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方法对大鼠视网膜固定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晶晶 朱鸿 施彩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05-1107,共3页
目的研究三种不同方法对大鼠视网膜石蜡切片的固定效果。方法根据离体眼球的不同固定方法,将9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改良固定液固定,n=3)、B组(4%多聚甲醛固定,n=3)和C组(4%多聚甲醛心脏灌注法固定,n=3)。24 h后制作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 目的研究三种不同方法对大鼠视网膜石蜡切片的固定效果。方法根据离体眼球的不同固定方法,将9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改良固定液固定,n=3)、B组(4%多聚甲醛固定,n=3)和C组(4%多聚甲醛心脏灌注法固定,n=3)。24 h后制作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分析比较固定效果。结果 A组固定的眼杯不变形,B组固定的有少许变形,C组固定的基本不变形。显微镜观察显示A组眼球视网膜各层组织结构完整,B组和C组视网膜均有断层、分离和脱片等现象。结论改良固定液固定眼球的方法优于单纯4%多聚甲醛和4%多聚甲醛心脏灌注固定的方法,适用于视网膜石蜡切片的后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球固定液 石蜡切片 大鼠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外周血CXC趋化因子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朱鸿 胡海林 +4 位作者 苏梦茹 朱耀春 王雯秋 施彩虹 孙晓东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6-149,共4页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机体细胞因子网络紊乱的结果,新生血管启动因子(EI.R^+CXC族趋化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ELR-CXC族趋化因子)的失衡则是血管新生的启动因素。目的悬浮抗体芯片法同步检测2型糖尿病人群患者中外周血...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机体细胞因子网络紊乱的结果,新生血管启动因子(EI.R^+CXC族趋化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ELR-CXC族趋化因子)的失衡则是血管新生的启动因素。目的悬浮抗体芯片法同步检测2型糖尿病人群患者中外周血CXC趋化因子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筛选不同DR阶段CXC趋化因子的表达水平,筛选出可用于监测早期DR病情的因子,探讨CXC趋化因子在DR临床监测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调查研究。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结果作为分组金标准,66例出现DR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DR组,并将其分为轻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和中重度NPDR组,检测患者外周血中CXC趋化因子和血管增生因子的表达情况。以30例尚未出现DR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无DR组,应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进行比较筛选。结果年龄、病程2个指标在DR不同阶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507,P=0.001;F=28.143,P=0,000)。与无DR组比较,轻度NP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还有生长相关癌基因-d(GROα)(t=-2.172,P=0.035,AUC=0.625)、全血黏度200(t=-3.724,P=0.001,AUC=0.904)和中性粒细胞(t=-2.562,P=0.0l3,AUC=0.577),中重度NP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还有干扰素1诱导蛋白10(IP-10)(t=-3.591,P=0.001,AUC=0.592)、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t=-3.233,p=0.003,AUC=0.73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t=-3.617,P=0.001,AUC=0.776)、C肽(t=-3.366,P=0.002,AUC:0.962)、白细胞(t=-3.201,P=0.003,AUC=0.852)和中性粒细胞(t=-4.201,P=0.000,AUC=0.852)。结论ELR’CXC和ELR-CXC趋化因子的失衡在DR早期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促发作用,GROct和IP-10对于临床监测DR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定价值,CXC趋化因子失衡状态的评估可以成为DR临床监测和预后评估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CXC趋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内质网应激和HIF-1对VEGF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静 朱鸿 施彩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0-243,共4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可导致不可逆的失明,DR的基本病理改变是血-视网膜屏障破坏和新生血管形成,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公认的最重要的眼内新生血管生长因子。近来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ERS)和低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可导致不可逆的失明,DR的基本病理改变是血-视网膜屏障破坏和新生血管形成,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公认的最重要的眼内新生血管生长因子。近来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ERS)和低氧诱导因子-1(HIF-1)能够调控VEGF的表达,共同促进DR的病程发展。该文就ERS和HIF-1对于VEGF的调控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内质网应激 低氧诱导因子-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族趋化因子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晶晶 朱鸿 施彩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0-725,共6页
目的研究ELR+及ELR-CXC族趋化因子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表达。方法 3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n=10)、糖尿病病程2个月组(DM2M组,n=12)和糖尿病病程4个月组(DM4M组,n=12)。大鼠腹腔一次性注射STZ(... 目的研究ELR+及ELR-CXC族趋化因子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表达。方法 3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n=10)、糖尿病病程2个月组(DM2M组,n=12)和糖尿病病程4个月组(DM4M组,n=12)。大鼠腹腔一次性注射STZ(65 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伊文思蓝左心室灌注,视网膜铺片观察其微血管的增生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玻璃体、视网膜中各趋化因子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XCR3在视网膜内表达情况。结果 DM2M组和DM4M组ELR+CXC族趋化因子GRO、ENA-78、SDF-1及ELR-CXC趋化因子IP-10和MIG的表达量显著高于CON组(P<0.01);各趋化因子在DM4M组中表达量显著高于DM2M组(P<0.05);视网膜中表达量显著高于玻璃体与血清中表达量(P<0.05)。DM4M组及DM2M组视网膜中CXCR3高表达,且前者表达高于后者;其主要表达于视网膜颗粒细胞层及神经纤维层。结论 ELR+及ELR-CXC族趋化因子同时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程进展,在调解血管增生及纤维化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 玻璃体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族趋化因子受体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曹海静 朱鸿 施彩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1-618,共8页
目的研究ELR+CXC族趋化因子受体(CXCR1、CXCR2及CXCR4)和ELR-CXC趋化因子受体(CXCR3)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量及定位情况。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M0组,n=10)、糖尿病病程2月组(M2组,n=10)、糖尿病病程4月组(M... 目的研究ELR+CXC族趋化因子受体(CXCR1、CXCR2及CXCR4)和ELR-CXC趋化因子受体(CXCR3)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量及定位情况。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M0组,n=10)、糖尿病病程2月组(M2组,n=10)、糖尿病病程4月组(M4组,n=10)和糖尿病病程6月组(M6组,n=10)。采用1%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法(60 mg/kg)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伊文思蓝灌注视网膜铺片及HE染色法明确视网膜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中CXC族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量;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CXC族趋化因子受体在视网膜各层的定位情况。结果ELR+CXC族趋化因子受体CXCR1在M2组表达量高于M0组(P<0.01);CXCR2在M4及M6组的表达量均高于M0组(P<0.05),但M6组表达较M4组下降(P<0.05);CXCR4在M4及M6组的表达量高于M0组(P<0.01),且M6组高于M4组(P<0.05)。ELR-CXC趋化因子受体CXCR3表达量在糖尿病组均高于M0组(P<0.05),且随大鼠月龄增加而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CXCR1在各组视网膜中未见明显阳性颗粒;CXCR2仅在M4和M6组视网膜内界膜及内颗粒层偶见阳性颗粒;CXCR3在各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均可见阳性异染颗粒,其主要表达在血管周围及神经纤维层;CXCR4在各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均有表达,并由主要在视网膜内界膜表达扩展至内颗粒层。结论 CXC族趋化因子受体在不同月龄糖尿病大鼠模型中表达量及部位不同,促血管化因子(CXCR1、CXCR2及CXCR4)与抑制血管化因子CXCR3表达量及部位随糖尿病病程变化,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情况,并为早期阻断提供了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族趋化因子受体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试者工作特征评价血浆内皮素与血镁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朱鸿 施彩虹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5期360-362,共3页
目的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糖尿病人群中血镁与血浆内皮素-1水平,探讨并比较2者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中的应用价值,制定联合诊断试验以期确定DR高危人群。方法采用前... 目的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糖尿病人群中血镁与血浆内皮素-1水平,探讨并比较2者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中的应用价值,制定联合诊断试验以期确定DR高危人群。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研究。散瞳眼底检查在糖尿病人群中测定96例存在视网膜病变患者(病例组)及144例尚未出现视网膜病变患者(对照组)的血镁及血浆内皮素-1指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应用ROC曲线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在糖尿病人群中作为并发视网膜病变的血液学参考指标,血浆内皮素-1ROC曲线下面积为0.737,血镁ROC曲线下面积为0.633。应用平行试验后灵敏度为92·39%,特异度为25.00%;应用序列试验后灵敏度为52.39%,特异度为76.10%.结论血浆内皮素-1和血镁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联合试验,可以帮助提高诊断的灵敏度或特异度,辅助临床早期诊断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内皮素 血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ROC曲线 联合诊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