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性牙周炎大鼠脑内外的炎性改变 被引量:1
1
作者 胡苡 周薇 宋忠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79-1584,共6页
目的·观察实验性牙周炎大鼠外周及中枢内炎症水平的变化。方法·通过向SD大鼠龈沟内注射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来源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建立实验性牙周炎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 目的·观察实验性牙周炎大鼠外周及中枢内炎症水平的变化。方法·通过向SD大鼠龈沟内注射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来源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建立实验性牙周炎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评估外周血、脾脏及脑组织中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IL-8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采用Tukey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龈沟注射P.gingivalis-LPS可造成大鼠牙周炎样病理变化。实验性牙周炎可上调大鼠外周血、脾脏及脑内炎症因子(IL-1β、IL-6、IL-8)的表达水平,激活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结论·P.gingivalis-LPS龈沟注射法建立的实验性牙周炎可诱导外周及脑内炎症。炎症可能在牙周炎与阿尔茨海默病等系统性疾病的相关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 外周炎症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萼甲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杨钰婷 宋忠臣 +3 位作者 张旭 周薇 周鲁先 宋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7-322,共6页
目的:探讨蓝萼甲素(GLA)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检测GLA对P.gingivalis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及MTT法检测GLA对P.gingivalis生物膜的形成及其代谢... 目的:探讨蓝萼甲素(GLA)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检测GLA对P.gingivalis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及MTT法检测GLA对P.gingivalis生物膜的形成及其代谢活性的影响。结果:GLA对P.gingivalis的MIC值为5μmol/L,MBC值为20μmol/L,1/2 MIC时GLA对P.gingivalis浮游菌的生长即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从1.25μmol/Lol/L开始GLA能够同时抑制P.gingivalis生物膜的形成和代谢活性,当GLA浓度达到5μmol/L时能抑制76%的P.gingivalis生物膜的形成和74%的生物膜代谢活性。结论:GLA在体外对P.gingivalis浮游菌及生物膜的生长均表现出较好的抑制作用,有望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牙周辅助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萼甲素 牙龈卟啉单胞菌 微生物敏感性实验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