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配二合一配准方法在动态导航种植中的精度和时间分析:一项体外研究
1
作者 许敏 魏诗敏 +1 位作者 史俊宇 赖红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33-1438,共6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动态导航引导下固配二合一配准方式和U型管配准方式的种植精度和时间,评估固配二合一配准方式的精度和用时。方法·将30个下颌后牙单牙缺损的标准化3D打印模型随机分为3组:固配二合一配准组、U型管配准组及...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动态导航引导下固配二合一配准方式和U型管配准方式的种植精度和时间,评估固配二合一配准方式的精度和用时。方法·将30个下颌后牙单牙缺损的标准化3D打印模型随机分为3组:固配二合一配准组、U型管配准组及自由手种植组。通过易植美口腔种植手术导航系统设计种植手术方案,拍摄模型的术前及术后锥形束CT影像,测量各组种植体实际种植位置与设计种植位置的植入点误差、末端点误差和角度误差。记录不同配准方式进行配准操作的时间。基于单因素方差分析与SNK(Student-Newman-Keuls)检验对各组的植入点误差、末端点误差和角度误差3个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固配二合一配准组与U型管配准组在植入点误差、末端点误差及角度误差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配二合一配准组及U型管配准组的植入点误差、末端点误差及角度误差均低于自由手种植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固配二合一配准过程用时短于U型管配准过程用时,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动态导航引导下在下颌后牙单牙缺失的模型上使用固配二合一的配准方式种植的精度与U型管配准方式种植的精度相似。固配二合一配准过程较U型管配准过程耗时更短,操作更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配二合一配准 U型管配准 动态导航 配准时间 精度分析 体外模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导航技术辅助无牙颌种植精度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陶宝鑫 蓝耕良 +3 位作者 黄伟 王凤 沈意涵 吴轶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53-1360,共8页
目的·针对动态导航技术辅助无牙颌种植的种植体植入精度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第二门诊部接受动态导航辅助种植修复的9例无牙颌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 目的·针对动态导航技术辅助无牙颌种植的种植体植入精度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第二门诊部接受动态导航辅助种植修复的9例无牙颌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1例,包括5例无牙下颌及4例无牙上颌患者,年龄(48.78±15.25)岁;共计57枚种植体,其中动态导航下植入种植体56枚,自由手植入1枚。将术前规划的种植路径与术后实际种植体的锥形束CT数据融合,测量和记录种植规划路径和实际种植体之间的三维入口偏差、出口偏差和角度偏差。根据种植体植入颌位,将种植体分为上颌组和下颌组;根据种植体植入位置(以中线划分),将种植体分为左侧组和右侧组;根据种植体植入位置(前牙区或后牙区),将种植体分为前牙区组和后牙区组。采用近似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各组之间种植体精度的差异。结果·56枚动态导航下植入的种植体三维入口偏差的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为1.06(0.54,1.54)mm,出口偏差为1.11(0.51,1.56)mm,角度偏差为3.33°(1.77°,4.52°)。上颌组和下颌组的种植体的入口偏差、出口偏差及角度偏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组和右侧组的种植体的入口偏差、出口偏差及角度偏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牙区组和后牙区组的种植体的入口偏差及出口偏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牙区组与后牙区组角度偏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动态导航系统辅助种植体植入可以在无牙颌患者中获得良好的植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牙修复体 无牙颌 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颧种植技术重建上颌骨缺损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林歆妍 周文洁 +4 位作者 王凤 黄伟 王震 曲行舟 吴轶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82-1387,共6页
目的·评估应用颧种植技术重建上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9年12月单侧或双侧上颌骨缺损颧种植修复重建患者,评估颧种植体留存率、上部修复体成功率、术中/术后并发症,随访观察颧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状况、患... 目的·评估应用颧种植技术重建上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9年12月单侧或双侧上颌骨缺损颧种植修复重建患者,评估颧种植体留存率、上部修复体成功率、术中/术后并发症,随访观察颧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状况、患者语音及咀嚼功能恢复情况、患者对修复重建后面型的满意度等。结果·25例患者共植入69枚颧种植体、15枚常规种植体,上颌骨缺损侧植入颧种植体平均每例1.6枚(39/25)。上部赝复体多采用杆卡、磁性固位体、Locator®等方式进行固位。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7年,颧种植体留存率达94.2%(65/69)。术后修复体封闭了口鼻腔交通,患者均恢复清晰语音,进食流质类饮食无渗漏,咀嚼功能改善明显;患者对术后面型较为满意。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颧区皮肤瘘管和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增生。结论·颧种植技术可作为功能性重建上颌骨缺损的有效方法,恢复面中1/3形态和口腔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种植体 上颌骨缺损 重建 留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10诱导犬BMSCs成血管及成骨向分化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默涵 邹多宏 +3 位作者 周咏 吴轶群 朱艳秋 何家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58-1262,共5页
目的体外检测miR-210基因诱导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和成血管方向分化的作用,探讨目的基因双重调控作用。方法构建慢病毒载体Lenti-miR-210和Lenti-Lac Z,并分别用Lenti-Lac Z和Lenti-miR-210转染BMSCs。分别在目的基因转染BMSC... 目的体外检测miR-210基因诱导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和成血管方向分化的作用,探讨目的基因双重调控作用。方法构建慢病毒载体Lenti-miR-210和Lenti-Lac Z,并分别用Lenti-Lac Z和Lenti-miR-210转染BMSCs。分别在目的基因转染BMSCs的第0、1、4、7、14、21天提取mRNA和蛋白,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关键性成血管和成骨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核心结合因子2(Runx2)]的表达。同时在目的基因转染的第21天通过碱性磷酸酶(ALP)和钙结节茜素红染色观察体外骨形成的情况。结果慢病毒载体Lenti-miR-210和Lenti-Lac Z能够成功转入BMSCs中,并在目的基因转染后,miR-210能够显著上调BMSCs关键性成骨和成血管因子VEGF和Runx2的表达(P<0.05);碱性磷酸酶和茜素红染色显示,相对于BMSCs组和Lenti-LacZ组,Lenti-miR-210组能够明显促进BMSCs的成骨向分化。结论 miR-210可以显著促进BMSCs向成骨和成血管方向分化,这为将来的体内实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1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基因转染 血管生成 骨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常尧仁 刘纯 殷丽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0-665,共6页
富血小板血浆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目前已成熟地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随着制备技术与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PRF的衍生物也相继出现并应用于口腔临床中。本文就PRF衍生物的演变、制备技术、生物学特性及医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衍生物 制备技术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