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乘“双一流”建设东风 强一流学科建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学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6
1
作者 邱蔚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63-1170,共8页
“双一流”建设的中心内容是学科建设。该文通过回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学科发展、取得的成绩,以及学科发展过程中“志存高远”和“改革开放”的2条指导思想,总结出4条学科建设的成功经验:人才培养,梯队... “双一流”建设的中心内容是学科建设。该文通过回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学科发展、取得的成绩,以及学科发展过程中“志存高远”和“改革开放”的2条指导思想,总结出4条学科建设的成功经验:人才培养,梯队建设为先;人才分流,增加溢出效应;倡导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推行体制改革与学科创新。此外,该文还对学科建设的未来提出4点建议:宜将“中国式”的口腔颌面外科更名为“中国特色”的口腔颌面外科;以创新为先导,以科研为灵魂;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整合为切入点,以“整合”为指导,培养复合型人才;进一步加强和重视医学中的人文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学科建设 口腔颌面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骨髁突骨折的诊治方案:基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颞下颌关节中心的经验 被引量:9
2
作者 何冬梅 杨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95-701,共7页
下颌骨髁突骨折在临床上常见,治疗不当会引起咬合紊乱、关节强直、生长发育受限等后遗症。该文结合文献回顾,总结了团队的诊治经验,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髁突骨折的影像学诊断特别是CT的冠状位图像重建是骨折分类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下颌骨髁突骨折在临床上常见,治疗不当会引起咬合紊乱、关节强直、生长发育受限等后遗症。该文结合文献回顾,总结了团队的诊治经验,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髁突骨折的影像学诊断特别是CT的冠状位图像重建是骨折分类和治疗的重要依据。按照骨折线的部位分为髁突(囊内)骨折、髁突颈部骨折和髁突下(基底部)骨折3类。其中囊内骨折又分为A、B、C、M 4种类型。髁突骨折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对咬合紊乱的患者可采用颌间弹性牵引的方式;手术治疗的绝对适应证是下颌支残端外脱位出关节窝的骨折,相对适应证是下颌支残端与关节窝接触的骨折、髁突颈部严重移位或脱位和基底部骨折。手术成功的关键点为:正确的手术入路,骨折的解剖复位和稳定的固定,术中对翼外肌附着和髁突表面软骨的保护,关节盘的复位。对于合并髁突骨折的下颌骨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要注意舌侧裂隙的关闭(以确保下颌骨宽度的恢复)和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当髁突骨折合并面中部骨折时应先复位固定髁突骨折和咬合关系,然后通过咬合复位固定上颌骨骨折。6岁以下的儿童髁突的自我改建能力较强,多用非手术治疗;随着年龄增长髁突的愈合改建能力逐渐减弱,12岁以上青少年的髁突接近成人,手术治疗适应证参考成人髁突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突 下颌骨骨折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诊治方案:基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颞下颌关节中心的经验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善勇 杨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09-716,共8页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是最常见的颞下颌关节退行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包括关节及周围肌肉疼痛、关节绞索、摩擦/破碎音以及张口受限等,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TMJOA主要病理特征包...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是最常见的颞下颌关节退行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包括关节及周围肌肉疼痛、关节绞索、摩擦/破碎音以及张口受限等,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TMJOA主要病理特征包括慢性滑膜炎、进行性关节软骨退变和软骨下骨异常改建。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异常机械负荷、创伤、遗传、代谢、性别和年龄等都可成为致病因素。TMJOA常用诊断方法包括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等。TMJOA的分期标准主要有Wilkes分期和杨氏分期。TMJOA的临床治疗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非手术治疗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咨询、药物治疗、咬合治疗等;手术治疗包括关节穿刺术、关节镜手术、关节盘锚固术、自体组织移植修复术和关节置换术等。该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TMJOA疾病诊断、分期与手术治疗和术后评价等方面进行总结,并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关节专科团队的诊治经验提出诊治方案的建议,从而为同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骨关节炎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强直的诊治方案:基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颞下颌关节中心的经验 被引量:2
4
作者 何冬梅 杨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02-708,共7页
颞下颌关节强直以张口受限为特点,生长期发生会导致面部畸形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外形和下颌功能,是临床难治疾病。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经验的不断积累,颞下颌关节强直的诊治取得很大进展。该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重点... 颞下颌关节强直以张口受限为特点,生长期发生会导致面部畸形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外形和下颌功能,是临床难治疾病。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经验的不断积累,颞下颌关节强直的诊治取得很大进展。该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颞下颌关节中心的手术经验并提出诊疗方案,供临床医师参考。颞下颌关节强直的影像学诊断中,CT冠状重建是分类的主要依据,根据骨球内侧是否存在残余髁突结构及其大小可以分为4种类型,此外对颞下颌关节强直伴发的颌骨畸形、咬合关系紊乱和呼吸道结构紊乱可以进一步分类。颞下颌关节强直的手术治疗包括外侧间隙成形术和关节重建术。当骨球内侧存在髁突结构且其内外径≥正常髁突内外径的1/2时,选择外侧间隙成形术,以保留髁突及关节盘结构;其他类型选择关节重建术,包括自体骨移植、人工关节重建、牵引成骨术等。对合并的颌骨畸形可以同期或二期进行正颌外科手术。自体脂肪移植可以显著减少颞下颌关节强直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强直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β在极重症口腔颌面部感染中的预警价值及机制初探
5
作者 朱晗懿 石欢 +1 位作者 俞创奇 郑凌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1-672,共12页
目的·探究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在预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oral and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OMSI)严重程度的作用,并探索影响IL-1β释放的关键机制、关键细胞亚群及OMSI患者免疫细胞间通信网络。方法·选... 目的·探究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在预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oral and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OMSI)严重程度的作用,并探索影响IL-1β释放的关键机制、关键细胞亚群及OMSI患者免疫细胞间通信网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1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的OMSI患者共62例,包括中度感染20例、重度感染21例和极重度感染21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极重度感染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上述指标预测极重度感染的能力。分别选取2例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结合2名健康对照(GSE224198)进行单细胞RNA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分析,明确促炎关键细胞亚群及关键基因随着感染程度加重的变化趋势,通过CellChat分析细胞间通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及Westernblotting验证PBMC中炎性小体激活水平。结果·与中度和重度感染患者相比,极重度感染患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P<0.05)和IL-1β(P<0.05)水平显著升高。Logistic回归显示IL-1β是极重度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14,95%CI 1.256~2.621,P=0.002)。联合IL-1β和PCT预测极重度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43。scRNA-seq显示,感染加重过程中单核细胞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containing 3,NLRP3)基因、IL1B基因表达持续上调,中间型单核细胞是表达IL1B基因的主要细胞亚群。IL-1Β-IL-1R信号通信、趋化因子配体(C-C motif chemokine ligand,CCL)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CAM)信号通信在单核细胞中显著增强;T细胞与单核细胞间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信号通信亦显著增强。随着感染的加重,外周血NLRP3和IL1B的mRNA水平逐渐升高,NLRP3、caspase-1 p20、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ASC)、IL-1β蛋白表达水平持续升高。结论·联合入院IL-1β和PCT水平可有效预测OMSI极重度感染。感染患者PBMC中NLRP3炎性小体激活。IL-1β的升高与中间型单核细胞密切相关,同时单核细胞介导的IL-1Β-IL-1R、CCL、ICAM信号通信及T细胞介导的MIF信号通信共同促进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 白介素-1Β 中间型单核细胞 单细胞RNA测序 细胞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护理依赖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18
6
作者 袁卫军 李丽 +2 位作者 顾成龙 杨丽倩 华夏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6期35-38,共4页
目的探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护理依赖的相关因素,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某医院101例口腔颅颌面科术后护理分级为二级的住院患者进行一般资料、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 目的探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护理依赖的相关因素,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某医院101例口腔颅颌面科术后护理分级为二级的住院患者进行一般资料、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和护理依赖量表(care dependency scale,CDS)的调查。结果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护理依赖程度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护理依赖得分为(54.52±12.871)分;男性患者的依赖程度大于女性(t=-2.547,P<0.05),不同疾病患者的护理依赖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858,P<0.01),口腔肿瘤及颌面部外伤患者护理依赖程度较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护理依赖得分呈正相关(r=0.163)。结论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护理分级为二级患者间的护理依赖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影响因素与性别和疾病种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 住院患者 护理依赖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控制 被引量:3
7
作者 高宪超 季彤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28-431,共4页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也是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可引起严重的疾病状态、伤口延迟愈合、住院病程增加和死亡率增高等。下面就MRSA的流行情况、分类、主要临床表现、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危险因素...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也是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可引起严重的疾病状态、伤口延迟愈合、住院病程增加和死亡率增高等。下面就MRSA的流行情况、分类、主要临床表现、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危险因素、检测、预防措施和耐药机制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预防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口腔特殊环境的水凝胶创面敷贴设计策略
8
作者 许瑞 潘钊 邹多宏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9-698,共10页
外伤、手术、疾病以及化学刺激等造成的口腔内创伤为患者带来疼痛并增加感染风险。有效的创面保护及修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维护口腔健康至关重要。敷贴材料通过阻隔创面与口腔环境,为创面提供理想的愈合条件。然而在口腔高度湿润且... 外伤、手术、疾病以及化学刺激等造成的口腔内创伤为患者带来疼痛并增加感染风险。有效的创面保护及修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维护口腔健康至关重要。敷贴材料通过阻隔创面与口腔环境,为创面提供理想的愈合条件。然而在口腔高度湿润且微生物富集的动态环境下,伤口敷贴如何保持性能稳定仍面临巨大挑战。水凝胶因其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以及性能多样性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解决口腔创面保护及修复难题的研究热点。本文探讨水凝胶敷贴克服口腔特殊环境实现持久黏附及功能发挥的设计策略,以期为理想的口腔创面屏障材料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创面 水凝胶敷贴 湿态粘接 机械性能 药物控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p1 mRNA和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表达上升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魏魁杰 潘红芽 +4 位作者 韩伟 杨筱 叶冬霞 钟来平 张志愿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7-39,43,共4页
目的:探讨Lasp1基因与蛋白质水平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asp1在3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其表达水平与... 目的:探讨Lasp1基因与蛋白质水平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asp1在3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腔鳞癌组织标本中Lasp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Lasp1蛋白在临床晚期、淋巴结转移阳性病例中表达明显升高,与烟酒嗜好、肿瘤大小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结论:Lasp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表达上调,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以作为一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的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Lasp1 基因表达 实时定量RT-PCR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组织中Galectin-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魏魁杰 潘红芽 +3 位作者 杨筱 韩伟 钟来平 张志愿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7-221,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组织中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基因与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alectin-1在3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其表达水...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组织中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基因与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alectin-1在3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腔鳞癌组织中Galectin-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Galectin-1的表达水平与烟酒嗜好、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在口腔鳞癌组织中Galectin-1 mRNA和蛋白质表达上升,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半乳糖凝集素1 基因表达 实时定量RT-PCR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角蛋白17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1
作者 魏魁杰 张雷 +4 位作者 杨筱 韩伟 钟来平 叶冬霞 张志愿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4-408,共5页
目的研究细胞角蛋白17(CK17)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以期为口腔鳞癌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免疫印迹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口腔黏膜上皮体外癌变模型、口腔鳞癌细胞株及30例原发口腔鳞癌标本中的CK17 m... 目的研究细胞角蛋白17(CK17)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以期为口腔鳞癌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免疫印迹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口腔黏膜上皮体外癌变模型、口腔鳞癌细胞株及30例原发口腔鳞癌标本中的CK17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结果与永生化HIOEC细胞相比,CK17 mRNA在HB56和OSC细胞株中表达明显升高,CK17蛋白表达水平在所有细胞株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口腔鳞癌患者癌组织中CK17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结论 CK17表达上调可能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角蛋白17 口腔鳞癌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印迹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风险管理在口腔癌行前臂皮瓣游离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8
12
作者 施佳敏 王悦平 郑莉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口腔癌行前臂皮瓣游离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头颈肿瘤科行口腔癌根治术联合前臂皮瓣游离移植术后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83例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2011年未行...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口腔癌行前臂皮瓣游离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头颈肿瘤科行口腔癌根治术联合前臂皮瓣游离移植术后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83例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2011年未行风险管理的89例同类型患者(对照组)进行皮瓣危象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率及患者配合率的比较。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4例和2例患者发生皮瓣危象,其抢救成功率分别为75.00%和100.00%;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2.13%和98.80%,患者配合率分别为88.76%和92.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皮瓣游离移植术患者皮瓣危象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对治疗的配合程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前臂游离皮瓣移植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加热影响口腔癌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任国欣 郭伟 +3 位作者 沈国锋 叶冬霞 陈亚珠 白景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5-338,共4页
目的探索超声加热对化疗药物的增敏作用,以便选择有效的超声热化疗药物。方法在不同温度和加热时间的条件下,超声加热Tca8113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用改良MTT法检测肿瘤细胞对9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温度梯度加热处理组中,39℃组与对照... 目的探索超声加热对化疗药物的增敏作用,以便选择有效的超声热化疗药物。方法在不同温度和加热时间的条件下,超声加热Tca8113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用改良MTT法检测肿瘤细胞对9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温度梯度加热处理组中,39℃组与对照组,41℃、42℃、43℃和44℃4组间的药物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而40℃组与41℃、42℃组间的药物敏感性有显著性差异。在时间梯度加热处理组中,15min组与对照组、30min与45min组、60min与75min组之间的药物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而30min和45min组的药物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41—42℃超声加热30min能显著地提高Tca8113细胞的药物敏感性,从而在药物敏感性方面验证了超声加热与化疗联合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化疗药物敏感性试验 超声 热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族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盼 多力昆.吾甫尔 +1 位作者 蔡志刚 孙坚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5-650,共6页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表达。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90例维吾尔族OSCC患者(OSCC组)和90例维吾尔族其他口腔恶性肿瘤患者(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101例维吾尔族口腔良性肿瘤患者(良...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表达。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90例维吾尔族OSCC患者(OSCC组)和90例维吾尔族其他口腔恶性肿瘤患者(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101例维吾尔族口腔良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组)和120例维吾尔族正常对照者(正常组)的血清SCC-Ag水平,并对其中60例OSCC和60例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SCC-Ag水平进行检测,分析SCC-Ag在OSCC诊断、治疗疗效中的意义。结果OSCC组的SCC-Ag水平明显高于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P=0.002),良性肿瘤组(P=0.001)和正常组(P=0.001)。OSCC患者血清SCC-Ag阳性串为43.3%(39/90),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001)。OSCC患者TNM晚期的术前SCC-Ag水平的表达高于早期水平(P<0.05)。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的术前、术后、放化疗后SCC-Ag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及放化疗前后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SCC-Ag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然而,在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治疗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CC-Ag对维吾尔族OSCC患者的早期诊断敏感性不高,但在评价治疗疗效,预测肿瘤复发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抗原 肿瘤标志物 手术 化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类基因mRNA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5
作者 吕晓智 陈万涛 张陈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97-1199,共3页
目的研究胶原类基因COL1A1、COL1A2、COL4A1、COL4A2、COL5A2 m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及配对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30例OSCC患者肿瘤组织及其配对的正常口腔黏膜中胶原基因COL1A1、COL1A2、COL4A1... 目的研究胶原类基因COL1A1、COL1A2、COL4A1、COL4A2、COL5A2 m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及配对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30例OSCC患者肿瘤组织及其配对的正常口腔黏膜中胶原基因COL1A1、COL1A2、COL4A1、COL4A2、COL5A2 mRNA的表达;所得数据采用SAS6.12软件包进行t检验。结果 RT-PCR检测结果表明,COL1A1 mRNA在OSCC中的表达较其对照粘膜表达上调2.78倍(P<0.001)。COL1A2、COL4A1、COL4A2、COL5A2 mRNA在OSCC中的表达较其对照黏膜分别上调1.07、1.15、1.27、1.16倍(P>0.05)。结论在OSCC癌变过程中,COL1A1 mRNA过表达,可能是OSCC的一个靶基因;COL1A1在OSCC分类诊断中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胶原 基因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癌治疗规范的思考 被引量:20
16
作者 张陈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905-907,共3页
口腔癌是治疗比较棘手的口腔颌面-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目前其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在不同医疗单位之间尚存在较大差异。规范口腔癌常规治疗,提高国内口腔癌整体治疗水平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本文通过对口腔癌治疗规范的思考,抛砖引王,为制... 口腔癌是治疗比较棘手的口腔颌面-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目前其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在不同医疗单位之间尚存在较大差异。规范口腔癌常规治疗,提高国内口腔癌整体治疗水平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本文通过对口腔癌治疗规范的思考,抛砖引王,为制定国内口腔癌治疗规范打开一扇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规范化治疗 综合序列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骨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绍义 蒋欣泉 张志愿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433-436,共4页
创伤、炎症、肿瘤、先天畸形所引起口腔颌面部骨缺损的修复一直是口腔医学的难题,而组织工程已成为骨缺损修复新的研究热点。下面就骨组织工程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口腔 骨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医疗行为中的核心伦理准则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正一 张志愿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年第3期101-103,共3页
牙科伦理行为是促进口腔健康服务与提高口腔职业意识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北美牙科医师和口腔卫生师的伦理行为准则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现状,首次提出了尊重病人自主性、严守病人私密、秉持社会诚信、不伤害病人、让病人受益、公正对待病... 牙科伦理行为是促进口腔健康服务与提高口腔职业意识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北美牙科医师和口腔卫生师的伦理行为准则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现状,首次提出了尊重病人自主性、严守病人私密、秉持社会诚信、不伤害病人、让病人受益、公正对待病人、实事求是、忠诚于病人、家长式关爱病人和以最大效用平衡行为等口腔医疗行为中的10个核心伦理准则。这对于推动我国口腔伦理道德标准的规范化管理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伦理行为 伦理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癌患者修复重建后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曼容 张红青 娄雅静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0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癌患者修复重建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4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口腔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胸大肌肌皮瓣修复重建治疗,随... 目的探讨口腔癌患者修复重建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4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口腔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胸大肌肌皮瓣修复重建治疗,随访时间为1年,采用斯坦福急性应激障碍量表(Standford acute stress reaction questionnaire,SASRQ)评估患者PTSD发生情况。统计患者性别、年龄、疼痛程度、修复术后感染、颈淋巴结清扫术式、牙齿情况、下颌骨断开与否以及放疗情况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口腔癌患者修复重建后PTSD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入选患者SASRQ总分为6~ 128分,平均(44.69±9.78)分,符合PTSD诊断者共42例,发生率为35.0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下颌骨断开与否、牙齿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评分、修复部位是否感染均为口腔癌患者修复重建后发生PTSD的影响因素(均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下颌骨断开、牙齿缺失、VAS评分≥ 5分、修复部位感染均为口腔癌患者修复重建后发生PTSD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 0.05)。结论口腔癌患者经修复重建治疗后较易发生PTSD,临床上应给予针对性干预,以减少PTSD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修复重建治疗 创伤后应激障碍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组织CK17蛋白与mRNA水平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
作者 魏魁杰 张雷 +3 位作者 杨筱 韩伟 钟来平 张志愿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3-396,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组织标本中细胞角蛋白17(cytokeratin 17,CK17)的蛋白与基因水平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3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CK17的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组织标本中细胞角蛋白17(cytokeratin 17,CK17)的蛋白与基因水平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3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CK17的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腔鳞癌组织标本中CK17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CK17的表达水平与烟酒嗜好、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口腔鳞癌组织中CK17蛋白质和mRNA表达上升,提示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CK17 MRNA 实时定量RT-PCR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