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阻力运动联合营养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患者血糖稳定性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颖 颜轶隽 +4 位作者 刘蕾 胡毓敏 张扬 刘凯 姜博仁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2604-2610,共7页
背景2型糖尿病与肌少症是两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目前国内关于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的临床干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抗阻力运动联合营养干预对合并肌少症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骼肌质量及血糖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 背景2型糖尿病与肌少症是两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目前国内关于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的临床干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抗阻力运动联合营养干预对合并肌少症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骼肌质量及血糖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5月于上海市黄浦区豫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61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的老年患者(≥65岁)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及试验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抗阻力运动联合营养干预,干预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的时间(TIR)、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握力(kg)、6 m步速(m/s),并分析干预前后ASMI、握力、6 m步速改善程度与TIR、MAGE改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干预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对照组TIR较干预前降低(P<0.05);试验组糖化血红蛋白(HbA_(1c))、TIR、MAGE、6 m步速、优势手握力较干预前改善(P<0.05)。干预12周后,两组HbA_(1c)、TIR、MAGE、ASMI、6 m步速、优势手握力变化幅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 m步速变化幅度与TIR变化幅度呈正相关(r_(s)=0.411,P<0.05),与MAGE(r_(s)=-0.472,P<0.05)和HbA_(1c)(r_(s)=-0.315,P<0.05)变化幅度呈负相关。两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对合并肌少症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抗阻力运动联合营养干预不但可以增加肌肉量和身体功能,而且可以改善血糖稳定性和血糖达标时间。抗阻力运动和营养干预简便易行,安全性高,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阻训练 运动疗法 糖尿病 2型 肌少症 骨骼 血糖控制 血糖稳定性 社区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川沙社区2型糖尿病控制率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可可 赵秀丽 +4 位作者 沈娟 陈秀丽 赵晓龙 吴艳梅 陈凤玲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44-546,550,共4页
目的评价上海市川沙镇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及相关的危险因素,为改善社区糖尿病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由全科医生、公卫医生、社区护士对川沙镇登记建卡的3162名糖尿病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调查,调查内容为患者基本情况、血糖控制状... 目的评价上海市川沙镇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及相关的危险因素,为改善社区糖尿病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由全科医生、公卫医生、社区护士对川沙镇登记建卡的3162名糖尿病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调查,调查内容为患者基本情况、血糖控制状况及可能影响因素等。结果共调查3162人,其中男性1321人,女性1841人,管理后空腹血糖达标率(61.8%)明显高于管理前空腹血糖的达标率(51.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是:规律用药、控制饮食、规律体力活动和参加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血糖达标率。结论该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总体水平比较好,电话随访是比较适合社区的随访方式,社区全科医生可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居民规律用药、控制饮食、规律体力活动,从而控制好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LOGISTIC回归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转基因斑马鱼品系Tg(amh:mCherry)的构建及其性腺发育的示踪分析
3
作者 吴婧 徐悦 +3 位作者 凌诗颖 宋怀东 乔洁 董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87-1592,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研究性腺发育及相关疾病的转基因斑马鱼品系Tg(amh:mCherry),并对斑马鱼性腺的发育过程进行示踪分析。方法·使用斑马鱼抗米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基因编码区的上游启动子序列和红色荧...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研究性腺发育及相关疾病的转基因斑马鱼品系Tg(amh:mCherry),并对斑马鱼性腺的发育过程进行示踪分析。方法·使用斑马鱼抗米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基因编码区的上游启动子序列和红色荧光蛋白的基因编码序列构建重组转基因表达载体pTol2-amh-mCherry,并采用Sanger测序对构建的载体进行验证。将上述载体和Tol2转座酶的mRNA显微共注射入斑马鱼胚胎,使用荧光显微镜挑选带有荧光的斑马鱼,筛选出能够稳定遗传的转基因斑马鱼品系Tg(amh:mCherry),并通过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荧光信号的位置与amh内源性表达位置是否一致。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F3代转基因斑马鱼的红色荧光情况,并对其性腺发育过程进行追踪和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pTol2-amhmCherry载体,并建立了能稳定遗传的F3代转基因斑马鱼品系Tg(amh:mCherry)。原位杂交技术的结果显示,该转基因斑马鱼的红色荧光信号位置与内源性amh表达位置一致。通过对F3代转基因斑马鱼荧光的观察和分析后发现,斑马鱼性腺的发育存在5种情况。结论·Tg(amh:mCherry)转基因斑马鱼品系的成功构建有利于对斑马鱼性腺发育的示踪分析,也为性腺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了较理想的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米勒管激素 Tol2转座酶 转基因 斑马鱼 性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生长抑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和胰升糖素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6
4
作者 朱惠 马莉敏 +6 位作者 夏芳珍 陈奕 余娇 李影 李艳香 张惠新 陆颖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0-343,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生长抑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胰升糖素的动态变化。方法以早期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n=49)和健康对照者(对照组,n=21)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别于空腹和糖负荷后2 h,测定血... 目的观察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生长抑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胰升糖素的动态变化。方法以早期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n=49)和健康对照者(对照组,n=21)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别于空腹和糖负荷后2 h,测定血浆生长抑素、GLP-1和胰升糖素水平,计算上升率并分析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空腹和糖负荷后2 h的血浆生长抑素和GLP-1水平及空腹胰升糖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糖负荷后2 h的测定值均高于空腹值;糖尿病组血浆胰升糖素水平和生长抑素的上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血浆GLP-1水平的上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血浆生长抑素水平的上升率与血浆GLP-1水平的上升率呈正相关(r=0.367,P=0.015)。结论生长抑素对GLP-1抑制减少可能是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种代偿反应;在2型糖尿病早期胰升糖素已有不适当的分泌增多,相比GLP-1,血糖和胰岛素在其中的作用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生长抑素 胰高血糖素样肽1 胰升糖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与骨密度关系 被引量:11
5
作者 林东平 郭郁郁 +2 位作者 周筠 张克勤 雷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7-560,共4页
目的探讨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将230例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骨密度测定分成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目的探讨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将230例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骨密度测定分成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骨密度和常见生化指标,如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钙磷和肝肾功能,分析血脂各成分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1)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与骨密度存在显著正相关(r=0.256,P<0.01),而年龄、HDL-C与骨密度存在显著负相关(r1=-0.298,P1<0.01;r2=-0.237,P2<0.01);TC、TG、LDL-C与骨密度均无相关性。(2)在校正年龄、BMI等因素后,HDL-C仍与骨密度呈负相关(r=-0.152,P<0.05)。结论中青年糖尿病患者HDL-C增加可能与骨密度降低有一定的关系,而年龄增大可导致骨质疏松发生的增加,体重指数增加可减少骨质疏松发生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骨质疏松 骨密度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功能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隋春华 陆颖理 郭郁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类似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功能及肾脏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28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对照组)和GLP-1类似物艾塞那肽(Exenatide)干预组...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类似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功能及肾脏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28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对照组)和GLP-1类似物艾塞那肽(Exenatide)干预组(正常干预组和糖尿病干预组)。观察Exenatide干预对大鼠糖脂代谢指标、肾功能指标及肾脏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Exenatide干预组大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24 h尿微量蛋白、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等指标均显著优于相应对照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糖尿病对照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基膜明显增厚;而糖尿病干预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不明显,基膜轻度增厚。结论·GLP-1类似物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改善肾脏超微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 糖尿病 糖脂代谢 肾脏功能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人体成分与肾损害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顾婷 姜博仁 +1 位作者 韩兵 仰礼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6-869,874,共5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人体成分与肾损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5例,女性55例。应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定人体成分相关指标(体脂肪率、肌肉率、体内水分比率等),并对肾损害相关指标(血尿素...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人体成分与肾损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5例,女性55例。应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定人体成分相关指标(体脂肪率、肌肉率、体内水分比率等),并对肾损害相关指标(血尿素氮、尿酸、肌酐、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及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及转铁蛋白等)进行检测,分析2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在男性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体脂肪率呈正相关,与肌肉率呈负相关;24 h尿蛋白与细胞外液率呈负相关。在女性患者,血清尿酸与体脂肪率呈正相关,与肌肉率和细胞外液率呈负相关;24 h尿蛋白与体脂肪率呈正相关,与肌肉率和细胞外液率呈负相关。结论体脂肪率、肌肉率、体内水分比率等可能是影响尿酸和蛋白尿的重要因素,与糖尿病肾损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人体成分 尿酸 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人体成分与神经传导速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顾婷 姜博仁 +2 位作者 任荣亮 陆颖理 乔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27-832,共6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人体成分与神经传导速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身体成分分析仪和肌电诱发电位仪分别测定人体成分相关参数(体质量指数、体脂肪率、肌肉率和体内水分比率等)及神经传导速度相关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人体成分与神经传导速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身体成分分析仪和肌电诱发电位仪分别测定人体成分相关参数(体质量指数、体脂肪率、肌肉率和体内水分比率等)及神经传导速度相关电生理指标(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运动末端潜伏期、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的潜伏期和波幅等),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体脂肪率与尺神经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呈正相关,与尺神经、腓浅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的潜伏期及腓总神经运动末端潜伏期呈负相关,与腓总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呈负相关。肌肉率与尺神经、腓浅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的潜伏期、腓总神经运动末端潜伏期及腓总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呈正相关,与尺神经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呈负相关。体内水分比率与尺神经、腓浅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的潜伏期呈正相关,与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呈负相关。体质量指数、腰围与正中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的波幅及胫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呈负相关。结论体质量指数、腰围、体脂肪率、肌肉率和体内水分比率等可能是影响神经传导速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人体成分 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4
9
作者 陆游 陆颖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41-1445,共5页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DPN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是由多因素互相作用的综合结果。以高糖参与的异常代谢通路为基础,其中包括多元醇通路、己糖胺通路、蛋白激酶C通路及糖基化终末产物堆积。这些代谢通路最...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DPN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是由多因素互相作用的综合结果。以高糖参与的异常代谢通路为基础,其中包括多元醇通路、己糖胺通路、蛋白激酶C通路及糖基化终末产物堆积。这些代谢通路最终都会引起细胞内氧化应激反应,诱导免疫反应。另外、脂代谢、生长因子、胰岛素抵抗及神经营养不足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和影响了代谢通路。通过对DPN发生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有利于探索新的治疗方向。文章主要系统阐述DPN发生机制,对已知的机制进行补充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格列汀对T2DM大鼠血清神经酰胺、chemerin、胰岛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惠新 程彤 +2 位作者 仓贞 朱凡凡 隋春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726-729,共4页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清神经酰胺、chemerin、胰岛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4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5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8只。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6周...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清神经酰胺、chemerin、胰岛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4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5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8只。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6周后,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T2DM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治疗组给予西格列汀10 mg/kg/d,空白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持续6周后检测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的体质量、FPG、Fins、HOMA-IR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的HOMA-β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干预后,治疗组的FPG、Fins、HOMA-IR显著高于空白组但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的体质量、HOMA-β显著高于模型组但低于空白组(P<0.05);干预前,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的血清神经酰胺、chemerin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干预后,治疗组的血清神经酰胺、chemerin显著高于空白组但低于模型组(P<0.05);干预前,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的SOD、GSH-PX水平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干预后,治疗组的SOD、GSH-PX水平显著低于空白组但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西格列汀能显著改善T2DM模型大鼠的胰岛功能、降低血清神经酰胺、chemerin水平、提高大鼠抗氧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格列汀 2型糖尿病 神经酰胺 CHEMERIN 胰岛功能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势雄性大鼠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和网状带的变化及低雄激素对COX-2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施超 李艳香 +7 位作者 翟华玲 姜博仁 李影 夏芳珍 徐慧 乔洁 林东平 陆颖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68-1573,共6页
目的观察去势雄性大鼠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和网状带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探讨低雄激素对环氧化酶2(COX-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30只10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去势组(n=11)和替代组(n=11),对照组大鼠接受假去势手术,去势... 目的观察去势雄性大鼠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和网状带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探讨低雄激素对环氧化酶2(COX-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30只10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去势组(n=11)和替代组(n=11),对照组大鼠接受假去势手术,去势组大鼠接受去势手术,替代组大鼠在接受去势手术后给予肌肉注射睾酮(十一酸睾酮每月50 mg/kg)进行替代治疗。10周后采集各组大鼠血清,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睾酮(T)、皮质酮(F)、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水平;取大鼠肾上腺皮质组织,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观察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和网状带形态学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超微结构改变;采用RT-PCR技术分别检测大鼠肾上腺皮质和胸腹主动脉组织中COX-2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和替代组比较,去势组大鼠血清T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清F、ACTH、LH和FSH水平显著升高(P<0.05)。去势组大鼠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和网状带细胞变大,细胞核增大且常染色质增多,线粒体和滑面内质网也较发达,脂滴明显减少;替代组大鼠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和网状带的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与对照组相似。去势组大鼠肾上腺皮质组织中COX-2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替代组(P<0.05),而主动脉血管组织中COX-2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替代组(P<0.05)。结论去势雄性大鼠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和网状带增生且功能增强,肾上腺皮质组织中COX-2 mRNA表达下调;主动脉血管组织中COX-2mRNA表达上调,可能与低雄激素导致的血管病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雄激素 肾上腺皮质 环氧化酶2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脏卵圆细胞干细胞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影 赵丽娟 +2 位作者 李艳香 施超 陆颖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1-566,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肝脏卵圆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及其干细胞特征。方法采用2-乙酰氨基芴/四氯化碳方法建模,胶原酶灌流和流式细胞术分选纯化卵圆细胞,进行培养和扩增。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肝脏卵圆细胞的超微结构,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干细胞标志物O... 目的探讨大鼠肝脏卵圆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及其干细胞特征。方法采用2-乙酰氨基芴/四氯化碳方法建模,胶原酶灌流和流式细胞术分选纯化卵圆细胞,进行培养和扩增。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肝脏卵圆细胞的超微结构,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干细胞标志物OV-6、c-kit和Thy-1.1的表达;RT-PCR法检测卵圆细胞内c-kit、肝细胞标志物(HNF-4α、AFP)和胆管细胞标志物(CK-7、CK-19)的基因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OV-6和AFP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鼠肝脏组织可见明显的卵圆细胞增生,成簇分布,逐渐向肝实质内延伸。细胞体外培养可达40 d以上,细胞体积较小,多呈圆形和卵圆形。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细胞直径5~10μm,细胞核大,胞质少,核/质比例大,细胞器少,仅见少量线粒体和内质网。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细胞表面OV-6、c-kit和Thy-1.1染色阳性;RT-PCR检测显示,卵圆细胞内有c-kit、HNF-4α、AFP、CK-7和CK-19基因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OV-6蛋白持续表达,AFP蛋白表达逐渐增强。结论大鼠肝脏卵圆细胞体外可大量扩增并且保留其干细胞和双向分化潜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细胞 增殖 体外 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假两性畸形的临床特点:附病例报道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平 李路 +4 位作者 方烈奎 韩兵 乔洁 游甦 杨江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3372-3373,3376,共3页
目的总结男性假两性畸形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例男性假两性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及其母亲、姐姐进行相关基因分析。结果患者为女性外观,青春期性腺发育不良,同时伴有高血压、低血钾。B超证实存在双侧隐睾;染色体为(... 目的总结男性假两性畸形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例男性假两性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及其母亲、姐姐进行相关基因分析。结果患者为女性外观,青春期性腺发育不良,同时伴有高血压、低血钾。B超证实存在双侧隐睾;染色体为(46,XY);血、尿皮质醇水平明显降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升高;性激素水平明显降低,促性激素水平升高;血浆醛固酮水平轻度升高,肾素活性受到抑制;基因分析见CYP17第6号外显子329密码子发生纯合突变(TAC→AA),明确诊断为17α-羟化酶缺陷症(17α-OHD)。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使血压、血钾恢复正常后,行双侧隐睾切除术。术后维持地塞米松治疗,血压、血钾保持正常;给予雌激素替代治疗维持女性特征。结论对于男性假两性畸形同时伴有高血压、低血钾的患者,应警惕17α-OHD的可能。除外科手术切除隐睾外,需内科随诊,长期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良好控制血压并纠正低血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假两性畸形 类固醇17-α-羟化酶 肾上腺增生 先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肾皮质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内皮受体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郁郁 胡钧培 +2 位作者 盛宏光 杨裕国 龚家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1期2461-2464,共4页
目的:采用RT-PCR的方法反转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皮质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内皮受体(LOX-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因,并予半定量法测定其mRNA含量,以探讨两者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参与的机制。方法:22只成... 目的:采用RT-PCR的方法反转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皮质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内皮受体(LOX-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因,并予半定量法测定其mRNA含量,以探讨两者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参与的机制。方法:22只成年SD大鼠,选择其中18只注射STZ成糖尿病模型,24h后12只大鼠血糖浓度大于10mmol/L定为糖尿病模型组(DM组),再取其中4只给予注射胰岛素作为治疗对照组(TC组)。另选4只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每4周测定尿白蛋白定量,14周取肾皮质匀浆后采用RT-PCR检测其中LOX-1和ICAM-1mRNA的表达,并利用半定量法测定其含量变化。结果:DM组的尿白蛋白定量自第4周后高于NC组,差异有显著性,但与TC组差异无显著性;DM组肾皮质内LOX-1和ICAM-1mRNA的含量与NC组比较显著上调,与TC组差异无显著性;DM组LOX-1和ICAM-1mRNA的含量与尿白蛋白定量存在相关性。结论:LOX-1和ICAM-1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内皮受体 细胞间黏附分子1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P-1受体激动剂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和小肠L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隋春华 吴辉 +2 位作者 夏芳珍 翟华玲 陆颖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96-1599,共4页
目的研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对2型糖尿病大鼠小肠L细胞GLP-1表达的影响。方法观察正常大鼠和2型糖尿病大鼠经GLP-1受体激动剂Exenatide干预前后体质量、空腹血糖、血脂谱、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的... 目的研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对2型糖尿病大鼠小肠L细胞GLP-1表达的影响。方法观察正常大鼠和2型糖尿病大鼠经GLP-1受体激动剂Exenatide干预前后体质量、空腹血糖、血脂谱、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小肠L细胞GLP-1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Exenatide干预组大鼠的体质量、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谱、胰岛素抵抗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和糖尿病Exenatide干预组大鼠小肠L细胞GLP-1的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Exenatide干预组大鼠小肠L细胞GLP-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GLP-1受体激动剂可能对改善糖尿病大鼠小肠L细胞GLP-1表达功能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P-1受体激动剂 L细胞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和高脂饮食对雌性大鼠卵巢、垂体、肾上腺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翟华玲 吴晖 +1 位作者 张岚 陆颖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93-1397,共5页
目的研究雄激素和高脂饮食对雌性SD大鼠卵巢、垂体和肾上腺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24只21日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雄激素注射组和雄激素注射+高脂饮食组。8周后,检测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睾酮、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水平;透射电子... 目的研究雄激素和高脂饮食对雌性SD大鼠卵巢、垂体和肾上腺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24只21日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雄激素注射组和雄激素注射+高脂饮食组。8周后,检测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睾酮、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水平;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卵巢、垂体、肾上腺组织超微结构。结果雄激素注射组、雄激素注射+高脂饮食组大鼠血糖、胰岛素、睾酮、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卵巢呈多囊性改变,垂体、肾上腺超微结构显示凋亡细胞增多。雄激素注射+高脂饮食组大鼠肾上腺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内脂滴增多。结论雄激素可诱导多囊卵巢的形成,同时可导致血糖升高;联合高脂饮食可构建较理想的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超微结构 雄激素 高脂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与糖尿病发生的关系及砷致糖代谢紊乱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洪林 陆颖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93-1097,共5页
近年来,环境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很多证据表明砷暴露与糖尿病的发生存在密切联系。在世界各地饮水砷污染地区,糖尿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越来越多的细胞和动物实验也证实,不同浓度的砷化合物可以... 近年来,环境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很多证据表明砷暴露与糖尿病的发生存在密切联系。在世界各地饮水砷污染地区,糖尿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越来越多的细胞和动物实验也证实,不同浓度的砷化合物可以引起胰岛素抵抗与外周组织葡萄糖摄取障碍,从而引发糖耐量异常。文章主要从流行病学研究以及发病机制两方面阐述砷暴露与糖尿病的发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肾动脉AT1 mRNA表达的改变
18
作者 陆颖理 王宁荐 +1 位作者 朱惠 吴万龄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04-805,共2页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MRNA表达 糖尿病大鼠 大鼠血浆 AT1 肾动脉 浓度 放射免疫法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卵圆细胞诱导分化为胰岛β细胞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影 陆颖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4-107,共4页
肝脏卵圆细胞是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诱导分化为胰岛β细胞,葡萄糖、细胞外基质、细胞因子和胰岛转录因子等诸多因素均参与分化过程的调控。文章就肝脏卵圆细胞向胰岛β细胞分化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肝脏卵圆细胞 胰岛Β细胞 糖尿病 诱导分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89
20
作者 段荣华 徐晓燕 +3 位作者 郁红 王娟 朱思颖 陈凤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便利抽样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名患者。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便利抽样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名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护理服务满意度及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6个月后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服务满意度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良好率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强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并改善患者病情,降低出院后低血糖和糖尿病自护行为不良的发生率,可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 健康教育 糖尿病 血糖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