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肾脏病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张霞 金惠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8-532,共5页
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改变与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由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是CK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同时也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治疗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的主要方法是在控制原发疾病的基础上,运用减轻... 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改变与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由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是CK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同时也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治疗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的主要方法是在控制原发疾病的基础上,运用减轻和修复血管内皮损伤的抗氧化药物。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透析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改善作用尚有一定局限性。采用基因治疗或细胞移植等新型治疗方法,结合现有治疗策略,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或增强其再生能力,可减少CK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患者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慢性肾脏病 抗氧化药物 透析 基因治疗 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醛固酮通过调节ACE2—Ang(1-7)—Mas受体轴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霞 潘瑜 金惠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探讨醛固酮对内皮细胞ACE2-Ang(1-7)-Mas受体轴的影响及其与凋亡的关系。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为对照组(DMEM/F12培养基)、醛固酮组(10、100、1 000 nmol/L醛固酮干预)和醛固酮拮抗组(100 nmol/L醛固酮+1μmo... 目的探讨醛固酮对内皮细胞ACE2-Ang(1-7)-Mas受体轴的影响及其与凋亡的关系。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为对照组(DMEM/F12培养基)、醛固酮组(10、100、1 000 nmol/L醛固酮干预)和醛固酮拮抗组(100 nmol/L醛固酮+1μmol/L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共同干预)。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细胞ACE2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ACE2和Mas受体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AngⅡ和Ang(1-7)蛋白的含量以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活性;流式细胞术结合FITC-Annexin V/PI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醛固酮组细胞ACE2和Mas受体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在100 nmol/L醛固酮组,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细胞ACE2和Mas受体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呈时间依赖性;而醛固酮拮抗组细胞ACE2和Mas受体的表达显著高于100 nmol/L醛固酮组(P<0.01)。ELISA检测结果显示,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醛固酮组细胞培养上清中AngⅡ浓度和caspase-3活性均显著升高,而Ang(1-7)浓度降低。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醛固酮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醛固酮拮抗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醛固酮组(P<0.05)。结论醛固酮具有调节ACE2-Ang(1-7)-Mas受体轴的作用,并可能通过此轴诱导内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ACE2-Ang(1-7)-Mas受体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和透析液对脂肪细胞凋亡的影响
3
作者 蔡伶伶 郭黎莉 +4 位作者 朱小娟 高丰厚 谭龙益 潘瑜 金惠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30-1534,共5页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血清及其与常规透析液(CD)或高纯透析液(HPD)联合干预对脂肪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集20例HD患者(CD和HPD治疗各10例)血样并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以HD患者血清(HDPS...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血清及其与常规透析液(CD)或高纯透析液(HPD)联合干预对脂肪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集20例HD患者(CD和HPD治疗各10例)血样并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以HD患者血清(HDPS组)、HD患者血清联合CD(HDPS+CD组)和HD患者血清联合HPD(HDPS+HPD组)对经体外诱导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进行干预,48 h后收集细胞。Hoechst 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Annexin-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PCR检测CD和HPD中细菌DNA片段表达。结果 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与HPD治疗HD患者比较,CD治疗HD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在HDPS组和HDPS+CD组,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呈典型凋亡形态学改变的细胞增多,两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HDPS+HPD组(P<0.05)。PCR检测显示,CD和HPD中细菌DNA表达分别为902.79±60.57和454.87±32.2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PS可诱导3T3-L1脂肪细胞凋亡,可能与患者血清TNF-α水平升高有关。与HD患者血清联合CD干预比较,联合HPD干预诱导的脂肪细胞凋亡率较低且HPD中细菌DNA表达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T3-L1脂肪细胞 细胞凋亡 肿瘤坏死因子Α 常规血液透析液 高纯透析液 细菌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初始月残肾功能对长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玉梅 卞志翔 +3 位作者 陈佩华 郭丽萍 胡春 潘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3-68,72,共7页
目的评估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初始月残肾功能与透析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3年9月新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ESRD)成年患者资料,随访至2014年3月31日。根据透析初始月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10.5... 目的评估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初始月残肾功能与透析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3年9月新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ESRD)成年患者资料,随访至2014年3月31日。根据透析初始月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10.5、8.1~10.4、6~8和〈6mL·min^-1(1.73m^2)^-1共4组。eGFR评估采用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简化公式;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结果294例患者透析初始eGFR为5.43(2.27~13.92)mL·min·(1.73m^2)^-1,随访期间死亡65例(22.1%),前三位死因依次为脑血管意外、感染和心血管疾病。随着透析初始eGFR降低,血尿素氮、肌酐、尿酸、血磷、钙磷乘积、铁蛋白、高尿酸血症比例、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0—2分比例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合并糖尿病比例、红细胞压积、CCI≥5分比例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液透析患者长期预后的保护因素为血肌酐,危险因素为CCI、合并脑血管疾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因其他原因行急诊透析及三酰甘油。对急诊透析组、择期透析组,白蛋白≥35g/L组、白蛋白〈35g/L组,透析初始年龄≥65岁组、透析初始年龄〈65岁组进行分层分析,未发现透析初始eGFR高长期预后好。结论虽然随着透析初始eGFR降低,贫血更严重,高尿酸血症、钙磷代谢紊乱等并发症明显增多,但未发现透析初始eGFR高的患者长期预后好。透析初始eGFR与血液透析患者长期预后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初始月残肾功能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