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老年患者治疗结果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郑凌艳 杨驰 +5 位作者 张伟杰 蔡协艺 姜滨 王保利 浦益萍 金佳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36-339,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老年患者的治疗结果的转归因素。方法:对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242例诊断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研究内容包括一般资料,临床指标(... 目的:分析影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老年患者的治疗结果的转归因素。方法:对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242例诊断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研究内容包括一般资料,临床指标(全身系统性疾病、病因、症状发作到入院治疗的时间、受累间隙的数量和分布),实验室检查(细菌学、入院血糖水平、入院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治疗结果(切口数量、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结果:在老年患者中,切口数量和并发症与受累间隙的数量有关。而在中青年患者中,切口数量和住院天数与受累间隙的数量有关,并发症与入院血糖浓度和入院白细胞总数。结论:分析阐明了影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老年患者治疗转归的因素。其中,受累间隙的数量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多间隙感染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后瘢痕护理的证据总结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璧霞 王星星 +2 位作者 郑红颖 胡嘉乐 阮洪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0-23,共4页
目的评价和总结手术后瘢痕护理的最佳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JBI、BMJ、美国指南网(NGC)、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RNAO)、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SIGN)、英国国家健康学会(NICE)、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 目的评价和总结手术后瘢痕护理的最佳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JBI、BMJ、美国指南网(NGC)、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RNAO)、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SIGN)、英国国家健康学会(NICE)、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关于手术后瘢痕护理的所有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推荐实践、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2月。2名研究人员进行评价和数据提取,并从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中提取证据。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其中包括1篇指南,5篇专家共识,3篇证据总结,1篇推荐实践及6篇系统评价。对于防治由手术创伤引起的术后瘢痕的非侵入性护理的证据大多聚焦于压力治疗、按摩治疗、硅凝胶治疗、外用药物治疗及包扎固定。结论在临床上,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术后的瘢痕情况,根据相关证据综合制定个性化的术后瘢痕管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瘢痕 非侵入性护理 压力治疗 按摩 硅凝胶 包扎固定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联合Nd:YAG激光治疗眼周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畸形 被引量:3
3
作者 朱惠敏 施沃栋 +5 位作者 范先群 孙英 罗敏 林明 李政康 周国瑜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5期381-383,共3页
目的评价手术联合Nd:YAG激光治疗眼周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6年5月共收治眼周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14例,其中4例为手术后复发病例。年龄11~44岁;病程10个月~35a。均采用手术翻瓣联合Nd:YAG... 目的评价手术联合Nd:YAG激光治疗眼周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6年5月共收治眼周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14例,其中4例为手术后复发病例。年龄11~44岁;病程10个月~35a。均采用手术翻瓣联合Nd:YAG激光治疗的方法:先以外科手术翻瓣暴露静脉畸形病灶,术中应用连续Nd:YAG激光照射凝固瘤体病灶,然后切除缩小的瘤体组织,直接缝合创面。对于结膜下瘤体组织可直接照射,但须用棉片保护角膜。结果14例患者术后无眼睑及眼球运动功能障碍或切口大出血等并发症,经随访2~40个月,未见复发。结论手术联合Nd:YAG激光治疗眼周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畸形具有操作简便、组织损伤小、出血少、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为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畸形 ND:YAG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三叉神经节的形态观察及下颌神经投射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4
作者 柴盈 陈敏洁 +1 位作者 张伟杰 张文豪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999-1001,共3页
目的:观察家兔三叉神经节的形态及支配下颌神经的节细胞在三叉神经节内的分布规律并建立投射模型。方法:逆向追踪家兔下颌神经,取出双侧三叉神经节,非追踪侧观察神经节的形态结构,追踪侧观察下颌神经节细胞在神经节内的分布并建立3D投... 目的:观察家兔三叉神经节的形态及支配下颌神经的节细胞在三叉神经节内的分布规律并建立投射模型。方法:逆向追踪家兔下颌神经,取出双侧三叉神经节,非追踪侧观察神经节的形态结构,追踪侧观察下颌神经节细胞在神经节内的分布并建立3D投射模型。结果:神经节细胞在神经节内成团分布,主要以两种细胞形式存在;下颌神经节细胞主要分布于神经节的后外侧。结论:家兔下颌神经投射于三叉神经节的后外侧,3D重建可直观表现投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节 形态学 投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泛素样修饰物修饰与肿瘤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丁小军 孙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778-780,784,共4页
小泛素样修饰物(SUMO)能与目标蛋白产生共价连接,调节靶蛋白的活性,从而改变其在细胞内的功能。SUMO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多种癌蛋白、肿瘤抑制子、DNA修复蛋白和周期蛋白都是SUMO的靶蛋白,SUMO系统中的某些酶在肿瘤中的... 小泛素样修饰物(SUMO)能与目标蛋白产生共价连接,调节靶蛋白的活性,从而改变其在细胞内的功能。SUMO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多种癌蛋白、肿瘤抑制子、DNA修复蛋白和周期蛋白都是SUMO的靶蛋白,SUMO系统中的某些酶在肿瘤中的表达也可能发生相应改变。现就与肿瘤相关的SUMO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小泛素样修饰物 小泛素样修饰物特异性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clin D1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及瘤旁涎腺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朱丽娟 严明 +2 位作者 田臻 邱嘉旋 徐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1254-1256,1261,共4页
目的:检测Cyclin D1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及瘤旁涎腺组织中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探讨其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yclin D1在原发腮腺多形性腺瘤与瘤旁涎腺组织中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 目的:检测Cyclin D1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及瘤旁涎腺组织中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探讨其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yclin D1在原发腮腺多形性腺瘤与瘤旁涎腺组织中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另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yclin D1在原发腮腺多形性腺瘤以及瘤旁涎腺组织石蜡组织标本中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CyclinD1在组织标本中mRNA和蛋白水平不仅在于肿瘤组织中有较强的表达,而且瘤旁涎腺组织中Cyclin D1也有一定量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Cyclin D1在腮腺多形性腺瘤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而在瘤旁涎腺组织中未见明显表达。结论:Cyclin D1可能参与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生发展,有助于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多形性腺瘤 CYCLIN D1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