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护理依赖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18
1
作者 袁卫军 李丽 +2 位作者 顾成龙 杨丽倩 华夏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6期35-38,共4页
目的探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护理依赖的相关因素,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某医院101例口腔颅颌面科术后护理分级为二级的住院患者进行一般资料、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 目的探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护理依赖的相关因素,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某医院101例口腔颅颌面科术后护理分级为二级的住院患者进行一般资料、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和护理依赖量表(care dependency scale,CDS)的调查。结果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护理依赖程度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护理依赖得分为(54.52±12.871)分;男性患者的依赖程度大于女性(t=-2.547,P<0.05),不同疾病患者的护理依赖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858,P<0.01),口腔肿瘤及颌面部外伤患者护理依赖程度较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护理依赖得分呈正相关(r=0.163)。结论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护理分级为二级患者间的护理依赖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影响因素与性别和疾病种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 住院患者 护理依赖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p1 mRNA和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表达上升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魏魁杰 潘红芽 +4 位作者 韩伟 杨筱 叶冬霞 钟来平 张志愿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7-39,43,共4页
目的:探讨Lasp1基因与蛋白质水平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asp1在3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其表达水平与... 目的:探讨Lasp1基因与蛋白质水平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asp1在3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腔鳞癌组织标本中Lasp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Lasp1蛋白在临床晚期、淋巴结转移阳性病例中表达明显升高,与烟酒嗜好、肿瘤大小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结论:Lasp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表达上调,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以作为一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的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Lasp1 基因表达 实时定量RT-PCR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风险管理在口腔癌行前臂皮瓣游离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8
3
作者 施佳敏 王悦平 郑莉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口腔癌行前臂皮瓣游离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头颈肿瘤科行口腔癌根治术联合前臂皮瓣游离移植术后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83例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2011年未行...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口腔癌行前臂皮瓣游离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头颈肿瘤科行口腔癌根治术联合前臂皮瓣游离移植术后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83例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2011年未行风险管理的89例同类型患者(对照组)进行皮瓣危象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率及患者配合率的比较。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4例和2例患者发生皮瓣危象,其抢救成功率分别为75.00%和100.00%;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2.13%和98.80%,患者配合率分别为88.76%和92.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皮瓣游离移植术患者皮瓣危象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对治疗的配合程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前臂游离皮瓣移植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组织CK17蛋白与mRNA水平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4
作者 魏魁杰 张雷 +3 位作者 杨筱 韩伟 钟来平 张志愿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3-396,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组织标本中细胞角蛋白17(cytokeratin 17,CK17)的蛋白与基因水平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3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CK17的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组织标本中细胞角蛋白17(cytokeratin 17,CK17)的蛋白与基因水平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3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CK17的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腔鳞癌组织标本中CK17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CK17的表达水平与烟酒嗜好、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口腔鳞癌组织中CK17蛋白质和mRNA表达上升,提示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CK17 MRNA 实时定量RT-PCR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唇腭裂专科护理发展现状的文献研究及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利琴 阮洪 +1 位作者 方晓燕 王国民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9期14-17,共4页
目的了解和分析国内唇腭裂专科护理工作发展的现状。方法检索并分析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Springer Link及PubMed英文数据库近6年有关唇腭裂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患儿的喂养、手术安全管理、围术期疼痛研究以及心理护理的相关文献。结果... 目的了解和分析国内唇腭裂专科护理工作发展的现状。方法检索并分析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Springer Link及PubMed英文数据库近6年有关唇腭裂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患儿的喂养、手术安全管理、围术期疼痛研究以及心理护理的相关文献。结果共检索出国内文献89篇(核心期刊20篇)、国外文献22篇,其中围术期护理38篇、患儿的喂养16篇、手术安全管理10篇、围术期疼痛研究10篇、心理护理15篇。结论与国外文献相比,国内论文总结和回顾性居多,应增加研究探讨性论文,从而促进唇腭裂临床护理工作专科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护理发展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颌术后患者ICU监护期间睡眠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俞蕾蕾 黄瑶 +2 位作者 袁卫军 茅越丽 杨悦来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18期18-21,58,共5页
目的探讨正颌术后患者在ICU监护期间睡眠状况的真实体验,为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围监护期睡眠促进方案提供依据。方法目的抽样法选取2015年5-7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首次接受正颌治疗的11例颌骨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探讨正颌术后患者在ICU监护期间睡眠状况的真实体验,为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围监护期睡眠促进方案提供依据。方法目的抽样法选取2015年5-7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首次接受正颌治疗的11例颌骨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运用Colaizzi的现象学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提炼主题。结果正颌术后患者ICU期间的睡眠体验可提炼为3个主题:睡眠体验不佳、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多样化、采取消极方式应对睡眠问题。结论正颌术后患者ICU期间睡眠体验欠佳,包括躯体不适感、心理因素、前驱印象的影响、护患沟通障碍等在内的多种因素影响了患者的睡眠质量,提示临床护理中应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围监护期睡眠促进方案,进一步提升正颌术后患者ICU期间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正颌术后 睡眠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颌术后颌间牵引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9
7
作者 孙红霞 许健妹 徐竹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2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正颌术后行颌间牵引患者的护理。方法对123例正颌术后行颌间牵引的患者.术后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如颌间牵引护理、口腔护理(口腔冲洗结合口腔擦拭法)、饮食护理(鼻饲和特殊的口饲法)等给予患者和家属有效的健康指导。结果... 目的探讨正颌术后行颌间牵引患者的护理。方法对123例正颌术后行颌间牵引的患者.术后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如颌间牵引护理、口腔护理(口腔冲洗结合口腔擦拭法)、饮食护理(鼻饲和特殊的口饲法)等给予患者和家属有效的健康指导。结果123例患者住院时间6-14d,平均10d,均治愈出院。随访2个月至1年,均无口腔感染、营养不良并发症,下颌运动、语言交流恢复正常,咬颌关系牵引效果明显。结论正颌患者术后颌间牵引护理中着重点在于对症性实施口腔护理操作,彻底地清洁口腔,加上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后显著提高手术的疗效,加快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满足患者生活需求,提高患暂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 颌间牵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唇腭裂患儿全身麻醉术后舒适度的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利琴 刘明 +4 位作者 方晓燕 郑佳丽 单纬佳 蒋恋田 王国民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21期1618-1620,共3页
目的对唇腭裂患儿全身麻醉术后的传统护理方法加以改进并实施,为探寻能够提高唇腭裂患儿全身麻醉术后舒适度的有效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7年10月至2009年6月,选取唇腭裂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改良组60例,... 目的对唇腭裂患儿全身麻醉术后的传统护理方法加以改进并实施,为探寻能够提高唇腭裂患儿全身麻醉术后舒适度的有效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7年10月至2009年6月,选取唇腭裂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改良组60例,对照组患儿全身麻醉术后采取传统护理方法对其进行护理,改良组患儿采取改良后的护理方法对其进行护理。采用FLACC(The face,legs,activity,cry,consolability)量表分别于患儿术后6 h、术后24 h及术后72 h对两组患儿的舒适度进行评估并比较。结果术后6 h2、4 h以及72 h,改良组患儿的舒适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改良后的护理方法能提高唇腭裂患儿全身麻醉术后的舒适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全身麻醉术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体瘤手术患者的护理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郑莉萍 刁培欣 何雪云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12B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颈动脉体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利琴 单纬佳 郑佳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2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颅内微血管减压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182例行内镜辅助的微血管减压术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系列护理,包括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全面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病情观察、体位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颅内微血管减压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182例行内镜辅助的微血管减压术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系列护理,包括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全面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病情观察、体位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本组患者中疼痛即刻缓解率达95.1%(173例);伤口Ⅰ期愈合178例,4例因合并脑脊液漏延期愈合。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能给后续治疗奠定基础;术后严密的观察,尤其是注意一些细小的变化,能及时阻止、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术 三叉神经痛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足背皮瓣修复口底恶性肿瘤术后缺损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莉萍 顾雅洁 +1 位作者 袁卫军 朱伟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4期1090-1092,共3页
口底癌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颌面恶性肿瘤,且多为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常伴有颈部的淋巴结转移。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主,常见的手术方案是口底肿块扩大切除后进行口底的重建,重建的方法常采用前臂皮瓣进行修复,也有用股外... 口底癌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颌面恶性肿瘤,且多为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常伴有颈部的淋巴结转移。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主,常见的手术方案是口底肿块扩大切除后进行口底的重建,重建的方法常采用前臂皮瓣进行修复,也有用股外侧肌或胸大肌皮瓣进行修复。我科于2009年4月收治1例游离足背皮瓣修复口底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患者,术后经过精心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底恶性肿瘤术后缺损 游离足背皮瓣修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骨前移术及同期鼻中隔矫正术前后鼻腔通气功能评估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钟颖 王珮华 沈国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4年第11期591-593,共3页
目的探讨对存在鼻腔阻塞、鼻中隔偏曲的牙颌面畸形患者行上颌骨Le Fort I型截骨上颌骨前移术的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对鼻腔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3例I I I类错颌畸形并伴有鼻中隔偏曲,鼻腔阻塞症状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年龄18~45岁,手... 目的探讨对存在鼻腔阻塞、鼻中隔偏曲的牙颌面畸形患者行上颌骨Le Fort I型截骨上颌骨前移术的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对鼻腔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3例I I I类错颌畸形并伴有鼻中隔偏曲,鼻腔阻塞症状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年龄18~45岁,手术方案包括上颌骨Le For t I型截骨前移术及鼻中隔矫正术。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对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前鼻镜检查及鼻声反射检查。术前及术后6个月,完成鼻腔阻塞症状评估量表(nasal obstruction symptom evaluation scale,NOSE)的主观性评估。采用SPSS13.0对术前、术后的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鼻声反射检测结果显示研究组的鼻腔阻力、鼻腔容积及鼻腔最小截面积术后3个月及6个月较术前有显著改善。NOSE量表的主观性评估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时的评估分值较术前下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颌骨Le Fort I型截骨上颌骨前移手术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可以明显增加患者的鼻腔容积,改善鼻腔通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 外科 口腔 鼻中隔 鼻测量 声学 生活质量 鼻塞 内窥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组织漂移对电磁导航经颊颅底穿刺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
13
作者 陈敏洁 杨驰 +6 位作者 顾力栩 张伟杰 董敏俊 赵晶 张晓虎 邱亚汀 冯志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8-411,共4页
目的:测试颊部软组织漂移对电磁导航经颊颅底穿刺精度的影响,从而推断电磁导航辅助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颅底肿瘤穿吸活检或深部脓肿切排等的可行性。方法:3名初学者分别对3只6月龄山羊的双侧眶下裂进行盲穿和电磁导航辅助穿刺各5... 目的:测试颊部软组织漂移对电磁导航经颊颅底穿刺精度的影响,从而推断电磁导航辅助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颅底肿瘤穿吸活检或深部脓肿切排等的可行性。方法:3名初学者分别对3只6月龄山羊的双侧眶下裂进行盲穿和电磁导航辅助穿刺各5次,CT扫描测量穿刺针尖与眶下裂中心点的距离,采用SAS6.12统计软件的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3名实验者盲穿均未进入眶下裂,针尖与眶下裂中心点的平均间距右侧为15 mm,左侧为14.3 mm;电磁导航辅助穿刺时,测量颊部软组织中针尖与预设路径的平均偏差为4.3 mm/6.2,°终点均进入眶下裂,针尖与眶下裂中心点的平均间距右侧为2.7 mm,左侧为2.8 mm;盲穿与导航辅助存在统计学差异(P值范围于0.0008与0.0239之间)。结论:由于终点为骨性孔隙结构,穿刺中途的软组织漂移不影响电磁导航系统的穿刺精度,因此电磁导航可用于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颅底肿瘤穿吸活检或深部脓肿切排等的精确穿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导航 穿刺 软组织漂移 眶下裂 活体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睡眠呼吸障碍患者围术期呼吸道管理
14
作者 徐竹梅 郑莉萍 孙红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20期66-66,72,共2页
目的探讨严重睡眠呼吸障碍患者围术期呼吸道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进行全麻手术治疗的31例重度睡眠呼吸障碍(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SDB)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给... 目的探讨严重睡眠呼吸障碍患者围术期呼吸道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进行全麻手术治疗的31例重度睡眠呼吸障碍(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SDB)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给予经鼻或口鼻面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约1周,术前禁用镇静剂,手术选择经鼻插管麻醉,术后留管1~2d,视口咽肿胀情况决定拔管时间,拔除鼻插管后继续给予正压通气治疗。结果 31例患者中无1例患者出现呼吸道梗阻,血氧饱和度监测均在正常范围。结论有效的围术期气道管理是SDB患者手术成功关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障碍 围手术期 呼吸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的影像学检查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影 蔡协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1004-1006,共3页
1简述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作为人体头面部唯一的关节,其结构细微复杂,承担着说话及咀嚼等重要生理功能。在TMJ相关疾病中,以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TMD)最为常见。由于TMD是一类... 1简述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作为人体头面部唯一的关节,其结构细微复杂,承担着说话及咀嚼等重要生理功能。在TMJ相关疾病中,以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TMD)最为常见。由于TMD是一类同时伴有软硬组织改变的疾病,在影像学检查上具有自身的特点。虽然迄今为止影像学检查依然无法解释临床症状的出现与否,但其在TMD患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影像学检查 软硬组织改变 相关疾病 生理功能 临床症状 TMD 头面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67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和瘤旁组织中差异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丽娟 陈万涛 邱嘉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4-507,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Ki-67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及瘤旁组织(肿瘤外1.0cm)中的差异表达,探讨其作为界定多形性腺瘤安全切除边界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Real-time PCR、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Ki-67在原发多形性腺瘤与瘤旁组织中mRNA和蛋白水平... 目的:通过检测Ki-67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及瘤旁组织(肿瘤外1.0cm)中的差异表达,探讨其作为界定多形性腺瘤安全切除边界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Real-time PCR、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Ki-67在原发多形性腺瘤与瘤旁组织中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原发腮腺多形性腺瘤石蜡组织标本中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RT-PCR和Real-time PCR结果显示:Ki-67在瘤旁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Ki-67在瘤旁组织中未见明显表达。结论:多形性腺瘤瘤旁组织中Ki-67的表达明显低于肿瘤组织,提示肿瘤外1.0cm为安全切除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多形性腺瘤 KI-67 增殖 切除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功能化串晶结构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成骨分化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宇 刘来俊 +5 位作者 李超婧 晋巧巧 谢千阳 李佩伦 王富军 王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30,37,共8页
为提高合成可吸收引导骨再生膜的骨诱导活性,通过静电纺丝和溶剂诱导结晶法制备了聚己内酯(PCL)/β-磷酸三钙(β-TCP)串晶纳米纤维膜,并通过聚多巴胺的黏附作用将外泌体负载于纤维膜上进行改性,对复合纤维膜的微观形貌、化学组成、理化... 为提高合成可吸收引导骨再生膜的骨诱导活性,通过静电纺丝和溶剂诱导结晶法制备了聚己内酯(PCL)/β-磷酸三钙(β-TCP)串晶纳米纤维膜,并通过聚多巴胺的黏附作用将外泌体负载于纤维膜上进行改性,对复合纤维膜的微观形貌、化学组成、理化性能和细胞成骨分化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PCL/β-TCP纳米纤维上成功诱导出串晶结构,且经串晶和聚多巴胺双重修饰的纤维膜具有最佳的表面浸润性和优异的蛋白吸附能力,最终获得的外泌体功能化的串晶纳米纤维膜在串晶结构、聚多巴胺和外泌体共同作用下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增加,有望应用于体内加速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膜 引导骨再生 静电纺丝 串晶纤维膜 外泌体 多巴胺 聚己内酯 骨组织修复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自然转归 被引量:10
18
作者 卓子昂 蔡协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7期682-684,共3页
关节盘前移位是颞下颌关节疾病中常见的囊内病变,其病因和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明确,临床上根据盘移位的性质主要分为可复性和不可复性前移位。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下颌运动异常、杂音和疼痛。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咬合板治... 关节盘前移位是颞下颌关节疾病中常见的囊内病变,其病因和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明确,临床上根据盘移位的性质主要分为可复性和不可复性前移位。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下颌运动异常、杂音和疼痛。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咬合板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虽然文献报道各种治疗方法均有较高的成功率,但国内外对关节盘前移位的治疗仍存在较大的争议,其焦点在于是否需进行关节盘的复位。一部分临床医师认为盘移位的治疗应以缓解临床症状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 自然转归 不可复性前移位 颞下颌关节疾病 治疗方法 临床表现 发病机理 运动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部溶骨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曲禄瑶 蔡协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10-1313,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于本院就诊的颌面部溶骨症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以及应用双磷酸盐药物的治疗效果,从而增进对颌面部溶骨症的了解。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6年5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被诊断为颌面部溶骨... 目的:回顾分析于本院就诊的颌面部溶骨症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以及应用双磷酸盐药物的治疗效果,从而增进对颌面部溶骨症的了解。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6年5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被诊断为颌面部溶骨症的患者,分析其发病年龄、发生部位、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治疗手段及治疗效果。结果:共收集到4例患者,其中男女各2例。平均就诊年龄40岁,发生于下颌骨2例,下颌骨颞骨2例。4例均行CT检查,表现为病变部位骨质吸收,软组织萎缩。4例患者口服阿仑膦酸钠片治疗。其中4例服用后溶骨无明显加剧。结论:颌面部的溶骨症可发生于颌面诸骨,可单发,也可多发。患者多为中青年。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手段,实验室检查无特殊性。阿仑膦酸钠片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疗效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骨症 下颌骨 影像学 阿仑膦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立帕肽在药物性颌骨坏死中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甲甲 王绍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18-721,共4页
特立帕肽(Teriparatide,TPTD)是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1~34位的人工合成多肽,具有促进骨合成代谢、免疫调节等作用,临床已成为治疗骨质疏松的常规药物,并逐渐开发用于颌骨相关疾病。其中,大量证据表明TPTD具有治疗药... 特立帕肽(Teriparatide,TPTD)是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1~34位的人工合成多肽,具有促进骨合成代谢、免疫调节等作用,临床已成为治疗骨质疏松的常规药物,并逐渐开发用于颌骨相关疾病。其中,大量证据表明TPTD具有治疗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NJ)的效应。本综述介绍TPTD治疗MRONJ的最新进展,研究其在治疗MRONJ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立帕肽 药物性颌骨坏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