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多中心临床观察
被引量:
45
1
作者
洪建国
李臻
+4 位作者
曹兰芳
陈培丽
王立波
鲍一笑
顾洪亮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5-528,共4页
目的临床观察和评估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儿童上呼道病毒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方法,共176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试验组87例,对照组89例,两组病例治疗前性别、年龄、身高、临床症状等差异...
目的临床观察和评估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儿童上呼道病毒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方法,共176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试验组87例,对照组89例,两组病例治疗前性别、年龄、身高、临床症状等差异无显著性。用药方法试验组喷利巴韦林气雾剂,首日第1小时内用药4次,以后每2h1次,共4次(下午起喷)或者8次(上午起喷)第2天每2h1次,共10次;第3、4、5天每日4次,每次喷3揿。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颗粒剂,剂量按15mg/(kg.d),分3次服用,连用5d。结果两组用药后,在退热效果、感冒症状改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组内资料前后比较显示,用药第2天即见明疗效(P<0.05)。安全性两组用药后胃肠道及局部不适症状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实验室指标显示,两组患儿用药后外周血三系指标均无明显下降。结论利巴韦林气雾剂疗效确切,用药剂量小,药物直达口咽,局部浓度高,起效迅速,不良反应小,可作为早期干预感冒及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首选用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
利巴韦林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病理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
18
2
作者
查健忠
戴星
李冰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各年龄阶段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病理变化关系。方法将437例4~16岁具有反复上消化道症状儿童按年龄分成4组,A组50例(<6岁),B组116例(6岁~),C组167例(9岁~),D组104例(12岁~)。所有患儿均行电子胃镜检查,取胃窦黏膜...
目的探讨儿童各年龄阶段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病理变化关系。方法将437例4~16岁具有反复上消化道症状儿童按年龄分成4组,A组50例(<6岁),B组116例(6岁~),C组167例(9岁~),D组104例(12岁~)。所有患儿均行电子胃镜检查,取胃窦黏膜组织2块,行幽门螺杆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切片染色查幽门螺杆菌。结果437例患儿中有246例H.pylori呈阳性,阳性率为56.29%,其中A组H.pylori阳性率为42.00%,B组为51.72%,C组为58.68%,D组为64.42%,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H.pylori阳性组及阴性组炎症活动性病变总发生率为70.73%及14.14%,H.pylori阳性组及阴性组各年龄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H.pylori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比较,总发生率及各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H.pylori阳性组174例活动性病变中,轻、中、重发生率分别为52.87%、45.40%、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H.pylori阴性组27例活动性病变中,轻、中、重发生率分别为81.48%、18.5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阳性组与阴性组轻、中度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pylori阳性组胃黏膜轻、中、重度慢性炎症发生率分别为12.20%、80.49%、7.32%(P<0.001),H.pylori阴性组则分别为58.12%、41.36%、0.52%(P<0.00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H.pylori阳性组胃黏膜滤泡样改变发生率57.32%,而阴性组仅5.67%,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H.pylori感染与胃黏膜慢性炎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与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亦与胃黏膜滤泡样改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幽门螺杆菌
胃黏膜
病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胆汁反流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
5
3
作者
查健忠
戴星
李冰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11-713,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胆汁反流(BR)之间的关系。方法将近十年来因反复出现上消化道症状的1418例儿童根据胃镜检查结果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组(A组)、十二指肠球炎组(B组)、十二指肠球炎合并滤泡样改变组(C组)和十二指...
目的探讨儿童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胆汁反流(BR)之间的关系。方法将近十年来因反复出现上消化道症状的1418例儿童根据胃镜检查结果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组(A组)、十二指肠球炎组(B组)、十二指肠球炎合并滤泡样改变组(C组)和十二指肠溃疡组(D组)4组,每组根据是否伴有胆汁反流再分为A1A2、B1B2、C1C2和D1D2组(伴BR者列后)。所有患儿均行电子胃镜检查并在距胃窦部2~3cm的胃大小弯侧取胃粘膜活检组织各1块,分别作细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418例患儿中A组450例,伴BR35例(7.78%);B组282例,伴BR32例(11.35%);C组600例,伴BR44例(7.33%);D组86例,伴BR12例(13.95%),各组BR率差异无显著性。1418例中H.pylori阳性578例(占40.76%);H.pylori阳性率随病情加重而升高;A组中非BR组(A1)H.pylori阳性率为29.64%,而BR组(A2)仅为11.4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其他各组BR与非BR组的H.pylori阳性率差异均无显著性。1418例中共有123例发生BR,其中H.pylori阳性44例,阳性率为35.77%,与总阳性率(40.7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BR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且与H.pylori之间关系复杂。BR早期可能会影响H.pylori的定植,但随着病情的进展,H.pylori可能会对BR逐渐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幽门螺杆菌
胆汁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上消化道症状患儿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查
被引量:
10
4
作者
查健忠
戴星
李冰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15-917,共3页
目的了解门诊有上消化道症状患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方法对1997年7月至2009年9月,2 161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的门诊患儿行空腹13C-尿素呼气试验(UBT)。结果 2 161例有上消化道症状患儿中男1 138例,女1 023例,年龄4~16岁,平均(9.2±5.1...
目的了解门诊有上消化道症状患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方法对1997年7月至2009年9月,2 161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的门诊患儿行空腹13C-尿素呼气试验(UBT)。结果 2 161例有上消化道症状患儿中男1 138例,女1 023例,年龄4~16岁,平均(9.2±5.1)岁。H.pylori阳性608例,占28.14%,其中男361例(31.72%),女247例(2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99,P<0.001)。1997年7月—2000年共检测821例,H.pylori阳性256例(31.18%),2001年—2004年检测713例,H.pylori阳性202例(28.33%),2005年—2009年9月检测627例,H.pylori阳性154例,(24.56%),感染率有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75,P=0.022)。结论门诊中有上消化道症状儿童H.pylori感染率有逐年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感染率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非中枢兴奋治疗药物
被引量:
4
5
作者
范洲际
李允武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08-911,共4页
中枢兴奋剂是目前临床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首选药物,临床有效率达80%左右,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对中枢兴奋剂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其不良反应,开发应用非中枢兴奋剂药物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托莫西汀是唯一获美国 FDA 批准的...
中枢兴奋剂是目前临床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首选药物,临床有效率达80%左右,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对中枢兴奋剂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其不良反应,开发应用非中枢兴奋剂药物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托莫西汀是唯一获美国 FDA 批准的非中枢兴奋药物,对儿童和成人患者的各种 ADHD 核心症状均有显著疗效,在国外已成为 ADHD 的一线治疗药物;抗抑郁药(丙米嗪、去甲丙米嗪、安非他酮、瑞波西汀、文拉法辛等)和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乐定和胍法辛)证明对 ADHD 治疗有效,但其短期和长期安全性和疗效仍有待进一步的对照研究;其他非中枢兴奋剂司来吉兰、莫达非尼等作为潜在治疗儿童 ADHD 安全有效的新药,正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 [临床儿科杂志,2008,26(10):908-9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非中枢兴奋剂
托莫西汀
抗抑郁剂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菌株类型及治疗
被引量:
2
6
作者
康宏庄
刘平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12-814,共3页
目的评估幽门螺杆菌(H.pylori)不同菌株对儿童胃粘膜炎症程度和治疗效果。方法对94例经胃镜和活检确诊H.pylori相关性胃炎的5~14岁儿童,用免疫印迹试验测血清细胞毒相关蛋白(CagA)、细胞空胞毒素(VacA)、尿素酶(urase)亚型抗体;抗H.pyl...
目的评估幽门螺杆菌(H.pylori)不同菌株对儿童胃粘膜炎症程度和治疗效果。方法对94例经胃镜和活检确诊H.pylori相关性胃炎的5~14岁儿童,用免疫印迹试验测血清细胞毒相关蛋白(CagA)、细胞空胞毒素(VacA)、尿素酶(urase)亚型抗体;抗H.pylori三联疗法10d,67例分A组(LAC组,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仙治疗)和B组(BCF组,用果胶铋+克拉霉素+呋喃唑酮治疗),停药4周后用13C-UBT测定H.pylori根除率。结果①94例中检出CagA和/或VacA阳性86.2%,CagA和/或VacA阴性13.8%;慢性胃炎(CSG)27%,CSG+十二指肠球炎(DG)48%,CSG+DG+十二指肠溃疡(DU)21%,胃溃疡(CU)+DU4%,滤泡样改变56%,各种疾病检出菌株差异无显著性(χ2=2.551,P>0.05)。②94例H.pylori根除率76%,其中A组90.32%(28/31例),消化性溃疡(PU)根除率100%(12/12例)、CSG根除率84.21%(16/19例);B组H.pylori根除率为88.89%(32/36例),PU76.00%(6/8例),CSG92.86%(26/28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菌株根除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症状消退慢、难治及未能根除者大多为阳性菌。结论H.pylori蛋白印迹法简单、可靠,是流行病学筛选H.pylori细胞毒素的指标;阳性患儿必须予以根治。以下各组患儿推荐根治:①慢性活动性胃炎H.pylori阳性者;②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③产细胞毒素CagA阳性者。LAC三联根治H.pylori相关性胃炎疗程短、副作用小和根除率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幽门螺杆菌
免疫印迹法
三联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对哮喘患儿肺功能、炎症因子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
23
7
作者
刘英丽
徐梅佳
+2 位作者
吕伟
张继英
桂明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4期3404-3407,共4页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对哮喘患儿肺功能、炎症因子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哮喘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对哮喘患儿肺功能、炎症因子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哮喘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炎症因子及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测定。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EF50%、FEF25%及PEF%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IL-10水平显著升高,TNF-α及IL-8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NF-α和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有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IgA及IgM水平均显著升高,IgE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IgA和Ig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Ig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显著性(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能有效抑制哮喘患儿的呼吸道炎症反应,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改善肺通气及换气,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钠
布地奈德
哮喘
肺功能
炎症因子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多中心临床观察
被引量:
45
1
作者
洪建国
李臻
曹兰芳
陈培丽
王立波
鲍一笑
顾洪亮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
附属第
一
人民医院
儿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
仁济
医院
儿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
上海
儿童
医院
内科
复旦
大学
医学院
附属
儿科
医院
内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
新华
医院
儿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儿科
出处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5-528,共4页
文摘
目的临床观察和评估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儿童上呼道病毒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方法,共176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试验组87例,对照组89例,两组病例治疗前性别、年龄、身高、临床症状等差异无显著性。用药方法试验组喷利巴韦林气雾剂,首日第1小时内用药4次,以后每2h1次,共4次(下午起喷)或者8次(上午起喷)第2天每2h1次,共10次;第3、4、5天每日4次,每次喷3揿。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颗粒剂,剂量按15mg/(kg.d),分3次服用,连用5d。结果两组用药后,在退热效果、感冒症状改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组内资料前后比较显示,用药第2天即见明疗效(P<0.05)。安全性两组用药后胃肠道及局部不适症状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实验室指标显示,两组患儿用药后外周血三系指标均无明显下降。结论利巴韦林气雾剂疗效确切,用药剂量小,药物直达口咽,局部浓度高,起效迅速,不良反应小,可作为早期干预感冒及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首选用药之一。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
利巴韦林
病毒
Keywords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ribavirin
virus
分类号
R725.6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病理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
18
2
作者
查健忠
戴星
李冰冰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儿科
出处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4-57,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儿童各年龄阶段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病理变化关系。方法将437例4~16岁具有反复上消化道症状儿童按年龄分成4组,A组50例(<6岁),B组116例(6岁~),C组167例(9岁~),D组104例(12岁~)。所有患儿均行电子胃镜检查,取胃窦黏膜组织2块,行幽门螺杆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切片染色查幽门螺杆菌。结果437例患儿中有246例H.pylori呈阳性,阳性率为56.29%,其中A组H.pylori阳性率为42.00%,B组为51.72%,C组为58.68%,D组为64.42%,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H.pylori阳性组及阴性组炎症活动性病变总发生率为70.73%及14.14%,H.pylori阳性组及阴性组各年龄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H.pylori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比较,总发生率及各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H.pylori阳性组174例活动性病变中,轻、中、重发生率分别为52.87%、45.40%、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H.pylori阴性组27例活动性病变中,轻、中、重发生率分别为81.48%、18.5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阳性组与阴性组轻、中度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pylori阳性组胃黏膜轻、中、重度慢性炎症发生率分别为12.20%、80.49%、7.32%(P<0.001),H.pylori阴性组则分别为58.12%、41.36%、0.52%(P<0.00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H.pylori阳性组胃黏膜滤泡样改变发生率57.32%,而阴性组仅5.67%,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H.pylori感染与胃黏膜慢性炎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与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亦与胃黏膜滤泡样改变密切相关。
关键词
儿童
幽门螺杆菌
胃黏膜
病理变化
Keywords
children
Helicobacter pylori
gastric mucosa
pathologic change
分类号
R725.7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胆汁反流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
5
3
作者
查健忠
戴星
李冰冰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儿科
出处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11-713,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儿童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胆汁反流(BR)之间的关系。方法将近十年来因反复出现上消化道症状的1418例儿童根据胃镜检查结果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组(A组)、十二指肠球炎组(B组)、十二指肠球炎合并滤泡样改变组(C组)和十二指肠溃疡组(D组)4组,每组根据是否伴有胆汁反流再分为A1A2、B1B2、C1C2和D1D2组(伴BR者列后)。所有患儿均行电子胃镜检查并在距胃窦部2~3cm的胃大小弯侧取胃粘膜活检组织各1块,分别作细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418例患儿中A组450例,伴BR35例(7.78%);B组282例,伴BR32例(11.35%);C组600例,伴BR44例(7.33%);D组86例,伴BR12例(13.95%),各组BR率差异无显著性。1418例中H.pylori阳性578例(占40.76%);H.pylori阳性率随病情加重而升高;A组中非BR组(A1)H.pylori阳性率为29.64%,而BR组(A2)仅为11.4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其他各组BR与非BR组的H.pylori阳性率差异均无显著性。1418例中共有123例发生BR,其中H.pylori阳性44例,阳性率为35.77%,与总阳性率(40.7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BR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且与H.pylori之间关系复杂。BR早期可能会影响H.pylori的定植,但随着病情的进展,H.pylori可能会对BR逐渐适应。
关键词
儿童
幽门螺杆菌
胆汁反流
Keywords
children
H.pylori
bile reflux
分类号
R725.7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上消化道症状患儿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查
被引量:
10
4
作者
查健忠
戴星
李冰冰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儿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
上海
儿童
医学
中心
出处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15-917,共3页
文摘
目的了解门诊有上消化道症状患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方法对1997年7月至2009年9月,2 161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的门诊患儿行空腹13C-尿素呼气试验(UBT)。结果 2 161例有上消化道症状患儿中男1 138例,女1 023例,年龄4~16岁,平均(9.2±5.1)岁。H.pylori阳性608例,占28.14%,其中男361例(31.72%),女247例(2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99,P<0.001)。1997年7月—2000年共检测821例,H.pylori阳性256例(31.18%),2001年—2004年检测713例,H.pylori阳性202例(28.33%),2005年—2009年9月检测627例,H.pylori阳性154例,(24.56%),感染率有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75,P=0.022)。结论门诊中有上消化道症状儿童H.pylori感染率有逐年下降趋势。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感染率
儿童
Keywords
Helicobacter pylori
rate of infection
child
分类号
R725.7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非中枢兴奋治疗药物
被引量:
4
5
作者
范洲际
李允武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儿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第
九
人民医院
药剂科
出处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08-911,共4页
文摘
中枢兴奋剂是目前临床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首选药物,临床有效率达80%左右,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对中枢兴奋剂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其不良反应,开发应用非中枢兴奋剂药物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托莫西汀是唯一获美国 FDA 批准的非中枢兴奋药物,对儿童和成人患者的各种 ADHD 核心症状均有显著疗效,在国外已成为 ADHD 的一线治疗药物;抗抑郁药(丙米嗪、去甲丙米嗪、安非他酮、瑞波西汀、文拉法辛等)和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乐定和胍法辛)证明对 ADHD 治疗有效,但其短期和长期安全性和疗效仍有待进一步的对照研究;其他非中枢兴奋剂司来吉兰、莫达非尼等作为潜在治疗儿童 ADHD 安全有效的新药,正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 [临床儿科杂志,2008,26(10):908-911]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非中枢兴奋剂
托莫西汀
抗抑郁剂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Keywords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non-stimulant
atomoxetine
antidepressants
alpha 2-adrenergic agonists
分类号
R749.9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菌株类型及治疗
被引量:
2
6
作者
康宏庄
刘平安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儿科
出处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12-814,共3页
文摘
目的评估幽门螺杆菌(H.pylori)不同菌株对儿童胃粘膜炎症程度和治疗效果。方法对94例经胃镜和活检确诊H.pylori相关性胃炎的5~14岁儿童,用免疫印迹试验测血清细胞毒相关蛋白(CagA)、细胞空胞毒素(VacA)、尿素酶(urase)亚型抗体;抗H.pylori三联疗法10d,67例分A组(LAC组,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仙治疗)和B组(BCF组,用果胶铋+克拉霉素+呋喃唑酮治疗),停药4周后用13C-UBT测定H.pylori根除率。结果①94例中检出CagA和/或VacA阳性86.2%,CagA和/或VacA阴性13.8%;慢性胃炎(CSG)27%,CSG+十二指肠球炎(DG)48%,CSG+DG+十二指肠溃疡(DU)21%,胃溃疡(CU)+DU4%,滤泡样改变56%,各种疾病检出菌株差异无显著性(χ2=2.551,P>0.05)。②94例H.pylori根除率76%,其中A组90.32%(28/31例),消化性溃疡(PU)根除率100%(12/12例)、CSG根除率84.21%(16/19例);B组H.pylori根除率为88.89%(32/36例),PU76.00%(6/8例),CSG92.86%(26/28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菌株根除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症状消退慢、难治及未能根除者大多为阳性菌。结论H.pylori蛋白印迹法简单、可靠,是流行病学筛选H.pylori细胞毒素的指标;阳性患儿必须予以根治。以下各组患儿推荐根治:①慢性活动性胃炎H.pylori阳性者;②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③产细胞毒素CagA阳性者。LAC三联根治H.pylori相关性胃炎疗程短、副作用小和根除率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儿童
幽门螺杆菌
免疫印迹法
三联疗法
Keywords
children
Helicobacter pylori
Western blotting
triple therapy
分类号
R725.7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对哮喘患儿肺功能、炎症因子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
23
7
作者
刘英丽
徐梅佳
吕伟
张继英
桂明珠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儿科
杭州美中宜和妇儿
医院
儿科
上海
市宝山区罗店
医院
儿科
出处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4期3404-3407,共4页
基金
上海市卫计委课题(201624612)~~
文摘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对哮喘患儿肺功能、炎症因子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哮喘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炎症因子及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测定。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EF50%、FEF25%及PEF%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IL-10水平显著升高,TNF-α及IL-8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NF-α和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有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IgA及IgM水平均显著升高,IgE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IgA和Ig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Ig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显著性(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能有效抑制哮喘患儿的呼吸道炎症反应,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改善肺通气及换气,疗效显著。
关键词
孟鲁司特钠
布地奈德
哮喘
肺功能
炎症因子
免疫球蛋白
Keywords
Montelukast sodium
Budesonide
Asthma
Pulmonary function
Inflammatory factor
Immunoglobulin
分类号
R562.2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多中心临床观察
洪建国
李臻
曹兰芳
陈培丽
王立波
鲍一笑
顾洪亮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病理变化的关系
查健忠
戴星
李冰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胆汁反流的关系探讨
查健忠
戴星
李冰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有上消化道症状患儿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查
查健忠
戴星
李冰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非中枢兴奋治疗药物
范洲际
李允武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菌株类型及治疗
康宏庄
刘平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对哮喘患儿肺功能、炎症因子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刘英丽
徐梅佳
吕伟
张继英
桂明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