占位的性质。结果 34例患者中共有10例异位甲状腺被准确诊断,4例误诊或未被明确诊断,20例其他病种被排除异位甲状腺的可能,总体准确率为88.24%。结论核医学显像(SPECT/CT)对鉴别头颈部有功能的异位甲状腺具有很高的价值。缺点在于无法发现无功能或功能较低的甲状腺组织,需要结合其他方法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异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99m锝高锝酸钠 碘放射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CT图像融合鉴别诊断疑似骨转移灶良恶性的价值 被引量:23
2
作者 马玉波 王忠 +3 位作者 顾爱春 远奇 徐枫 刘平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46-1250,共5页
目的分析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融合图像对平面骨显像中疑似肿瘤骨转移灶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临床拟排除肿瘤骨转移患者187例,常规99m锝-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全身骨平面显像,若发现疑... 目的分析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融合图像对平面骨显像中疑似肿瘤骨转移灶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临床拟排除肿瘤骨转移患者187例,常规99m锝-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全身骨平面显像,若发现疑似骨转移(或不能确定)者,则当即追加相应骨的局部核素SPECT和CT检查,并进行SPECT/CT图像融合分析,鉴别或明确疑似病灶的性质,并对部分病例随访或追加检查验证,统计分析单纯SPECT、CT和SPECT/CT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疑似病灶共计340个。SPECT/CT融合图像明确为良性病灶137个(40.3%),恶性病灶172个(50.6%),仍可疑者31个(9.1%),与单纯SPECT、CT诊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2例获得有明确诊断结论的随访,其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符合率)和误诊率分别为93.8%(15/16)、87.5%(14/16)、90.6%(19/32)和9.4%(3/32)。结论 SPECT/CT融合图像分析对疑似肿瘤骨转移灶有较高的鉴别或定性诊断价值,但仍有必要结合其他诊断手段综合分析,以减少误诊和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图像融合 骨显像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扫描在肺癌和前列腺癌骨转移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3
作者 潘懿范 刘建军 +1 位作者 黄钢 马玉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58-1762,共5页
目的探讨全身骨扫描在肺癌和前列腺癌骨转移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肺癌患者和31例前列腺癌患者在系统治疗前1个月内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行全身骨扫描,观察治疗前后骨转移灶的变化与肿瘤临床综合疗效的相关性。采用... 目的探讨全身骨扫描在肺癌和前列腺癌骨转移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肺癌患者和31例前列腺癌患者在系统治疗前1个月内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行全身骨扫描,观察治疗前后骨转移灶的变化与肿瘤临床综合疗效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肺癌或前列腺癌骨转移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肿瘤临床综合治疗有效者(59.68%,37/62)的骨转移疗效明显好于无效者(40.32%,25/62)(P<0.05)。肺癌骨转移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54.5%,2年生存率为22.6%;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87.3%,2年生存率为72.3%。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分析均显示:肺癌和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生存率与肿瘤类型及骨转移时长相关(P<0.05)。肺癌与前列腺癌分组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癌骨转移的预后危险因素为病理类型、治疗前骨扫描病变范围及骨转移时长;而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预后与骨转移时长有关。结论全身骨扫描为肺癌和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提供了更丰富、更准确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扫描 骨转移 疗效监测 预后 肺癌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个体化^(131)I剂量率治疗Graves′病 被引量:3
4
作者 马玉波 顾爱春 +1 位作者 徐枫 杨丽雯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4-327,共4页
目的通过个体化增加^(131)I剂量率治疗甲状腺不同硬质的Graves′病(Graves′disease,GD)患者,并考察其疗效。方法 ^(131)I门诊治疗GD患者458例,男性128例(27.9%),女性330例(72.1%),年龄15~84岁,平均(41.9±13.5)岁。按甲状腺不同质... 目的通过个体化增加^(131)I剂量率治疗甲状腺不同硬质的Graves′病(Graves′disease,GD)患者,并考察其疗效。方法 ^(131)I门诊治疗GD患者458例,男性128例(27.9%),女性330例(72.1%),年龄15~84岁,平均(41.9±13.5)岁。按甲状腺不同质地(软、中和硬)将患者分为3组,并根据公式法,^(131)I活度剂量率分别按70、110和180μCi/g(后两者分别是前者的1.6倍和2.6倍)给予治疗,通过χ2检验和t检验比较3组疗效和临床意义。结果 3组各有122例(26.6%)、301例(65.7%)和35例(7.6%),后两组的年龄、病程、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s,ATD)治疗时间和甲状腺质量都明显高于第1组[t=(-5.07)^(-1.99),P均<0.05]。3组^(131)I活度分别为(5.9±1.9)、(7.8±3.6)和(11.2±4.4)mCi[t=(-10.58)^(-5.32),P均<0.01]。3组的首次治愈率、无效+复发率、早发和晚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65,P均>0.05)。结论甲状腺中质和硬质的GD患者治疗难度大,为获得与软质GD相似的疗效,^(131)I剂量率至少需要分别提高到1.6倍和2.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I 活度 Graves′病 甲状腺质地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甲状腺药物对^(131)Ⅰ治疗Graves'病疗效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顾爱春 周雯婷 马玉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40-1343,1349,共5页
目的分析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对131I治疗Graves'病(GD)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1I治疗GD资料460例,均治愈并随访1年以上,其中男130例(28.3%),女330例(71.7%),年龄11~84岁,平均年龄(41.8±13.4)岁。按治疗前是否应用抗甲状腺药... 目的分析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对131I治疗Graves'病(GD)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1I治疗GD资料460例,均治愈并随访1年以上,其中男130例(28.3%),女330例(71.7%),年龄11~84岁,平均年龄(41.8±13.4)岁。按治疗前是否应用抗甲状腺药物(ATD)将资料分为两组:未服用ATD组(对照组)和服用ATD组(分析组);而分析组又按治疗前ATD停用时间分为停药≤2周和停药>2周两个亚组。比较首次治疗后各组间疗效差异,并分析治疗前恰当的ATD停药时间。结果 1对照组和分析亚组在年龄、24 h摄131I率、131I活度与甲状腺质量比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7~1.76,P>0.05)。2对照组和两亚组的首次治愈率分别为94.9%(74/78)、65.0%(89/137)和83.3%(204/245),3组之间相互比较χ2=5.71~22.64,P<0.05或P<0.01;3组晚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率分别为66.7%(52/78)、38.0%(52/137)和54.7%(134/245),χ2=3.98~15.28,P<0.05或P<0.01。3 ATD停药时间与治愈率正相关(r=0.96,P<0.01),并且ATD停药超过8周时治愈率与对照组接近。结论 GD患者131I治疗前应用ATD及ATD停药时间不充分都会干扰131I治疗效果,降低首次治愈率,停药>8周后干扰作用基本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甲状腺药物 Graves'病 ^131I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一次和分次治愈Graves病的相关因素和疗效 被引量:2
6
作者 马玉波 潘懿范 +1 位作者 顾爱春 徐枫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131I治疗Graves病的相关因素和疗效,明确一次和分次治愈的关键影响因素。方法依据摄131I率公式并结合临床经验确定131I剂量,一次给药门诊治疗Graves病患者455例;对一次治疗未愈或复发者,相隔3个月以上同法重复治疗,直至... 目的回顾性分析131I治疗Graves病的相关因素和疗效,明确一次和分次治愈的关键影响因素。方法依据摄131I率公式并结合临床经验确定131I剂量,一次给药门诊治疗Graves病患者455例;对一次治疗未愈或复发者,相隔3个月以上同法重复治疗,直至治愈。结束治疗后随访疗效1年以上,并回顾分析一次治愈和分次治愈2组患者相关因素和疗效的差异,明确关键影响因素及临床价值。结果一次和分次治愈患者分别为367例(80.7%)和88例(19.3%)。在年龄、性别、24 h摄131I率、抗甲状腺药物(ATD)停药时间、治疗前激素和自身抗体水平和甲状腺质量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治愈组和分次治愈组首次治疗131I活度分别为(314.5±136.9)MBq和(292.3±96.2)MBq(t=2.590 7,P<0.01);首次治疗活度与甲状腺质量比(MBq/g)分别为(3.8±1.2)MBq/g和(3.5±1.0)MBq/g(t=2.105 4,P<0.05);累计总活度分别为(314.5±136.9)MBq和(706.7±399.6)MBq(t=-13.283 0,P<0.01)。一次治愈组和分次治愈组发生永久性甲减例数分别为186例(50.7%)和48例(54.5%)(χ2=0.283 7,P>0.05)。结论131I治疗Graves病一次治愈优于分次治愈,其关键影响因素是首次治疗活度充分,建议平均MBq/g比值≥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I GRAVES病 疗效 回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CT在胰腺腺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及对治疗决策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徐枫 李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5-698,715,共5页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胰腺腺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及对治疗决策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89例具有完整资料(包括腹部增强CT和~18F-FDG PET/CT)且原发肿瘤经病理检查或活检证实为腺癌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9例被手术证实为有手...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胰腺腺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及对治疗决策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89例具有完整资料(包括腹部增强CT和~18F-FDG PET/CT)且原发肿瘤经病理检查或活检证实为腺癌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9例被手术证实为有手术指征,60例被手术或随访证实为无手术指征。通过增强CT、18F-FDG PET/CT、增强CT结合^(18)F-FDG PET/CT评估胰腺腺癌患者术前远处转移及手术指征,使用χ~2检验比较3种方法的效能;评估增强CT结合^(18)F-FDG PET/CT后对治疗决策的影响。结果增强CT、~18F-FDG PET/CT、增强CT结合^(18)F-FDG PET/CT评估胰腺腺癌远处转移准确度分别为73.0%、88.8%、92.1%(χ2=14.2,P=0.001),评估手术指征的准确度分别为68.5%、73.0%、85.4%(χ~2=7.4,P=0.025)。在增强CT评估为有手术指征的57例患者中,28例被手术证实为无手术指征,结合^(18)F-FDG PET/CT后准确发现了其中的15例无手术指征患者;而增强CT评估为无手术指征的29例患者均被手术或随访证实为无手术指征,增强CT结合PET/CT检查未改变评估结果。结论对增强CT术前评估为有手术指征的胰腺腺癌患者,增加PET/CT检查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18F-FDG PET/CT 诊断 治疗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