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部分三级医院临床医师药品不良反应认知度调查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阎仲珩 黄登笑 黄淇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8-653,共6页
目的研究临床一线医师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相关知识和报告工作的认知情况。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10家附属医院的临床一线医师(N=370)作为样本,进行随机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的内容: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第二部分为ADR基本... 目的研究临床一线医师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相关知识和报告工作的认知情况。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10家附属医院的临床一线医师(N=370)作为样本,进行随机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的内容: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第二部分为ADR基本认识调查;第三部分为ADR上报工作认知度调查。结果有效问卷为347份,有效率为96.12%。22.8%的医师正确知道ADR原因,17.6%的医师能从各种药品损害事件中正确判断出ADR。58.8%的医师对常见ADR的判断有一定把握,31.1%的医师对新的或未报导过的ADR判断有一定把握。52.2%的医师知道发现ADR需要上报,49.6%的医师知道上报ADR是医务人员的法定义务,22.8%的医师知道ADR需上报至不良反应监测中心,11.0%的医师知道ADR上报时限。ADR上报工作整体认知得分中,超过3分者仅占17.5%。对于所遇到的ADR,18.7%的医师全部进行了上报,医师漏报原因主要为不太了解上报程序(46.0%)、工作繁忙(37.6%)、认为太常见而没有必要(28.0%)。结论临床医师对ADR基本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掌握并不一致,对上报工作的总体认知度不高。应加强对临床一线医师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上报意识,提高ADR判断水平,以提升ADR监测报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临床医师 认知度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医师防范和应对药品不良反应纠纷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阎仲珩 黄登笑 黄淇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调查临床医师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纠纷的防范和应对情况,探索医疗机构防范和应对ADR纠纷较为有效的方法。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及其医学院的10家附属医院中的370名临床医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目的调查临床医师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纠纷的防范和应对情况,探索医疗机构防范和应对ADR纠纷较为有效的方法。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及其医学院的10家附属医院中的370名临床医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专题调查,包括ADR基本概念、对ADR纠纷防范措施的认同度和接受应用程度、对ADR纠纷应对措施的认同度。结果回收问卷361份,回收率97.57%;有效问卷347份,有效率96.12%。大部分临床医师对目前常用的ADR纠纷防范和应对措施表示认可。在ADR纠纷防范措施的认同度方面,各项防范措施均得到60%以上的医师认可。在ADR纠纷应对措施的认同度方面,37.5%的医师认可免除收费措施,其他纠纷应对措施均得到60%以上的医师认可。结论目前医疗机构中常用的ADR案例规范上报、多参考药品说明书、治疗前告知、临床药师参与指导的纠纷防范措施得到了临床医师的认同,制定统一规范的处理程序、第一时间处理ADR以及作好相关记录的纠纷应对措施也得到了临床医师的广泛认同,但免除收费的纠纷应对方式认同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纠纷 防范 应对 临床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