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迎接“新生物学和再生革命”浅议“再生医学”
1
作者 邱蔚六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5-548,共4页
由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何传启主编的《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分别于2011和2012年推出[1,2]。学习之后很有启发,现仅就涉及再生医学方面予以介绍和浅议。1新生物学和再生革命的由来根据何传启等[1]的研究,自16世纪以来,历史... 由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何传启主编的《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分别于2011和2012年推出[1,2]。学习之后很有启发,现仅就涉及再生医学方面予以介绍和浅议。1新生物学和再生革命的由来根据何传启等[1]的研究,自16世纪以来,历史上已出现过五次科技革命,即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第一、二次科学革命的主要标志分别为近代物理学与相对论和量子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医学 科技革命 近代物理学 现代化战略 口腔医学 生命科学 咬合诱导 口腔颌面外科 研究课题组 颞下颌关节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TLR3表达及其配体poly(I:C)的诱导凋亡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罗清琼 陈万涛 +1 位作者 胡水清 陈福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中Toll样受体3(TLR3)的表达及其配体poly(I:C)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CAL-27和HB中TLR3mRNA和蛋白表达。以100μg/mLpoly(I:C)处理CAL-27,分别于刺激后24、48和72h...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中Toll样受体3(TLR3)的表达及其配体poly(I:C)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CAL-27和HB中TLR3mRNA和蛋白表达。以100μg/mLpoly(I:C)处理CAL-27,分别于刺激后24、48和72h时点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24h时点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并设立空白对照。结果 CAL-27和HB中TLR3mRNA和蛋白均呈高表达。CAL-27经poly(I:C)处理后,各检测时点的细胞活力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细胞(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细胞[(16.67±1.202)%vs(7.00±1.155)%](P<0.05)。结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内高表达TLR3,其配体poly(I:C)能诱导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I:C) TOLL样受体3 口腔鳞状细胞癌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锶羟磷灰石固溶体陶瓷不同孔径对成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德敏 夏琳 刘雪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85-1387,1390,共4页
通过控制发泡剂粒径的方法制得两组孔隙率相同孔径尺寸不同的掺锶羟磷灰石多孔体陶瓷:S组平均孔径200μm;L组平均孔径750μm。植入兔桡骨缺损部位,植入后3、6和12周取材,行X线观察、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图像观察和四环素荧光染色观察,... 通过控制发泡剂粒径的方法制得两组孔隙率相同孔径尺寸不同的掺锶羟磷灰石多孔体陶瓷:S组平均孔径200μm;L组平均孔径750μm。植入兔桡骨缺损部位,植入后3、6和12周取材,行X线观察、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图像观察和四环素荧光染色观察,来对比不同孔径的锶磷灰石陶瓷多孔体的骨融合能力。结果表明锶磷灰石陶瓷多孔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骨传导性;两种孔径材料都有良好的成骨性能,大孔径组锶磷灰石陶瓷多孔体材料比小孔径组材料有更佳的骨修复效果;且大孔径组在12周就能观察到陶瓷材料的降解以及新生骨包绕降解陶瓷颗粒生长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锶磷灰石 孔径 成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表面活性化及其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田立国 陈德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综合了国内外文献资料,介绍了碳纳米管的表面处理的方法,对不同处理方法对碳纳米管带来的物理化学变化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处理后的碳纳米管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最后对碳纳米管表面活化方法选择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生物医药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组织再生术后发生牙根吸收1例 被引量:3
5
作者 贾兰 李超伦 周文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0-282,共3页
本文报告1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牙治疗后患牙未得到有效固定,牙周炎症恶化,终致患牙根内外吸收。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术 慢性牙周炎 牙根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