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术后的预后相关预测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伍宏彪 吴巨钢 +1 位作者 俞继卫 姜波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7-338,共2页
胃癌是一常见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是第4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导致死亡的恶性肿瘤疾病中位居第2,根治性手术后其5年生存率仅40%左右。手术切除病灶是现在唯一有可能治愈胃癌的方法,然而术后长期生存率在个体间差异很大。现就接受胃... 胃癌是一常见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是第4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导致死亡的恶性肿瘤疾病中位居第2,根治性手术后其5年生存率仅40%左右。手术切除病灶是现在唯一有可能治愈胃癌的方法,然而术后长期生存率在个体间差异很大。现就接受胃癌根治术后的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相关因素 胃癌术后 预测因素 手术切除病灶 恶性肿瘤 5年生存率 个体间差异 长期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_(1-2)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生发中心和窦组织细胞增生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苏震东 苏光启 +5 位作者 李小强 姜波健 庄惠政 杨广林 王和贤 卞邦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75-1280,共6页
目的探讨T1-2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生发中心增生(GH)和窦组织细胞增生(SH)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104例T1-2期乳腺导管癌患者,HE染色法检测腋窝淋巴结GH和SH情况以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癌细胞分化、癌周浸润和淋巴管浸润情况,免... 目的探讨T1-2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生发中心增生(GH)和窦组织细胞增生(SH)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104例T1-2期乳腺导管癌患者,HE染色法检测腋窝淋巴结GH和SH情况以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癌细胞分化、癌周浸润和淋巴管浸润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乳腺癌组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p53、C-erb-B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分析GH、SH及其他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GH和SH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32例(31%)患者有腋窝淋巴结转移,GH和SH均阳性者、GH和SH仅1个阳性者以及GH和SH均阴性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1%、73%和81%。GH和SH均阳性者与GH和SH均阴性者以及GH和SH仅1个阳性者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41)。SH表现与p53表达相关(P=0.037),GH表现与SH表现相关(P=0.000)。结论 T1-2期乳腺癌SH的发生与乳腺癌组织p53表达相关,而GH的发生与SH的发生相关。SH和GH同时发生可抑制乳腺癌淋巴结的转移,提示预后较好;而SH或(和)GH阴性提示较高的术后复发可能,需加强术后辅助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生发中心增生 窦组织增生 淋巴结转移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中胃癌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吴巨钢 姜波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2期3487-3489,共3页
胃癌是世界上主要的癌症之一,现已公认,它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共同作用所致的疾病。多种基因的异常表达导致了细胞的凋亡减少、增殖增加及细胞去分化等多个细胞生命活动,最终引起细胞的失控性生长,而这些基因的异常表达最终都要汇... 胃癌是世界上主要的癌症之一,现已公认,它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共同作用所致的疾病。多种基因的异常表达导致了细胞的凋亡减少、增殖增加及细胞去分化等多个细胞生命活动,最终引起细胞的失控性生长,而这些基因的异常表达最终都要汇聚到对细胞周期的调控上来,使细胞周期发生紊乱。eDNA microarray技术和蛋白质组学等方法,能对细胞周期中异常表达的基因进行广泛的筛选。从而发现新的胃癌相关基因,最终明确对胃癌发生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基因。本文通过对细胞周期各个环节中。目前重点研究的关键基因的简单介绍,阐释细胞周期紊乱在胃癌研究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紊乱 癌相关基因 胃癌 异常表达 蛋白质组学 生命活动 多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腺肌瘤病的MRI诊断
4
作者 郑元超 丁小龙 +2 位作者 吴利忠 夏焱 杨广林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6-328,共3页
目的:结合临床表现和B超,探讨胆囊腺肌瘤病(GBA)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对9例临床表现和B超检查可疑为GBA行MRI检查。结果:所有病例经手术证实为胆囊腺肌瘤病与MRI检查诊断完全一致,MRI能够发现B超不能检知的病变,且能够清晰显示病灶。结... 目的:结合临床表现和B超,探讨胆囊腺肌瘤病(GBA)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对9例临床表现和B超检查可疑为GBA行MRI检查。结果:所有病例经手术证实为胆囊腺肌瘤病与MRI检查诊断完全一致,MRI能够发现B超不能检知的病变,且能够清晰显示病灶。结论:MRI能清晰显示GBA的病灶,对术前明确诊断GBA优于CT和B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腺肌瘤病 磁共振成像 B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膜下血管成形术动物模型的构建
5
作者 杨广林 蒋米尔 黄英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ubintimal angioplasty,SIA)的动物模型,进而探索术后血管壁有关组成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以巴马猪为实验对象,一组(7只)先建立动脉硬化狭窄模型,另一组(9只)为正常动脉,在颈总动脉施行SIA,在...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ubintimal angioplasty,SIA)的动物模型,进而探索术后血管壁有关组成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以巴马猪为实验对象,一组(7只)先建立动脉硬化狭窄模型,另一组(9只)为正常动脉,在颈总动脉施行SIA,在术后不同时间观察造模段动脉的通畅率及病理变化等。结果手术操作成功率为93.8%(15/16)。SIA术后总的通畅率为53.3%(8/15)。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SIA术后动脉管壁有新内膜形成,中膜增厚,平滑肌细胞数量增多,较多泡沫细胞出现,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染色范围增大、染色密度增加。超微结构观察提示SIA术后中膜层平滑肌细胞的收缩型与合成型同时存在;细胞外基质中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含量异常丰富。结论①首次成功设计、构建内膜下血管成形术的动物模型。②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模型构建术后的病理组织学改变与腔内血管成形术后的变化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模型 动物 动脉硬化 闭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吻合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宋庆伟 杨广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5-517,共3页
近年来,随着血管扩张性疾病和血管闭塞性疾病以及血管损伤等发病率的逐渐增加,对血管移植、血管缝合与修补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血管及微血管的吻合技术,直接关系到血管远端的组织器官能否存活,在血管外科及显微外科等领域占... 近年来,随着血管扩张性疾病和血管闭塞性疾病以及血管损伤等发病率的逐渐增加,对血管移植、血管缝合与修补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血管及微血管的吻合技术,直接关系到血管远端的组织器官能否存活,在血管外科及显微外科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显微外科的不断发展,对血管吻合技术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不仅要有良好的即时通畅率,还要有更好的远期通畅率和抗牵拉张力等。本文拟就血管吻合的传统缝合方法和非缝合方法等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损伤 吻合方法 血管吻合技术 血管闭塞性疾病 血管扩张性疾病 显微外科 缝合方法 血管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