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室壁中层缩短率评价不同类型昼夜节律高血压患者早期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海怡 苏海霞 +2 位作者 胡靖超 汤政德 许左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3961-3966,共6页
目的研究心脏结构与射血分数(EF)均正常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室中层缩短率(MFS)在不同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模式中与早期左室收缩功能受损的相关性,以进一步了解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心脏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血压控制良好的心... 目的研究心脏结构与射血分数(EF)均正常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室中层缩短率(MFS)在不同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模式中与早期左室收缩功能受损的相关性,以进一步了解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心脏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血压控制良好的心脏结构与EF正常的高血压患者193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划分为深杓型组45例,杓型组47例,非杓型组53例和反杓型组48例,超声检测心功能,分别测量收缩和舒张功能指标,分析收缩功能指标EF、短轴缩短率(FS)、MFS之间的相关性及MFS与血压昼夜节律和临床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深杓型、杓型组、非杓型组和反杓型组4组间一般情况、平均血压、左室重量指数、降压药物使用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关于舒张功能E/E’等指标,反杓型组、非杓型组均明显高于杓型和深杓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检测的心脏收缩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 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均在正常范围,但4组MFS均低于正常对照组MFS预测值95%的可信区间,有统计学差异,其中非杓型组和反杓型组明显低于深杓型组和杓型组(P <0.05)。MFS与其他超声评价指标中收缩功能指标均有相关性,而与舒张功能指标均不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心脏早期收缩功能障碍与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模式密切相关。收缩功能参数中室壁中层缩短率MFS是相对独立于负荷指标的早期评估亚临床收缩功能障碍的敏感参数,能早期发现无症状高血压患者心功能的异常及异常的程度,收缩功能损害从深杓型、杓型、到非杓型组、反杓型组逐渐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血压昼夜节律 心功能 室壁中层缩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正的TIMI帧数评估血栓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疗效 被引量:10
2
作者 卓杨 殷兆芳 +4 位作者 张阳 陈鑫 范虞琪 范例 许左隽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2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帧数(CTFC)评估血栓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疗效及短期预后。方法选取行急诊PCI治疗且再灌注成功TIMI血流分级恢复Ⅲ级的STEMI患者75例,根据... 目的探讨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帧数(CTFC)评估血栓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疗效及短期预后。方法选取行急诊PCI治疗且再灌注成功TIMI血流分级恢复Ⅲ级的STEMI患者75例,根据是否行血栓抽吸分为血栓抽吸+PCI组(n=32)和常规PCI组(n=43)利用CTFC测定梗死相关动脉(IRA)血流,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功能参数及术后30天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血栓抽吸+PCI组患者左前降支(LAD)及右冠状动脉(RCA)中的CTFC明显少于常规PCI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左回旋支(LCX)中的CTF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IRA再灌注成功后,在TIMI血流分级Ⅲ级的情况下,血栓抽吸+PCI组患者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时间及30天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常规PCI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血栓抽吸+PCI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源性死亡1例,因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发作再次入院1例,常规PCI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源性死亡4例,住院期间发生室性心动过速1例,因心绞痛发作再次入院1例,因严重心力衰竭入院1例,因非靶血管介入入院1例。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CTFC可有效评价STEMI患者IRA再灌注情况及患者近期预后,有助于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栓抽吸 校正的TIMI帧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抽吸术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明亮 张俊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64-1667,共4页
近年来关于血栓抽吸术的临床研究不断开展,尤其是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方面,但各项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这对临床实践中是否广泛开展血栓抽吸引发疑问。该文将对数个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关于血栓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 近年来关于血栓抽吸术的临床研究不断开展,尤其是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方面,但各项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这对临床实践中是否广泛开展血栓抽吸引发疑问。该文将对数个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关于血栓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作一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栓抽吸 TOTAL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脂联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范例 尹萍 许左隽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223-224,共2页
目的研究血浆脂联素(APN)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为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依据.方法:收治187 例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分为冠心病组(n=140)和对照组(n=47),两组年龄、性别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O.O5).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目的研究血浆脂联素(APN)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为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依据.方法:收治187 例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分为冠心病组(n=140)和对照组(n=47),两组年龄、性别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O.O5).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的血浆APN 水平.结果:(1)按照WHO 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分型,冠心病组血浆APN 在各亚组之间呈逐步升高的趋势,但只有急性心肌梗塞组与稳定性心绞痛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2)从冠脉造影结果看: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3)血浆APN 与吸烟、腰臀比WHR、血甘油三酯呈负相关,与载脂蛋白APOA-I、HDL 呈正相关.结论:APN 可能是冠心病的一种保护因子,其与吸烟、WHR、血脂质有相关性,可能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关;低APN 和CRP 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冠心病 C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小时动态心电图观察环磷腺苷葡胺对心率变异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朱雅琴 黄震华 徐济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0期3266-3267,共2页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对心率变异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符合使用环磷腺苷葡胺适应证的心血管病人,用150mg环磷腺苷葡胺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共2周,于用药前及用药后2周分别作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心率的变异...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对心率变异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符合使用环磷腺苷葡胺适应证的心血管病人,用150mg环磷腺苷葡胺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共2周,于用药前及用药后2周分别作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心率的变异。结果:用药前后对照比较心率及心率变异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用药期间无一例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结论:环磷腺苷葡胺静脉滴注对心率变异无显著影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AMP 心电描记术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疾病不应忽略的决策因素——心理学和辨证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菊贤 黄海怡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0期1750-1751,1755,共3页
关键词 心理学 辨证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伴左室收缩功能减退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7
作者 朱雅琴 黄震华 +1 位作者 杨菊贤 汤政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4期2038-2039,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CAD)伴左室收缩功能减退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的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将63例CAD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左室射血分数(EF)<50%的CAD患者30例,B组为EF≥50%的CAD患者33例;另选择健康对照者31例(对照组),进行24h动态心... 目的探讨冠心病(CAD)伴左室收缩功能减退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的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将63例CAD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左室射血分数(EF)<50%的CAD患者30例,B组为EF≥50%的CAD患者33例;另选择健康对照者31例(对照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获得HRV各项时域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A组、B组与健康对照组的SDNN、SDANN、SDNNI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A组和B组的SDNN、SDANN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SDNNI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组、B组与健康对照组的rMSSD、PNN50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CAD尤其是CAD伴左室收缩功能减退患者的HRV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左室收缩功能减退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发病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8
8
作者 吴舒窈 刘艳 宋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9期3562-3570,共9页
目的通过对上海地区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可能影响冠心病发病及预后的危险因素,以期对冠心病防治起到积极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75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 目的通过对上海地区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可能影响冠心病发病及预后的危险因素,以期对冠心病防治起到积极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75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576例,为冠心病组;非冠心病患者180例,为非冠心病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对冠心病组患者进行为期7年的电话或再住院随访,终点事件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972,95%CI(1.240,3.138)]、年龄[OR=1.371,95%CI(1.115,1.686)]、吸烟史[OR=1.923,95%CI(1.168,3.165)]、血肌酐(Scr)[OR=1.138,95%CI(1.021,1.269)]、总胆固醇(TC)[OR=1.238,95%CI(1.016,1.509)]、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OR=0.448,95%CI(0.239,0.842)]是冠心病发病的影响因素(P<0.05)。平均随访时间为(63.3±26.4)个月,有224例(38.9%)发生MACE。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197,95%CI(1.003,1.428)]、糖尿病[HR=1.824,95%CI(1.370,2.429)]、舒张压(DBP)[HR=1.145,95%CI(1.000,1.312)]、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HR=0.903,95%CI(0.825,0.987)]、服用抗血小板药物[HR=0.713,95%CI(0.532,0.956)]、心肌梗死[HR=1.401,95%CI(1.046,1.877)]是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发病及预后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男性、高龄、吸烟史、Scr、TC水平升高是诱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HDL-C可能是降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保护性因素。高龄、合并糖尿病、高DBP、心肌梗死病史患者的远期MACE发生风险明显升高,而高eGFR、长期接受标准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预后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术中支架后扩张对冠脉血流及MACE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徐孟成 曾华甦 +5 位作者 范例 卓阳 顾俊 张俊峰 范虞琪 王长谦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828-834,841,共8页
目的:研究支架后扩张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术中对冠脉血流和住院期间及术后1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 目的:研究支架后扩张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术中对冠脉血流和住院期间及术后1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影响。方法:对419例(后扩张组,n=259;非后扩张组,n=160)行PPCI术的STEMI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测量记录不同手术时刻的校正的TIMI帧数及术后定性比较分析指标。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及病变特点、手术结束即刻无复流/慢血流的发生率,比较住院期间及1年MACE的发生率。结果:术后最终造影后扩张组较非后扩张组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3%vs.19.4%,P=0.238)。住院期间两组MACE无明显差异,但在1年随访MACE中,后扩张组靶血管血运重建(target vessel revascularization,TVR)、靶病变血运重建(target lesion revascularization,TLR)的发生率均比非后扩张组低。长期随访MACE事件的发生与年龄(OR=1.078,95%CI=1.038~1.120;P<0.001)、糖尿病史(OR=3.009,95%CI=1.183~7.654;P=0.021)、后扩张(OR=0.192,95%CI=0.067~0.549,P=0.002)独立相关。结论:后扩张不增加住院期间的MACE,包括心脏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TVR。在1年MACE随访中,后扩张减少了TVR、TLR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后扩张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无复流 慢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器质性心脏病孕妇妊娠期室性期前收缩1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汪雪梅 张绘莉 +1 位作者 黄晓凤 葛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6-719,共4页
目的了解在无器质性心脏病孕妇妊娠期,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早搏)数量随孕期变化规律及对胎儿的影响。方法收集在2012年1月—2015年6月分娩的曾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的14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室性早搏在不同孕周的变化,跟踪母儿结局... 目的了解在无器质性心脏病孕妇妊娠期,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早搏)数量随孕期变化规律及对胎儿的影响。方法收集在2012年1月—2015年6月分娩的曾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的14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室性早搏在不同孕周的变化,跟踪母儿结局。结果与孕28周前相比,孕32周后部分病例24 h室性早搏数量增加,部分病例减少,且增加变化及减少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01)。室性早搏增加与减少孕妇的分娩孕周、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各期均可能出现室性早搏。室性早搏并不一定随着孕周增加而增多。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疾病单纯合并室性早搏的孕妇,妊娠结局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期前收缩 妊娠 胎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骁楠 张俊峰 +1 位作者 王长谦 张绘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65-570,共6页
目的·探索小鼠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模型的建立。方法·将8周龄的SPF级雄性和雌性C57BL/6J小鼠各16只,分别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8只。模型组予以高脂饲料(含60... 目的·探索小鼠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模型的建立。方法·将8周龄的SPF级雄性和雌性C57BL/6J小鼠各16只,分别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8只。模型组予以高脂饲料(含60%脂肪)以及含0.5 g/L 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盐酸盐(Nω-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 hydrochloride,L-NAME)的饮水,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以及饮水喂养。造模后每2周通过小动物心脏超声获取左心室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与晚期血流速度峰值的比值(E/A比值)、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的比值(E/E'比值)用以评估小鼠左心室舒张功能。造模后第16周,通过Masson染色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心肌细胞结构和纤维化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A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h)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h)的水平。结果·雄性小鼠予以高脂饮食和L-NAME诱导后第8周出现HFpEF,雄性模型组和对照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雄性模型组E/A比值及E/E'比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00)。雌性小鼠在造模后第8周也出现了明显的HFpEF,雌性模型组与对照组的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雌性模型组E/A比值和E/E'比值较同性别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0,P=0.001)。造模后第16周,雄性和雌性模型组LVEF仍与同性别对照组保持一致。雄性和雌性模型组小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相应性别对照组明显升高,且模型组出现左心室舒张功能明显降低,并表现为心肌细胞肥大、心肌间质纤维化和左心室重构。雄性和雌性模型组小鼠血清TAG、TC、HDL-Ch和LDL-Ch水平均较相应性别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应用高脂饲养联合L-NAME诱导可在雄性和雌性小鼠中建立稳定的HFpEF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保留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数据与循环系统模型融合技术的心血管功能评估中的误差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逸 殷兆芳 梁夫友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7-54,共8页
识别影响患者个体化心血管功能评估(基于临床数据与循环系统模型的融合技术)精度的关键因子,并量化分析各因子的影响程度,为评估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通过参数敏感度分析并结合子集选择方法,识别与血流动力学计算和主要模型参数... 识别影响患者个体化心血管功能评估(基于临床数据与循环系统模型的融合技术)精度的关键因子,并量化分析各因子的影响程度,为评估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通过参数敏感度分析并结合子集选择方法,识别与血流动力学计算和主要模型参数(与心血管功能的评估目标对应)评估相关的次主要模型参数。利用虚拟临床数据开展数值实验,分析临床数据测量误差(误差区间5%)和次主要参数变动(变动率30%)对主要模型参数评估结果的影响。临床数据的测量误差引起评估结果的显著变化(最大变化率达到16.6%),相对地,次主要参数变动造成的评估误差较小(在10%以内)。临床数据的精确采集是确保评估结果可靠的关键环节;次主要参数虽然在患者间存在实际的个体差异性,但对其进行固定处理对评估结果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功能评估 循环系统模型 敏感度分析 子集选择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药新用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谭辰 徐张润 +2 位作者 薛阳 陈佳钰 姚力郡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54-1459,共6页
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给世界女性健康造成了巨大负担。现有的治疗方法成本高昂且伴有耐药的风险。老药新用作为一种效益高且省时的药物研究策略,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许多已经用于临床或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药物,... 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给世界女性健康造成了巨大负担。现有的治疗方法成本高昂且伴有耐药的风险。老药新用作为一种效益高且省时的药物研究策略,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许多已经用于临床或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药物,可用于新的临床适应证。基于对药物作用机制和乳腺癌病理生理过程的深入了解,研究者们可以更好地聚焦具备抗乳腺癌潜力的药物并将其转化到临床实践中。该文综述了目前与乳腺癌治疗相关的老药新用的研究,归纳总结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探讨老药新用策略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药新用 乳腺癌 化学治疗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xLDL通过TLR4诱导脂质累积和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8
14
作者 查晴 曹丽娟 +2 位作者 王燕萍 杨克 刘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1-615,共5页
目的·探究TLR4诱导脂质累积和炎症反应从而调控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TLR4特异性siRNA敲除巨噬细胞,通过油红O染色法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中细胞内脂质含量;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CD36和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 目的·探究TLR4诱导脂质累积和炎症反应从而调控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TLR4特异性siRNA敲除巨噬细胞,通过油红O染色法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中细胞内脂质含量;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CD36和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表达;通过ELISA检测白介素-6(IL-6)、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炎症因子的表达。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巨噬细胞(CD68^+)大量聚集,且TLR4表达明显上调。ox LDL刺激巨噬细胞,可促进细胞中脂质累积(P<0.01)并导致ox LDL相关受体CD36和LOX-1的表达上调以及炎症因子表达(P<0.01)。特异性si RNA敲除TLR4可抑制ox LDL诱导的巨噬细胞内脂质累积(P<0.01)和炎症因子分泌(P<0.01),并影响ox LDL诱导的CD36表达,但对LOX-1表达没有影响。结论·ox LDL/TLR4可能通过上调CD36介导巨噬细胞中脂质累积和炎症反应,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4 巨噬细胞 脂质累积 炎症反应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降低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薛超 卞玲 +5 位作者 解玉水 许左隽 殷兆芳 陈启稚 张阿莲 王长谦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年第2期114-119,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2014年ACS住院患者489例,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根据FT3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FT3组和低FT3组,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及主要不良心...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2014年ACS住院患者489例,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根据FT3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FT3组和低FT3组,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低FT3组患者的总胆固醇、载脂蛋白E、空腹血糖及肌酐水平均高于正常FT3组[(6.79±3.17)mmol/L比(4.57±2.92)mmol/L,P<0.01;(4.53±1.47)mmol/L比(4.03±1.06)mmol/L,P<0.01;(6.64±3.82)mmol/L比(5.88±2.24)mmol/L,P<0.01;(116.64±43.20)μmol/L比(97.99±30.85)μmol/L,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正常FT3组[(0.98±0.17)mmol/L比(1.03±0.26)mmol/L,P=0.04]。与正常FT3组患者相比,低FT3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更低(54.74%±10.03%比58.71%±7.96%,P<0.01),脑利钠肽水平更高[739(304,4 922)pg/ml比140(62,462)pg/ml,P<0.01],三支病变的患者比例高(73.3%比43.8%,P<0.01)。1年随访结果显示,低FT3患者的总死亡率(13.1%比5.9%,P=0.03)、再次血运重建率(15.4%比7.6%,P=0.02)及MACE发生率(27.4%比14.0%,P<0.01)均高于FT3正常组。Kaplan-Meier分析显示,低FT3组1年无MACE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正常FT3组(72.6%比86%,log rank P<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低FT3是MACE的预测因素(HR=0.010,P=0.01)。结论血清FT3水平降低在ACS患者中常见,FT3降低的ACS患者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甲状腺功能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的尿微量蛋白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范例 陈寒萼 严毓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153-2155,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微量清蛋白(m-Alb)、尿转铁蛋白(TRF)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含量,评价尿中4种不同微量蛋白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08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 目的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微量清蛋白(m-Alb)、尿转铁蛋白(TRF)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含量,评价尿中4种不同微量蛋白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08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80例患者,入院后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其中135例CAG证实存在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者为冠心病组,阴性的45例为非冠心病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种尿微量蛋白的含量。结果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的RBP、m-Alb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CAG结果的Gensini积分方法,积分最低(0~1.0)与积分最高(22.0~)两组的RBP、m-Alb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积分与RBP和NAG均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RBP与腰臀比(WHR)、C-反应蛋白(CRP)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m-Alb与WHR、CRP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NAG与WHR、CRP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尿微量蛋白含量的增高可能预示着存在冠脉病变;冠脉病变越严重尿微量蛋白含量越多。腹型肥胖者和CRP高者,尿微量蛋白量更高;而HDL-C增高可能是减少尿微量蛋白的一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尿微量蛋白 腰臀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疲劳与过劳死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菊贤 卓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9期737-739,共3页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精英症候群 过劳死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外实验和数值仿真的冠脉介入手术中球囊去充盈瞬间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杰 殷兆芳 梁夫友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3-480,共8页
目的研究冠脉介入手术中血流参数在球囊去充盈瞬间发生的动态变化,探讨球囊去充盈对术后无复流发生风险的潜在影响。方法搭建体外实验装置,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球囊变形过程和由染色剂标记的流场(流体介质为水),使用图像分析技术提取球... 目的研究冠脉介入手术中血流参数在球囊去充盈瞬间发生的动态变化,探讨球囊去充盈对术后无复流发生风险的潜在影响。方法搭建体外实验装置,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球囊变形过程和由染色剂标记的流场(流体介质为水),使用图像分析技术提取球囊变形参数,并估测球囊下游的流体流动速度;构建计算机仿真模型,导入实测的球囊变形数据,在多种灌注压和流体介质条件下模拟球囊去充盈过程。结果球囊在去充盈过程中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变形特征。球囊下游流速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两者均显示流速随去充盈后的时间增长和灌注压升高而增大。数值计算进一步揭示,球囊下游流速在接近冠脉血流速度生理值时,球囊-管壁间隙流速和壁面剪应力分别达到其生理值的8~10倍和60~70倍。结论球囊去充盈引起球囊-管壁间隙流体急剧加速和壁面剪应力异常升高,从而增大斑块、血栓碎屑剥离的风险。鉴于壁面剪应力的升高程度随灌注压升高而增大,在冠脉介入手术中采取术前降压或选择舒张期去充盈等措施可能有助于降低无复流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介入手术 无复流 球囊去充盈 体外实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时代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严重钙化病变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对分支血管的影响
19
作者 许左隽 殷兆芳 +5 位作者 王长谦 范例 范虞琪 韩志华 任义荣 陈侃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4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ES)时代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严重钙化病变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对分支血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在本院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的24例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介入治疗情况、手术并...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ES)时代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严重钙化病变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对分支血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在本院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的24例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介入治疗情况、手术并发症、旋磨对病变处及远端分支血管的影响及出院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24例患者共26处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均经桡动脉成功行冠状动脉旋磨术,旋磨后病变处狭窄程度由(89.5±7.3)%降至(37.6±5.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0)。所有病变均成功置入DES,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26处钙化病变共20条分支血管,旋磨后所有分支血管均未发生栓塞、夹层,开口直径无显著变化。24例患者平均随访(11.0±6.1)个月,2例分别于术后4个月和15个月因重症肺炎死亡,其余患者在随访期间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6例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无支架内血栓形成、再狭窄及晚期支架贴壁不良。结论 DES时代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严重钙化病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且对病变处及远端分支血管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严重钙化病变 旋磨术 分支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降支钙化病变预防性旋磨2例
20
作者 范例 殷兆芳 +1 位作者 许左隽 王长谦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12期86-89,共4页
1病例一   1.1资料患者,女性,62岁,主因“活动后胸闷胸痛1周”入院。患者于1周前活动后出现胸闷胸痛不适,呈钝痛,位于心前区,持续2分钟左右,有左肩及左上肢放射痛,休息后可缓解,无气促,无阵发性呼吸困难,无头晕、乏力,无... 1病例一   1.1资料患者,女性,62岁,主因“活动后胸闷胸痛1周”入院。患者于1周前活动后出现胸闷胸痛不适,呈钝痛,位于心前区,持续2分钟左右,有左肩及左上肢放射痛,休息后可缓解,无气促,无阵发性呼吸困难,无头晕、乏力,无黑矇、晕厥等不适。既往有胆囊切除术及剖宫产手术史,否认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30/80 mmHg,神志清,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4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心电图:窦性心率。心超提示:心脏各腔室大小正常,左室前壁收缩活动略减退,左室松驰功能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降支 对角支 钙化病变 旋磨 预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