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釉原蛋白基因转导对人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景超 束蓉 +1 位作者 宋忠臣 程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8-542,共5页
目的观察慢病毒介导的人釉原蛋白(hAm)基因转导对人骨髓基质细胞(hBMSCs)增殖及细胞成骨分化标志物碱性磷酸酶(ALP)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技术获取hAm编码基因,扩增产物与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慢病毒载体质粒(FUGW)连接构建重... 目的观察慢病毒介导的人釉原蛋白(hAm)基因转导对人骨髓基质细胞(hBMSCs)增殖及细胞成骨分化标志物碱性磷酸酶(ALP)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技术获取hAm编码基因,扩增产物与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慢病毒载体质粒(FUGW)连接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质粒FUAmW,以聚乙烯亚胺(PEI)法三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组装获取慢病毒,并感染hBMSCs(目的基因转导组);以感染FUGW和未感染病毒的hBMSCs分别作为对照基因转导组和空白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测定慢病毒感染效率,RT-PCR鉴定细胞hAm表达;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慢病毒感染后第7天,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ALP染色情况;感染后第4、7、10天,采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hBMSCs内ALP mRNA表达。结果目的基因转导组细胞FUAmW的感染效率达40.29%,RT-PCR检测到540 bp的目的基因产物条带;细胞增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基因转导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慢病毒感染后第7天,目的基因转导组ALP染色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少于对照基因转导组和空白对照组;感染后第4、7、10天,目的基因转导组细胞ALP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基因转导组和空白对照组。结论导入外源性Am基因能刺激hBMSCs增殖,但细胞内ALP mRNA表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重组慢病毒载体 釉原蛋白 基因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